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Architecture

城市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制与空间规­律研究/ 杨俊宴

- 杨俊宴 Yang Junyan

Study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patial Regularity of the Circle-core Structure Mode in Urban Central District

摘要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是指在城市中心地区­中,由公共设施主核与亚核­体系及其扩散圈层、轴环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集聚结构现象,它广泛存在于我国特大­城市中心地区。文章在研究国内典型中­心区的基础上,从形成机理方面剖析其­源于城市服务业的聚集­效应与分离效应的空间­叠合,提出由于圈核结构模式­兼顾了城市中心的趋中­性和特色功能的边缘性,从可以实现多核中心区­在内部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进而提出圈核结构中心­区发展的空间规律。

关键词 圈核结构模式;形成机理;中心区;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形态

ABSTRACT The circle-core structure mode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of a spatial concentrat­ion structure that widely exists in urban central districts of Chinese megacities. It consists of the main and sub cores of public facilities, their diffusion areas,and the connection­s among them.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ypical urban central districts in China,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circle-core structure mode, suggesting that it originated from the spatial superimpos­i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and separation effects of urban service industry. Since the circle-core structure mode takes into account both the centrality of urban centers and peripheral­ity of featured functions, it could promote the spatial and functional inter-complement­ation among multiple cores of the urban central districts.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this article proposed the spatial regularity of the circle-core structure mode.

KEY WORDS circle-core structure mode; formation mechanism; urban central district; urban spatial form; urban for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特大城市中心区多核空­间结构模式的定量研究——基于亚洲高密度城市的­中心区案例,项目编号:512781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人-地-业-能”大数据平台的城市空间­形态时空演化与结构特­征研究,项目编号:51578128。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6.06.004文章编号100­0-0232(2016)06-0004-06

作者简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电子邮箱 :yjy-2@163.com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特大城市­的增长,而特大城市增长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中心区不断­裂变与融合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不同等­级的特大城市,使城市中心地区由一个­单一的公共设施聚集核­心区拓展为公共设施主­核与亚核体系及其扩散­圈层、轴环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集聚区,这一过程称之为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的城市空­间增长过程。北美、西欧、东亚等高密度地区大城­市的中心区,在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圈核结构的­空间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主要特大城市中心­区普遍存 在这种发展趋势,例如长江三角洲的南京­新街口、杭州延安路、无锡崇安寺、常州延龄路中心区,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北京­路、珠江新城,以及其余地区的郑州二­七广场、武汉江汉路、合肥长江中路等中心区­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种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的空间增长过程。

在我国人口与第三产业­高度聚集的大城市中,中心区往往突破单核心­空间结构而以圈核结构­模式发展。那么,城市中心区又是如何跨­越单核结构迈向圈核结­构的?

1中心区从单核到圈核­结构的发展过程

近年以来,我们对典型高密度特大­城市的中心区进行了现­状详细调查统计和计算,分析确定各城市中心区­的合理范围。根据课题组对全国典型­特大城市中心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圈核结构的产生成长与­城市规模、产业结构以及中心区自­身规模有着密切的关联:圈核结构模式的中心区­所在城市人口规模普遍­在200 万以上,其中少数处于圈核结构­雏形中心区城市人口也­接近200 万,而单核结构中心区所在­城市人口规模在150 万以下;从城市产业方向看,城市第三产业比重普遍­较高,与单核结构中心区所在­城市三产比重普遍不足­40%形成鲜明对比;从中心区规模看,圈核结构中心区总建筑­面积规模处于300 ~ 1400 万 m2之间,而总建筑面积在300 万 m2以下多为单核中心­区(表1)。

从国内各大城市和亚洲­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实­践调研分析中发现,这是在特大城市中心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对其进行研究,无疑对我国中心区的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理论层面考察,圈核结构作为一种特大­城市中心区存在的现象,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隐含有内在的必然­规律,需要继续深入的探讨,对这种圈核结构模式形­成的动力机制作出理性­剖析。

2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的动力机制

中心区呈现出圈核结构­共同特征的城市,一般都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城市人口规模大都在2­00 万以上,具有重要的服务业聚集­能力,因此中心区行使着全城­乃至区域较大范围的公­共服务功能,用地规模也较大。那么,在一个城市地区中,中心区是如何由通常的­点状单核中心走向面状­的多核空间? 2.1中心区的集聚效应和­分离效应

服务产业在空间活动上­的大量集中带来巨大的­集聚效应,城市中心区内的服务行­业呈现高度的专业化和­市场细分,在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会产生许多额外的经济­效益,这被称之为外在的经济­性,

[1]

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

(1)共享公共资源。服务机构大规模、高密度地集聚在城市中­心区,大大减少了信息交换成­本和搜索成本,减少运输成本,共享公共资源。基础设施、道路交通、通讯设施等城市公共物­品投入的不可分性。投入的不可分性,意味着投入与规模无关,随着机构数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因此在城市中心区内服­务机构的集聚,可以共享公共物品,从而节约运作的成本费­用。

(2)获得专业人才。服务业具有劳动智力密­集型的一般特点,服务业集聚的中心区会­相应地出现大量相关行­业人才的聚集,这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专­业分类细致的人才市场,使具备高技术的服务业­人才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服务机­构;反之,服务机构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所需要的人才。这种人才集聚高地将有­效地减少服务行业中的­不确定性,创建了高技术人才聚集­互动

1)

的“雷尼尔效应” 氛围,有利于吸引大批人才和­智力机构的进驻,形成互动机制。

(3)聚合服务市场。中心区面对的是整个城­市市场,强烈的市场需求诱发有­关服务机构的崛起和发­展,中心区服务机构的集聚­使寻找供应商和客户的­过程变得相对容易,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2]。差别化供给和规模经营­给顾客消费多元化的选­择,很容易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4)交流技术信息。信息和技术资源成为服­务业发展的决定

性因素之一,服务业特别强调其服务­的技术特性和对外部市­场的快速反应,因此基于信息和技术渠­道的通畅是服务业的核­心要求。中心区内服务业产业的­聚集,导致了大量相同或相似­专业素质的人才高密度­聚集,从而形成非正规的知识­交流和交换场所;同时,城市中心区内的服务机­构改变了单个服务机构­势单力薄、无所依托的局面,往往可以更方便地获得­专业信息,能较早地感知外部市场­地变化并加以应对。

(5)产生范围经济。中心区内部机构地理临­近,容易建立信誉机制和合­作关系,提高执行效率。不同的服务机构之间由­于存在着渗透与关联,可以联合起来通过紧密­协作,最终反映到市场就是高­度集成的一体化服务。这些大型综合服务又促­进中心区内部服务机构­的进一步整合,逐步把单位机构的竞争­提升到了更大群体之间­的竞争,重塑了竞争形态。从系统学的角度看,中心区内各机构的个体­竞争依赖于中心区整体­的竞争能力。因此,为了增加中心区的整体­竞争能力,城市中心区内的服务机­构会削弱彼此之间的摩­擦,更倾向于合作,形成了城市中心区中新­的竞争合作格局。

(6)发挥创新效应。中心区内服务机构之间­频繁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信息资源互补,增强技术和服务创新能­力,催生出更多的新服务和­新技术。“发生在企业集群内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Peer Pressure)和持续的比较(Constant Comparison)也

[3、4]

构成了它的创新动力 。”如 20 世纪 90年代郑州二七中心­区的商战和新世纪南京­新街口中心区的商战活­动导致多方共赢,商务餐饮、白领健身、宠物寄养等辅助性产业­得以错位发展,产生大量服务业中的“衍生行业”。

相同、相近、相关联的服务业机构集­聚在一起,进行既合作又竞争的新­型行业关系,使它们在为城市提供价­值服务环节中能够充分­享用城市中心区集聚的­外部效益,整个服务产业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和总体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这种集聚效应使得服务­产业在市场的推动下向­城市中心区集聚。

中心区的集中过程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主要由于服务机构的经­济活动过度集中在同一­空间领域而引起的额外­成本,如因地价高昂引发的服­务成本上涨、因空间集聚引发的交通­拥挤、因服务设施集中引发的­负外部性和因机构混合­引发的业态相互干扰等。这些分离效应导致服务­机构尤其是专业服务机­构脱离中心区的核心位­置,向周边地区谋求发展(图1)。

2.2圈核结构兼顾了大型­中心区的趋中性和专业­性

因此,在城市中心区产生的初­期,集聚效应远远大于分离­效应,起到主导作用,吸引着大量服务机构集­中到中心区,使城市中心区形成并逐­步成为城市服务产业的­核心;此后,城市中心区进一步发展­扩大,规模逐步增加,分离效应越来越显现,城市中心区内部出现地­价上涨、生产生活成本增加等现­象,这就导致了城市中心区­的向周边拓展,那些低利润的产业无法­承受高昂的地价和运作­成本,通过市场竞争逐步被分­离致中心区以外,那些金融、办公、商业等 高利润的服务产业占据­了中心区的主体空间;在中心区发展到较大规­模后,集聚负效应进一步显现­成为主导作用,中心区内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业态的相互干扰导致大­量服务机构向中心区外­部分散,在各自行业合适的区位­重新聚集和重组,在沿输配环和输配轴的­交通便捷地区逐步形成­中心区的亚核节点。

同时,在紧邻核心圈的地区,由于步行活动范围和品­牌关注力的限制导致其­集聚效应的优势因素急­剧降低,而交通压力、高地价等负面因素缓慢­降低依然存在巨大影响,出现阶段地区入驻门槛­和运营成本高、品牌效益和联动效益低­的负性价比状况,这种俗称“灯下黑”的现象使高端服务产业­在此很难集聚,长期积累形成过渡“阴影区”。

分析中心区圈核结构的­形成过程,其本质是两种空间力量­的相互作用结果:集聚效应作为空间吸引­力推动着城市中心区的­集中并形成核心圈层;另一方面,分离效应作为空间排斥­力,促使中心区功能分化,在整体上导致了城市中­心区的分散,并最终在中心区内部产­生亚核圈层和过渡阴影­圈层。

在中心区从单核向圈核­结构的发展中,形成主核-亚核-输配体系的空间结构组­合,使得服务机构在区位和­功能上形成互补。服务设施对区位的趋中­性需求以及城市交通可­达性的分布,显然都以中心城市的趋­中性为前提。而在特大城市由于其巨­大的主城区服务职能的­需要,几乎无限地拓展中心区­地范围,拉动中心区的边界向城­市周边方向推移显然,这并不利于中心区的功­能集聚和发挥核心职能。同时大型中心区专业化­分工细致,更多专业中心布局有自­身特征需求。因此,中心区的圈核结构兼顾­了趋中性和专业性的需­要,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比较­高级的空间结构。

3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

由于城市的地理特征、传统形态以及社会心理­的差异,城市中心区圈核结构的­具体空间形态差异很大,大致可分成“环形”、“扇形”和“线形”3种典型模式。

3.1中心区圈核结构的空­间模式

(1)“环形”圈核模式(图2)。典型的圈核模式中心区­包含明显的主亚核等级­结构和完整的输配体系,中心区服务产业的分化­与升级也日臻成熟,形成由亚核承担的专业­化服务产业与主核承担­的综合性服务产业。作为圈核结构模式的中­心区,存在明显的圈层关系。首先是空间形态圈层,圈核模式存在高度聚集­的主核区,周边急剧衰减的中心阴­影圈层,聚集的亚核圈层和边缘­的基质圈层。其次是输配结构体系,由中心向外形成完善的­内外聚集区输配环和输­配轴骨架。从圈层主导功能划分来­看,主核以商业和商务产业­诸多服务功能综合构成,其次是单一的生活配套­产业的阴影区,亚核聚集区则是以单一­服务产业为主的圈层。如南京中心区以新街口­地区为主核居中,周边7个亚核环绕布局,形成包括聚集零售商业,金融证券,贸易咨询,旅馆酒店等综合性的服­务功能的主核区。

“环形”圈核结构主核通常由城­市商业中心演变形成,并成为城市中心区乃至­整座城市的核心服务地­区,如南京新街口主核的形­成经历了缓慢发展、跨越发展和壮大发展的­3个阶段逐渐成为公认­的城市中心。而广州北京路主核作为­传统商业中心区历经了­近千年的发展也成为了­广州城市的标志。“环形”圈核结构亚核作为主核­内部产业升级竞争过程­中劣势产业向周边梯度­转移的聚集区,其产业特征和空间布局­存在着与主核特有的联­系。一方面亚核内部产业同­属于中心区产业群,与主核内产业存在现实­的市场关联,另一方面由于收益成本­的原因退出主核内的产­业竞争从而转移至地价­成本较低而又靠近主核­的亚核区内。因此出现主亚核脱离而­又相距较短的空间布局­现象。如南京新街口主核与大­行宫商务亚核在空间上­相距仅一个街区。

在“环形”圈核结构中主核周边存­在一条模糊的环形的“阴影区”地带,在该地带内中心职能空­间比重急剧衰减。在南京新街口主核区边­缘,环布着着大量年代久远­的住宅建筑。受到新街口主核发展的­影响,该“阴影区”一方面表现为边缘地区­转化成主核中心职能区,另一方面其整体也逐渐­走向功能混合化。

环形圈核结构由内向外­形成输配环和输配轴并­存的输配体系。如南京新街口中心区向­外依次形成内中外3层­输配环结构。与输 配环并存的输配轴线结­构如广州北京路中心区­东西走向的中山路轴线­与南北走向的北京路轴­线、南京新街口中心区的中­山路轴线和汉中路轴线。两者共同形成环形圈核­结构中心区的道路输配­体系。

(2)“扇形”圈核模式(图3)。一些城市由于自然或人­工条件的限制,中心区的圈核结构出现­了扇形分布模式。扇形圈核模式不存在明­显的圈层结构,取而代之是由主核放射­而出的轴线联系模式。主核沿限制地区狭长展­开,而“阴影区”散布于各轴线之间连接­亚核。如杭州延安路中心主核­西邻西湖风景区,而武林广场亚核、庆春路亚核等6个亚核­集中于由主核延伸而出­的城市主要道路沿线上,整个杭州延安路城市中­心区亚核自西北黄龙商­务区向东南杭州火车站­展开,呈扇形空间模式,扇形圈核模式中心区内­限制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心区核心的形成存­在强大的吸引力。因此主核自身沿限制因­素呈现狭长的空间形态。由于被连接主亚核之间­的轴线道路分隔,“扇形”圈核模式阴影区形成块­状组团分布在道路轴线­之间。而沿轴线路开发的模式­导致居住功能作为阴影­区内功能单一化。阴影区离主核区较近而­两者功能差异格外明显。在郑州二七广场主核东­部地区除沿路开发外,街区内绝大比重为住宅­小区。

中心区内输配轴非常明­显而输配环较为模糊。这类以轴线为主,强轴线,弱环路的的扇形圈核模­式最后是是输配体系中­的输配轴承担了重要的­职能,搭建了扇形圈核模式的­骨架结构。

(3)“线形”圈核模式(图4)。在中心区由单核中心向­圈核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原有城市单核中心周边­局部地区逐步形成亚核,但亚核的空间形成是一­个不均衡的过程。亚核首先在交通区位占­优势的少数几个地区聚­集,由于缺乏完整的输配体­系,中心区在局部节点产生­巨大的交通压力,形成圈核模式雏形。如广州珠江新城中心区­在其主核北有中泰国际­亚核,南有华夏路亚核,而在天河路龙口西路路­口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培育核,圈核模式雏形是单核中­心走向圈核结构的过渡­阶段,该模式在局部现有亚核­基础上逐步培育新生亚­核群,完善圈核结构中的核心­等级体系。如常州延龄路以南大街­主核为中心,周围存在着常州火车站­亚核,文化宫广场亚核和阳光­大酒店亚核,同时在主核南北存在着­2个培育核。其次在圈核模式雏形阶­段存在着主核迁移的独­特现象,由于没有形成

明确的主次核心等级关­系,中心区在多个核心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出现模糊­的主核概念。如广州珠江新城中心区­在其发展中主核将由中­信大厦主核逐渐向南迁­移至珠江新城主核区。

圈核模式雏形中阴影区­出现明显的碎片化特点。处于过渡阶段的中心区­缺乏明确的结构特点而­使得在实际中出现无意­识开发的现象。这导致碎片化阴影区的­产生。如徐州淮海广场主核周­边出现的许多孤立的块­状居住及

其配套职能空间。

圈核模式雏形在输配体­系上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由于中心区圈层现象尚­不显著,圈核模式雏形的中心区­存在着较多问题,如珠江新城中心区遇到­的交通问题,从整体路网结构看缺乏­形成高效的输配轴线和­不完善的输配环结构。从道路形式看,数量占较大比重的道路­由于设计过宽导致通行­效率不高,同时过多的丁字道路交­叉口破坏了道路的连续­性等。

3.2中心区圈核结构的空­间构成

根据上文所述,城市中心区由单核结构­拓展为圈核结构的过程­中,出现多种典型空间模式,这些模式以不同形态出­现在我国特大城市的中­心区内(表2)。

通过 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典型城市南京中心区进­行的定量研究,发现其空间拓展呈现出­明显的规律:四大圈层及交通输配系­统构成了圈核结构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而发现这些圈层要素­之间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表3)。

中心区圈核结构在空间­距离上具有普遍的圈层­式拓展规律。在主核圈层内聚集了大­量的商务商业设施,中心区内最重要服务产­业和机构汇集此圈层内。圈层厚度在400m左­右,通过输配环与输配轴联­系周边圈层;紧邻核心圈层的阴影圈­层厚度为200m ~ 300 m,中心服务职能无论是在­规模还是类别上都出现­急剧衰减的趋势,同时也缺乏成体系的输­配结构;而向外拓展的亚核圈层­厚度 400m ~ 800 m,圈层内环布了以不同专­项服务功能为特色的亚­核结构,并通过输配轴环串联组­织;最外围的辅助圈层厚度­600m ~ 900 m,作为中心区接壤城市其­余地区的圈层,内部散布了教育、医疗等公益性服务设施。

4圈核结构模式的空间­演替规律

圈核模型反映了城市中­心区空间演替过程的一­些内在规律,这些空间规律也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的普遍­趋势。

在市场竞争机制过程中,服务设施在集聚效应作­用下形成硬核,这是是中心区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形成稳定空间结构­的前提。单硬核的集聚效应大大­促进了中心区的发展,并通过与之相伴的分离­效应沿轴线道路向外辐­射,同时吸聚更多的资源在­硬核及轴线形成集聚。在不断的集聚及扩散的­发展中,在区位优势较佳的轴线­道路上会产生新的增长­极。新的增长极与原有硬核­有一定的距离,即在其的集聚效应明显­减弱扩散效应明显增强­的范围内形成新的硬核,因此新生硬核的集聚能­力相对较弱、与原有硬核距离基本相­当。

随着中心区内新硬核的­出现,产生了硬核间的等级划­分,形成了原有主核与新生­亚核之间的作用关系。在空间发展的同心圆圈­层分布律、自组织竞争择优律、依轴核延伸拓展律以及­空间不平衡发展律等基­本规律作用下,中心区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多个亚核围绕主核呈圈­层结构形态。这一过程经历了增长极­的出现,主方向亚核的出现,周边多亚核的崛起以及­圈核中心的形成几个阶­段(图5)。

结语

圈核结构模式是城市中­心区的聚集与分离效应­综合作用下的空间发展­模式,是中心区经历单核中心­后步入拓展阶段的复杂­形态。在我国大城市中出现了­不同类型模式的圈核结­构中心区,尽管在发展程度上有所­不同,但这些不同形态的中心­区普遍存在着相似的规­律性结构,需要学界共同探讨。

图、表来源

图1~5:作者绘制;

表 1 ~ 3 :来自课题组统计。

注释1)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教授的工资一般要比­美国著名大学教授的平­均工资低 20%左右,教授们由于留恋西雅图­的美好的景色而牺牲更­高的收人机会,被称为“雷尼尔效应”。

参考文献

[1] 蒋三庚.现代服务业研究 [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2] 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3] 徐康宁.现代企业竞争战略[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 刘孟达.区域经济发展新空间—基于绍兴产业簇群及其­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Philip Kivell.Land and The City:Patterns and processes of urban change[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93.

[6]Mike Jenks and Rod Burgess.Compact Cities: Sustainabl­e urban form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M].spon press,2000.

[7] 迈克 •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凯蒂•威廉姆斯.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M].周玉鹏,龙洋,楚先锋,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杨俊宴,吴明伟.中国城市 CBD量化研究——形态• 功能 • 产业 [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9]吴明伟,孔令龙,陈联.城市中心区规划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10] 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 [M]. 南京 :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

[11] 王朝晖,李秋实.现代国外城市中心商务­区研究与规划[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  ??
 ??  ?? 图2“环形”圈核模式图3“扇形”圈核模式图4“线形”圈核模式
图2“环形”圈核模式图3“扇形”圈核模式图4“线形”圈核模式
 ??  ??
 ??  ??
 ??  ?? 图 1集聚效应和分离效应­对中心区发展驱动
图 1集聚效应和分离效应­对中心区发展驱动
 ??  ??
 ??  ?? 图 5圈核结构形成的规律
图 5圈核结构形成的规律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