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探­讨

胡美玲 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

-

摘 要: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村地区的竞价发展而­言,虽然也可能存在一些不­成功的尝试,但是总体上看还是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本文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出发,探究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劳动生产率

现阶段,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和帮助下,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农村地区也能发挥区域­优势、特色产品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品牌优势等等,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虽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总体发展趋势良好。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近年来,我国正在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帮助农村地区实现产业­转型和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帮助广大农村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就拿贵州省镇远县来说,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省、州关于农业结构调整暨­产业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五步工作法”的要求,牢牢把握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产业扶贫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目前,建设各类作物示范点 97 个,其中县级示范点 5 个,乡镇级示范点 50 个,村级示范点42个。共调减籽粒玉米4.12 万亩。其中:种植烤烟 4.28万亩;种植蔬菜9 万亩,调减玉米 0.99 万亩;种植花卉 1.1 万亩,调减玉米 0.45 万亩;种植水果 6.67 万亩,调减玉米 0.73 万亩;种植中药材 2.28 万亩,调减玉米 0.6 万亩;种植茶叶 1.65 万亩,调减玉米 0.06 万亩;种植食用菌 350 亩,调减玉米 0.0071 万亩;种植花椒、牧草、杂粮等其他经济作物 3.29 万亩,调减玉米 1.28 万亩。出栏生态禽 50.65 万羽、禽蛋 468 吨、优质肉牛 8676 头、生猪6.8 万头。

各地农村结合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做农文旅一体化融合­文章。按照地区旅游的产业布­局,倾力打造旅游观光产业­带,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深度融合发展,更多农民群众吃上旅游­饭、发上旅游财、享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硕果。

二、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有效对策

1.强化宣传工作,实现部门联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发挥对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积极影­响,必须首先要突出宣传发­动,强化氛围营造。通过召开会议(以会代训)、走村串户等方式向经营­主体发放《地区(扶贫)产业结构调整宣传手册》。组织召开县、镇、村、组四级宣传动员培训会,提高群众积极性和参与­度,扩大宣传面,提高知晓率,让更多的农

户了解生产种植技术,知晓扶持政策。

此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要­体现部门联动,强化协作配合。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开­展业务培训,培训县级农技人员、乡镇农业技术骨干。县督办督查局牵头对十­乡镇及相关县直部门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专项督查。县生态文明局(林业绿化局)已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图斑勾绘培训。通过多部门联动,切实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率,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2.推动产业化进程,发展龙头企业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以­重点产业为突破,加快产业化进程。按照产业全覆盖和“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家禽、油茶、蔬菜、精品水果、食用菌、中药材重点产业。抓好基地样板建设,强化产业龙头带动。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集聚资源优势,综合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地区农业示范园区、生态园、产业示范园区和高酿稻­田养鱼示范园等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地区蔬菜产业­园区、坪地和其他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步伐,积极推动优势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把地区特色产业做大做­强。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结合地­方的地域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发挥地区的农产品发展­优势,实现地区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例如,贵州省黔西县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实现­农业老公生产率的提升,可以大力发展经果林产­业。以种植李子、猕猴桃、樱桃为主,重点布局在高速公路、成贵铁路沿线、旅游景区周边及重要水­源地附近,计划种植 10 万亩,遍及全县 14 个深度贫困村,可带动贫困户 12000 余户 48000 余人,目前已建立县乡级示范­点49 个,完成种植 9.1万亩。蔬菜产业也是该地的特­色产业。以种植香葱、大葱、食用菌为主,主要布局在主要公路及­县、乡、村公路沿线,集中打造连片种植规模 5000 亩以上的金碧镇香葱、林泉镇大葱2个核心示­范基地。目前已建立县乡级示范­点38个,完成种植 5.01万亩。黔西县还可以依托地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种草养牛产业。以种植皇竹草系列、紫花苜蓿为主,主要布局在贵毕公路、国省和县乡道沿线,规划种植牧草8 万亩,主要采取“2+1+3+1”模式发展,即种植 2亩高产牧草加1亩优­质牧草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