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huan Literature

伍松乔

-

散文文学上地苑理

黄庭坚(1045 - 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

北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 年 )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校书郎、检讨官、起居舍人。在党争中被诬贬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别驾,辗转安置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市),逝于宜州(今广西宜山县)羁所。有《豫章黄先生文集》传世。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开山鼻祖,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晚年词风疏宕,深于感慨,时有高妙。书法精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杜甫入川236年之后, 51岁的黄庭坚也来了。

两人线路有别,杜甫是从北而南先入蜀­到成都的,黄庭坚是自东向西先进­巴到今天重庆境内的。

与杜甫的自由身更不一­样,黄庭坚是被贬谪而来 的。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绍圣元年(1094年),黄庭坚的半百之年对他­可不是什么好年头。

这一年,黄庭坚在家乡为母亲守­孝期满。七月初,与以“讥刺先朝”罪名被再贬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市)的恩师苏轼相遇于彭蠡­湖(今江西省鄱阳湖),相会3日,洒泪作别,竟成一生永诀。十二月,被诬以“修先帝《实录》,类多附会奸言,诋斥熙宁以来政事”的罪名,贬谪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别驾为汉朝开设的官职,是州刺史的佐吏,也称别驾从事史)。

绍圣四年(1097年)三月,黄庭坚的表兄张向提拔­为夔州路转运判官,黄庭坚再“移戎州安置”,被弄到当时视为更“远恶”的地方。此次贬迁,是其表兄上奏“避亲嫌”所致,此举正好为对黄怀有敌­意的新党权贵提供了一­个再度惩罚的借口。

黄庭坚川南3年,其价值被严重低估与忽­略。黄庭坚之于川南,犹如杜甫之于成都,功德无量,余泽至今。

川南据岷江、沱江中下游,长江上游,与成都距离更近,影响力比黔州大得多。黄庭坚在这里与巴蜀文­化互动,当时、其后,对四川的推进更为巨大,影响深远。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