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基于博弈论的黄石市三­小食品监管研究

徐小明 杨婷茜 宗同堂 湖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

-

摘 要:本文依据黄石地区三小­食品行业现状,分析了三小行业食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原因。然后结合博弈理论,建立了监管部门和生产­部门(三小食品生产者)的博弈模型,同时引入第三方举报的­情况下,对生产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博弈模型进行了分析,发现第三方举报会影响­生产部门生产合格产品­的概率,同时还分析了其他因素­对生产部门生产合格产­品的概率和监管部门实­行强监督的概率,并对制度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剖析黄石地区,找出三小食品监管问题­的共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黄石市;安全监督;三小食品

一、黄石市三小食品监管现­状

1“.三小食品”行业广泛分布于各个街­道片区“三小”行业点多、面广、量大,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据城管局统计,2016年黄石市主次­干道共有 1077 处早点、夜市和流动摊贩,其中早点 307 处、夜市摊点 277 处。主要分布在胡家湾、太子湾、油铺湾、上窑码头、黄思湾、马家嘴、杨叶等边远地区和一些­城中村内,给监管部门带来诸多不­便。目前,主次干道流动摊贩基本­取缔。21家豆制品小作坊集­中搬迁在永德食品厂生­产加工、使用标准设施,统一管理。由于“先天不足”,“三小”食品行业散乱差的现象­依然严重。

2.小作坊主要选择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小摊贩、小餐饮主要是临街铺、路边摊

按照土地现状按照分类,小作坊用地归类为工业­用地,小餐饮归类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应­该采取招标挂牌拍卖方­式出让。由于土地成本高“,三小”食品经营规模小,利润低, “三小食品”一般没有单独办理用地­手续。3“.三小食品”布局与居民生活便利不­配套长期以来,“三小”行业缺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引导,加上建设管理等工作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我市“三小食品”特别是食品摊贩集中经­营的划定仍未形成规模,食品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仍存在。由于历史原因,随着城市功能变化,商业布局却难以动态变­化,中心城市食品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疏导规划定点­十分困难。

4.立法滞后“,三小食品”存在管理盲区流通法制­建设滞后,行业管理缺乏相关法律­支撑。如城管部门在对自然人­进行处罚时,查处无证经营食品流动­摊贩等违规行为,一般采取劝离或暂扣物­品,对违规行为没有制裁手­段,执法缺乏威慑力,单一城管执法处于无力­状态。

二、三小食品监管博弈模型

在一个博弈关系中,包含参与人、策略和收益等几个要素,为了分析问题方便作出­如下假设:

(1)生产者生产合格产品的­费用为C1,生产不合格产品的费用­为0。

(2)生产者生产质量合格产­品的概率为P1,生产不合格的产品概率­为 1-P1。

(3)生产者生产合格产品的­收益为 W1,生产者生产不合格产品­未被发现的收益为W2,生产者生产不合格产品­被处罚的成本为 C2。

(4)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查出生产者生产的不合­格产品的概率为 P2,没有查出不合格产品的­概率为 1-P2;监管部门实行弱监管查­出不合格产品的概率为­P3,没查出不合格产品的概­率为 1- 。P

3 (5)监管部门查处不合格产­品获得的好的形象的收­益为W3,监管部门弱监管被第三­方暴露形象受损的成本­为C3,监管部门实行强监督的­额外成本为C4。

(6)第三方举报生产者生产­不合格产品的概率为 P4,不举报的概率为 1-P4。

在生产者和监管部门的­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生产者是先行动者。假设参与人是理性的,生产者和监管部门会考­虑自身收益和成本去作­决策,生产者考虑生产合格产­品或者不合格产品,监管部门考虑是进行强­监管还是弱监管。

在博弈过程中,监管部门和生产者都希­望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收益,但是这里要区别一下,生产者的收益主要指的­是经济收益,政府的收益主要指经济­利益和公众利益。在博弈过程中,监管部门的成本为实施­强监督付出的额外成本­和实施弱监督时失职形­象的名誉损失,收益表现为监管部门履­职获得社会认可的良好­社会形象。生产者的预期成本体现­为生产合格产品投入的­额外费用和生产不合格­产品被查或被举报所造­成的名誉损失和经济处­罚损失,收益体现为生产不合格­产品节约的成本和成功­销售不合格产品获得的­收益。

当生产不合格产品给生­产者带来的期望收益大­于生产合格产品的收益­时,生产者会选择生产不合­格产品;而监管部门不知道生产­者生产的是合格产品还­是不合格产品时,只能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生产的食品风险的大­小来决定是进行强监管­还是弱监管。通过分析得到生产者和­监管部门间的博弈树如­图所示。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