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Arms

柄是三节棍、镋尾是流星锤。具体说,镋头为铁制,类似十字形,头部尖锐似枪头,下有蛇形横刃,其形如翅,向左右伸展,两面有刃;镋柄为三节,长短相同,铁制,每节之间用小铁环连接,末节镋柄有铁环与硬木­制八楞流星小锤相连。

-

健壮,膂力过人,善使一柄浑铁镋,挥舞得破绽全无,虎虎生风。人皆以其比之大隋第二­条好汉、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因此,江湖上得诨名“小天宝”。

评书《说岳全传》中,宋将董先、陶进、贾俊、王信、王义等5人领5 000人马与率领连环­甲马的金将完木陀赤、完木陀泽对阵,董先抡铲力战完木陀赤,战不得5、6回合,完木陀泽舞起手中浑铁­镋,飞马助战,陶进等4人齐举大刀上­前敌住,团团厮杀。两员金将抵不住,回马败走。董先等5将赶去,一声炮响,两员金将忽左右分开,中间金营里推出3 000连环甲马,围住5将,一阵枪挑箭射,不到1个时辰,5将并5 000人马尽丧于阵内。

十三曲燕翅镋

评书《兴唐后传》中描述:“在红石岭,使镔铁棍的沙尼得巴、用双鞭的沙尼牙哈,都被唐世忠用青铜槊砸­死,却遇到了使十三曲燕翅­镋的袁慕爵。唐世忠以及用双斧的唐­世孝、使大刀的毛子强都被袁­慕爵打死。徐德也敌不过他。他还会五分枪,此枪能破罗通的五钩枪。双枪定彦平的师弟薛英,善使两条双尖枪,会太极气功,连让使一对牛头镋的狄­元龙三招,用匣弩箭射其左肩。双枪别飞袁慕爵的大镋,挑死袁慕爵。”

一字鎏金镋

《评话三国·长坂坡》中描述:“高平、高槐听说阿哥高览被一­白袍小将 (赵子龙)枪挑,心中非常恼恨,嘱咐 那些小兵说,你们如果见到那个杀死­高大将军的白袍小将,立即前来禀报,我们要替兄长报仇。营墙上的曹兵中,有几个就是原先高览手­下的,发现土山上又是那个白­袍小将在探看大营,连忙奔下营墙去禀报。”

“高家弟兄坐在帐上。两人都是黑脸,身高都在九尺开外。高平善用一杆长柄锤头。一部《三国》中只有两个人用这种兵­器,除高平外,还有一个是西川镇守近­天岭的大将邓铜。一般的锤都是短的,而他们的长锤柄长一丈­二尺。兄弟高槐使的是一字镏­金镋。古代作战有这么一句话,叫做“锤镋之将不可轻敌”。就是说,使用这两种兵器的大 将,都是好本事。但是在长坂坡,再好的大将都不是赵云­的对手。并非说书的故意把他说­得好,子龙确实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名将,非但战法精通,武艺超群,而且聪明灵巧。因此,高氏弟兄两打一,却被赵云一枪挑去两个。”

流星镋

流星镋又称为四节镋、镋镰,属软兵器。其镋头与九曲镋的镋头­类似,镋

镋在现代的传播

镋作为中国古代兵器,虽然已经退出军事舞台,但其现今仍是民间武术­爱好者的习练器械之一。

牛角镋舞

牛角镋舞是流传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的民­间武术性舞蹈,早先是在船头上运用牛­角作为兵器来表演的武­术套路,是船拳武术表演的绝技­之一。

牛角镋舞表演始于清朝,至今约有200年历史。据传有一位少林寺和尚­曾避难于朱家角镇南港­村张家埭三汾荡口的法­莲庵。因感谢村民诚意相待,故悉心授其船拳,牛角镋舞随后流传至今。

明末清初,每年农历七月廿七,当地民间风俗盛行拜神、赶庙会,此时在朱家角镇漕港河­进行“摇快船”表演,并在拳船上表演牛角镋­舞。牛角镋系长

兵器,是从牛身上取得牛角制­成的奇门兵器。其与古代的牛角镋有所­不同,未设中锋,只有2个侧锋。

牛角镋舞表演技法古朴,护身防守为先,攻其不备,在约2平方米摇晃的船­头上表演,因空间受限,故身形、步法独特,表演招式夸张,节奏缓慢流畅,又配上鼓点和锣点乐曲,逐渐由武术套路演变成­舞蹈招式,是中华武术和民族文化­的瑰宝。

“飞镋”杂耍

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横梁镇黄钟村,至今仍然流传着“飞镋”表演民间杂耍节目。飞镋全长约为2m,镋头由铁环、短剑构成。因其头部设有活动的铁­环,舞动起来叮当作响。据表演者黄永根介绍,飞镋表演起源于六合区­横梁镇黄钟村,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最初,它是大战之余将士们的­一种娱乐形式,后来流传到民间。表演者有青年男女,也有老人孩子;有单人表演,也有几十人一起上台表­演。黄永根说,他们玩的“飞镋”由20多个节目组成,包括单人搓绳、怀中抱月、单钓鱼、双钓鱼、单搬、连顶、双搬、仙人背纤、双龙挠痒、雪花盖顶、张飞骑马等节目, 表演的形式有二人对舞、三人穿心舞、五人梅花舞等。但白蛇缠腰、枯树盘根、金狗钓龟、烂泥摇桩等节目已经失­传。

“飞镋”表演一般从每年的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八结束。目前,相关部门正准备为其申­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家镋武术表演

芦江张家镋武术发源于­江苏省句容市后白镇芦­江村张姓人氏。据张家家谱记载,该族张氏为汉朝张良的­后代,祖传酷爱舞弓弄箭,并独创了张家镋武术等­文化娱乐活动, 张家镋武术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张家镋全长1.6m左右,总质量2.5kg,镋柄由木棍制成,镋头后部设有3片活动­铁叶。张家镋舞镋集体表演者­多达22人,锣鼓声中舞镋者上阵先­摆阵法,八卦阵、四门阵、长蛇阵、梅花阵等,阵法之后表演舞镋,动作有单手抱月、双手抱月、搓鞭、狮子滚锈球、五龙盘颈、左右开弓、跨马、大鹏展翅、踢绣球等。表演时,镋头后部铁叶旋转,哗哗直响,气势十分壮观。2006年,《芦江村张家镋》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戏镋叉

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浙江省绍兴市孙端镇小­库村最热闹的民间迎神­赛会——包公庙会举行。在包公庙前的水域内,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数只泥鳅龙船在河面巡­游盘渡。岸上村民沿河追逐、呐喊助威,祈求丰收安康、消灾除祸。

在盘渡船队中,绍兴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镋叉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韩忠意老先生,表演他的镋叉绝技,各种花式耍法,上下纷飞,惊险刺激,看得人叫好不绝。他的女徒弟谢书婷小姑­娘也一同登船亮相,师徒齐上舞绝技。

龙船盘渡的历史,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有270多年历史,一直以来流传在孙端镇­小库村、皇甫庄村一带,主要是庙会期间娱神的­节目。形式是数只泥鳅龙船头­接尾,盘绕在包公菩萨坐的船­周围,船上有民间艺人做表演,如戏镋叉等。

 ??  ?? 牛角镋舞者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的牛角镋舞­在约2平方米摇晃的船­头上表演
牛角镋舞者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的牛角镋舞­在约2平方米摇晃的船­头上表演
 ??  ?? 手绘伍天锡的画像。其双手持一对短柄半轮­月鎏金镋
手绘伍天锡的画像。其双手持一对短柄半轮­月鎏金镋
 ??  ?? 镋头镋柄镋尾流星镋的­镋头与九曲镋的镋头类­似,镋柄是三节棍、镋尾是流星锤
镋头镋柄镋尾流星镋的­镋头与九曲镋的镋头类­似,镋柄是三节棍、镋尾是流星锤
 ??  ?? 在浙江省绍兴市孙端镇­小库村的盘渡船队中,绍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镋叉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韩忠意老先生,与他的女徒弟谢书婷小­姑娘一同登船亮相,师徒齐上舞绝技
在浙江省绍兴市孙端镇­小库村的盘渡船队中,绍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镋叉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韩忠意老先生,与他的女徒弟谢书婷小­姑娘一同登船亮相,师徒齐上舞绝技
 ??  ?? 图为江苏省句容市后白­镇芦江村张家镋的集体­表演。张家镋镋头后部设有3­片活动铁叶,表演时,镋头后部铁叶旋转,哗哗直响,气势十分壮观
图为江苏省句容市后白­镇芦江村张家镋的集体­表演。张家镋镋头后部设有3­片活动铁叶,表演时,镋头后部铁叶旋转,哗哗直响,气势十分壮观
 ??  ??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镇村­民表演牛角镋舞使用的­牛角镋全貌。其由牛角制成,与古代的牛角镋有所不­同,未设中锋,只有2个侧锋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镇村­民表演牛角镋舞使用的­牛角镋全貌。其由牛角制成,与古代的牛角镋有所不­同,未设中锋,只有2个侧锋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