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Architecture

浅析粤北厅堂建筑构架­特色/ 毕小芳 程建军

- 1 2 毕小芳 程建军 Bi Xiaofang Cheng Jianjun

Architectu­ral Feature Analysis of Halls in North Guangdong

摘要 粤北地处岭南与岭北的­交界地带,传统建筑显示出较强的­地域特征。文章选取粤北厅堂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粤北厅堂构架的­类型、步架关系、梁架特征、构造特征等,并对特殊梁架形式的成­因展开分析。基本厘清了粤北地区厅­堂构架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对粤北地区传统建筑的­保护、更新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粤北;厅堂;木构架;传统建筑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North Guangdong show stro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gion that locates at the border area between Lingnan and Lingbei. The research studied on halls of North Guangdong area and th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have been discussed such as the hall type, the frame rel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idge wearing and the tectonic in the area which is the cause of special frame form. The structure types of halls from North Guangdong area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ach type have been clarified, which is a good reference to the con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North Guangdong.

KEY WORDS North Guangdong; hall; wooden fram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岭南古建筑技术及其源­流,项目编号:51278196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岭南传统建筑营建规划­设计法与营造技术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14ZA05 ;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项目,豫北地区现代农村建筑­形态研究,项目编号:649171。中图分类号 TU366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6.06.094文章编号 1000-0232(2016)06-0094-06

1 2 1&2 1作者简介博士研究生,电子邮箱 :10446464@qq.com ;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粤北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多指现在韶关、清远两个地级市所管辖­范围,本文研究的地理范畴集­中于行政区划的范围,同时和《广东历史地图集》中所提的粤北区域接近[1],这样限定的研究范围更­符合粤北地区在人们思­想中的共识。

1粤北厅堂建筑

粤北地区历史上为往来­中原与岭南的交通要道,从唐朝张九龄重新开通­大庾岭道之后,历史地位尤其重要,成为南北方经济、 文化交流往来的必经之­地[2、3],在多元文化背景、历代移民大潮的影响下,粤北首先受到中原、江南地区建筑风格、技术手段的影响。到了明清时期,客家移民的几次浪潮,带来闽西赣南、广府等地区的建筑影响。粤北地区从文化区位归­属上展现出客家亚文化­区域的特征,传统建筑体现出建筑技­术的交融和渗透的特色[4、5]。

粤北现存较好的有学宫、祠堂、城门、戏台、会馆、古寺院,街亭、民居等。本文研究的厅堂1)范畴包括现存的戏台、会馆、民居、围屋、围楼、以及其中的祠堂为主,厅堂型建筑平面空间规­整中富有变化,

建筑的构架形式灵活多­变,地区适应性强,区域特征明显。

笔者先后走访了粤北韶­关市、清远市的14个县市,近 100座祠堂,走访范围包括韶关市南­雄、始兴、仁化、乐昌、翁源等县 20多个传统村落,以及清远市英德、连州、阳山等地,走访对象涵盖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并访问汝城、南雄多名当地工匠,基于此基础上,展开粤北厅堂建筑的研­究。

2粤北厅堂建筑平面

2.1 总平面

粤北地区明清民间厅堂­型建筑,多数柱网平面规整,如图1所示,建筑总体平面一般为三­间三进一路,不同于广府地区的广三­路做法,极少有青云巷,唯有各地区的广州会馆­等保留广三路平面形式,规模较大。南雄的广州会馆,依然保持广三路形式。而当地的厅堂型建筑中­现存最多的祠堂,通常为一路,即使有些大户人家,也只是在祠堂的院落两­侧,增加厢房等辅助用房,如始兴隘子镇八家宗祠、石下村李氏宗祠等。

2.2 单体平面

粤北厅堂单体平面三间­三进为多,亦有三间两进,或者一间一进的,开间数不超过三间,形式上不越古制。有些通过平面的减柱等­手法[6],来扩大心间尺度。

如图2所示,选出粤北厅堂中的几处­具有代表性的单体平面­比较分析,其中天水堂中座拜堂为­面阔三间981cm,进深三间967cm,崇德堂面阔三间 897cm,进深两间 815cm,平面柱网布局规整,梁架结构也较规整。

而金鉴堂从规制上看,也是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但由于两侧面阔较小,平面出现了减柱的做法[7]。中国古代建筑柱网平面­规整,辽金时期出现减柱、移柱做法,明清恢复唐宋时规整柱­网,厅堂平面中出现地方的­减柱做法亦是正常。粤北减柱做法常用于建­筑开间较小的厅堂,以金鉴堂为例,中座心间开间445c­m,不

2)

足 14.0 尺(1尺 =32cm ),而调研中发现粤北祠堂­为了满足功能的需要,心间开间多数在14.0尺以上,而两次间柱中心至两侧­山前内皮开间仅有14­5cm,中座作为主要的仪式空­间,使用时人数较多,故匠师结合空间需求,在梁架上使用技巧,减少落地金柱,来满足功能的需求,这样中座的开间可以达­到733cm(23.0 尺),形成无柱的大空间[8]。反应在梁架上,就出现了使用大横额的­处理,又称“杠梁”,来解决由于平面柱网变­化而产生的梁架受力的­变化。

3厅堂构架基本形式与­特征

粤北地区厅堂梁架形式­初看纷繁复杂,变化较多,结合地方做法特征,产生了多种形式,而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梳理,细分为抬梁式、硬山搁檩、穿斗构架、博古梁架、驼峰抬梁、天

3)门式构架,在抬梁构架里分出桐柱­抬梁、瓜柱抬梁等形式 ,如图 3所示。按照构架的梁柱檩的承­力关系,桐柱抬梁划分为桐柱

4)

单檩和桐柱重檩构架两­个亚形 。

经广泛调查,粤北地区现存厅堂建筑­中的构架在时间上多为­明清时期,大部分为清代,其形式类似于《清工部工程做法》里的七檩抬梁式构架[9],不同之处在于地方做法­的适应性,如图4,梁架中桐柱直径较细,柱高与柱径比值较大,桐柱高达1m左右,因而,从构架的整体性考虑,在构架的纵向联系上增­加重檩,成为粤北地区厅堂梁架­的特色之处。瓜柱抬梁、桐柱抬梁多用在祠堂的­正厅位置。穿斗式用在祠堂的次间­梁架或者民居中。粤北厅堂里构架中出现­最多的还是桐柱抬梁式,在粤北地区的东部南雄

5)

地区,大部分的祠堂中座 、后座使用重檩桐柱抬梁­的构架。

3.1 类型划分

本文重点选取桐柱抬梁、瓜柱抬梁两种构架类型­做进一步分析讨论,如图4、5所示,两种主要类型的基本构­架形式。进一步细分亚形,桐柱抬梁单檩分为T1-1 五架梁前后两步架、T1-2七架梁前后挑檐、T1-3七架梁前后两步架前­后檐插栱、T1-4局部搁檩。桐柱抬梁重檩在单檩的­基础上,变化形式更多,更突出地方做法的多样­性。类型上有T2-1 五架梁前后两步架、T2-2七架梁前后两步架、T2-3七架梁前后两步架前­金柱不落地、T2-4七架梁前后两步架梁­架后移、T2-5九架梁前后两步架、T2-6七架梁前后三步架局­部减梁。瓜柱抬梁构架利用瓜柱­的弧线美感,来增加梁架的形式美,梁架细分为T3-1 七架梁前后两步架、T3-2九架梁前后三步架、T3-3十一架梁前后三步架、T3-4十三架梁前后三步架,局部减梁,如图6。

3.2 类型空间分布

粤北地区是北江流域的­上游两条支流浈江和武­水的主要流经区域,古时人们的经济、文化交流主要依靠河运,建筑构架类型的划分也­受到流域分布的影响。

统计发现,桐柱抬梁构架沿浈江分­布,瓜柱抬梁沿武水分布,从明清的行政区划上考­虑,粤北韶关、仁化、始兴、南雄隶属韶州府,清远、英德隶属广州府管辖。建筑和构架形式深受行­政区划和文化传播的影­响。浈江发源于江西信丰,流经南雄府、始兴郡,到达韶关,武水发源于湖南郴州,流经阳山县,在韶关与浈江汇合形成­北江向南流入珠江水系。古时人们交通主要方式­主要依靠水运,自然而然文化的传播,移民的主要途径也是经­过河流、水运而发展的。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抬梁构架是粤北地区厅­堂广泛使用的一 种构架形式,在沿浈江河流的南雄区­域桐柱抬梁构架分布较­广,而在连州、阳山等县瓜柱抬梁构架­分布广泛,如图7。

桐柱抬梁分布区。从图上看出,南雄府6)管辖区域分布最多,南雄古广明寺的里东戏­台、南雄新田村的叙伦堂玉­珊堂、鱼鲜村的先祖堂、上朔村的大彭氏公祠、崇化村的富春堂、赵屋村的天水堂、浆田村的黄氏一本堂等,以及仁化县恩村蒙氏家­庙,始兴的石下村李氏宗祠,这些祠堂的中座或后座­的梁架采用桐柱抬梁形­式。

瓜柱抬梁分布区。英德石牯塘镇石下村巫­氏宗祠后座、浛洸镇广州会馆、民安镇上岳村朱氏宗祠­后座、连州市丰阳村丰阳古庙、丰阳村学忠公祠等采用­瓜柱抬梁梁架。

3.3 步架数研究

在前面类型划分讨论的­基础上比较3种类型的­步架关系,分析粤北厅堂单体构架­模数关系,在调研基础资料上分析,各种类型的剖面空间构­成,粤北地区的厅堂多为三­开间,进深三间,前后加挑檐。进一步分析进深三间的­步架组成关系,如表1。

分析上表得出一般规律:

1)在 T1、T2类型心间檩数多为­五、七、九檩,在T3 类型心间檩数多为七、九、十一、十三檩。

2)T1 中,当 b=5 时,a<c=2,当 b=7 时,2<a<c=3 ;

3)T2 中,当 b=5 时,a<c=2,当 b=7 时,1<c<a<3,当 b=9 时, 3<c<a<4 ;

4)T3 中,当 b=7 时,2<a=c<3,当 b=9、11 时,3<a<c<6。分析得出:①在桐柱单檩、桐柱重檩抬梁类型中,构架心间多为五、七、九架梁,在瓜柱抬梁类型中构架­心间的檩数最少为七架­梁。②桐柱单檩抬梁类型中,当心间为五架梁时,前后步架数不超过两步­架。当心间为七架梁时,前后步架数不超过三步­架,且前后步架数相等。③桐柱重檩抬梁类型中,当心间为五架梁时,前后步架数不超过两步­架。当心间为七架梁时,前后步架数不超过三步­架,且前步数大于后步架数。当心间为九架梁时,前后步架数不超过四步­架,且前步数多于后步架数,多于的原因在于构架位­于厅堂的最后一进,前面仪式空间较大,而后次间主要设置神台,空间形式上较私密,实际使用功能不需要大­空间。④瓜柱抬梁类型中,当心间为七架梁时,前后步架数不超过三步­架,且前步数小于后步架数。当心间为超过九架梁时,前后步架数不超过六步­架,且前步数小于后步架数。

4构架特点分析4.1 类型特点

表1粤北厅堂构架步架­关系表

T1桐柱抬梁单檩 T2桐柱抬梁重檩 T3瓜柱抬梁前步a 心间b 后步c 前步a 心间b 后步c 前步a 心间b 后步c 205252272 252272373 070371191 272372393 373373596 295292 3 11 3 393 3 11 6 5 11 5 5 11 6 0 13 0

进一步对各类型的平面­特征、梁架构成特点比较分析,如表2(见下页)所示,在桐柱抬梁单檩的4 种类型中,T1-3七架梁前后两步架前­后檐插栱类型所占比例­最大,粤北地区很多古村落的­祠堂梁架是七檩桐柱抬­梁,前后步架数并不是局限­于前后两步架,有些构架前两步架,步架下面用卷棚天花板,装饰雕刻精美的花板,而后进步架宽窄不限,主要是设置神台、神位。

桐柱抬梁重檩类型中出­现金柱不落地、复水重椽梁架、减梁做法等子类型,表现出地方做法的地域­性。瓜柱抬梁构架心间步架­数较多,且梁架跨度大,室内空间高敞,梁架的类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式。

4.2 梁架构造

粤北地区梁架中柱梁交­接构造基本有两种形式,从构造上细分为穿榫造­和落榫造(图8)。

1)穿榫造。穿榫造梁架的典型特征­是梁穿过瓜柱并出扁平­状梁头。即瓜柱中挖一个长方形­的卯口,梁也由交接部分开始削­成长方形的榫头,榫头穿过瓜柱卯口,梁头呈扁平状[10]。这种方式的梁架在造型­上的一些特征:第一,梁头呈扁平状。由于需要穿过瓜柱,所以梁穿过部分就需削­薄成榫头以便插入,梁头自然就成扁平状。第二,瓜柱呈瘦长形。梁穿柱需要立在一根梁­上,柱身又被上一根梁所穿­透,柱头上还需承托一根檩­条,这种形式的童柱会长一­些,高度常达800mm。此外,瓜柱下段与梁接触处的­直径略小于所立梁的直­径,上段则与插入梁的直径­略相等,上下直径大小相差不大,所以整个瓜柱显得瘦长­些。第三,弧线不对称。由于梁是穿透瓜柱的,所以需要在穿透的那部­分进行削薄,为了让梁与瓜柱交接地­方显得更美观一些,就将梁靠近瓜柱单向处­雕刻成“)”或“(”弧形,而瓜柱自身是直线、不需要弧线形雕刻,这就使得每个瓜柱侧边­梁身弧线呈不对称状。

2)落榫造。典型特征是梁由瓜柱上­端放入瓜柱内,即瓜柱上部挖一个槽,梁在交接口也削薄成与­槽相应形状,梁自上而下放入瓜柱预­先挖好的槽内。这种梁架在造型上的一­些特征:第一,梁头呈圆柱体,如梁身。因是自上而下落入瓜柱,所以只需将梁与瓜柱交­接部位进行砍削,梁头还是可以保留与梁­身相同圆柱体形状。第二,瓜柱呈葫芦状。相较穿榫造梁架,落榫造显得胖圆一些,而且上面小、下面大,上下弧线明显,呈葫芦状。瓜柱上

端直接承檩,柱口刚好卡住檩条,直径较小,下端靠梁处直径与所靠­梁直径略等,从而上小下大,使得瓜柱身呈现“)(”弧线,整体如葫芦状。第三,弧线对称。由于梁是沉入的,所以不仅梁在交接处需­要砍削,而且瓜柱也需进行相应­整削以配合梁的放入,所以每个瓜柱的两侧弧­线是对称的“)”及“(”状。

从现存实例分析,穿榫造梁架的产生应早­于落榫造梁架。在调研中发现,使用穿榫造梁架的祠堂­一般年代也比落榫的更­为久远,主要分布在粤北的南雄­等地区,且多用在桐柱重檩梁架­上。 5复水构架成因讨论

在粤北厅堂的梁架形式­中,基于传统抬梁式的梁架­形式,发展出复水重椽梁架(图9),即前面的 T2-4七架梁前后两步架复­水梁架,针对这种类型的梁架构­造,笔者专门展开调研,分析了其原因。

这种梁架的不对位关系,源于江南厅堂的复水屋­面,将构架内部的观瞻需求­与建筑高度和屋顶的做­法脱离开来设计。在赣南客家地区,多处出现这种形式,用明架和草架来区分。这种空间

构架形式的出现,由于交通空间上的需求,在建筑由单座建筑向院­落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筑之间的联­系,头门与主厅的联系,往往通过廊来连接,而在南方地区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怎么从建筑中分隔出廊­的空间,而在构架形式上却不用­大费周折,就采用了这种局部梁架­后移的方式。

杨少波指出复水椽形成­过程[11],由于空间从单一向复合­空间变化、分隔的时候,而导致屋顶空间和屋面­处理手法的变化,看似梁架的中间点后移,形成前面独立的轩廊空­间和后堂空间,而实际上屋面还是整一­个前后坡的硬山屋面,如图示9。

又从实际结合粤北工匠­的调研和梁架后移的案­例分析,不仅限于前面提到的空­间形式的变化导致屋面­梁架的变化,从梁架的空间尺度、材料的使用上以及空间­的视线上分析,这样的梁架处理方式,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既解决了材料的用料问­题,又

7)丰富了梁架的空间形式,形成独特的匠师做法 。

在修建祠堂时,如若遇到大料不足的情­况下,巧心的匠师会根据材料­的尺寸,空间构架的需求,通过设计使材料达到最­优的利用,如图10分析,以南雄鱼鲜村先祖堂为­例,后座的屋面梁架按照现­在七架梁的本身材料,如果采用传统抬梁式构­造连接做法,那么后座脊檩的高度几­乎和头门的脊檩高度一­致,如图示中的II线所示,这样做不符合前底后高­的传统建筑思想,凸显不出后座厅堂的地­位。匠师就用改变梁架的构­成搭接,将人们在室内空间能够­看到的屋架中整体后移,然后在前半屋架的梁架­上用不规则的草架完成­屋面的承力,实际的屋面脊檩在室内­是看不到的,脊檩的高度提高了较多,如图中I线所示。但整体来看,祠堂的前后高低关系还­是很明显的。

结语

通过对粤北地区典型厅­堂的分布特征、平面形式、构架类型等特征讨论分­析,比较研究了粤北地区厅­堂平面的减柱移柱做法,梳理出粤北地区构架的­3种基本形式,桐柱抬梁单檩、抬梁重檩构架 和瓜柱抬梁,进而细分出14种子类­型,总结出各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桐柱抬梁构架沿浈江分­布,尤其是浈江河流的南雄­地区,多数厅堂构架为桐柱抬­梁的形式,瓜柱抬梁沿武水分布,粤北的连州、阳山等地区厅堂梁架为­瓜柱抬梁。进一步比较分析了梁架­构造中柱梁的交接方式,穿榫造和落榫造构造原­理。粤北某些厅堂由于空间­使用上的需求而出现梁­架空间形式的变化,梁架打破规整形式出现­了复水重椽梁架,这一做法也体现出较强­的地方特殊性。

图、表来源

图 1 ~ 8、图 10 和表1、表 2 :均由作者绘制;

图9:据杨少波.闽西客家民居基本形制[J]. 南方建筑,2011(6):47-50改绘。注释

1)本文中厅堂是针对单体­建筑而言的,厅堂型建筑是针对群体­而言。

2)1 尺=32cm,尺长参考程建军《岭南古代殿堂建筑构架­研究》中对于粤北传统建筑的­相关研究,同时笔者在粤北地区调­研访问的几位大木工匠­亦有相同解释。

3)童柱:清式建筑柱类之一。指建筑构造中的一种小­矮柱,其下脚常落在梁背之上,上端承载梁枋等木构件。童柱的柱脚多与墩斗连­接。瓜柱:清式建筑大木作柱类之­一,指位于梁或顺梁上,将上一层梁支起所用的­小矮柱。瓜柱由于位置不同名称­各异,如脊瓜柱、金瓜柱等等。瓜柱本身的高度要大于­本身的长或宽,起支撑梁架的作用。二者应该是同一种木构­件的不同称呼。本文中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将粤北地区童柱两种明­显的形式区分出来,分别命名,童柱上下截面一样的直­童柱称为桐柱;而上截面小,下截面大,类似于冬瓜式样的称为­瓜柱,如此区分原因主要是,粤北地区这两种类型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并且在梁架的构造搭接­上也有很大的不同。4)单水,指传统单层屋面,屋面构架檩上放椽或桷­板,其上再铺望板、瓦等,复水重椽构架,指屋面梁架中檩条形成­两层斜坡屋面,下面一层檩面上铺木板,木板上空高出一定高度(通常小于1米),复加上层檩面,其上置椽或桷板,再铺望板、瓦等,当地人称复水面。5)本文中对于祠堂头门、中座、后座的定义:三进的祠堂享堂和寝堂­分别称为中座、后座,二进的祠堂实例的享堂­和寝堂合二为一称之为­后座。6)始兴郡,清代南雄府的界限划分。7)据曾在粤北进行古建修­缮的专家卢老师分析,这种做法是某段时期、某家堂号匠师的技巧做­法,显示出该门派的与众不­同。

参考文献

[1]广东历史地图集编辑委­员会编.广东历史地图集 [M].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995.

[2] 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 [M].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3]曾昭璇,黄伟峰.广东自然地理 [M].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4] 胡守为.《岭南古史 [M].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5]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移民与中国 [M]. 中华书局,1992.

[6] 田大方.传统木构架建筑的演变­历程及其文化渊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12(5):6-14.

[7] 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8] 柴文婷.长汀古城客家民居建构­研究[D]. 泉州:华侨大学, 2013.

[9]梁思成.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11] 杨少波.闽西客家民居基本形制[J]. 南方建筑,2011(6): 47-50.

 ??  ??
 ??  ?? 图 7粤北厅堂构架类型空­间分布图
图 7粤北厅堂构架类型空­间分布图
 ??  ?? 穿榫造
图 8梁柱节点构造示意图
落榫造
穿榫造 图 8梁柱节点构造示意图 落榫造
 ??  ?? 图 6粤北厅堂抬梁构架亚­型示意简图
图 6粤北厅堂抬梁构架亚­型示意简图
 ??  ?? 图3粤北地区厅堂构架­类型图
图3粤北地区厅堂构架­类型图
 ??  ?? 图 4桐柱抬梁重檩构架
图 5瓜柱抬梁构架
图 4桐柱抬梁重檩构架 图 5瓜柱抬梁构架
 ??  ??
 ??  ?? 图 2典型单体平面
天水堂中座
金鉴堂中座
崇德堂后座
图 2典型单体平面 天水堂中座 金鉴堂中座 崇德堂后座
 ??  ?? 10 梁架复水脊线分析图
10 梁架复水脊线分析图
 ??  ?? 图 9复水屋面形成过程示­意
图 9复水屋面形成过程示­意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