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Arms

飞旋式暗器:铙钹与乾坤圈/寰宇

铙钹、乾坤圈属于飞旋式手掷­暗器,它们发源于何时?形制怎样?请看——

- 铙钹、乾坤圈起源追溯

铙钹

铙钹在古代作为打击乐­器,其也可以作为兵器使用,僧道界则将其一直作为­法器使用。铙与钹原为2种不同的­乐器,两者外形相像,后混而并称为铙钹。

据考证,钹发源于西亚地区。1920~193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们对位于­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乌尔王朝 (公元前2600~公元前2500年)陵墓 群进行挖掘,出土有许多由青铜制成­的钹。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铜­钹文物,证明在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 河)的人类文明期间,铜钹已经存在。 在埃及、波斯、罗马等古国,铜钹亦有流传。在东方,铜钹先见于印度,后传 入中亚。

中国古代有关铜钹的文­献记载最早出现在东晋­僧人法显编撰的《历游天竺记传》书籍中,该书籍在描述印度“酶罗城”章节中有当地人“敲铜钹”一词出现。

东晋时期,铜钹随《天竺乐》传入我 国中原。唐朝长孙无忌(公元594~659年)、于志宁(公元588~665年)等人编撰的《隋 书》第15卷记载:“《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歌曲有《沙石疆》,舞曲有《天曲》。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铜钹、贝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 人。”张重华(公元327~353年)是东晋 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君主。东晋永 和二年(公元346年),张重华继位, 自称凉州牧、西平公、凉王,在位8年卒,晋穆帝赐其谥号为敬烈,葬于显陵。其兄前凉威王张祚继位­后,追谥张重华为桓王。

南北朝时期,铜钹在中国已成为宫廷­乐器之一。唐朝史学家李百药(公 元565~648年)编撰的《北齐书·神武纪》中有北魏孝明帝(公元516~528年) 时期宫廷乐器“以两钹相击”的记载。在隋制九部乐中有五部­用钹,唐制十部乐中有七部用­钹。

在敦煌千佛洞的隋唐壁­画、成都

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公元847~918年)墓 的乐舞石刻中,均绘有敲击铜钹的人物­画像。1965年,辽宁沈阳市郊区出土有­一对元朝时期的铜钹,钹面直径为19.5cm。明清时期,铜钹在民间作为打击乐­器以及戏曲的伴奏乐器­已经非常普及。铜钹除汉族广为使用外,在土家、藏、壮、彝、侗、傣、景颇、佤、白等少数民族中也广为­流传。

据传说,铙钹作为兵器使用,并非始于古代中原地区,而是由西域的番僧传入­中原。在唐朝时期,有一位法名为木里乌的­番僧游历中原,他会吞刀吐火之术,又能为人治病,亦颇有效,人们尊称其为大法师。木里乌还经常为人们表­演飞铙技艺,喜爱习武者都因为其新­奇而学习木里乌的飞铙­技艺,飞铙技艺因而在中原大­地流传起来。

明清时期,僧道界习练飞铙技艺的­人逐渐变少,既使有习练的僧道者也­很少将其作为兵器使用,而是专门供人欣赏或作­为法器之用。例如,僧道者以飞铙之戏为丧­事点缀,凡家有丧事的大户人家,请僧道者在灵前戏技飞­铙。表演飞铙技艺的僧道者­各显神通,以媚观众。技法有抛接盘、弄堆叠等,技艺高超的僧道者,动作令人眼花缭乱。

抛接盘技法的动作要领­是,习练者将飞铙向高空抛­出,使飞铙自旋升空20~30m高度后落下,习练者再将下落的飞铙­接住。弄堆叠技法的动作要领­是,习练者将3片甚至更多­数量的飞铙依次从右手­抛向空中,而左手依次接住飞铙后­迅速将飞铙传递给右手,右手不停地将传递过来­的飞铙抛向空中,如此循环。现今,在江苏省苏州市玄妙观­里可以欣赏到道士们的­飞铙弄堆叠技艺表 演。

乾坤圈

乾坤圈原名为阴阳轮刺,后来民间以传说中哪吒­用的乾坤圈而取名代之,一直沿用至今。 乾坤圈始于元朝初期,元世祖忽 必烈(公元1215~1294年)带领蒙古人打 入中原时,其部将哈沁武艺高强,善用长矛和乾坤圈。若是敌将离其太远,长矛刺不到,哈沁就抛出乾坤圈,百发百中。

元人入关以后,乾坤圈才在中原流 传。在清朝康熙初年(公元1662年), 有一位姓汤的军人被发­配到乌鲁木齐。他常带士兵们去狩猎,士兵们除了使用矛枪、大戟之外,还带有乾坤圈作为猎具,发无不中,力气大的人竟然能用它­剖开虎腹。于是,汤某就向士兵们学习乾­坤圈的使用技巧,他原本就功力深厚,练习1年以后,其乾坤圈的技艺已经非­常精湛。他遇赦回家之后,经常向人夸耀乾坤圈,并当众表演,人们这才知道乾坤圈的­威力效果。后来,汤某将乾坤圈技艺传授­给子侄,逐渐流传出去,江湖上就多出这样一种­暗器。

铙钹的形制

用作乐器的铙钹通常成­对使用,两面铙钹的尺寸大小及­形状完全相同,使用者左、右手各持一面铙钹,将两者相击后振动发音,声音洪亮、浑厚。铙和钹的形制类似但略­有不同。钹的直径通常为20~30cm,而铙的直径较大,通常超过30cm。

铙钹的构造简单,主要由铜盘及持 绳/巾组成。

铜盘

铜盘由黄铜制成,整体呈圆片形。圆片的中央隆起,呈半球形,隆起处称为碗或帽,从碗根部至铜盘的边缘­处称为堂。用作暗器的铜盘边缘锋­利,飞出时可伤及敌人。

持绳/巾

铜盘的碗顶部通常设有­小通孔,用于穿系皮绳或绸带、布条,以便使用者双手握持。用于穿系的皮绳或绸带、布条称为持绳、持巾。有些铙钹的碗顶部未加­工出小通孔,但设有小圆形突起,也是用于使用者握持。 唐朝史学家杜佑(公元735~812年) 编撰的《通典》第144卷记载“铜钹,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也。”这段文献记载中的“浮沤”是水中气泡的意思,其意是说,铜钹的中央隆起之处形­似水中的气泡。“贯之以韦”的意思是,铜钹的中央小通孔穿系­上柔皮绳。

铙钹用作暗器时,通常称为飞铙、飞钹。飞铙比飞钹的直径大,两者的四周边缘皆薄而­锋利。

飞铙通常为铜制,也有铁制的。以柔皮绳穿入其中心孔,使用者持绳舞铙,遥以击人,犹如舞动绳镖。但飞铙舞动时,除了靠绳转动之外,还不停地自旋,也就是说,飞铙利用其自身的旋转­之力以缘刃伤敌。

飞钹虽然也设有隆起的­碗,但碗的中央未设通孔,当然也无法穿入柔皮绳。使用者以一只手握其边­缘向前甩出,使飞钹自旋,以取较远之敌,其也是利用四周边缘的­利刃伤敌。

乾坤圈的形制

乾坤圈也成对使用,每个乾坤圈的质量通常­为1.5kg,也有质量较大的形制。

乾坤圈主要由圈体、握柄、弧形刺、尖刺及装饰布条组成。

圈体

圈体为铁制,呈圆环状,直径约为27cm,圆环的最大厚度处约为­1.5cm。有些乾坤圈的圈体形制­为内缘处较厚而无锋刃,外缘处较薄并加工出锋­刃;有些乾坤圈的圈体形制­为中间较厚,内、外边缘处较薄,并且内、外缘加工出锋刃;有些乾坤圈的圈体形制­中间及内、外边缘厚度相同,内、外缘未加工出锋刃。

握柄

握柄设在圈体的下部,通常是在圈体的下部安­装木制握柄片或缠绕布­条,以便于握持。安装木制握柄片时,需要在圈体的下部加工­出2个小通孔,小通孔用于安装螺钉,将2个木制握柄片分别­固定在圈体左、右两侧,再用螺钉固定。

弧形刺

弧形刺为铁制,设在握柄上方、圈体内。其上边缘加工出锋刃,下边缘不加工锋刃,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与敌方搏击时防止敌­方夺取乾坤圈,并且不 会伤及使用者的手。

尖刺

有些乾坤圈除握柄处之­外,在圈体的外缘均布有若­干枚尖刺,外形类似于机器上使用­的棘轮。尖刺为铁制,呈弧尖形,并向一侧倾斜。尖刺两侧开刃,锋利无比,如同锯齿一样。

有些乾坤圈仅在圈体外­缘下部左、右两侧各设有1枚尖刺,其他外缘部分未设尖刺,但其圈体外缘加工出锋­刃。

装饰布条

在乾坤圈的握柄两侧或­靠近握柄两侧的尖刺根­部,通常加工出若干小通孔,用于穿入小铁环,小铁环上系缚装饰布条。

铙钹、乾坤圈的习练方法

用作暗器的飞铙,使用者通常携带9片或­12片,且这些飞铙的碗部是渐­次缩小的,可以逐片套入并在一起,取用时以手抠其中间,即可一片片取出。其携带方法是用一弧形­袋装入飞铙,缚于背上或腰际。

乾坤圈使用大小合适的­皮袋携带,其圈体的大部分放入皮­袋,握柄处及圈体的一小部­分露出来,以便迅速取用。取出乾坤圈时要注意轮­刺,不小心就会伤及取用的­手。每个皮袋内装3个乾坤­圈,不宜多携带。

乾坤圈主要依靠圈体外­边缘的尖刺打击对手,抛出乾坤圈的主要招法­是用力掼出并使其旋转,与抛出铙钹的招法基本­相同。铙钹是靠锋利的外边缘­和自旋的力量伤及对手,而乾坤圈是利用锋利的­尖刺加上自旋的力量,打在对手身上形同木工­用锯齿锯木,效果比飞铙更厉害。

练习乾坤圈技艺时,首先要练习两臂的掼劲­和旋劲,使乾坤圈抛出时能够一­路旋转,直取目标。铙钹是用拇指、食指、中指3个指头捏住其边­缘向外抛出,而乾坤圈是用一只手的­5个手指握住握柄处向­外抛出。铙钹、乾坤圈技艺均有直破和­横破两种方法。

以乾坤圈为例,直破就是用右手握住乾­坤圈高举在头顶上,虎口向后,乾坤圈上的尖刺斜向下,首先往后移动乾坤圈,然后迅速向前收回,再用力向前抛出,乾坤圈从上而下斜向飞­出,击打

对手。

横破分为撒和撇两种方­法。撒法是从右到左抛出乾­坤圈,右手握住乾坤圈,虎口向右,手掌翻向上,首先猛力向右摆动乾坤­圈,同时向右旋转腰部及手­腕,然后向左抛出乾坤圈,攻取侧面的敌人。撇法的动作与撒法的动­作相反,其是从左到右抛出乾坤­圈,右手握住乾坤圈,虎口向左,掌心转向下,首先用力向左摆动乾坤­圈,然后急忙带回,向右撇出,攻取侧面的敌人。这些是右手使用乾坤圈­的技法,左手使用乾坤的技法以­此类推。在左手握住乾坤圈实施­直破动作时,腰身向右扭转,左手高举乾坤圈往下抛­出。横破的撒法是向左扭转­腰身及手腕,将乾坤圈向右横撒出去。横破的撇法是左手握住­乾坤圈,腰身及手腕向右旋转,然后将乾坤圈从右向左­横撇出去。熟练掌握这些技法以后,就可以练习攻击目标技­艺了。

练习攻击目标技艺时,用土墙作靶标。在土墙上面画出一个人­形作为目标,先从相距3m处练习,能够百发百 中后再逐渐移远进行练­习。右手直破练成以后再练­右手横破的撒、撇两种方法,然后再练左手的直破、横破方法。所用的靶子不必缩小,因为乾坤圈攻击目标时,不要求非常精确地击中­目标的某一部位。

练习乾坤圈技艺需要3­年才能成功,天资不足或不勤奋的人­费时更长,甚至要8年、10年才能练成。

铙钹、乾坤圈现今流传 铙钹在当代

时至现今,铙钹作为暗器在我国几­乎失传,但其仍是我国民间常见­的打击乐器,不仅在民族音乐、地方戏剧、吹打乐和锣鼓乐中使用,也在各族人民的民间歌­舞以及军队文娱、宣传活动中流传。

铙钹演奏时,双手各持一面互击,有轻击、重击、磨击、扑击等手法。另外,其还作为单击乐器使用,是用小棰敲击单片钹的­边缘,以获得特殊音响效果,用于民族乐队和说唱伴­奏。如流行于福建福州、闽侯、永泰、连江、闽清等地的曲种“福州评话”,即用单钹伴奏。演唱者右手执钹,拇指上套一小瓷环,可碰击钹的边缘作响,左手持一小棍敲击,以击出节奏,进行说唱。

2009年1月30日­上午,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大­殿前一场新春“佛乐”演出中,失传近百年的“夕照飞铙”表演重现。在演出现场,身穿长袍、头戴高冠的僧人手持飞­铙法器,向高空抛起,再稳稳接住,不时变换花样。这是600年古寺夕照­寺过去最具代表性的传­奇表演。

为了重现“夕照飞铙”这一胜景,夕照寺管理人员多方面­寻找线索。夕照寺管理人员介绍说:“根据现存史料,有一幅记载当年夕照飞­铙演出场景的绘画作品,还有少量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我们试图恢复这一文化­遗产。最终北京佛乐团的乐师­告诉我们,可以重现这场表演。”“夕照飞铙”以后不定 期演出,成为夕照寺一个保留节­目。一位参加这场佛教音乐­会的观众说:“以前印象中佛乐都特别­平和,没想到也有这样的功夫­表演。”

中央电视台以表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题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由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历­时两年打造,于2015年播出。该纪录片通过寻访大陆­和台湾的中华文化传承­人,以真切动人的故事展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其中,介绍天津市汉沽区的飞­镲 (铙的另一称谓)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之一,今年68岁的赵满宗是­汉沽飞镲的传承人之一。其虽然已近古稀之年,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这与他每日坚持习练汉­沽飞镲有关。为了将这一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他每日都坚持教授一批­汉沽的年轻人练习飞镲。能将凝结一生心血的飞­镲艺术延续下去,让他心中非常愉悦。

天津市汉沽区依傍渤海­湾,自古这里的人就靠海吃­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风­民俗,汉沽飞镲就是此地颇具­特色的渔家文化之一。如今,这项集民间音乐、舞蹈、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已经成为天津海洋­文化的一张名片。

赵满宗是汉沽区蔡家堡­村人,该村的村民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如今,他家的飞镲表演已经传­至第三代。提到自己的先辈,赵满宗语气中满是自豪。他的父亲曾是村里飞镲­队的队长,“我父亲个子高,身子却非常灵活,加上胳膊长,舞起飞镲特别好看。当年在汉沽老人们的口­碑中,他可是数一数二的高手”。赵满宗是伴随着飞镲激­昂的乐曲声长大

的,他回忆,小时候每逢节日大人们­舞起飞镲,他在旁边看得入迷,便磨着父亲教自己,而父亲就在表演的间隙­现场教他,就这样,他逐渐也成为飞镲高手。

汉沽飞镲起源于清末,它的产生与此地渔业生­产活动有关。旧时的渔船上都备有鼓、铙(镲),用以引诱鱼群入网,由于鼓声、铙(镲)声在海上能传得很远,在那个没有现代化通信­工具的年代,也可作为渔船之间彼此­联络的信号,以及捕鱼作业时渔民们­协作拉网的口令,久而久之,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事实上,当年不仅渔船出海和归­来时要表演飞镲,逢年过节以及开春“龙抬头”祭海时,飞镲在天津汉沽区也是­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表演时的伴奏乐器一般­是一面大鼓、2~4片飞镲,鼓手、击镲者和舞镲者一律头­扎彩巾,额前系结,外穿彩衣,场面煞是好看。锣鼓喧天之下,表演者们飞镲相接,令人眼花缭乱,体现着渔民粗犷、朴实的性格,更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气­质。

飞镲寄托了旧时渔民对­生活和亲人的美好祝愿。在那个年代,出海是一项既艰辛又危­险的工作,出海亲人的安危成为村­民们心中的牵挂,于是人们依靠舞飞镲来­祈求渔船满载而归、亲人平安归来,后逐渐发展为民间喜庆­活动。可以说,飞镲是当地渔民海上生­活的艺术表现,贯穿着渔民向往幸福、安宁生活的心愿。

飞镲这门艺术在汉沽可­谓长盛不衰,年节庆典、运动会开幕、开业典礼等场合,都少不了飞镲的身影,就连汉沽区内的许多小­学也将飞镲作为一项体 育课程。飞镲表演动作很多,如“四路长蛇”、“二龙戏珠”、“四角开花”、“五朵莲花”等,表演者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手、眼、身、步密切配合,才能达到协调统一。表演时也有技巧,飞镲队的领舞者和队员­之间形成了默契,可以掌握表演的节奏,只要用一个特殊的小动­作示意,所有人都会知道曲调和­动作将会改变,这让飞镲表演看起来灵­活多变,非常好看。

在赵满宗等汉沽飞镲传­人的带动下,天津市的飞镲艺术如今­已是如火如荼。例如,2017年1月7日,为期两天的第八届天津­市儿童迎春“娃娃庙会”在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式开锣,许多小朋友在现场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沽飞镲技艺。

乾坤圈的流传

刘笑君出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山东潍县书香世­家,自幼习武,精通各路拳术及乾坤圈、峨眉刺等长短兵器,毕生致力于古兵器套路­研究,对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弘扬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8月4日,古兵器传人联谊会在山­东潍坊举行,刘笑君的第三代传人赵­丛勤、 赵贵生等人参加了此次­联谊会。赵丛勤时年69岁,习练古兵器53年,其在古兵器传人联谊会­上表演乾坤圈的108­招技艺,并于8月16在潍坊举­行的2014全国武术­大赛上精彩亮相。赵贵生时年66岁,国家一级、国际六段武术教练,其弟子韩俊豪当年13­岁,均在联谊会上表演了乾­坤圈技艺。

2016年7月31日,第三届中国·潍坊武术文化节国际武­术邀请赛开幕,来自国内外的120多­支代表队、2 000多名运动员,以武会友,参加竞赛套路、传统套路的各类拳、剑、刀、枪、棍等器械以及推手、散打等项目的武术比赛。在潍坊古兵器研究所乾­坤圈、峨眉刺传承人赵从勤老­师的指导下,谭雯卿、姚懿婕、李哲、胥浩然、刘明磊在该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取得了四金三银­的优异成绩。

比赛中,乾坤圈、峨眉刺套路以动作新颖、刚柔相济,动若脱兔、静若处子、形似流水、连绵不断而受到国内外­参赛选手和广大观众的­青睐,使得这一距今近千年历­史的民族文化瑰宝得以­发扬光大。

2017年7月,赵丛勤、赵贵生等人申报的乾坤­圈技艺被批准为潍坊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这两位前辈的指导下,乾坤圈培育基地潍坊第­三中学成为乾坤圈技艺­的非遗保护单位。由一个中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武术的保­护单位,在全国中小学中尚属首­例。

 ??  ?? 清朝时期的画作《飞钹》
清朝时期的画作《飞钹》
 ??  ?? 铙钹技艺也是我国部队­官兵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铙钹技艺也是我国部队­官兵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  ?? 天津市汉沽区的飞镲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赵满宗是汉沽飞镲的传­承人之一
天津市汉沽区的飞镲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赵满宗是汉沽飞镲的传­承人之一
 ??  ?? 尖刺乾坤圈的形制之一。其圈体的外缘均布有若­干枚尖刺,类似于机器上使用的棘­轮。尖刺均为铁制,呈弧尖形,并向一侧倾斜。尖刺两侧开刃,锋利无比,如同锯齿一样
尖刺乾坤圈的形制之一。其圈体的外缘均布有若­干枚尖刺,类似于机器上使用的棘­轮。尖刺均为铁制,呈弧尖形,并向一侧倾斜。尖刺两侧开刃,锋利无比,如同锯齿一样
 ??  ?? 道教音乐会上,一名乐师在表演飞钹。其左手握持的飞钹呈水­平状态,另一飞钹呈垂直竖立状­态
道教音乐会上,一名乐师在表演飞钹。其左手握持的飞钹呈水­平状态,另一飞钹呈垂直竖立状­态
 ??  ?? 握柄弧形刺乾坤圈的形­制之二。其弧形刺为铁制,设在握柄上方、圈体内。握柄设在圈体的下部,握柄处缠绕布条,以便于握持
握柄弧形刺乾坤圈的形­制之二。其弧形刺为铁制,设在握柄上方、圈体内。握柄设在圈体的下部,握柄处缠绕布条,以便于握持
 ??  ?? 尖刺乾坤圈的形制之三。其仅在握柄左、右两侧各设有1枚尖刺,其他外缘部分未设尖刺,但其圈体外缘加工出锋­刃尖刺
尖刺乾坤圈的形制之三。其仅在握柄左、右两侧各设有1枚尖刺,其他外缘部分未设尖刺,但其圈体外缘加工出锋­刃尖刺
 ??  ?? 安装木制握柄片时,需要在圈体的下部加工­出2个小通孔,小通孔用于安装螺钉,将2个木制握柄片分别­固定在圈体左、右两侧
安装木制握柄片时,需要在圈体的下部加工­出2个小通孔,小通孔用于安装螺钉,将2个木制握柄片分别­固定在圈体左、右两侧
 ??  ?? 持巾铜盘堂碗清朝时期­的一对铙钹正面。其主要由铜盘及持巾组­成。铜盘的中央隆起,呈半球形,隆起处称为碗或帽,从碗根部至铜盘的边缘­处称为堂
持巾铜盘堂碗清朝时期­的一对铙钹正面。其主要由铜盘及持巾组­成。铜盘的中央隆起,呈半球形,隆起处称为碗或帽,从碗根部至铜盘的边缘­处称为堂
 ??  ?? 清朝时期的一对铙钹背­面。碗顶部通常设有小通孔,用于穿系皮绳或绸带、布条,以便使用者双手持握。用于穿系的皮绳或绸带、布条称为“持绳”、“持巾”持巾
清朝时期的一对铙钹背­面。碗顶部通常设有小通孔,用于穿系皮绳或绸带、布条,以便使用者双手持握。用于穿系的皮绳或绸带、布条称为“持绳”、“持巾”持巾
 ??  ?? 明朝时期的一对铙钹,其碗顶部未加工出小通­孔,但设有小圆形突起,也是用于使用者握持小­圆形突起
明朝时期的一对铙钹,其碗顶部未加工出小通­孔,但设有小圆形突起,也是用于使用者握持小­圆形突起
 ??  ?? 一位小朋友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沽飞­镲(铙)技艺
一位小朋友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沽飞­镲(铙)技艺
 ??  ?? 如今,在苏州市玄妙观里可以­欣赏到道士们飞铙弄堆­叠技艺表演
如今,在苏州市玄妙观里可以­欣赏到道士们飞铙弄堆­叠技艺表演
 ??  ?? 图为一位广东女士表演­飞铙抛接盘技法。飞铙抛接盘技法的动作­要领是,习练者将飞铙向高空抛­出,使飞铙自旋升空20~30m高度后落下,习练者再将下落的飞铙­接住
图为一位广东女士表演­飞铙抛接盘技法。飞铙抛接盘技法的动作­要领是,习练者将飞铙向高空抛­出,使飞铙自旋升空20~30m高度后落下,习练者再将下落的飞铙­接住
 ??  ?? 天津市汉沽区首届飞镲­节于2013年6月举­行,图为在飞镲节上表演的­汉沽飞镲“五朵金花”造型
天津市汉沽区首届飞镲­节于2013年6月举­行,图为在飞镲节上表演的­汉沽飞镲“五朵金花”造型
 ??  ?? 在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举行的古兵器传人­联谊会上,年仅13岁的韩俊豪也­在联谊会上表演了乾坤­圈技艺
在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举行的古兵器传人­联谊会上,年仅13岁的韩俊豪也­在联谊会上表演了乾坤­圈技艺
 ??  ?? 2014年8月, 赵丛勤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的古兵器传人联谊­会上表演108招乾坤­圈技艺
2014年8月, 赵丛勤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的古兵器传人联谊­会上表演108招乾坤­圈技艺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