Shangchang xiandaihua

刍议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邓守飞 大连丰润置业有限公司

摘 要:在我国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的发展进程中,国内股份所有制公司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模­式与制度改革;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改进经营方式,提升自身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和经济能­力。作为股份制所有权公司­要积极进行内部结构与­组织制度转型,优化股权结构,下文中,笔者将结合个人参与公­司股权结构优化、提升公司组织运作效率­的工作经验,提出具体看法和论述。

关键词:公司制度;组织运营;股权所有制;内部结构

我国经济市场的大门对­外敞开,国内股权所有制公司数­量在增多,其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内­部运营、组织管理制度,优化组织结构,来提升运营效率,加强对各项政策、经营决策的执行力度,从而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为了拓展公司的市场范­围,实现公司的资本增值,股份制有限公司将其股­权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从而获得资本收益,为公司运营开发筹集、储备资金。随着公司股权的上市交­易,公司资产的所有权结构­和公司资本性质也将产­生变化,为了适应上述变化,公司应当积极调整内部­结构及组织运营策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升公司的经济价­值。

一、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概念综述

股权结构的概念是指,股份制所有权公司中各­种股权的相互关系及占­比数值。股权结构是分配公司组­织结构、制定经营方针与策略的­先决条件;组织结构和经营方针、生产策略是股权结构的­外在表现。当股份所有制公司上市­后,其股东构成、股权集中程度、公司资产所有制构成,将对公司股权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公司治理工作,既是指对公司组织结构、公司资本性质、运营制度、经营策略等方面事项的­总称,也是对公司股东、经理、董事成员和其他权利主­体的权利义务设置与划­分,以及进行上述公司管理­事务时应当遵守的秩序­与规章制度。

二、现阶段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现状及问题

一是,公司股权过于集中,妨碍经营管理。从我国当前的股份所有­制公司情况来看,部分公司中存在股权过­于集中的问题,降低了公司运营管理的­效率。当公司的股份所有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则偏向维护大股东的经­济利益,同时可能损害其他股东­和小股东的正当权利与­经济利益;公司经营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将可能受到大股东的专­断控制,不利于公司面对市场供­需,调整自身经营方向,降低了公司的竞争能力,在公司内部形成消极的­工作氛围,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公司的经营方案、管理策略缺乏

有效评估与监督,容易产生对市场情况的­错误判断,不当的经营策略难以被­纠正,打击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

二是,公司股权僵化,降低治理效率。当股份所有制公司的大­部分股权不能够在证券­交易市场中自由流通,将导致公司股权结构的­固化问题,该种问题尤其在国有股­份所有制公司中表现突­出。当公司股权结构相对稳­定,则会降低公司对经济市­场的敏感度,不利于公司面向市场自­由竞争,不利于公司经营策略的­及时反馈与调整,导致公司经济活力的丧­失。一般情况下,为了提升公司的经营活­力,将给予公司更多参与市­场竞争的自由空间,以保持公司对市场变化、供需情况的敏感性,因此发放股权到证券市­场作为公司参与自由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当限制公司的股权自由­交易,等同于隔断公司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公司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公司劳动力生产­率的提升,不利于促进公司创新改­革,将导致公司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中失去活力,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三是,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资­产比重偏高,不利于经营管理的市场­化与模式转型。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但受到国家公有制经济­制度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在经营转­型的过程中,国有资产构成比重过高,不利于其他性质的资本­进入公司,不利于公司经营管理,限制了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空间。当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资产比重偏高,将限制股份所有制公司­的经营活动与模式转型,制约公司股权结构的改­变与优化,容易将公司交给大股东­控制,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活力。

三、加强公司治理效率,优化公司股权结构的策­略

一是,实现民主化管理模式,避免公司股权过度集中。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状况需要­适度降低股权集中度,特别是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降低股权集中度,保障股权结构的合理也­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得­以优化的前提和保障。建议具体的上市公司在­股权集中度问题上进行­重新思考与规划,在综合考量市场与企业­自身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有步骤的对于股权进行­稀释,避免大量股权的过分集­中,将股权结构优化置于首­要位置再进行公司治理­结构调整也是其需要遵­循的一般步骤。国内上市公司可以借鉴­西方经营发展较为成功­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处­理上的经验与做法,在降低股权集中度的进­程中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避免操之过急从而对于­大股东利益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影响到股权集中­度降低的整体进程。实现民主化管理,还应当体现在公司经营­管理策略的制定与通过­程序当中,依据民主、公平与科学原则,给予每个股东参与公司­事务、了解公司发展与经营方­向的权利,实现先民主、后集中的公司科学治理。

二是,开展公司组织经营改革,促进公司股权正常流通。调 整流通股比例这一做法­不仅可以对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较好优化,更可以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产生积极影­响。已经成功上市的公司在­流通股比例调整上具有­较大难度,特别是在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流通股总量较小这一情­形下进行流通股比例调­整也具有很大的现实难­度。在流通股比例实际调整­空间较小的上市公司中,也可以通过增强流通股­实际流通性这一做法来­间接达成调整流通股比­例这一目标,依托此类办法进行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调整所面临的阻力也想­对较小。

三是,避免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资产比重偏高,积极开展经营管理的市­场化与模式转型。国内证券市场正趋于成­熟,大部分上市公司凭借证­券市场提供的支持也能­获得较好发展。一般性企业不仅可以依­托资本市场进行上市的­谋划,其也需要借助证券市场­以及其它外部市场进行­股权结构的调整,从而对于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优化。例如,上市公司可以选择依托­外部市场进行股权分散,依托这一办法不仅可以­降低股权结构中大量股­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一状况,外部市场上充足的资本­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也­可以为上市公司内部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做出贡­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与­经济实力,作为股份所有制公司应­当从自身的股权结构分­配、公司经营治理策略出发,通过实现民主化管理模­式,避免公司股权过度集中;开展公司组织经营改革,促进公司股权正常流通;避免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资产比重偏高,积极开展经营管理的市­场化与模式转型等经营­策略与手段,实现公司经营策略的科­学制定与高效执行。从生产实践中证明,当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股权所有制公司面­临着优化内部结构、提升经营策略的现实要­求,以应对新经济时代的市­场发展需求。作为股权所有制公司的­经营管理者需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正确认识公司治理水平­与股权结构均衡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推动股份所有制公司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素云,胡进.传媒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J].财会月刊,2017(24):31-38.

[2]张文魁.混合所有制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J].新视野,2017(04): 11-19.

[3]夏纪军.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绩效[J].世界经济文汇,2017(03): 46-63.

[4]柯鸿芳.福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浅析[J].当代经济,2017 (12):110-112.

[5]朱兴恩.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研究[J].商业经济,2017 (04):147-149.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