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Arms

话说锡伯族弓箭/更云

- 编辑/曾振宇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现今约有19万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及­新疆察布查尔地区。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被称为箭乡,源于该县的锡伯族人以­精绝射箭技艺驰名于世。

锡伯族弓箭起源于何时?经历怎样的发展?当今传承如何?请看——

锡伯族及其弓箭源说

远古时期,锡伯族人依靠渔猎为生,他们使用弓箭、长矛、木棒以及线网猎兽捕鱼。“雪飘如蝶飞,驰骋共撒围,踏遍千万山,猎夫凯歌回。”这首古老的锡伯族民歌,是他们狩猎生活的生动­写照。隆冬时节,锡伯人骑骏马,带猎犬,进苇湖,他们发出“嗾嗾嗾”的攻击信号,于是众猎犬纷纷窜进苇­湖深处,当这些凶猛的家伙探到­野猪时,便马上向主人狂吠“通报情况”。听到猎犬的叫声,猎人们立即纵马驰骋,对准野猪发射弓箭、飞掷钢叉。

因长期狩猎,锡伯族人不仅强悍骁勇,而且个个喜爱弓箭,成年人几乎都有百步穿­杨的绝活,所以锡伯族以“骑射民族”著称。

史学界公认,锡伯族由东胡、鲜卑、室韦等部落氏族演变而­来。

据中国古代典籍记载,东胡族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之一。西汉时 期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90年) 撰写的《史记》对东胡族人记载:“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力士能贯弓,尽为甲骑。”由此可见,锡伯族弓箭在西汉时期­甚至更 早时期就已存在。

鲜卑族起源于东胡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之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秦汉时期,东胡族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化为两部,分别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各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与乌桓族、匈奴族相似。

南北朝时期北齐人魏收(公元 507~572年)撰写的《魏书》中对鲜卑 族人记载:“俗善骑射,以战死为荣,特产角端弓。”这段话的意思是:“鲜卑族人的习俗是善于­骑马射箭,视战死为荣誉,他们的特产是角端弓。”

角端弓也称为复合角弓,是指用野牛、原羊等野兽的犄角制成­弓梢的一种弓。这种弓制作精良,威力强大,制弓的技术和材料为当­时其他民族所不具备,鲜卑人以此为豪。

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室韦原系蒙古语音­译,为“森林”之意。其用作族称时,意为“林中人”。史学界也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室韦是“鲜卑”的同名异译或别称。有关室韦族人的记载首­见于汉朝时期的文献,室韦族人主要 生活在嫩江、绰尔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流域。其始于5世纪的北魏时­期,在金朝前期的11世纪,史书上已无室韦族活动­的记事。室韦族的存在时间大约­为6个世纪,其间,约在10世纪初期,因累遭契丹人袭击以及­被契丹人征服等原因,室韦族的一些部落西迁­南徙,采用了新的称号,逐步与其他民族融合、消失。

唐朝中期以后的文献中,又将室韦称作“达怛”。室韦-达怛人是东胡族人的后­裔,是蒙古族人的先民。后晋时期刘 昫(公元887~946年)等人主持编写的《旧 唐书》记载:“室韦兵器有角弓楛矢,尤善射”,此处的楛矢,是指用长白山区的 楛木制作的箭杆。

典籍文献中最早出现锡­伯族名称的记载是发生­在1593年的九部之­战,这场战争亦称为古勒山(今辽宁新宾县上 夹乡古楼村西北)之战、九部联军伐满 洲。在九部之战中,后来成为清太祖的努尔­哈赤击溃包括锡伯族部­落在内的9个部落的联­盟。此战的胜利,是努尔哈赤军事实力由­弱变强的转机。在现存的清朝档案和历­史文献《满文老档》、《满洲实录》、《清太祖实录》中,对九部之战的内容描述­基本相同。

九部之战

明朝万历21年(公元1593年)9月,海西女真族扈伦四部落­中的叶赫部首领布斋,纠结其他三部的哈达部、乌拉部和辉发部,长白山二部的珠舍里部­和纳殷部,以及蒙古部落中嫩江三­部的科尔沁部首领翁果­岱、莽古斯、明安,锡伯部和瓜尔佳部,共计9个部落组成联军,发兵3万余人,军分三路,进攻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女真族军队。

一时间,辽东大地上旌旗蔽日、铁骑纵横、军鼓声声,九部联军陈兵浑河之岸,这场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大战处在一­触即发的状态中。面对汹汹而来的九部强­敌,被史料记为“仪表雄伟,志意阔大,沈几内蕴,发声若钟,睹记不忘,延揽大度”的努尔哈赤,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根据当时敌强己弱的­形势,首先派出将领兀里堪领­兵侦察敌军的动向。兀里堪到达浑河南岸时,夜色已降,只见北岸上九部联军的­兵营连成一片,营中灯火盏盏,密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军械寒光闪闪,战马奔突嘶鸣,正在准备渡河翻越沙济­岭发动进攻。

敌军的动向在夜半之时­报到努尔哈赤帐前,他沉思片刻答到:“我已听说叶赫军前来进­攻,今日果然如此。现在已过半夜,此时出兵,恐会惊扰百姓。 传令诸将,明晨再行发兵。”说完此话,他立刻就寝入睡到梦乡­之中。

夜阑人静,帐中的妃子富察氏却没­有他这般大将风度。她夜不能寐,心中忐忑不安地推醒努­尔哈赤,问道:“现在九部重兵来攻,岂是睡大觉的时候?”努尔哈赤笑道:“人在恐惧之时,当然睡不安稳。我当初听说九部来攻,因不知大战何时开始,心中不安。现在敌军已到面前,我反倒坦然了。如果我做过对不起叶赫­部落的事,苍天自会惩罚我,我会感到恐惧。现在我上顺苍天之命,下安国家疆土,但叶赫等九部倒行逆施,却来攻打我们,苍天是不会保佑他们的!”说完倒头照睡不误。

次日清晨,努尔哈赤率众将士对天­祝拜并激励自己的将士:“脱去臂上的护具,摘掉胸前的盔甲,不然在重铠的束缚之下,必然难以施展,不便与敌人生死搏击。即使受伤或战死,那也是天意,但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我们!”

面对强敌,努尔哈赤正确地分析了­形势,他对众将士说:“敌军劳师远征,兵将疲惫,我军以逸待劳,兵强马壮。敌军虽人多势众,但因属于九部联合,各部首领矛盾甚多,兵士皆为乌和之众,在战斗中必将互相观望,难以同心协力。我们只要集中兵力,重点打击他们的一两个­首领,其余敌军必将丧失斗志­而溃逃。这样看来,我军虽少,但只要大家团结起来,齐心奋战,定能获胜。”于是军心极为振奋。

夜过旦至,又是一天清晨。努尔哈赤引军来到浑河­岸边的旷野上,自己登上了古勒山,命令军队据险布阵,整兵以待。当时九部联军正在攻打­黑济格城。努尔哈赤先派勇将额亦­都率百名骑兵前往阵前­挑战。叶赫军见状停止攻城,前来迎击,但在第一次刀光之下即­被斩杀9人。

叶赫部首领布斋伙同科­尔沁部的翁果岱、莽古斯、明安三位首领重整旗

鼓,指挥军队发动了第二次­冲锋。努尔哈赤军如铜墙,阵似铁壁,稳若磐石,岿然不动。将士们按照“擒贼先擒王”的战术,窥伺着敌军的动向,寻机发动反击。只见叶赫部首领布斋驰­突在军前,忽然其坐骑战马因撞在­树木上而绊倒,将他掀翻在地。努尔哈赤军中壮士吴谈­抓住时机,勇猛地扑了上去,挥剑就砍,布斋顿时血流如注,身首异处,命丧黄泉。

叶赫部士兵见首领身死,群龙无首,出现混乱。努尔哈赤抓住敌军破绽,乘势发动反攻,建州女真骑兵健儿挥动­着寒光闪闪的刀剑,如山崩地裂般地冲向己­经发生动摇的敌阵。此时科尔沁部的三位首­领也被冲击得乱了阵脚,拨马返身而退。明安在仓皇之中误入沼­泽,战马被陷,只好裸身骑上一匹没有­鞍具的散马逃离战场。但翁果岱和莽古斯却没­有这般好运气,都身陷重围之中不得脱­身而被俘。

九部联军此时早己大乱,被杀得尸横遍野,四散奔逃。乱军之中,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也当­了俘虏。努尔哈赤直追到哈达部­柴河寨方才收军。

这场战斗,努尔哈赤以少胜多,打败九部3万余人的联­军,斩杀敌军4 000余人,缴获战马3000余匹,铠甲1000副以上,从此军威远扬。

努尔哈赤的用兵可谓巧­妙,但他在 运用政治策略上则更胜­一筹。对于俘虏的科尔沁部首­领翁果岱和莽古斯等人,努尔哈赤不予杀戮和侮­辱,反予优待,赐战马披锦衣,让他们率领原来的部众­回到原地,使其感受到自己的威德。这种军事打击与怀柔羁­縻交替使用的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之后,科尔沁部果然感恩戴德,翁果岱献上战马100­匹、骆驼10峰,对努尔哈赤表示感谢。翌年(公元1594年),明安等人派遣使节与努­尔哈赤通好,并深受礼遇,从此双方相互通使不绝。以后虽然亦有时战时和­的局面,但在努尔哈赤的恩威并­施政策作用下,科尔沁部终于成为了建­州女真的友好睦邻。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这种睦邻关系又发展成­相互结盟,直至确立为君臣所属,并伴随了清代的始终。

清朝是锡伯族弓箭发展­的鼎盛时期

清朝康熙31年(公元1692年),科尔沁蒙古人将锡伯族­人、达斡尔族人等14 458丁口“献给”清政府,以此换取白银,从此锡伯人被编入八旗,驻防在乌拉吉林(今吉林省吉林市)、伯都纳(今吉林省扶余地区)等地。此后,又移防到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是清朝在公元1625~1644年的都城)所属的开原、辽阳、金州、兴京、 抚顺等地,其中有部分锡伯族人被­派往京师(今北京)满蒙八旗当差。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朝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朝的根本制度。明朝万历29年(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43年(公元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人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公元1690~1757年)、大小和卓之乱(公元1757~1759年)以后,因锡伯族人骑射精良,技艺出众,乾隆皇帝下令从东北沈­阳等地征调锡伯骑射精­兵1020人,携家属共计4000余­名(内有路途上降生350­余人,跟随而来405人),分成两个队,分别于1764年4月­上旬和中旬自沈阳出发,赴新疆伊犁戍边屯垦,以巩固西北边防务。

西迁的锡伯军民从盛京(沈阳)出发,西出彰武边台,走克罗伦路,战风沙,抗洪水,忍饥挨饿,艰苦跋涉1年多时间,于1765年8月抵达­伊犁惠远境内。伊犁将军随即将其原编­10个扎兰队改编为6­个旗。1766年春季,锡伯军民迁移到察布查­尔地区,6个旗扩编为8个旗,组建锡伯营,成为“伊犁四营”(索伦营、锡伯营、察哈尔营、额鲁特营)之一。锡伯营是集军事、行政、生产三项功能于一体的­组织。

在锡伯营经历的100­多年历史进程中,锡伯军民曾经修筑8座“牛录”(满语“牛录”是“重箭”的意思)城,驻守18个边防卡,负责数千里边防巡逻任­务。期间,锡伯八旗军民苦练骑射­技艺。先后出征云南,驱逐缅甸入侵之敌;出征四川,征服大小金川的土司叛­乱;歼灭新疆张格尔叛乱、收复南疆四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和田、叶尔羌四城);粉碎伊犁苏丹汗的割据­独立、抵抗沙俄入侵等,在战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据清朝满文《月折档》记载,锡伯族中涌现出大批英­雄人物。满文《月折档》是清朝军机处抄录满文­奏折而成的

编年体档册,每月一册,故称月折档。其记载了从雍正8年(公元1730年)至宣统3年(公元1911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民族事务等各方面的情­况。

清太祖时期的费英东因­骑射勇猛、战功卓著,被努尔哈赤称为以一抵­万的英雄,顺治16年被列为诸臣­之首;嘉庆年间的布彦图,猿臂善射,在平定张格尔叛乱时,冲锋陷阵,孤身射杀30余敌,其在木兰围场中因骑射­出众,嘉庆皇帝特赏赐之孔雀­翎,后被任命为西安将军;道光年间的萨凌阿“弓箭优良,射杀匪首10余人,屡立战功,受军功花翎,赐巴图鲁名号,升锡伯营副总管,其像置于紫光阁”;锡伯营总管德克精阿“作战11次,作战勇猛,骑射出众,射杀贼匪39人,70岁时马步箭(马步 箭的意思是指箭术中的­骑射和步射)可观,受赐之肃勇巴图鲁名号,其像置于紫光阁”……

清朝时期,在新疆、东北锡伯族聚居地设有­官府的弓箭造办处,造办处有专职制弓的工­匠,批量生产统一规格的弓­箭。清政府曾多次为新疆的­边防驻军补充弓箭兵器,仅在乾隆34年就一次­性赶制329200把­弓箭补充伊犁驻军,其中大部分装备于锡伯­营。

清朝时期的锡伯族弓箭­属复合双曲弓类。所谓复合,是指弓以牛角、竹木、动物胶、丝棉、原漆、牛筋、动物骨、皮革、金属丝等多种材料制成,弓的内胎为竹木,朝向射箭方向的外表面­贴牛角,面对使用者的内表面贴­牛筋,两端安装单独的弓梢。

所谓双曲,是指弓身从握持部向上、下弓梢的延伸段均呈双­弯曲状。

锡伯族弓有“制胎、切角、粘筋、锉梢、整身、饰体、编弦、造箭、制袋、制扳、制臂”11道制造流程,230道制作工序,有一系列严格的锡伯语 (满语盛京方言)工艺制造方面的术 语,是锡伯族与其他兄弟民­族长期交往、交流的智慧结晶。

锡伯族弓箭是其民族文­化精神和历史的浓缩

弓箭孕育了锡伯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锡伯族射手有一句名言: “人的一生如同射一支箭­一样短暂,要射中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有一种专注的精神,克服名利和虚荣的干扰,做到身心合一、全心投入,方可命中目标,而不虚度此生。”这是锡伯族人射箭的意­境和精神准则的体现。

在锡伯人的心目中,一把传世的弓箭既是一­件强劲的工具,又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和吉祥物,更是民族文化精神和历­史的浓缩。

锡伯族的民间体育有射­箭、赛马、摔跤、角力、滑冰以及娱乐化的狩猎­活动,其中的射箭和赛马具有­悠久历史,是锡伯族人最热闹激烈、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如今,官方和民间组织的锡伯­族射箭比赛仍保留清朝­时期严格的典章和射艺­规范。射箭比赛按照八旗军制­的要求进行,射箭比赛通常安排在春­节、中秋节、“四一八”西迁节等民族节日期间­进行,“以礼始,以礼终”是比赛奉行的准则。

东北、新疆等地的锡伯族人一­直保留着纪念“西迁节”的传统,因为在1764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准备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

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

西迁节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柔美可爱,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锡伯族人的射箭比赛有­立射和骑射等项目,比赛用的弓箭有硬弓、响箭等。赢者披红戴挂,输者杀牛宰羊,置备酒宴向赢者表示庆­贺。

锡伯族人的一生都是在­弓箭的陪伴下度过的。旧时,锡伯族村村有箭场,家家有弓箭,视“神箭手”为无尚的荣耀。家中男孩一出世,长辈就会将一支木制小­弓箭系挂在“喜利妈妈”上,预祝孩子将来成为一名­能骑善射的勇士。小伙子向姑娘求爱,也要有高超的射箭技术­才能博得姑娘的芳心。

被称为锡伯族女神的“喜利妈妈”并非是人形神位,它其实是一条长长的具­有图腾意义的红色索绳,也称为“天地绳”、“长命绳”。喜利妈妈是保佑子孙繁­衍和家宅平安的女神,“喜利”在锡伯语中的意思是“延续”,“妈妈”则是奶奶、老妪的意思。两者合起来的意思为“世系奶奶”,也就是说,有了女祖宗,子子孙孙才能不断地繁­衍生息,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其也包含保佑家宅平安­和人丁兴旺 之意。

喜利妈妈(红绳)上系有小弓箭、小箭袋、布条、嘎拉哈(嘎拉哈是锡伯族人对猪­羊的小关节骨的称谓,汉族地区称其为“猪拐”、“羊拐”)、小靴鞋、摇篮、铜钱、木锹、木叉等物。

小弓箭表示男儿,添一男孩,两个嘎拉哈之间就系挂­一张小弓箭;箭袋表示男儿长大之后,成为骑射能手;布条表示女孩,家中有几个女孩,就系挂几块布条;嘎拉哈表示辈数,即添一辈人,加一个嘎拉哈;小靴鞋、摇篮等表示子孙满堂;铜钱表示生活富裕;木锹、木叉等表示农业丰收。

喜利妈妈供奉在西屋内。平时将其拢在一起,用纸包好系挂在西屋的­西北墙角上。每年除夕将喜利妈妈请­下,将红绳拉开,把绳的两端挂在房椽上,从屋内西北角拉到东南­角,摆上供品,烧香磕头。直到农历二月初二,再将喜利妈妈拢在一起,用纸包好,放回原处。

在锡伯族男孩出生的第­3天,长辈要向天、地和东、西、南、北方向各射一箭,祝福男孩将来能顶天立­地、立身四方。男孩长到4、5岁时,父母要给儿子制作一把­小弓箭,进行放弓射箭的早期训­练。男孩长到15、16岁时,在“伯力达”(射箭教练)的辅导下进行吊臂压肩、以绳吊膀、平举重物等严格的正规­习射训练。此外,锡伯族还编有射箭练功­歌,以培养射手过硬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男孩满18岁后,参加官方严格的骑射考­核,达标者注册为“沃克津”,才有资格应征入伍,成为誓守疆土的战士。

锡伯人死后,安葬时也是伴着自己心­爱的弓箭一同踏入“天国”。

弓箭就是这样陪伴着锡­伯族人降生、成长,最后又与锡伯族人的灵­魂和白骨熔铸为一体。

锡伯族弓箭在现今的传­承

弓箭是锡伯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展现了锡伯族的­社会发展进程、文化渊源及特点,对锡伯族的影响深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之间的交往,锡伯族传统弓箭历经了­多次变迁升华,起初用于射猎、军事的弓箭逐渐演化为­民间竞技的工具,又再演化为现代射箭体­育运动器材、收藏艺术品。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锡伯族射箭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荣获多­枚金牌、银牌和铜牌,为中国和新疆的射箭运­动争得了无数荣誉。

据不完全统计,新疆锡伯族群众中

涌现出国际级健将3名,国家级、自治区级健将近50名,他们创造了诸多箭坛奇­迹,让世界认识了锡伯族。

过去,锡伯族人几乎家家都会­自己动手制作弓箭,并将其在各类赛事中使­用。但是在中华民国期间,锡伯营的弓箭作坊被关­闭,民间制存的大量弓箭被­收缴,由此造成制作锡伯族弓­箭的手工技艺失传,由传统手工艺制作而成­的清代锡伯族弓箭更是­成为稀世珍品。

如今,弓箭体育文化运动推动­了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的恢复和发展。

1990年,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一家修理厂当模型工的­伊春光退休。在儿子的建议下,他选择重拾锡伯族古老­的手工制作弓箭技艺,开始了对锡伯族传统弓­箭的研究。

在没有任何文字记录的­情况下,重新拿起父辈制作传统­弓箭的手艺谈何容易。伊春光为此花费大量时­间查阅《天工开物》、《考工记》等史料和专业书籍,遍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80岁以上的老匠人,把他们对制作弓箭的描­述详细记录下来,再凭借幼年时看父亲制­作弓箭的记忆,不断研究试验。

2001年,伊春光老人听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体委有一­把几百年前锡伯族人从­东北西迁到伊犁时带来­的弓箭,制作精美,便去细心观察此弓,发现其由野山羊的角、牛筋、桦树皮、鱼胶等材 料制成,弹力很大。由于现在野山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伊春光就托人从南方找­来了水牛角替代,东北的朋友又寄来桦树­皮、牛筋、鱼胶……他以这把弓做样板,依样复制半点不敢马虎。经过200多道工序,冬天做弓胎,春天刨牛角,夏天扎牛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就开始黏合所有的材料。终于,伊春光做出解放后新疆­出产的第一把锡伯族传­统牛角弓。

2003年,伊春光一手创办的“锡力旦”(锡伯语“箭”的音译)弓箭制作社正式成立。同年7月,他成功注册“锡力旦”商标,这也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传统弓箭制作品牌。此后,从新疆旅游纪念品设计­制作大赛到新疆巧手大­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锡力旦”频获殊荣。

2010年10月,伊春光被评为“新疆工艺美术大师”。2018年5月,文化部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单,伊春光名列其中。

如今,他研制开发出6个型号­系列的弓箭。最长的弓1.71m,最短的弓0.69m。传承中不乏创新,伊春光不断给自己的弓­箭事业添加现代元素。伊春光还为自己制作的­弓、弓壶等申请了7项国家­专利、9项作品版权,并与儿子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弓箭文化研究网站“锡力旦中华传统弓箭文­化研究网”。

在察布查尔县锡伯民俗­风情园射箭厅,陈列有伊春光制作的多­款锡伯族传统弓,让一直想为传承民族文­化尽一己之力的他引以­为荣。

他制作的传统弓箭有三­类产品:一类是传统弓箭,射程较远,适用于民间射箭竞技比­赛,保留着清代硬弓的特征;另一类是响箭弓,主要用于民间竞技比赛,响箭弓的箭射出后能在­空中发出响声;还有一类是弓箭工艺品,具有外形美观、图案精致、制作精湛、包装精美等特点,体现了锡伯族工艺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同时又有现代工艺品的­创意和理念。

伊春光有20多名徒弟,使传统弓箭“后继有人”。次子伊陈永就是其中之­一,做生意的伊陈永不遗余­力为弓箭的传承和发扬­努力着。2012年,父子俩成立了新疆锡力­旦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多种方式宣传非­遗文化。如今,伊春光足不出户,收到的网络和电话订单­已让他和徒弟们应接不­暇。日本、美国等国的弓箭爱好者­从网上了解到伊春光制­作的弓箭后,也都慕名找到他订购弓­箭。

2014年,他们的新疆锡力旦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同时,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评选中,他们的公司成为新疆首­家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企业,获得了政府多项扶持政­策。

2017年6月,父子俩尝试校企合作模­式,入驻乌鲁木齐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使传统弓箭技艺和文化­得以

推广。父子俩一直有个梦想:在乌鲁木齐周边开一家­弓箭博物馆,内设射艺体验中心,弘扬传统射艺文化。这个梦想已经初步落地,他们与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初步达成协议,建立传统射箭基地,让爱好骑射的学生感受­传统骑射文化魅力。

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还有一位今年已经70­多岁的老人陶文新,其是祖传第四代锡伯族­弓箭手工艺人。

陶文新制作的弓箭中,有多款响箭弓。其制作的响箭弓的箭头­由兽骨制成,呈前尖后圆形。箭头上均布有4个小孔,箭离弦后,由于速度快,空气从小孔中穿过,发出响声。

陶文新制作的箭靶由马­皮、毛毡制成,与清朝时期的箭靶形制­相同。箭靶表面采用6色布做­成布圈,靶心为红色。射手射中哪一圈,那个圈便会掉下来,比赛成绩便会一目了然。

陶文新制作的多款响箭­弓中,每把弓配有5支响箭和­1个用于响箭比赛的6­色箭靶,体现了锡伯族民间手工­技艺的风格和特点,深受用户的喜爱。

陶文新将弓箭制作技艺­传给他的三儿子陶金兴,因此陶金兴成为其祖传­第五代锡伯族弓箭手工­艺人。2007年12月,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与国­家民委扶贫办、商务部国际技术交流中­心在乌鲁木齐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启动会和民间手工艺品­展示会上,陶金兴展示由他父子俩­制作的弓箭,受到中外行家的青睐。

陶文新父子制作的弓主­要使用红柳木、大叶白蜡木、洋槐木、榆木等木 料以及牛筋等材料,大型弓要将10多块不­同尺寸的木头粘合在一­起,每块木头都要有一定的­拉力和弹力,并且不易变形。这些材料的加工需要集­切、锯、刨、削、磨、弯曲、打光、粘贴、整合、装饰等多种工艺为一体,需要多道工序的加工。

陶文新父子制作的弓一­般长1.80m,可以射200m远。这种弓箭的制作程序和­关键流程,完全依仗于工匠自己的­精湛技艺和平时积累的­经验,往往以眼为尺,以手为度,很少有具体数据作参考。制作一把弓需要利用上­百件专用工具,对20多种天然材料进­行手工加工,通过近100道工序,历时20多天才能制成。

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中华弓箭文化博物馆内­设有天山弓坊,其是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传习所,也是弓箭艺人赵玉书的­工作室。

木匠出身的赵玉书今年­60多岁,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级­锡伯木轮车传承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木轮车已被更便捷的交­通工具取代。自小喜爱木工活的赵玉­书不愿放弃自己的爱好,为了生计,2012年他开始改做­锡伯族传统弓箭。

赵玉书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木匠。赵玉书自小在父亲的工­坊里长大,4、5岁时就可以用木头制­作小玩具。9岁那年,赵玉书为自己做了一把­木质的勃朗宁手枪,“那是小时候最好的玩具”。回忆起儿时做弓箭时的­场景,赵玉书历历在目: “找粗一点儿的木棒,先搓细、拉弯,再绑上绳子,劲还挺大。”与兄弟姐妹在自家院子­里比赛射箭是赵玉书儿­时最喜欢的游戏。

高中毕业后赵玉书成了­一名木匠,从制作家具到木轮车,再到传统弓箭,无论在哪一个领域,赵玉书都能够很快地成­为这一领域的行家里手。

赵玉书制作的锡伯族传­统弓箭,根据材质不同,售价在1500~3000元之间。之所以有这样的售价,是因为其制作的锡伯族­传统弓箭选材严格,制作工艺较复杂。弓身需选用材质好的硬­质木材,贴在弓身上的动物角必­须是年长且没有裂纹的,用来粘合的胶必须是人­工熬制的鱼胶,制作弓弦的牛筋需经过­充分暴晒后,再用木槌进行人工捶打,靠多年积累的手法撕成­细丝。在材料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其制作一把传统角弓需­要耗费半年至一年的时­间。

 ??  ?? 锡伯族女将正在拉弓射­箭
锡伯族女将正在拉弓射­箭
 ??  ?? 展会上,锡伯族人展示弓箭等传­统文化用品
展会上,锡伯族人展示弓箭等传­统文化用品
 ??  ?? 2016年9月,“赤心西迁,忠诚戍边,锡伯代代传奇——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化遗产精品展”在北京恭王府举办,图为展会上清朝时期锡­伯族人使用弓箭演示(图中人物由现代人扮演)
2016年9月,“赤心西迁,忠诚戍边,锡伯代代传奇——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化遗产精品展”在北京恭王府举办,图为展会上清朝时期锡­伯族人使用弓箭演示(图中人物由现代人扮演)
 ??  ?? 展会上陈列的锡伯族弓­箭
展会上陈列的锡伯族弓­箭
 ??  ?? 2012年8月,第二届全国传统弓射箭­比赛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举行,图为锡伯族选手郭金芳(中)在参加60m项目比赛­中
2012年8月,第二届全国传统弓射箭­比赛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举行,图为锡伯族选手郭金芳(中)在参加60m项目比赛­中
 ??  ?? 锡伯族家中男孩一出世,长辈就会将一个木制小­弓箭系挂在“喜利妈妈”上,预祝他将来成为一名能­骑善射的勇士
锡伯族家中男孩一出世,长辈就会将一个木制小­弓箭系挂在“喜利妈妈”上,预祝他将来成为一名能­骑善射的勇士
 ??  ?? 被称为锡伯族女神的“喜利妈妈”并非是人形神位,它其实是一条长长的具­有图腾意义的红色索绳
被称为锡伯族女神的“喜利妈妈”并非是人形神位,它其实是一条长长的具­有图腾意义的红色索绳
 ??  ?? 嘎拉哈是锡伯族人对猪­羊的小关节骨的称谓,汉族地区称其为“猪拐”、“羊拐”,锡伯族人将其系在“喜利妈妈”上表示辈数,即添一辈人,加一个嘎拉哈
嘎拉哈是锡伯族人对猪­羊的小关节骨的称谓,汉族地区称其为“猪拐”、“羊拐”,锡伯族人将其系在“喜利妈妈”上表示辈数,即添一辈人,加一个嘎拉哈
 ??  ?? 喜利妈妈供奉在西屋内,每年除夕将其丝绳拉开,把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屋­内西北角、东南角的房椽上
喜利妈妈供奉在西屋内,每年除夕将其丝绳拉开,把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屋­内西北角、东南角的房椽上
 ??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新疆工艺美术大师伊春­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新疆工艺美术大师伊春­光
 ??  ?? 在2013年“四一八”西迁节期间,1020名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群众装扮成清­朝官兵,根据传统民俗齐射三支­响箭
在2013年“四一八”西迁节期间,1020名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群众装扮成清­朝官兵,根据传统民俗齐射三支­响箭
 ??  ??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手工艺人陶文新(左)夫妻及其制作的弓箭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手工艺人陶文新(左)夫妻及其制作的弓箭
 ??  ?? 赵玉书制作的各种锡伯­族传统弓箭及弓箭袋
赵玉书制作的各种锡伯­族传统弓箭及弓箭袋
 ??  ?? 锡伯族弓箭艺人赵玉书­正在试调自己制作的弓­箭
锡伯族弓箭艺人赵玉书­正在试调自己制作的弓­箭
 ??  ?? 赵玉书正在自制的木工­桌前制作弓弦
赵玉书正在自制的木工­桌前制作弓弦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