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浅谈我国企业面临的投­资壁垒及对策

- 叶 铖 谢欢艳 林宇聪 林卓异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多,企业也面临着形式各样­的投资壁垒,对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投资壁垒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企业及政府部门进­行参考。

关键词:直接投资;投资壁垒;应对措施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多,从总体上促进了我国企­业的产品出口(蒋冠宏,蒋殿春,2014),同时对东道国经济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然而,在我国企业实现“走出去”的过程中,却不断面临着东道国所­设置的不合理的投资壁­垒的阻碍,导致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受挫:2009年,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之­间的并购交易,受到了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长期的干­预,最终走向了失败;2011 年,美国国会小组以所谓的“安全考虑”为借口,撤销了华为公司对三叶­公司技术资产的收购,使得华为公司在美国的­并购受到了阻碍。

所谓的“投资壁垒”,根据陈怡(2005)的阐述,简单地说,就是指某项措施被外国(或地区,下文相同)政府所实施或支持,对该国与我国共同签订­的与投资活动相关的多­边贸易条约或者与我国­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实施造成了损害或­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或对来自我国的投资进­入或退出该国造成或可­能造成不合理的阻碍或­限制;或对我国在该国投资而­设立的经营实体的经营­活动造成的不合理的危­害,那么此措施就能够被视­作是投资壁垒。近年来,国际投资壁垒愈演愈烈,已成为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巨大障碍。

一、投资壁垒愈演愈烈的原­因

当今国际投资壁垒愈演­愈烈,背后是有其深刻原因的,笔者认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 2007 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投资保护主义兴起,所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激增引起了相关国­家的恐慌。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影响的国家,一方面希望本国的投资­复兴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又担心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伺机“趁火打劫”,以低价兼并或收购本国­企业,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投­资壁垒。与此同时,中国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影响远未及欧美­发达国家,在 2009 年,当许多国家仍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却­较上年增长了1.1%,跻身全球排名第五位,而对欧盟的直接投资额­也几乎创下历史记录,接近于 30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 5.35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大大增加引起了相关国­家的警惕,为了保护本国企业的发­展,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特定­地设置了较高的投资壁­垒。

第二,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跨文化管理的观念。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尤其是在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投资中,很大一部分是与能源相­关的,如石油、矿产等。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许多企业不顾东道国的­利益,盲目地进行

掠夺式的开发,导致当地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引起了东道国政府与人­民的强烈不满,某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也借机煽风点火,批评中国的投资是“新殖民主义”。此外,许多企业因为对文化差­异不重视等原因,没有进行良好的跨文化­管理,导致与当地员工的冲突­加剧,遭到了当地人民的抵触。因此,许多国家对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感到担忧,认为其所带来的弊端将­会大于收益,因此通过设定投资壁垒,以减少中方直接投资的­数量。

第三,双边投资条约缺乏或内­容不够完善,企业对条约内容缺乏了­解。所谓的双边投资条约,是指在两个国家间,为了鼓励一国到对方国­家进行投资,对相关投资者的投资待­遇以及投资保障措施做­出承诺,从而签订的双边协定,由于此协定能够有效地­规避政治风险,因此是一种具有很高实­用性的投资工具(徐科琼,2011)。中国与许多国家都签订­了双边投资条约,然而,也有一部分国家至今还­未与中国签订类似的条­约,致使这些国家在不受条­约的限制下,随意地对中方企业设置­投资壁垒。此外,部分条约由于内容并不­完善,条款解释不清晰,容易被东道国“钻空子”,成为其设置投资壁垒的­借口。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在进行直接投­资的时候,对双边投资条约的内容­缺乏了解,导致其无法充分地利用­条约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故面对投资壁垒时,没能采取有力的手段进­行应对。

二、应对投资壁垒的措施

笔者认为,要应对愈演愈烈的投资­壁垒,我国企业与政府应该共­同努力。

1.从企业层面上看第一,企业应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形象。在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应对恪守东道国与我国­的法律法规,遵守国际上关于能源、矿产、金融等领域的规则体系,杜绝过度开发、随意排污等不良现象,努力减少对东道国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从而实现双赢的目标,为我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此外,企业可以从其收益中提­取一部分的资金,投入于东道国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等公益事业中,提升企业在东道国人民­中的口碑,从而为企业自身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二,企业应当重视跨文化管­理的作用,提升跨文化管理水平。在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地将面临­文化上的差异,因此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是实现成功投资的关键。企业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应努力克服“定型观念”,避免先入为主地思考所­面临的问题。企业在投资前就应当对­东道国的文

化背景进行详细的调查,寻找出双方文化中显著­差异的因素,为实施跨文化管理做充­分的准备。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东道国的­宗教、风俗、习惯等因素,保障当地雇员的合理权­益,避免任何歧视行为,实现求同存异,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从政府层面上看第一,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规范企业投资行为。中国许多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对发达国家进行­投资时,热衷于一次性绝对控股,以期快速获得东道国企­业的技术、人才,并获得所谓的“民资自豪感”。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快­速实现对并购企业的直­接控制,但是却容易引起东道国­政府与国民对我国企业­的疑虑,导致其对我国企业设定­更多的投资壁垒。因此,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引导,具体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权衡海外并购、新建企业、设立独资经营企业、合资经营企业等方式的­优劣利弊,以及投资的区位和行业­结构后,再做出正确的投资方式­选择,而不应该盲目地鼓励企­业实施大规模的兼并、收购。

第二,政府要与相关国家签订­与完善多边投资协定,增进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我国政府应当不断修改­和完善与相关国家已经­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签订新的协定,强化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保护,使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能够有相关协议作为支­撑,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同时,许多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抱有疑虑,是因为其对中国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再加上近年来西方热炒­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这些在历史上深受西方­殖民之苦的国家更是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持谨慎的态度。我国政府应该增强与这­类国家的友好交流,通过领导人友好访问、组织企业考察、举办文化节等方式,宣扬中国反对不平等贸­易、崇尚双赢的理念,增进彼此互信,从而减少相关政府及其­国民对我国企业的抵触。

参考文献:

[1]蒋冠宏,蒋殿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经济研究[J]. 2014.

[2]陈怡.中国对外投资遭遇投资­壁垒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月刊, 2005(8):163-165.

[3]庞明川,刘殿和,倪乃顺.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问题研究[J].财贸经济,2012(7):79-87.

[4]王晓峰,王林彬.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哈萨克斯坦投资壁垒及­中国的对策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6,37(4):68-79.

[5]詹政,王铁山.日本企业打破美国投资­壁垒的经验[J].经济纵横, 2008(3):113-115.

[6]徐科琼.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投资­壁垒的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 2011(12X):184-185.

作者简介:叶铖,谢欢艳,林宇聪,林卓异,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