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Newspap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肾为先天之本,肾病患者如何科学“补肾”

-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 钟逸斐

肾为先天之本,冬季是养肾补肾的好时­节,但是错误的补肾方法, 反而可能使健康受损,那么, 肾病患者如何正确补肾?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辨别是否存在“肾虚”

只有肾虚的人才需要补­肾,否则过犹不及,反而会补出问题来。现代社会很多人就是因­为补过头,营养过剩,导致糖尿病、高血脂、 痛风等很多 “富贵病”高发。所以,补肾之前先要搞清楚是­否属于肾虚。

中医认为,肾藏精、肾主水、肾主骨、肾主纳气、肾开窍于耳、肾司二便,一般这些功能出现问题­与肾虚的相关性比较大。肾虚又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肾阴阳两虚等几类。应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科学补肾。

食补别踩“禁区”

肾病患者在选择食补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饮食禁忌。肾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应­坚持低盐、低脂、合理蛋白饮食,同时应忌海腥生冷、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等。另外,不同类型的肾病,还有各自不同的特殊饮­食禁忌,在食补的时候要警惕别­踩入“禁区”。

1.肾病患者:忌食海鲜、发物、寒凉食物,如甲鱼、大闸蟹、黄鳝、公鸡、猪肾等。

2.IgA 肾病患者: 忌食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如韭菜、海产品、谷类的胚芽等。

3.狼疮性肾病患者:忌食感光食物,如柠檬、橘子、香菜、芹菜、胡萝卜等。

4.紫癜性肾病患者:忌食粗食或粗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油菜、笋、菠萝等,以避免磨损胃肠黏膜,诱发或加重胃肠道出血。

5.高尿酸肾病患者:忌食海鲜、荤汤、烧烤、动物内脏、坚果、菌菇、豆类等高嘌呤食物,无水肿情况下多饮水, 每日 2000 至3000 毫升, 可多食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限酒,包括烹饪时少用料酒,尤其忌啤酒。

滋补保健品莫乱用

市场上滋补保健品不少,对于肾病患者而言,是否适合吃保健品呢?首先,肾病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而不能一味寻求保健品­替代治疗。肾病患者的预后多取决­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调摄, 包括饮食、起居、运动、心理等。市面上保健品种类繁多,许多肾病患者及其家属­倾向于选择保健品进行­身体调养。有的保健品虽然对病人­体质调理有一定作用,但因人而异。特别是中老年肾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食用高蛋白保健品,过量摄入蛋白质

反而可能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病加剧。

其次,肾病患者只有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肾病患者要禁烟,戒酒,避免服食有肾毒性的药­物和食物,坚持低盐、低脂、合理蛋白饮食,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科学饮水,控制体重,不憋尿,坚持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感冒或感染。

营养补充剂莫乱补

很多人会选择营养补充­剂调补,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肾病患者可以服用营养­补充剂吗?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由于肾病患者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尿中除丢失大量蛋白,同时还丢失与蛋白结合­的某些微量元素,致使人体钙、镁、锌、铁等元素缺乏,应给予适当补充。一般可进食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丰富的蔬菜、水果、杂粮等予以补充。如各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磷摄入量应低于 800 毫克/天, 钙摄入量不应超过 2000 毫克/天。

当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时应限制钾的­摄入。当出现贫血时,应补充含铁量高的食物。需注意微量元素以维持­血液中正常范围为宜,避免发生血液电解质异­常。而长期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需适量补充­天然维生素 D,以改善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必要时可选择推荐摄入­量范围内的多种维生素­制剂,以补充日常膳食之不足,防止维生素缺乏。

不可盲目食用蛋白质粉。对于肾病患者而言,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盲目食用蛋白质粉。

首先,需根据自己的病情咨询­医生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比如肾功能良好者,给予正常蛋白饮食,每天约 1 克/公斤体重,以纠正和防止血浆蛋白­降低、贫血及营养不良性水肿;一旦出现肾功能不全,则需根据血肌酐的水平­制定不同的低蛋白饮食­方案;在进入透析后,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从透­析中丢失,饮食应由原来的低蛋白­饮食改为优质蛋白、高热量、低盐低钾饮食。

其次,要充分了解蛋白的种类。一些人只知道蛋白就是­指猪肉、牛肉、羊肉、鱼肉、鸡肉等动物蛋白,却忽略了一些谷类和果­蔬类等植物蛋白。这些蛋白质来源优劣排­序为: 动物蛋白质>植物蛋白质>蔬菜和水果。 肾脏病晚期,如氮质血症期、尿毒症时期, 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代谢,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物质———氨。 氨是消化道紊乱的主要­原因, 能引起患者恶心、 呕吐、厌食、腹痛、腹泻等。因此,宜采用低蛋白的饮食,选用高生物价的优质蛋­白质, 如乳类、 蛋类、瘦肉、鱼等,可减少氨的产生, 减轻肾脏的负担。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