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Newspap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小寒有三汤,驱寒、补气和扶阳

- ● 上海市中医医院 朱

“小寒”在 24 节气中处于倒数第二个,正当三九,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这时大雁开始返回北方­的家乡,等立春后就大部分飞回­去了;喜鹊开始筑巢;雉鸡开始鸣叫。

小寒时节, 各地有不同的饮食风俗,如六朝古都的南京,小寒时有吃菜饭的,有喝鸡汤、吃鸡蛋的。 菜饭是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 香肠片或是板鸭丁配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熬, 为南京特色。《津门杂记》载:“天津民俗,小寒吃黄芽菜, 据说要将冬至时的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以粪肥覆盖,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腊肉饭,还会加花生。

小寒气温低下, 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尤其在起夜和晨起时,所以要动作柔和,忌动作过猛过大。小寒要防风避寒,上海有句老话:“冷在风里, 冻在脚里。”天气冷而无风,人不会觉得很冷,但当冷而有风,则会感受寒风凛冽。所以小寒时节,防风重于避寒。明代汪绮石的《理虚元鉴》曰:“寒从足起,风从肩俞、眉际而入。病者常护此二处, 则风寒之乘于不意者少­矣。”说的就是保护头面肩俞­免受风寒,避免感冒的道理。小寒虽然冷,但三九一过,人体阳气回升坚固,是冬练的好时机,所谓冬

练三九,此之谓也。下文为笔者推荐的几款­小寒药膳, 以帮助读者适应这寒冷­节气。1.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 当归 15 克, 生姜 30克,羊肉 1000 克。

制法: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加入当归、生姜,配入葱酒调料,熬汤 1 ~2 小时,煮烂炖酥后,食肉喝汤。

功效:温中补血、驱寒强身。点评:御寒药膳中少不了温经­散寒的这道千古名方, 羊肉配生姜,温阳而注重通络,配上当归,则更能补血暖胞。 只是当归气味俱重,不是人人都能忍受。一般每公斤羊肉配 15 克当归差不多已是药膳­上限。有些地区,每公斤羊肉配当归高达 50 克,估计能吃下去的人不多。 另外可在该方中配入肉­桂 3~6 克,增强温通效果,且大增羊肉甘香风味。2.十全大补汤

组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 熟地、 白芍各 10 克, 当归、肉桂各 5 克,川芎、甘草各 3 克,大枣 12 枚, 生姜 20 克,墨鱼、母鸡、老鸭、猪肚、肘子各 250 克,排骨 500 克,冬笋、蘑菇、花生、葱各50 克。

制法:乱炖。

用法:食用。功效:温补气血。方解:参、苓、术、草四君补气;地、芍、归、芎四物补血;芪、桂振奋阳气。配以血肉有情之品, 大补身体, 配以冬笋、 蘑菇等清燥增味。

点评:乱炖,也称大杂烩,是中国烹饪的一道“奇观”,把多种食材烩于一锅, 得到迥异于平常的美味。 乱炖中最有名的就是佛­跳墙,还有李鸿章大杂烩、什锦大杂烩,家常的有东北乱炖。本文介绍的这道十全大­补汤, 就是药膳中的乱炖精品,药物配合周全,水陆海鲜俱备, 实为不可多得的美味。闽粤地区乱炖熬汤喜用­花生,上海地区则喜用黄豆。花生、黄豆植物油丰富,配上荤油,反能使荤素油相和,减轻乱炖的油腻。3.益寿蛋汤

材料:枸杞子 10 克,龙眼肉10 克,黄精 10 克,鸽子蛋 4 枚,冰糖 30 克。

制法:枸杞、黄精、龙眼分别洗净切碎, 冰糖打碎待用。取锅,倒入清水 750 毫升, 加入以上药物同煮。 沸后转小火炖 15 分钟,将鸽子蛋、 冰糖打入, 煮至蛋熟即成。

服法:每日一剂,连服七日。功效:滋肾补肝,填精补血。点评:枸杞性平味甘,入肝、肾经,滋阴补血。龙眼性温味甘,入心脾经,养心补血。黄精性平味甘,入脾、肺、肾经,镇守中焦,上护心肺,配合龙眼养血宁心,中承脾胃运化而生后天,下接肝肾,配合枸杞而补先天。 鸽子蛋为蛋中上品,补虚强身,再辅以冰糖甘甜凉润,使阴阳平衡。

该方妙处在于表面看着­偏于温热,其实滋阴填精,功效最宏。阴虚盗汗、肝肾两虚、腰酸腿软、面色萎黄、身形羸瘦、头晕目眩、耳鸣眼花、干咳少痰、虚热烦躁、心悸怔忡, 都是该方适应证。所以,这是一个隆冬时节封藏­填精、延年益寿的好方子。

朱 上海市中医医院肛肠,

科 药膳科副主任医师 上海药、 ,膳协会副秘书长 擅长通过道家。导引术和药膳调整身心 融汇儒,释道医诸家理论指导日­常调摄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