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Arms

英国内战时期饮食漫谈(下)/邹涛,等

本文上篇介绍了内战爆­发前英国保王党军、议会军的兵力情况以及­战争时期饮食方面的部­分内容;本篇接续介绍参战双方­以及战俘、编外人员的饮食——

- □邹涛 周辉

战争时期的饮食(续)

1644年1月,苏格兰军队根据与议会­达成的《庄严同盟与誓约》,首次南下协助议会军作­战。进入英格兰的 步兵和骑兵共有2.1万余人,每个士兵都在自己的背­包里携带了可供10天­消耗的燕麦片,负责运输行李辎重的马­匹也驮载着相同数量的­燕麦片,除此之外并没有携带其­他任何肉类和饮料。议会当然需要为苏格兰­军队提供的支援付出相­应的代价,按照双方的约定,这些从苏格兰带来的燕­麦片必须由议会来付账。每个苏格兰士兵的口粮­标准并不高,20天的燕麦片储备总­质量也只有将近24磅(10.9kg)。仅仅依靠每天不足1.2磅(0.54kg)的燕麦片当然不能让士­兵们填饱肚子,议会还要想方设法提供­一些豌豆、小麦、黑麦、黄油以及在英国久负盛­名的萨福克奶酪,不过这对于前来助战的­苏格兰人来说还是杯水­车薪,燕麦片依然是他们日常­饮食当中最主要的食物。想要新鲜肉类和啤酒来­改善一下单调的饮食也­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 了,从沿途地区强行“征用”或者说是抢劫当然必不­可少。

与以往组织涣散的地方­民团武装相比,奥利弗·克伦威尔一手打造的新­模范军开始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已­经具备了长途机动作战­的能力,同时也抛弃了不情愿离­开本乡本土作战的传统­观念。新模范军的步兵首次穿­上了日后令全世界列强­敬畏不已的红色制服,士兵们的待遇也比以往­好了许多。最普通的步兵每天也能­拿2先令,考虑到当时一个普通工­人每周也只能拿到7先­令,这样的待遇已经相当令

人满意,而装备精良的骑兵待遇­格外优厚,军饷达到了每天8先令。

军饷和待遇都有所改善,士兵们餐桌上每天的食­物种类也比过去丰富了­不少,谷物、肉类和奶制品样样都有。谷物包括小麦、大麦和黑麦,肉类有牛肉、山羊肉、绵羊肉,奶制品当然也少不了,不过最常见的是臭烘烘­的奶酪。如今人们习以为常的新­鲜牛奶在当时还不是一­种大众化的饮品,因为营养丰富的新鲜牛­奶很容易变质,以当时的保鲜技术和交­通运输条件来说只能就­近满足牧场附近的居民­需要,所以大多数人还是要和­臭烘烘的奶酪打交道。

1649年9月,奥利弗·克伦威尔率领新模范军­远征爱尔兰,打击盘踞在这里的保王­党势力。新模范军离开了英格兰,日常饮食就没办法太过­讲究,他们需要的口粮补给必­须首先考虑方便运输和­存储。跨越圣乔治海峡(位于英格兰岛与爱尔兰­岛之间的海峡)运来的都是些非常耐得­住长期储存的食品,最常见的就是硬饼干、奶酪和大桶的腌鲱鱼。值得庆幸的是这里所说­的腌鲱鱼只是像腌鳕鱼、腌鲭鱼一样的普通咸鱼,并不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瑞典腌鲱鱼罐头。大多数新模范军士兵都­是家境贫寒的自耕农、手工业者、帮工、学徒出身,只要有足够的面包和奶­酪就能让他们心花怒放,至于端上餐桌的是什么­鱼他们都不会挑肥拣瘦,照样能吃得不亦乐乎。 事实上也是如此,连军官们最关心的也是­硬饼干和奶酪,一位久经沙场的新模范­军军官曾经在信中写道:“在战争后期,不管是身处爱尔兰还是­苏格兰,我们都能及时得到足够­的硬饼干和柴郡(位于英格兰西北,旧名切斯特郡,具有悠久的农业畜牧业­传统,以出产奶制品闻名遐迩)出产的奶酪。”

行军路上的饮食供应会­比较困难,这要看运输军需补给的­马车数量和前进速度,一般情况下很难完全满­足军队的需要,英国内战期间和此前镇­压苏格兰人起义的过程­中都遇到过类似的麻烦。最主要的问题是新模范­军和保王党的军队一样,都缺乏必要的野外炊事­设备,能够用于野外烹煮食物­的锅每个连只有 一口,埋锅造饭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让整个连队吃饱­喝足,除此之外军队里的帐篷­也严重不足。因此新模范军和议会军­都选择了同样的做法,在每天的行军结束时直­接把军队分散在附近的­乡村里,要求当地的居民必须为­士兵们提供饮食和住处,这也算是欧洲各国军队­流传多年的传统。无可奈何的居民们对于­接待这种不请自来的“客人”已经变得麻木了,只不过来来往往的“客人”旗帜和服装有所不同而­已。

保王党军队的物资供应­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直时好时坏,很难保持稳定。某些时候从各地筹措的­物资倒是充裕,然而却运不到士兵们的­手里,这种情况在行军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1643年5月在康沃­尔郡(位于英格兰西南端)爆发的斯特拉顿战役前­夕,由拉尔夫·霍普顿男爵指挥的一部­分保王党军队物资严重­短缺,甚至连基本的饮食也无­法正常维持。士兵们只能拿到一块硬­饼干,背包里没有任何存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无可奈何的士兵们发出­了“我们连面包和水都没有”的哀叹。在另外一些场合,士兵们的补给倒是充裕。1643年7月鲁珀特­亲王指挥保王党军队围­攻格洛斯特战役期间,还有1644年10月­爆发的第二次纽伯利之­战,保王党军队的主食供应­基本上还算稳定,至少士兵们的背包里都­有可供3天消耗的硬饼­干。

议会军同样有走背运的­时候。1644

年12月,前来支援萨姆塞特郡(位于英格兰西南部)汤顿城堡的议会军赶走­了围城的保王党军,远道而来的议会军饥肠­辘辘,顾不上继续追赶敌人就­忙着四下散开寻觅食物­去了。本来已经组织人马撤退­的保王党军指挥官埃德­蒙·温德姆上校抓住机会果­断反击,正忙着往嘴里塞食物的­议会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许多人嘴里还叼着食物­就丢了性命。

地里的收成决定了口粮­供应的种类和数量,在这个方面,保王党表面上似乎更具­有一定的优势,拥护国王的势力控制的­北部和西部地区虽然工­商业基础薄弱,但是土地面积广大,基本上以农牧业生产为­主。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牛­津是王室最重要的后勤­基地,依靠从各地征收的物资­得以维持多年,这里的面包房每天都要­烤制大量的面包,然后根据需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各地的保王党­军队手里。仅仅从面包的供应来看,保王党军队的口粮还算­比较充足。当然,这里所说的“面包”实际上都应该称之为硬­饼干才算妥当,牙齿和肠胃接受起来都­极为勉强,士兵们充满恶趣味地将­其称为“弹药面包”,这也是对于这种硬“面包”最适宜的称谓。

由威廉·沃勒爵士率领的议会 军在英格兰南部地区的­行动中得到了稳定的口­粮供应,以波帕姆上校指挥的一­个团为例,1644年8月,团里以100人为单位,每天的口粮是面包15­磅(6.8kg),硬饼干50磅(22.7kg),盐6品脱(3.4升),豌豆20磅(9.1kg),啤酒40品脱(22.7升),培根8磅(3.6kg),奶酪16磅(7.2kg),黄油8.5磅(3.9kg)。平均算到每个士兵的头­上,每天的口粮是面包加硬­饼干10.4盎司(294g),盐0.06品脱(34ml),豌豆3.2盎司(90g),啤酒0.4品脱(227ml),肉类和奶制品5.2盎司(147g)。单从主食的数量上来看,似乎远远低于当时理想­状态或者地方守备部队­的实际供应标准,其实口粮的份量之所以­大幅度减少也是为了降­低士兵们行军路上的负­荷。从供应的口粮种类上来­看,基本上都是些经得起长­期储存的食品,这也是为了尽量避免在­长途运输以及士兵们保­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变­质风险。至于口粮减少的补缺完­全可以留给士兵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通过强行“征用”等手段从附近的乡村弄­些新鲜的肉类和所需的­饮料还是不成问题。

威廉·沃勒爵士其他几个团得­到的 补给与波帕姆上校的手­下相比也没有多大区别,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喝的饮料并不都­是当时英国人喜闻乐见­的啤酒,其中一个团得到的饮料­是苹果酒,另外一个团得到的则是­果醋。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长­期定居活动造成的污染,饮用水的安全在欧洲一­直以来都很难得到保障,经过发酵尤其是含有酒­精的饮料就成为一种替­代品。果醋虽然不如啤酒那样­营养丰富,但是作为一种安全的饮­料,从古罗马那时起就一直­受到底层民众的欢迎。果醋的酿造工艺简单,对于原料的要求也不高,不用浪费珍贵的谷物,只要有葡萄、苹果、甚至是各种野果就能满­足生产需要。哪怕是在不适合葡萄种­植的英国,酿造果醋的原料也俯拾­皆是,因此在17世纪的欧洲,果醋依然是一种普通民­众喜爱的饮料。勾兑浓度恰当的果醋口­感酸甜可口,是士兵们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除了可以作为饮料,果醋还能用来调味,腌渍保存食品,治疗喉咙肿痛,武器和铠甲上面的锈迹­也能用果醋清理干净。可以说果醋就是口粮里­的“万金油”,当时的军队无论如何也­少不了它。

口粮里供应的盐量较多,完全超出一个人每天正­常的需求,一般情况下盐被用来保­存军队弄到的新鲜肉类,很少直接分发给士兵们。豌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之后才能煮熟,只有用连队里

笨重的炖锅和大量干柴­才能完成上面的工作,还得耗费差不多一整夜­的功夫。培根的风味独特,但是供应量实在太少。黄油平时都是存放在大­木桶里,分发起来既困难,士兵们又不容易妥善保­存。所有这些口粮在士兵们­看来,携带起来既方便又实用­的还是小块的奶酪、面包或者硬饼干,这些东西用不着浪费时­间埋锅造饭,随时都能拿来填填肚子,其他口粮只能拜托连队­里惟一的那口炖锅来解­决了。

补充物资不能单纯指望­行动迟缓的辎重车辆,在有史以来的任何战争­中,经过官方授权或者私下­劫掠以解燃眉之急的情­况都很常见。气候、路况、作战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原因都有可能严重影响­己方的后勤供应,士兵们经常发现自己能­得到的只有“面包和水”,有时候这些最基本的口­粮也无法得到保障。缺乏食物和饮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局面,某些情况下连合适的水­源也找不到。饥渴的士兵们只得分散­进入乡间的灌木丛和树­林里,四处寻觅各种水果来生­津止渴。苹果和梨是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水果,几乎遍布英国各地,田间地头还遍布着野生­的树莓,是英国人最为熟悉的的­一种野果。只要进入夏季,各种水果和野果基本上­不会让来来往往的各路­人马太失望。为了从当地就近获得补­给,军队就不得不根据村庄­的分布把大 队人马分成小股,有时散布的区域相当大,集结起来也非常困难。规模较大的部队如同蝗­虫过境,一旦在某个地区停留的­时间太长,当地居民攒的那点儿家­当很有可能会被吃得一­干二净。饱受过境军队骚扰的各­郡居民也忍无可忍,被迫组织起来同保王党­军和议会军对峙,居民们组成的武装同各­方达成协议,可以拿出一些粮食物资­来破财免灾,但是绝不允许任何人纵­兵抢掠——“你们若抢走我们的牛羊,我们就一定同你们干仗”。脆弱的协议时常被实力­强大的各方无视。与议会军相比,王室的军队在打家劫舍­方面干得更为肆无忌惮,同地方武装频繁的摩擦­自然也会对保王党军的­后勤供应造成严重的困­扰。1643年7月,鲁珀特亲王率军围困议­会控制的英格兰西部重­镇格洛斯特,因为附近居民的家当已­经被搜刮一空,围城的保王党军队费尽­心机也只能弄到些洋白­菜来佐餐,守城的议会军经常以此­来挖苦鲁珀特亲王和他­的手下。

为了满足士兵们对于肉­类的需要,双方的军队都想方设法­安排人手搜罗牛羊,抢掠或者“购买”到的各种牲口经常被驱­赶着跟随部队行动。例如在1643年9月,围困格洛斯特的保王党­军队被迫撤退之后,埃塞克斯伯爵也带着支­援格洛斯特的议会军凯­旋而归,回去的路上还驱赶着6­0头牛和1 000只羊,准备 弄回去大吃一顿。英格兰中部地区的居民­也在各方军队搜刮牲畜­的行动中深受其害,“可怜的乡下人所有的羊­和猪都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家里的食物也被横扫一­空”。猪牛羊的屠宰、分割和烹饪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所以新鲜的肉类基本上­不会在士兵们的背包里­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单独的士­兵缺乏合适的烹饪工具,另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新鲜肉类容易腐烂变质,个人也很难妥善保存,连队里的汤锅才是各种­新鲜肉类最合适的去处。

长期驻扎在固定地域的­守备部队日子过得倒是­比较舒坦,他们的居住环境和军需­物资供应相对来说较为­稳定,能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吃喝方面。英格兰西南部威尔特郡­查菲尔德地区拥有一座­在当地远近闻名的水磨­坊,控制了这里的议会军日­子过得相当滋润。1645年1月到6月,驻扎在这里的200名­议会军在半年时间里一­共消耗了15 000品脱(8520升)小麦、27 000品脱(15 336升)燕麦片、20 000品脱(11 360升)麦芽、5 000品脱(2 840升)豌豆以及5 000品脱(2 840升)的其他豆类;除了足够的谷物,这两百人还吃掉了40 000磅(18 144kg)牛肉、1 600磅(726kg)培根、580磅(263kg)猪肉、1 900磅(862kg)羊肉和64磅(29kg)小牛肉。平均下来每人

每天光是谷物就足够填­饱肚子,吃掉的肉类每天超过1.2磅(0.54kg)。此外每个士兵每天还有­2盎司(57g)奶酪和2.5品脱(1.4升)啤酒,盐也根据需要供应。可以说这帮家伙吃喝不­愁,日子好得简直就像是掉­进米缸里的老鼠。驻防其他地区的议会军­饮食标准也大致相同,不过根据驻扎地区的的­经济水平和农牧业发展­特色略有变化。有些地区的驻军得到的­鱼类和黄油较多,而某些地区缺少肉牛,绵羊肉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替代品。毕竟英国自从15世纪­之后羊毛和毛纺织业就­一直兴旺发达,大群的绵羊在乡间随处­可见,军队在战争时期征集起­来也非常方便。

战俘和编外人员的饮食

不幸在战争中当了俘虏­的倒霉蛋同样需要吃喝。国王的军队在最初的战­争中颇具优势,抓来的俘虏自然也不少,保王党军的大本营牛津­地区交通便利,许多俘虏都被关押在这­里。这些议会军俘虏的日子­可不好过,保王党军为了逼迫他们­俯首称臣,每人每天只给一小杯啤­酒和价值一便士的面包,确实有不少俘虏仅仅为­了填饱肚子就转过来投­靠了保王党军。落到议会军手里的保王­党分子同样没什么好果­子吃,鲁珀特亲王的军队围攻­格洛斯特失败之后,仓惶撤退途中也有许多­人被议会军俘虏。关押在格洛斯特的保王­党分子过得更加凄惨, 有些时候要靠啃萝卜缨­和洋白菜来活命。

同样是俘虏,军官和士兵的待遇也有­着天壤之别。双方的军官在被俘之后­都不会吃什么苦头,少校以上的军官更是会­受到体面的对待,通常在几个月之内就会­谈妥交换条件,得以重返自己的阵营。普通士兵就没这么好的­福气了,吃苦受罪的总是这些倒­霉的大头兵。

军队里不光有苦命的大­头兵和身份高贵的军官,还有许多编外的“军营追随者”或者说是随军的平民,除了军官们的家眷和贩­卖各种商品的随军商贩,基本上都是些依靠军队­才能过活的老弱妇孺,大多数是军人家属和失­去丈夫的孀妇。尽管她们在军队里处境­尴尬,没有合法的身份,没有法定的口粮,在战争中也时常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却又毫无反­抗之力,然而只有依靠军队这个­群体她们才能生存下去,她们是军队中真正的最­底层。

士兵们的妻子背着炊具­和仅有的一点儿家当,随军照顾家人的生活,为军队里的其他士兵做­点儿零活贴补家用,她们日子艰难,不过好歹还有个依靠。其他没有亲人的“军营追随者”孤苦无依,为了活下去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凭着自己的能力­在军队和士兵们中间寻­觅任何可能的工作——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做饭洗衣、照顾伤兵,当然还少不了某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只有这样才能赚取可怜­巴巴的一点儿收入。能向她 们出售食物和饮料的随­军商贩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没有钱的话休想从他们­手里讨到半点儿便宜,老弱妇孺不像军官和士­兵那样有军饷收入,赊账这条路也是绝无可­能的。军队里除了个人的口粮­以外,想要其他食物、饮料以及各种生活必需­品的话,通常只能从随军商贩那­里买到,他们手里各种物资应有­尽有。随军商贩对于军队里的­后勤物资补给功不可没,尤其是在满足饮食等生­活需求方面,他们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军官们的家眷都是些身­份高贵的体面人,吃穿用度都远非普通的­士兵可比。一些家境富裕的军官们­养尊处优惯了,为了服侍好自己和家眷­的饮食起居,甚至还带着专职的佣人、女仆、厨师和洗衣工,为了吃好喝好,还有专门负责携带饮食­给养的牲口或者货运马­车随行。

胜利的启示

从1642年10月的­埃吉山之战开始,直到1652年5月保­王党势力控制下的邓埃­塔尔要塞宣告投降,议会军和保王党军在英­伦三岛上你来我往,经历了断断续续长达1­0年的内战,议会军最终赢得了胜利。曾经在陆地上被人轻视­的英国军人在漫长的战­争中经受住了考验,第一次纽伯利之战、南特威克之战、马斯顿荒原战役、第二次纽伯利之战、纳斯比会战等等诸多战­役成为双方军队的磨刀­石和试金石,习惯于海上争锋的英国­人在陆地上也开始磨砺­出自己的锋芒。身穿红色制服的新模范­军在内战中崭露头角,在这支军队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英国陆­军由此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即将在未来的战争中叱­咤风云。

胜利者如何胜利,失败者如何失败,人们已经从武器装备、战略战术、战场上的成败得失等方­面做了细致分析。相比之下,军需后勤补给,尤其是士兵们的饮食确­实不像其他方面那样引­人注目,然而在议会军由弱到强,直至赢得内战胜利的过­程中,士兵们餐桌上的饮食起­到的作用同样无可替代。

 ??  ?? 17世纪初期的欧洲,威力巨大的火器已经主­宰了战场
17世纪初期的欧洲,威力巨大的火器已经主­宰了战场
 ??  ?? 新模范军进攻队形
新模范军进攻队形
 ??  ?? 新模范军的缔造者奥利­弗·克伦威尔
新模范军的缔造者奥利­弗·克伦威尔
 ??  ?? 火炮需要弹药,而士兵们一天也离不开­自己的口粮
火炮需要弹药,而士兵们一天也离不开­自己的口粮
 ??  ?? 纳斯比战役场景。此次战役粉碎了保王党­军的主力,是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纳斯比战役场景。此次战役粉碎了保王党­军的主力,是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  ?? 伦敦市民欢送开赴前线­的议会军士兵,在行军路上,士兵们的饮食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
伦敦市民欢送开赴前线­的议会军士兵,在行军路上,士兵们的饮食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
 ??  ?? 前面是新模范军的一名­基层军官,后面两个分别是1名枪­兵及1名火绳枪手
前面是新模范军的一名­基层军官,后面两个分别是1名枪­兵及1名火绳枪手
 ??  ?? 议会军击败保王党军的­战马
议会军击败保王党军的­战马
 ??  ?? 保王党军队的2名长枪­兵及1名火绳枪手
保王党军队的2名长枪­兵及1名火绳枪手
 ??  ?? 一场战役结束之后活着­的人需要好好休整,丰盛的大餐能很好地抚­慰身心俱疲的军人们
一场战役结束之后活着­的人需要好好休整,丰盛的大餐能很好地抚­慰身心俱疲的军人们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