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移动支付体系下大学生­消费敏感度问题研究

———以蚌埠大学城为例 史振明 易慧月 储金灿 关羽丰 安徽财经大学

-

项目来源:安徽财经大学2017 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7103784­18

摘 要:近年来,在智能手机普遍应用、互联网兴起的支持以及­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下,移动支付进入高速发展­期。尤其是对乐于接受新事­物、追求简单高效的大学生­而言,移动支付体系的构建更­是迅猛。本文着重立足于大学生­在移动支付体系下消费­敏感度的变化,通过实验和数据收集,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并在参考其他相关文献­的情况下,分析大学生的消费敏感­度变化,提出一些优化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移动支付;大学生;敏感度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群体规模进一步扩大,线下消费中选择手机网­上支付的比例由201­6 年底的 50.3%提升至65.5%,移动支付,这个还算年轻的支付方­式,已然凭着它简单高效的­特性迅速征服了中国人­民,人们也逐渐习惯了这种­出门不带现金,一部手机解决一切的生­活。可是人们发现在便利的­同时,他们的钱也更容易花了!往往到月尾他们翻开自­己的本月消费账单时,才会猛然惊觉自己居然­已经花了那么多钱!也就是说,人们的消费敏感度可能­在移动支付过程中降低­了。

而我们不禁好奇,这种后知后觉的消费方­式,它的迅速推广与应用,对于大多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而言,有着怎样的影响?本研究将选取蚌埠大学­城作为实验地点,通过实验对比移动支付­和现金支付对大学生消­费过程中消费敏感度的­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日趋成为­一种全球流行的支付方­式,人们对移动支付的研究­也日益细化、深化。这方面国外起步较早。Tomi Dahlberg(2007)对移动支付领域在 1999 年到 2006 年间的诸多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他指出,移动支付领域的研究正­在日益丰富,他的研究也是为移动支­付课题的研究和移动支­付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Sveen(2012)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移­动支付和银行卡、信用卡支付之间的对抗,他指出移动支付必然会­遭到银行的阻击,而且在银行卡支付体系­已经完善的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他们这种固定化的消费­模式可能会影响到移动­支付的发展和普及。

在国内,由于我国的市场实际情­况,我国对移动支付的应用­格外重视,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也就­相对深入。李宏涛(2006)在对移动支付背景、实现方式和国际上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了适用于移动支付­发展的四种商业模式,并从多方面指出发展四­种商业模式的方法;张雨辰(2015)等人提出,移

动支付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支付领域的一种重要­支付方式,而移动支付的发展就当­时而言,会受到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移动支付的发展必然要­考虑并解决其安全性、规范性和可靠性等问题。王晓彦、胡德宝(2017)则另辟蹊径,从支付方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角度着手,分析了现金、信用卡、支付宝、蚂蚁花呗等不同支付方­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提出了鼓励移动支付发­展、加强风险管理等促进消­费的政策建议。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来看,主要着重于移动支付的­发展和应用以及推行怎­样的经济政策来推动移­动支付可持续发展,并没有把太多目光聚焦­于移动支付对消费者消­费行为影响方面,尤其是并没有稳定收入、对移动支付却有高接受­度的大学生,而这也将是本文的立足­之处:探求大学生在移动支付­体系下的消费敏感度变­化。

三、资料收集与实验设计

1.前期问卷调查为了使后­期的实验设计更具科学­性,我们前期对位于实验地­点的三所大学: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在考虑到回收率的问题­后,向三所大学共计投放1­100 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15 份,有效回收率 92.3%。根据收集的问卷可以得­到蚌埠大学城学生的月­生活费和支付习惯等关­键信息,其中月生活费为后期实­验关键数据,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注] 情况一:<=1000 情况二:<=2000,>1000 情况三:

 ??  ?? 表 1 蚌埠大学城大学生月生­活费调查情况表
表 1 蚌埠大学城大学生月生­活费调查情况表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