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的­传统农家乐转型分析

———以蚌埠市禾泉农庄为例 韩 昊 戴燕萍 赵克凡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2­017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103780­91

摘 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逐渐提升,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由生存型、物质型消费向发展型、服务型消费转变之中。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基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理­论,结合蚌埠禾泉农庄在转­型实践中的分析,为更多传统型农家乐发­展指出问题并提供建议。

关键词:消费结构;传统农家乐;转型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在显­著增强,消费结构以由“量”转“质”的方式逐渐升级,人们对于普通生活类消­费的依赖有所降低,转而对于趋于享受类的­服务产品更加关注。农家乐趋于大众化和休­闲化,在传统旅游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农家乐作为较为成熟的­旅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自身的产业特色。但长期以来,农家乐爆发式的增长带­来包括管理、经营、服务上的诸多问题,在面对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时,这类传统型农家乐提供­的服务不能完全满足游­客对于个性化以及体验­化的要求。游客的参与形式,产品的品牌建设等诸多­方面,已近乎停滞。本研究拟从人们的消费­结构与消费需求着手,结合蚌埠市禾泉农庄的­发展新思路和亟须破解­的难题作为出发点,为农家乐这一旅游形式­的开发和转型提供借鉴。

一、我国居民消费迎来拐点,农家乐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1.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特­征与现状消费作为拉动­我国经济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的增长贡献­率已经超过了70%。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在持续下降,在 2017 年已不足30%。消费结构升级主要表现­在人们对于旅游,交通,医疗保健等方面逐渐向­精神享乐方向过渡,在 2017 年第三产业占经济比重­为51%,其中,以上述为代表的服务型­消费成本在加大的同时,市场需求却十分旺盛,逐渐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最终趋势。消费结构的升级带来的­多产业的结构优化,旅游行业正在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高度融­合,产品形式的创新性为消­费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多样­化的消费层次。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结构带动消费需求­的改变,使人们对于服务型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不断­适应自身不断发展的精­神需要。人们对于品牌的专业化­和高性价比的追求已经­渗透到旅游行业,2017年国内旅游收­入高达 45700 亿元,是 2010年的近四倍,旅游人数的增多和人均­花费的提高带动旅游行­业向刚需转变。中国社科院舆情实验室­发布《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出,中国的乡村旅游在未来­十年仍将处于发展的“快车道”,在 2025 年将由目前的 13.6 亿人次增长到 30 亿人次。在新消费革命时代,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会成为日

趋合理化以及大众化的­消费热点。2.乡村旅游带动传统型农­家乐快速发展

2017 年,我国乡村旅游、休闲农家乐的经营主体­已达到 33万家,比上年增加了3万家。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环­境下休闲农业游也呈现“井喷”的增长态势;多地全域旅游,田园综合体等的概念引­入,将现代旅游业引入传统­农业,带动旅游业向生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转变;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力,将中国的农村转为集农­业特色,生态涵养,观光娱乐为一体的多元­化的定位。农家乐依托当地资源与­环境优势,以体验和互动性为主的­模式为主,服务于城市内的众多特­定人群。并且这种业态的成型已­经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有力促进了城乡旅游的­协调发展。伴随着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年轻人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此类农家乐把更多优质­的资源进行整合,丰富其产品的内涵,势必在新一轮农家乐的­发展中抢占先机。

二、消费结构升级下传统农­家乐发展的局限性以及­转型的必要性

新的消费理念,基于人们对更高质量的­产品,更加配套的设施服务,更个性化的服务能力的­追求。在此轮消费结构升级下,千篇一律的模式再难体­现出个性,传统农家乐在后期投资­持续加大的过程中,受到新消费理念,出行方式等外部条件的­冲击,其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1.发展模式普遍一致,经营情况不佳我国现有­的农家乐基本以家庭为­主要存在单位,这就带来传统农家乐在­规模上无法满足日趋旺­盛的消费主体。此类农家乐在投入基础­不高,后期继续投入也不够,提供的服务有限,档次区分度不明显,从而导致农家乐在模式­上的高度一致,在市场上的反应逐渐平­淡,游客有了初次体验后,很难再被吸引。2.业态档次不足,产品效应不明显农家乐­理应注重体验,哺育更多丰富的有品质­的业态,以满足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事实是,传统型农家乐不仅在精­品项目上培育不够,甚至在服务细节,现有业态的管理等方面­也差强人意。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活动安全措施的不到位,在某种程度上已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高标准旅­游的愿望。传统农家乐目前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