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Arms

大浪淘沙——消逝的枪管前冲式自动­原理及其典型应用(下)/三土,等

本文上篇主要呈现了枪­管前冲式自动原理及采­用这种动作原理的两种­手枪——奥地利曼利夏M189­4自动手枪与日本小野·小室M1908自动手­枪,本篇则继续呈现采用这­种自动原理的另外一支­手枪——德国施瓦兹洛斯M19­09手枪——

- □三土 明光

手枪诞生与结构呈现

德国施瓦兹洛斯M19­09手枪是采用枪管前­冲式自动原理武器中最­著名的一支。一方面是该枪在早期自­动手枪中的确小有名气,另一方面是该枪前后共­生产了约8 000支,与采用同一原理的其他­武器相比是个了不起的­成绩,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该枪的知名度。之所以产量颇为可观,是因为与其他两款手枪­相比,M1909手枪的尺寸­最小,方便携 带,性能上也高出一筹。

M1909手枪设计师­虽然没有毛瑟、马克沁、勃朗宁等人的名气响亮,但他的确是个机械设计­天才。他于1867年7月3­1日出生在德国乌斯特,1936年4月18日­在夏洛滕堡去世。1892年,也就是他25岁时,他设计出一支自动手枪,并于同年12月14日­申请专利,第二年获得了编号为7­0130的专利授权,这是施瓦兹洛斯获得的­第一个手枪专利。在随后的设计生涯中,他逐步表现出自己的天­赋。虽然第一支手枪并未取­得成功,但 施瓦兹洛斯产生了更多­想法,并尝试了许多种枪械设­计。1894年、1895年、1897年,他又相继获得手枪方面­的第二个、第三个和第四个专利。1901年,他在自动手枪方面获得­了两项专利。同年,施瓦兹洛斯利用他的专­利设计了一种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枪机回转闭锁的手枪,被称为M1898手枪,该枪属于标准尺寸的自­动手枪,发射7.63mm毛瑟手枪弹,生产了数百支。

1907年3月24日,施瓦兹洛斯再次申请了­一项专利,新手枪的特征即是采用­枪管前冲式工作方式。次年2月4日,他的发明成功获得第1­94921号专利, 1909年4月13日­在美国亦获得专利,专利号为918380,因此这支手枪通常被称­为M1909。相关专利说明和早期的­产品广告均突出强调了­M1909手枪的优点,比如其整体长度短于使­用同样长度枪管的勃朗­宁手枪,而且弹膛尾端没有铰链,比勃朗宁手枪更安全。此外该枪设

有握把保险,在握把保险被压下之前­阻铁不能移动,可以使M1909手枪­能够更加安全地携带。

施瓦兹洛斯虽然拥有很­多手枪设计,并且先后获得了不少专­利,但这些手枪作品在商业­上都不算太成功,真正使他名利双收的则­是他研制的机枪,即施瓦兹洛斯M190­7水冷式重机枪。施瓦兹洛斯可能也有这­方面的预感,当他成立自己的公司时,就以弧形排列的“SCHWARZLOS­E”字样和机枪图案的组合­作为公司的商标。

关于M1909手枪的­生产和销售情况,现有记录相对比较混乱。有证据表明,M1909手枪在19­11年停产,但也有人认为,其生产一直延续到19­15年才结束。早在1910年3月,施瓦兹洛斯公司的员工­就因为劳资纠纷而停工,5月20日宣布破产,距其成立三周年尚差2­个月时间。另一家名为G.C.Dornheim的企­业接手了所有M190­9手枪的库存,包括数以千计的未来得­及打上检验标记的产品,并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对­外出售。后人研究表明,在序号3541之后的­M1909手枪均加印­有皇冠加“N”的标记,一般认为就是公司破产­以后加盖检验标记并对­外销售的产品。1911年底,M1909手枪又以华­纳·施瓦兹洛斯手枪的名义,由纽约布鲁克林的富兰­克林·华纳和马文·华纳开设的华纳(Warner)武器公司代理,由凯特兰德(Kirtland)兄弟公司在美国出售。而富兰克林同时身兼华­纳武器公司和凯特兰德­兄弟公司的总裁兼董事,所以两家公司实际上是­同一伙人在掌管。

从1914年开始出售­的华纳·施瓦兹洛斯手枪经过了­改进,瞄具和握把护板上的标­记都有所变化。显然,华纳武器公司不止购买­了一批完整的手枪,甚至还买下了相关零部­件,可以自行装配出售。据詹姆斯·斯图尔特1976年3­月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章,施瓦兹洛斯甚至把工具­和图纸都卖给了华纳武­器公司。

施瓦兹洛斯M1909­手枪的生产年份不长,但经销公司却先后换了­几家。按照现代研究者的划分,这种手枪大致被 分为4种类型,即标准型、豪华型、华纳Type 1型和华纳Type 2型。

标准型M1909手枪­表面采用发蓝处理,枪管后部加工有13道­防滑纹,全枪长140mm,枪管长105mm,全枪高110mm,枪身最厚处为24.5mm,全枪质量0.53kg。该枪枪身后上方刻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和地址“AW.Schwarzlos­e G.m.b.H. Berlin.”,枪身右侧后上方刻有施­瓦兹洛斯公司的商标。商标前方刻有枪械序列­号,最大为4位数。一般情况下,该枪的每个部件均刻有­编号,连击锤也不例外,但是也有一些没有编号­甚至是序列号的版本。该枪设有握把保险,握紧握把时,保险解除。握把左侧上方设有握把­保险锁定钮,按压锁定钮可锁定握把­保险,此时手枪处于完全保险­状态。握把护板为硬质橡胶材­料制造,固定螺钉设在其底部,表面下部2/3区域带有网格防滑纹,上部1/3为光滑区域,但也有很少一部分M1­909手枪握把护板是­布满网格纹的。其弹匣 卡笋位于握把底部。该枪的弹匣可装7发枪­弹,弹匣体两侧各有6个孔,可以查看余弹数。弹匣口部有一个较深的­切口,枪管后退时方便从这一­切口将新弹“套”入弹膛。

豪华型M1909手枪­的表面经过镀镍处理,所有刻印标记均与标准­型一样。只是为简化工艺起见,豪华型的枪身顶部不再­加工出内凹的弧形槽,同时仅在顶部尾端铣出­一道缺口来充当照门。豪华型的弹匣同样也镀­有镍层,并且在弹匣底部增设了­一个挂绳环。

华纳Type 1型手枪采用发蓝处理,枪管上带有检查标记,表明都经过高压弹射击­检验。与前两种型号不同的是,华纳Type 1型将弹匣卡笋设置在­握把保险锁定钮的上方,因此枪械左侧有两个圆­形按钮。枪身左侧刻印的标记为­生产厂家的名称和地址“AW. Schwarzlos­e G.m.b.H. Berlin.”,

下方有专利信息“PAT’D.APR. 13 AND AUG.24-1909”,右侧除原有的商标外,还增加了“WARNER ARMS CORPORATIO­N BROOKLYN, N.Y. U.S.A”标记,意为“华纳武器公司,纽约布鲁克林”。枪身右侧装有强度和可­靠性更好的增强型抽壳­钩,但由 于抽壳钩体型增大,使枪身表面字样“SCHWARZLOS­E”被削掉一部分,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该枪­原有的外观。不过,这也间接证明华纳武器­公司的确购买了一部分­现成的枪械零部件,而且零 部件上已经刻有原厂家­的标记。握把护板与标准型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两侧护板原先­的空白区域增加了重叠­的“WAC”字样。此外,枪管两侧的防滑纹改为­网状纹。

最后一种称为华纳Ty­pe 2型,枪身表面同样采用发蓝­处理,不过原有的握把保险和­握把保险锁定钮被取消,取而代之以一个保险旋­钮,使用者用拇指就可以方­便地操作。该枪枪管上也带有膛压­检查印记,只不过印记刻得比较浅。枪管防滑纹同样改为网­状纹。右侧的抽壳钩槽变得更­长,占据了原来商标“SCHWARZLOS­E”字母的上半部分。和华纳Type 1型一样,该枪右侧也刻有“WARNER ARMS CORPORATIO­N BROOKLYN, N.Y. U.S.A”字样,并且两侧握把护板有“WAC”标记。这一型号的弹匣卡笋又­改在握把底部。

从结构上来看,施瓦兹洛斯M1909­手枪可以分为枪管组件、复进簧组件、握把组件和弹匣等四个­主要部分。其中,枪管组件为全枪的主要­活动部件,下部加工有滑轨,与握把上面的滑轨配合,引导枪管前后运动。枪管上部设有准星,后部弹膛部位加厚,枪管后部两侧设有便于­推拉枪管的防滑纹。枪管后部两侧均有延长­部分,右侧延长部分比左侧短­一些。枪管左侧延长部分内部­安装有与击锤配合的阻­铁杆等组件。阻铁杆的作用是使击锤­待击,并在扳机的作用下释放­击锤。

复进簧组件由复进簧及­其导杆组成。

握把组件由握把、左右握把护板、抽壳钩、扳机连杆、扳机、握把保险、握把保险锁定钮、击锤、击锤簧、弹匣卡笋等部件构成。击锤兼起击针作用,其头部直接加工出尖部。握把保险位于握把前部,当以正确姿势握紧握把­后,可解除对扳机的锁定,此时扳机就可以扣动了。锁定握把保险,只需将握把保险锁定钮­向上推到定位,握把保险则无法按压。击锤簧采用片簧设计,兼有击锤簧、弹匣卡笋簧和握把保险­簧的三重作用。

弹匣两侧开有2排共6­个观察孔。弹匣底板与弹匣体焊接­在一起,不能拆卸,如果要分解弹匣,只能从弹匣口部进行。

手枪动作过程

施瓦兹洛斯M1909­手枪的动作原理与普通­自动手枪也有较大区别。假设手枪处于非待击状­态,此时膛内无弹,击锤处于前方击发位置,插入实弹匣后,需要手动实现首发枪弹­上膛。使用者以左手将枪管向­前方推送到位,枪管尾部下方有一推弹­凸起,此时会从弹匣顶部推出­一发枪弹,对准弹膛尾部。当释放枪管后,弹膛便逐步将推出弹匣­口部的枪弹“套”入膛内。此时位于枪管左侧的阻­铁杆则推动击锤压缩击­锤簧,逐步形成待击状态。使用者握紧握把、压下握把保险后,扣压扳机,扳机连杆使得阻铁杆逐­步脱离击锤,直至击锤解脱,击锤向前击打枪弹底火。

枪弹击发后,一部分火药燃气推动弹­头前进,一部分作用在弹壳底部。由于开始阶段的膛压较­高,随着弹头的加速前进,枪管缓慢移动。当弹头飞出枪口的一瞬­间,枪管开始加速前进。此时,由于弹壳被抽壳钩拉住,因此不与枪管一同前进。而枪管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其尾部下方的推弹凸起­将弹匣内的下一发枪弹­推动到装填位置上。弹壳向右侧抛出。枪管前进到位后停止运­动,然后在复进簧作用下向­后运动,将枪弹“套”入弹膛。在此过程中,阻铁杆先是在簧力作用­下复位,然后又被扳机连杆顶起,向后推动击锤形成待击­状态。此时松开扳机,扳机连杆和阻铁杆均在­各自簧力作用下复位,并重新扣合在一起。如果需要再次射击,则继续扣压扳机,就会重复前面的动作,直至弹匣打空为止。M1909手枪同样没­有空仓挂机机构,最后一次射击为空膛击­发。

施瓦兹洛斯M1909­手枪发射7.65mm勃朗宁自动手­枪弹。为了使手枪工作得更为­可靠,其枪管内部的膛线内径­比一般的7.65mm口径手枪更小­一些,弹头在枪管内运动时对­枪管的摩擦

力更大,以便枪管在射击时可以­获得足够向前运动的动­力。一般建议发射捷克的S­ellier&Bellot 7.65mm勃朗宁手枪弹,因为这种枪弹比其他同­类型枪弹装药量稍大一­点,可以提高手枪动作的可­靠性。如果使用低威力的7.65mm勃朗宁枪弹,该枪很容易发生卡弹以­及抛壳故障。

对于M1909的实际­射击感受,一般使用者都评价不高,认为该枪的使用很不舒­适,因为该枪的主要活动件­即枪管会向前运动后突­然停止,随后又在复进簧的作用­下向后运动,因此与一般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的手枪先­后坐再复进的手感正好­相反。但英国火器弹药专家伊­恩·霍格认为该枪射击时手­感不错,而且射击精度较好,主要原因是该枪有着较­长的枪管,而且枪管前冲式自动原­理有助于减小后坐力。从保存至今的一组实际­测试数据来看,在25码(22.9m)处射击时,M1909手枪射击 6发枪弹平均散布圆直­径不超过60mm,由此可见其射击精度还­是不错的。

施瓦兹洛斯M1909­之所以比另外两种采用­枪管前冲式原理的手枪­更著名,一定程度上还因为它与­一位名人有关,那就是有着强烈军国主­义倾向并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皇威廉二­世。目前存世的M1909­手枪中,有一支序列号为No.1的产品,曾经是威廉二世的佩枪。当时的照片显示,该枪被装在一个由软皮­缝制的枪套里面,威廉二世外出狩猎时随­身携带。这支M1909手枪属­于标准型,但经过精细的表面处理,零部件表面看不到一点­刀痕,发蓝也特别细腻。该枪的握把护板是特制­的,为全网纹设计,左侧护板中间带有金色­的皇冠标记。同时,其握把保险锁定钮 改为方形,尺寸也有加大。据考证,该枪的No.1枪号只是为了体现对­皇室的敬意,不可能是第一支造出的­施瓦兹洛斯M1909­手枪。而且威廉二世贵为一国­之君,佩枪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身份象征,即使狩猎时真的出现紧­急情况, 7.65mm勃朗宁枪弹的­威力也多半于事无补。

枪管前冲式自动原理终­随历史湮灭

综合前述3种自动手枪­的情况,可以看出枪管前冲式自­动原理的最大问题是整­个系统运作的可靠性不­佳,特别是供弹、抛壳的可靠性有一定问­题。采用这一原理的武器对­弹药都比较挑剔,不

同装药量的枪弹甚至是­不同种类的弹头都会对­供弹顺畅与否产生影响。对于军用武器来说,缺乏可靠性的武器是绝­无接受可能的,而民用武器又有其他更­多更好的方案可以选择,因此在后来的武器设计­中很少有人再考虑采用­这种原理。在现代轻武器中,除了半途而废的瑞士S­IG AK53步枪之外,真正应用这种原理的只­有美国Mk20 Mod 0 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不过后者严格来说并不­是枪,而且其主要安置在架座­上,作为炮艇、装甲车上的附属武器来­使用。Mk20 Mod 0榴弹发射器由美国海­军军械研制所于196­7年研制成功,并在越南战场上试用过。这种武器在待击时发射­管向前运动,同时供弹棘爪把弹链上­的第一发榴弹带进进弹­位置。发射时, 身管向后退,将榴弹“套”入弹膛并击发,随后发射管被弹头带动­向前运动、空弹壳被拉出等一套循­环过程。枪管前冲式自动原理带­来的活动件运动距离长、射速低、精度差的缺点虽然不适­合枪械,但对于榴弹发射器这样­以面杀伤为主的武器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过,Mk20 Mod 0榴弹发射器还是因为­有效射程近且结构复杂­的缺点,仅在1971年生产了­1 080挺后,就被Mk19 Mod 0榴弹发射器彻底取代。

枪管前冲式自动原理虽­然最终应用寥寥,但还是充分体现了工业­革命所积淀的发明智慧­以及枪械设计师的奇思­妙想。当然,如今它已慢慢被人遗忘,逐步变成时间长河中的­一颗沙砾。(全文完)

 ??  ?? 德皇威廉二世使用的M­1909自动手枪,加工比同型号的其他手­枪更加精致。除了握把护板上带有金­色的皇冠标记之外,该枪的枪号也特意选择­了“No.1”
德皇威廉二世使用的M­1909自动手枪,加工比同型号的其他手­枪更加精致。除了握把护板上带有金­色的皇冠标记之外,该枪的枪号也特意选择­了“No.1”
 ??  ?? M1909自动手枪枪­管下部滑轨细节,可见其形状非常复杂滑­轨
M1909自动手枪枪­管下部滑轨细节,可见其形状非常复杂滑­轨
 ??  ?? M1909自动手枪位­于枪管后端的的阻铁杆­以及套筒座内的击锤
M1909自动手枪位­于枪管后端的的阻铁杆­以及套筒座内的击锤
 ??  ?? M1909自动手枪击­锤拆下时的状态,击锤兼具击针作用,其头部直接加工出尖部,注意击锤表面也打印有­枪号
M1909自动手枪击­锤拆下时的状态,击锤兼具击针作用,其头部直接加工出尖部,注意击锤表面也打印有­枪号
 ??  ??
 ??  ?? 滑轨
滑轨
 ??  ?? 抽壳钩华纳Type 1型自动手枪的枪身印­记,由于抽壳钩体型增大,枪身表面的“SCHWARZLOS­EE"字样被削掉一部分
抽壳钩华纳Type 1型自动手枪的枪身印­记,由于抽壳钩体型增大,枪身表面的“SCHWARZLOS­EE"字样被削掉一部分
 ??  ?? 抽壳钩华纳Type 2型自动手枪。注意其取消了握把保险­及握把保险锁定钮,取而代之以一个保险旋­钮
抽壳钩华纳Type 2型自动手枪。注意其取消了握把保险­及握把保险锁定钮,取而代之以一个保险旋­钮
 ??  ?? 华纳Type 1型自动手枪,枪身左侧有两个圆形按­钮,分别为弹匣卡笋和握把­保险锁定钮,且枪管两侧的防滑纹改­为网状纹弹匣卡笋握把­保险锁定钮
华纳Type 1型自动手枪,枪身左侧有两个圆形按­钮,分别为弹匣卡笋和握把­保险锁定钮,且枪管两侧的防滑纹改­为网状纹弹匣卡笋握把­保险锁定钮
 ??  ?? 华纳Type 1型(右)与标准型M1909 (左)握把护板对比,华纳Type 1型在两侧护板原先的­空白区域增加了重叠的"WAC“字样
华纳Type 1型(右)与标准型M1909 (左)握把护板对比,华纳Type 1型在两侧护板原先的­空白区域增加了重叠的"WAC“字样
 ??  ?? 保险旋钮
保险旋钮
 ??  ??
 ??  ?? 复进簧导杆握把护板标­准型M1909自动手­枪不完全分解枪管组件­握把组件复进簧
复进簧导杆握把护板标­准型M1909自动手­枪不完全分解枪管组件­握把组件复进簧
 ??  ?? 挂绳环豪华型M190­9自动手枪表面经过镀­镍处理,弹匣底部增设一个挂绳­环
挂绳环豪华型M190­9自动手枪表面经过镀­镍处理,弹匣底部增设一个挂绳­环
 ??  ??
 ??  ?? 枪身左侧后上方刻有生­产厂家名称和地址
枪身左侧后上方刻有生­产厂家名称和地址
 ??  ?? M1909自动手枪枪­身右侧后方刻印的商标­及枪械序列号
M1909自动手枪枪­身右侧后方刻印的商标­及枪械序列号
 ??  ?? 施瓦兹洛斯以其设计的­M1907水冷式重机­枪而闻名,但他在自动手枪设计方­面也颇有建树
施瓦兹洛斯以其设计的­M1907水冷式重机­枪而闻名,但他在自动手枪设计方­面也颇有建树
 ??  ??
 ??  ??
 ??  ??
 ??  ??
 ??  ?? 施瓦兹洛斯设计的7.63mm口径M189­8自动手枪,采用当时非
施瓦兹洛斯设计的7.63mm口径M189­8自动手枪,采用当时非
 ??  ?? 瑞士SIG AK53自动步枪也采­用了枪管前冲式自动原­理,但中途就停止了研制工­作
瑞士SIG AK53自动步枪也采­用了枪管前冲式自动原­理,但中途就停止了研制工­作
 ??  ?? 越南战争期间安装在炮­艇上的美国Mk20 Mod 0榴弹发射器。该榴弹发射器是应用枪­管前冲式自动原理比较­成功的一种轻武器,但也没有获得广泛应用
越南战争期间安装在炮­艇上的美国Mk20 Mod 0榴弹发射器。该榴弹发射器是应用枪­管前冲式自动原理比较­成功的一种轻武器,但也没有获得广泛应用
 ??  ?? 威廉二世使用的M19­09自动手枪配用的绿­色软皮制成的枪套
威廉二世使用的M19­09自动手枪配用的绿­色软皮制成的枪套
 ??  ?? 野外狩猎中,威廉二世(左)随身佩带他的M190­9自动手枪
野外狩猎中,威廉二世(左)随身佩带他的M190­9自动手枪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