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安徽省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侯美婷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摘 要:本文利用安徽省统计年­鉴 2010 年 -2016年相关数据,观察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变迁以及利用回归定量­分析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长期来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安徽省产业调整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安徽省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迁;经济增长;回归分析

一、引言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产业结构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经济增长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彼此相互服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步。根据专家学者们的研究,资本积累与劳动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是要素在产业之间的­流动更是影响三次产业­的产出,进而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实施的供­给侧改革便包括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消费升级。因此研究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的影响­是有重要意义的。

对产业层次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旨在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与国家政­策的实施,安徽省不断深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是省会合肥与芜湖,近几年经济增长尤为迅­速,所取成果有目共睹。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各地区应因地施调,针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做出最合适的­调整。为保证正确性,本文涉及到的所有原始­数据皆出自安徽省统计­年鉴,旨在分析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变迁、当前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安徽省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进作用。

二、安徽省产业结构变迁历­程

安徽省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为全面观察安徽省产业­结构变迁,本文从改革开放开始描­述安徽省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历程。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在改革开放之前,农业是安徽省主导产业,后紧随改革开放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工业,第一产业比重迅速缩减。第二产业随着工业化发­展,资金、劳动、技术大量投入,比重逐渐上升,并逐渐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安徽省主导产业。服务业则相对滞后,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以­及经济实力,服务业仍处于缓慢增长­阶段。后期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业比重仍在快速下降,第二产业平稳发展,第三产业则开始奋起直­追,一度追平第二产业。但在短暂的赶超后,为追求快速地发展,又开始加大工业的投入,安徽省成为工业型大省,此时农业所占比重已经­极低,服务业即使在发展,也与工业发展速度相差­甚远。直至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做后­盾,资金、劳动力大量流入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迅猛,与第二产业并肩。

下图是安徽省三产对 GDP的产业贡献率折­线图,即三产增量分别占 GDP增量的比例,从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发展已处于瓶­颈,出现疲态,而服务业则开始大放异­彩,带动经济的发展,

产业欣欣向荣,可以预测未来安徽省产­业结构将停留在“三二一”状态。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促使就业人口按照­第一、二、三产业顺向依次转移,主导经济也按照该次序­发展。回顾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变迁历史,更是进一步佐证了定律­的正确性,也说明安徽省产业结构­是在逐渐发展的。

三、安徽省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1.研究模型建立为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各个产业部门与技术­等因素所产生的生产函­数为 ,Y 表示GDP 的产值,Xi为各个产业的产量,A为技术水平。现模型设定如下:

(1)数据说明本文为了研究­经济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自安徽省统计年鉴选取­了 2010 年 -2016 年三产产值与GDP 变动数据进行研究,根据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因此对各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后采用 OLS方法估计模型参­数。

(2)回归分析

 ??  ?? 安徽省三产对GDP的­产业贡献率折线图
安徽省三产对GDP的­产业贡献率折线图
 ??  ?? 表 1 相关系数矩阵
表 1 相关系数矩阵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