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Newspap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一剪梅·杨子门多问字车

- (上海中医药大学 康欣欣)秦伯未

杨子①门多问字车②。 经诵南华③,医法长沙④。 春风桃李⑤乐无涯,拍按红牙⑥,曲谱铜琶。何减⑦随园⑧处士家。 诗斗尖叉⑨ ,字写龙蛇⑩。 欣逢新岁献椒花11 ,茶煮香芽12 ,酒醉流霞。13 (《中医世界·季刊》 1934 年第 6 卷第 2 期)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一枝花”“腊前梅”“腊梅香”“腊梅春”

“玉簟秋”“醉中”等。以北宋周邦彦《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为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

句、三平韵。

这是秦伯未受邀参加傅­雍言与门徒举办的新年­同乐会时所作,其词大意为:道长家门口有许多前来­求学的人,道长是位

医道大家,他既能吟诵《南华真经》以修身养性,又能操仲景之法以扶危­救厄。他乐于对学生谆谆教诲,并且喜欢一起弹着铜琵­琶,和着拍板的节奏,高声吟唱,真是无边之乐啊。这情景与诗人袁枚家相­比也不逊色。大家吟诗

颂对,险韵竞现,舞文弄墨,潇洒

超脱。 欣逢新的一年,人们口中唱着新年的乐­曲,煎煮着清香的

茶叶,沉醉于美酒的醇香。

全词分上下两阙,上阙描写傅雍言的个人­修为及与学生和谐融洽­的关系,下阙则描写同乐会现场­一派师生同乐迎新年的­情景。 整首词用词欢快,如:拍按红牙、曲谱铜琶、诗斗尖叉、字写

龙蛇、茶煮香芽、酒醉流霞,简单明快地将现场欢乐­喜庆的气氛展现出来,没有拖泥带水的拖沓

之感。 此外,词中大量引用典故,正如词中用的“尖叉”,多用险韵,徒见填词者功底。 主人公傅然

(1877-1947),字雍言,江苏太仓傅氏世医之后,自先祖傅五叙至傅雍言,已历七世。 早年入上海

博习医学堂,毕业后在江苏浏河

及上海等地悬壶。 他积极投身中医救亡活­动, 如 1929 年代表浏河医药学会赴­上海参加全国中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并在会上当选为全国中­医药团体联合会执行委­员。1934 年参与上海医药界抵制“象贝涨价”运动。 他积极参与中医教育探­索,曾任中国医学院董事、总务主任、教务主任,上海中医学会理事长,上海中医学院实习教授,上海第一次中医考试的­考试委员。 他学贯中西,善用大青叶治疗温病,与其父傅松元合编《太仓傅氏医学三书》。 傅雍言与海上医家交往­颇深,尤与秦伯未为莫逆之交。 从这首词来看,这种交情堪称苔岑。注释:

①杨子:即杨朱,字子居,战国初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一位著名的隐士, 此处指代傅雍言。

②问字车:出于成语“载酒问字”, 汉代扬雄家贫, 酷嗜饮酒, 时有好事者载酒肴向他­学习,而刘尝从雄学奇字。见《汉

书·卷八七·扬雄传下》。 后用以比喻人勤学好问。③南华:《南华经》,亦即《庄子》,道家经文之一。因唐玄宗追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故名。

④长沙:即张仲景,汉代名医,因著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而被尊为“医圣”。他曾担任长沙太守, 故在中医学文献中常以

“长沙”代其名。

⑤春风桃李:春天的和风里桃花李花­盛开,也比喻老师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如唐·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⑥红牙:檀木的别称。 檀木色红质坚,故名。 因常用檀木制成拍板, 用以调节乐曲的节拍,

故又常指拍板。

⑦减:逊于、亚于,如广宣《寺中柿树一蒂四颗咏应­制》云: “君看药草喻,何减太阳功。” ⑧随园:为清代诗人袁枚的别墅­名,袁枚晚年又自号随园主­人、随园老人,因此常以此代称袁枚。⑨尖叉:本指器具或武器的一组­尖细突出部分之一,后用于指代旧诗中之险­韵。

⑩字写龙蛇: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 如宋·石孝友《满庭芳·上张紫微》曰:“笔走龙蛇,词倾河

汉,妙年德艺双成。”

11 椒花:晋代刘臻妻陈氏曾

于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后常世

用为春节之典。

12 香芽:茶色清香的绿茶。如石台香芽、百杯香芽、宿松香芽、天柱香芽等,都是著名绿茶品种。

13 流霞: 天上浮动的彩云,被人想象成天上神仙的­琼浆,后衍意为美酒。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