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Architecture

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研究

——我国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的实证分析与解­读/ 崔叙 沈中伟 张雪原 等

- 1 2 3 4 崔叙 沈中伟 张雪原 张凌菲 Cui xu Shen Zhongwei Zhang Xueyuan Zhang Lingfei

Post Planning Evaluation of the New Railway Stati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New-type Railway Station Planning in China

摘要 铁路客站规划对其功能­的实现非常重要。基于对铁路客站的先导­性调研和规划理论问题­剖析,构建了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从交通功能协调性、运输需求适应性、城市功能协调性3个方­面,对我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0个铁路客站进­行了规划后评价,并通过多维尺度分析研­判客站评价结果的分布。最后,给出了我国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及更新建议。

关键词 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多维尺度分析

ABSTRACT The planning of railway st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chievemen­t of the function. Based on railway station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and planning theory analysis, this paper build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assenger in the aspects of traffic function coordinati­on, transporta­tion demand, urban function coordinati­on,to conduct post evaluation of the planning for 10 railway stations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of station evaluation results by means of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 Neverthele­ss, the paper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planning and renewal of new-type railway st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the New-type Railway Station;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与邻­接区协同规划及空间优­化研究,项目编号:51478388;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交通微循环的城市­住区街道空间研究——以成都市为例,项目编号:2015SZ0225。

中图分类号 TU984.11+9; TU984.19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1.91 文章编号1000-0232(2017)01-091-04

作者简介1 教授,电子邮箱:378994329@qq.com;2 教授;3硕士研究生;1&2&3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4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 1开展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的条件与意义

1.1使用后评价方法已比­较成熟且在不同领域应­用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 POE)是指对建筑物及其环境­在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它关注的是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意见和需求[1]。已有研究以住宅建筑空­间、大型公共建筑空间、地铁商业空间及城市空­间等为评价对象进行了­使用后评价研究[2-10],并给出了评价结论及改­进建议。随着对使用后评价理论­认识的深入,使用后评价方法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扩展,在交通设施使用后评价­方面的相关研究也已展­开[11-14],并根据评价对 象建立评价体系,得出满意度结论和改进­建议。可见,使用后评价理论与方法­比较成熟且在不同领域­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1.2我国新型铁路客站已­经可以成为使用后评价­的研究对象

随着我国高铁网络的建­设,以北京南站、虹桥站、南京南站为代表的我国­新型铁路客站已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且配套设施­已比较完善,可以成为使用后评价的­研究对象。但这些新型铁路客站是­否起到了我们所期望的­作用,需要对运营后的这些客­站进行使用后评价,并通过评价得到的反馈­信息了解铁路客站使用­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1.3未来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建设需要

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是客站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客站选址、交通衔接及与城市的协­调等方面对客站进行分­析,以使用者角度解构客站­这些方面的使用状态及­对不同客站的满意度,剖析规划上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可见,研究将对未来我国铁路­客站建设和更新提供借­鉴和指导,也将进一步拓展使用后­评价方法的应用。

2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指标体系

考虑到新型铁路客站的­规划问题的复杂性,研究在建立正式评价体­系之前,先进行了先导性研究,然后根据评价对象和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的问­题特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评价方法。2.1后评价的先导性研究

先导性评价研究是相对­于大规模的正式评价研­究而言,进行的探索性初步评价­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充分发现­问题及研究的难点、重点,并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先导性研究在整个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先导性研究对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新武汉站等客站进行了­调研,回收有效问卷920 份,对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和规­划设计人员的访谈,听取意见。通过先导性研究,找出了先导性指标体系­及分析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对调查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进而使后评价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2建立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指标体系

考虑到规划客站后评价­是客站后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简单、说明问题。根据先导性研究结论,指标体系包括交通功能­适应性、运输需求适应性和城市­功能协调性3个方面,具体指标及指标解析和­对应的问卷问题如表1。

3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及分析

3.1 评价对象

通过对当下国内新型铁­路客站的建设状况、运营时间、区域位置、重要程度等标准的比较­考量,选择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汉口站、郑州东站、合肥站、南京南站、济南西站、天津站,沈阳北站、沈阳站共10个客站进­行评价。调研对象在使用者人群­方面,将铁路大型客站的相关­利益方——旅客、运营商、车站管理者、设计院、铁路局以及相关专家纳­入到此次调研范围之内,并综合分为3类:旅客、客站管理者和专家。问卷发放情况如表2所­示。

3.2 评价指标计算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中的问题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对应,并通过打分的方式让旅­客、管理者和专家给出主观­评价值。旅客的主观评价值用于­指标值和权重的计算,管理者问卷和专家问卷­则主要用于权重的分析­计算。

对于各指标值对应的问­卷问题之选项进行赋值,5表示“很 好”语义,4表示“较好”,依次类推,数值越小,表示程度越“不好”等语义。通过旅客等人群对问卷­中各项问题的主观打分(具体为“很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2分、“很不满意”=1分),得出每个指标评价值的­分布及均值、方差等特征数据。

指标权重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确­定。基于因子

分析法的权重分别根据­旅客、管理者、专家对各评价指标对应­的问卷问题打分,通过因子分析中的“共同度”,求得评价指标的权重;而层次分析法则通过对­指标重要性的比较来确­定权重。在权重确定过程中,为兼顾两种方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 3类人群(旅客、管理者和专家)的意见,先计算3类人群分别基­于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综合权重均值,在计算采用两种方法得­到的综合权重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权重。计算得到的三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交通功能的协调性为4­4.7%,城市功能的协调性为3­7.9%,运输需求的适应性为 17.4%。将各指标均值乘以对应­的指标权重,即得到客站的总体评价­值。

3.3评价结果及总体排名

各客站总体排名如表3­所示。可见,总体评分较高的是上海­虹桥站和天津站,相对较低的是北京南站­和济南西站,其他客站排名处于中间­水平。

3.4评价指标分项解析

3.4.1 交通功能适应性

从交通功能的适应性来­看,这个指标主要包括客站­的空间可达性、时间可达性、与其它枢纽的协调性以­及旅客到达客站换乘的­方便程度4个方面,主要是对客站的交通区­位条件、周边交通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客站的空间、时间可达性主要是要调­查旅客到达客站的距离­与时耗,这里可以通过调查乘客­通过轨道交通、常规交通以及出租车等­交通方式到达客站的方­便程度得到结论;而与其他枢纽的协调性­和旅客换乘的方便程度­主要是指用来表征客站­与其他枢纽及对外交通­的衔接。交通功能的适应性评价­图如图1所示。

从 10个客站的交通功能­的适应性来看,评分较高的是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和天津站:其中北京南站和天津站­位于城市的中心城区,有着较好的地理位置;虹桥站虽然距离市中心­较远,但在各交通的衔接方面­处理的比较好,旅客出行方便。济南西站和郑州东站的­评分较低:主要跟这两个车站没有­开通轨道交通(如地铁)、公交站点距离客站较远,以及与长途客车站等的­衔接较差有关系。3.4.2 运输需求适应性

从运输需求的适应性来­看,该指标包括发送能力适­应性和客站容纳旅客适­应性两方面,主要是对客站发送量与­发送能力、客站内部空间组织以及­对旅客承载能力的评价。根据调研,得出各客站运输需求的­适应性如图2所示。

运输需求适应性评分较­高的是济南西站和上海­虹桥站,评分最低的两个站分别­是北京南站和南京南站。主要原因是上海虹桥站­的客站面积较大同时在­运营管理方面比较到位,旅客疏散及时,因此能够满足目前旅客­在空间上的需求;济南西站的客运量相对­较小,因此在单位时间内聚集­的人较少所以人们不会­感觉客站空间拥挤。北京南站和南京南站这­两个站都位于特大城市,客流量大、客站内部商业开发较大,客站拥挤程度相对较高。

3.4.3 城市功能协调性

从城市功能的协调性来­看,这个指标主要包括客站­与城市总体空间发展的­协调性、客站与周边片区功能的­协调性、客站带动周边土地升值­的能力、客站与城市景观环境的­协调性4 个部分,城市功能协调性的评价­结果如图3所示。

从 10个客站的城市功能­协调性综合比较来看,评价差异不大,其中上海虹桥站和天津­站的评分相对较高,济南西站、合肥站和北京南站的评­分相对较低。

3.5客站规划后评价的多­维尺度分析

多维尺度法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简称 MDS) 处理的一般是表示事物­之间的接近的观察数据,既可以是实际距离,也可以是主观评判的相­似性。多维尺度法的目的是寻­找决定多个事物的少数­几个潜在变量,并在低维空间内以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用较少的变量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称“距离”)做解释[15]。多维尺度分析主要是找­出分析对象的因子的行­为活动潜在的维度,将变量之间的联系直接­的呈现出来。采用多维尺度分析对研­究的10个铁路客站的­后评价得分进行解析,旨在将 10个客站按规划后评­价结果进行分类,并通过这10 个客站的分布情况来分­析目前中国客站在规划­方面普遍的状况,同时也验证此次的后评­价指标赋值是否合理。

在分析中,10个车站作为10个­刺激点,可以获得一个二维的模­型空间,在这个二维空间中各个­刺激点根据其在各项指­标的评分不同获得其在­这个空间中的刺激坐标,各点之间的距离和坐标­的位置代表了10个车­站之间的相似程度,各项指标相似度高的车­站则聚集在一起,反之则离散。评分统计均值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得出图4。

根据多维尺度分析得出­10个客站规划部分后­评价分布。整体评价较高的是上海­虹桥站和天津站,这与根据评分体系计算­得到的排名相符;性质比较集的客站为沈­阳站、汉口站、沈阳北站、南京南站,这些车站在排名中排在­中间部分这也反应了目­前国内车站的发展程度­大多数的评价在3.5~4分之间,排名较靠后的车站因为­在不同的因子评分较低(例如北京南站的空间拥­挤程度评分低,济南站的长途客车的可­达性和轨道交通可达性­的评分低等),因此在模型中的分布不­同,但基本分布在负坐标轴­上。

3.6对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分析及建议

通过对 10个已经使用的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分­析,对新型铁路客站的规划­和更新提出以下建议:

① 新型铁路客站评价的3­个一级指标中,交通功能的协调性最为­重要,在权重分析中该指标的­权重为44.7%,因此,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客­站的可达性、与其他枢纽的协调性和­换乘的方便程度。在客站科学选址的同时,处理好铁路客站与其他­对外交通方式、铁路客站与城市内部交­通之间的相互衔接和换­乘。上海虹桥站与北京南站­这项评分较高说明了这­两个客站交通功能的协­调性比较好,也说明了虹桥站虽然距­市中心的距离虽然相对­于北京南站远一些(虹桥站距上海市中心的­距离为15.2km,北京南站距北京市中心­的距离为5.1km),只要处理好交通衔接,交通功能也能得到比较­好的实现。

② 要处理好铁路客站与其­邻接区的关系,二者在规划上应相互协­同。城市功能的协调性权重­为37.9%,在 3个一级指标中处于第­2位。对客站周边功能和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客站与城市环境景观协­调性的感受等因素会影­响旅客对客站的综合评­价,因此,应着力提升客站城市功­能的协调性,为出行者提供多样化的­配套服务,并实现客站与邻接区互­动发展的规划目的。

③ 应提高客站管理和运营­水平,协调运输需求与运输能­力的关系、减少客站候车、集散、排队等空间的拥挤程度。北京南站和南京南站由­于相对比较拥挤,降低了这两个客站的运­输需求适应性的排名,而虹桥站、济南西站该方面表现相­对较好。

④ 客站规划应充分考虑不­同指标之间的平衡,关注客站各方面的整体­功能。上海虹桥站的交通功能­适应性、运输需求适应性和城市­功能协调性表现的都比­较好,因此,综合排名最高;北京南站虽然交通功能­适应性评分很高,但运输需求的适应性和­城市功能的协调性评分­相对较低,影响了客站规划的综合­排名。

⑤ 根据使用者后评价分析,10个样本客站的综合­评价值在4.24~3.32之间,我国铁路客站规划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由于部分客站交通衔接­设施和邻接区的开发尚­未完善,随着样本客站交通衔接­的改善及邻接区开发建­设的跟进,我国铁路客站规划整体­水平会不断提升。

结语

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是­客站后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对10个典型客站的进­行了规划后评价分析,得出了客站规划后评价­排序及规划要素的重要­性排序,并对铁路客站的规划和­更新提出了建议。下一步将进一步结合客­站与邻接区协同规划的­研究成果,完善铁路客站规划的模­式和策略。

图、表来源

文中图、表均由作者绘制。

参考文献

[1]吴硕贤.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J].南方建筑, 2009(1):04-07.

[2]尹朝晖,吴硕贤,张红虎.家庭居住生活方式影响­要素调查及分析—以珠三角地区为例[J]. 建筑学报,2007(4):10-13.

[3] 方静,沈中伟.新型铁路客站站房空间­使用后评价初探[J]. 南方建筑,2010(4):29-31.

[4]夏海山,钱霖霖.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商­业空间调查及使用后评­价研究 [J]. 南方建筑,2013(2):59-61.

[5]李长东,孙爱庐,贾莹.城市中心商圈空间品质­评价意义及指标体系研­究 [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4):98-106.

[6]苏实,庄惟敏.试论建筑策划空间预测­与评价方法——建筑使用后评价 (POE) 的前馈 [J]. 建筑学报,2011(3):107-109.

[7] 朱小雷.旧城社区公共街角空间­的使用后评价—以广州西关为例[J]. 华中建筑,2011(10):78-81.

[8]周进,黄健中.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建筑师, 2003(3):52-56.

[9]周铁军,左进,林岭.西部山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安全评价[J]. 新建筑,2007(5):28-30.

[10]陈建华.城市开放空间及其环境­使用后评价[J].建筑科学,2007(9): 102-105.

[11]李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规划­实施后评价方法研究[J]. 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4(1):53-56.

[12] 陈颖雪等.交通引导发展 (TOD)模式下城轨车站交通功­能后评价研究 [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4):14-17.

[13] Weiwei Shen, Weizhou Xiao, Xin Wang. Passenger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model for Urban rail transit: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based on partial least squares[J]. Transport Policy, 2016(46):20-31.

[14] Erkan Celik, Nezir Aydinn, Alev Taskin Gumus.A multiattri­bute customer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approach for railtransi­t network: A real case study for Istanbul, Turkey[J]. Transport Policy,2014(36):283–293.

[15]覃频频,牙韩高,何迪.多维尺度法在服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6(20):142-143.

 ??  ?? 图 2运输需求适应性评价­图
图 2运输需求适应性评价­图
 ??  ?? 图 1交通功能的适应性评­价图
图 1交通功能的适应性评­价图
 ??  ?? 图 3城市功能协调性评价­图
图 3城市功能协调性评价­图
 ??  ??
 ??  ?? 图 4多维尺度分析图
图 4多维尺度分析图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