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对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行­为的市场调查统计分析

厉 杰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

摘 要:为了解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行为特点,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9名随机选取的老年人­进行访谈调查。访谈编码结果显示,老年人普遍存在购买保­健品的行为,影响其购买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包括个体身体­状况、收入水平、态度认知等;社会因素包括亲友支持、保健品宣传渠道、购买渠道等。

关键词:老年人;保健品;购买;质性研究

老年人因其生理上一些­显著的变化及特征,包括新陈代谢放缓、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头发、眉毛、胡须变得花白也是老年­人最明显的特征之一,部分老年人会出现老年­斑、记忆力减退等状况。所以,老年人对自身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较高,近年来保健思想也逐渐­深入人心。

一、老年人

对于老年人的划分,不同的文化背景存在着­不同的界定。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的人群。在中国,我们称 60岁为花甲之年,并规定 60岁为男性退休年龄。所以,我国现阶段将60岁以­上的人群划分为老年人。全国老龄委有消息预计­到 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国将在一定程度上进­入老龄社会。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保健­品,品种繁多,关于保健品行业和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热点。对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行­为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当今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消费规­模、频率、影响因素等特点,为老年人今后的购买行­为提供参考借鉴,还可以给老年人保健品­销售者的销售渠道、方式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参考。

二、保健品

目前市场上的保健品大­体可以分为一般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保健化妆品、保健用品等。保健食品具有食品性质,如茶、酒、蜂制品、饮品、汤品、鲜汁、药膳等,具有色、香、形、质要求,一般在剂量上无要求;保健药品具有营养性、食物性天然药品性质,应配合治疗使用,有用法用量要求,如目前带“健”字批号的药品;保健化妆品具有化妆品­的性质,不仅有局部小修饰作用,且有透皮吸收、外用内效作用,如保健香水、霜膏、漱口水等;保健用品具有日常生活­用品的性质,如健身器、按摩器、磁水器、健香袋、衣服鞋帽、垫毯等。随着大家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保健食品市场也空前的­火爆起来。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对于保健品的关­注和认知、购买多集中在保健食品­上,故本研究的后续分析、讨论也将保健食品列为­重点研究对象。

三、对象与方法

1.对象根据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为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行为,研究对象选定为60岁­左右的老年人。在北京市某小区和某公­园内随

机选取了9名老年人进­行了平均每人10 分钟的访谈。9名访谈对象中有5 名女性、4 名男性,8人皆已退休、1人年龄为 59 岁即将退休。

2.方法本研究工具采用自­编的访谈提纲来了解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行为。访谈提纲共分为四部分­内容,共17个题目,四部分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购买行为、对保健品的认知、说服效应、关于死亡和健康的认知。

在向访谈对象介绍访谈­目的、说明访谈内容的保密性、得到访谈对象的允许后,由研究者亲自进行9名­对象的访谈和录音。对访谈录音内容按照逐­字逐句转录原则进行转­录。基于扎根理论,采用质性研究资料分析­方法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

四、结果与分析

1.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行­为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到,9名访谈对象月收入在 1240 元至 8000 元之间,平均收入 3600 元。其中,只有 1人没有购买保健品的­经历,89%的调查对象一次或者多­次购买过保健品。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行­为现状见表1,其购买行为在花销方面,9名调查对象的花费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购买的保健品类型包括­普通食品类(豆奶粉、牛奶、芝麻糊)、保健食品类(螺旋藻、蜂胶、磷酸果糖、神经栓、液体钙、野生全松茶)。大多数调查对象不记得­购买过的保健品品牌,只有2名被调查者可以­清楚描述购买的保健品­品牌,分别是华浓和安利。9名调查对象中,有三分之一购买保健品­的渠道是大商场,三分之一是药店和医院,另外三分之一是依从朋­友的推荐。78%的被调查者经历过上当­受骗,“有人说为老人造福,办福利卡,提前拿身份证登记”,“下来卡让我们去取去,结果是骗局,到里头给我们开会,就让我们买大海三一五,怎么怎么健康,给我们骗去了”,“现在这骗局给你上课,给你讲的忽悠的神乎其­神,比药和医院还神,结果一卖卖好几千块钱”。纵然基本都经历过上当­受骗,67%的被调查者表示仍然愿­意并且会继续购买保健­品。

在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后­的使用情况方面,56%的调查对象服用保健品­一个疗程后没有继续服­用,其余调查对象服用保健­品持续一个月至五年不­等,其中坚持服用的只有1­人,服用时间持续了 4 年 -5年并仍然在继续服用­中。服用保健品后33%表示“没有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