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Architecture

客家围村式村落的动态­式有机更新——以广东英德楼仔村为例/ 王竹 徐丹华 王丹 等

——以广东英德楼仔村为例

- 1 2 3 4 王竹 徐丹华 王丹 王珂 Wang Zhu Xu Danhua Wang Dan Wang Ke

The Dynamic Organic Renewal of Hakka's Walled-villages: A Case Study on Louzai Village in Yingde City, Guangdong

摘要 以广东英德楼仔村为例,归纳客家围村式村落的­原型、主要特征及空间更替状­态,从历史文脉、产业发展与活态生活的­需求出发,阐述动态式有机更新的­思路与方法。在产业联动发展策略下,注重空间规划和产业策­略的配合,以模块化设计手法渐进­开展实践,实现合理的产业经营与­宜居的人居环境,以提高当地的生活品质,达到乡村在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空间形态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 客家围村;动态式;模块化;广东英德楼仔村;有机更新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ase study of Louzai village, this paper conducts a research on the typology,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replacemen­t conditions of Hakka’s walled-villages. It tries to illuminate the dynamic organic renewal strategies and methods, based on history context,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living life requiremen­ts. It takes advantage of industrial linkage and then ask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both spatial and industrial planning. To take a modular design method in the dynamic renewal practice makes it possible to realize the rational industry management and livable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By doing so, it will achieve sustainabi­lity in economic, social and spatial morphologi­es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 Hakka's walled-villages; dynamic; modular; Louzai village in Yingde City; organic renewa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低碳乡­村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512380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4BAL07B­02。

中图分类号 TU-023; TU-024; TU-80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1.010 文章编号1000-0232(2017)01-0010-06

作者简介1 教授,电子邮箱:wlb-art@163.com;2&3&4 博士研究生;1&2&3&4 浙江大学建筑系 1项目背景

1.1 村庄概况

楼仔村为广东省英德市­九龙镇东部的客家自然­村,村域面积大约为 6km2,耕地面积为 220.9 亩。全村共有 83 户,520 人,其中劳动力总人数为 350 人,聚居于此的均为客家汉­族人,主要为吴林两氏,存留有浓厚的客家文化,村庄依旧维持着当地典­型的围村形态。

该村位于喀斯特地貌区,距离广东省最长、最密集的峰林景区——英西峰林景观带仅4k­m,极目远眺目之所及的层­层叠叠的青山即为石灰­岩山峰。省道S348 线穿 越村庄北部,为英德市中心到达英西­峰林主景区的必经之地(图1),交通便利,自然风光优越。因其村民凝聚力强、地理位置优越,楼仔村在九龙镇推广砂­糖桔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当地发展砂­糖桔的龙头农业村,但近年来,当地的砂糖桔出现成片­的“黄龙病”,导致树苗枯死、严重减产,给九龙镇尤其是楼仔村­的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打击,亟需进行产业调整和转­型。1.2 历史文化

九龙镇当地的客家自然­村主要由先民在元末明­初迁入后逐渐形成,据《九龙镇志》(2008年版)记载,其客

家村落以围村形态为主,变化多样,旧式样有四点金、围龙屋、三幢出水等,其中以围龙屋居多。但在解放后普遍被拆掉,建成直街直巷的排屋,但依旧保留有一些客家­围村的重要特征,如中轴线上设立祠堂,村前为风水塘,村 后有树园。可以说现存的围村形态­是解放后客家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的结果,对于研究当地本土建筑­有着重要意义。

在九龙镇众多客家自然­村中,以楼仔村的围村建筑形­制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其客家人在200 余年前迁入该地区,已历经14 代。1960 年代,由于风水要求和村落发­展等原因,整村进行了迁移,由老屋迁往现址的围村,建设采用了当时典型的­排屋型围村样式。

1.3客家围村式民居

1.3.1 典型的空间格局原型

对九龙镇当地多个客家­围村形态进行整体归纳­后(图2),可得典型围村的空间格­局原型(图3)。

内向式网状布局:围村由直街直巷的排屋­形成横纵交错的网状布­局,由围墙围合形成较为内­向的聚落,以抵御外敌侵入。

重宗祠风水文化:围村中轴线上设立有吴­林两氏合用的宗祠,从主入口通达祠堂的建­筑为公共开放廊道,在流线和视线上加强了­中轴线地位。受风水观念影响,围村牌楼设置在村庄的­东南方向,即八卦中的巽位,“坎宅巽门”,取其吉意。客家人还认为“塘之蓄水,足以荫地脉,养真气”,因此围村前往往有半圆­形水塘,作为风水塘之用,取养人蓄财的寓意。

产居相互依托:围村前风水塘,也是生活用水来源,更是渔业发展的基础;而围村后往往有较大的­树园或竹林,则为最主要的农业资源。可见,一直以来,围村建筑和周边环境和­谐共生,达到了居住与产业一体­化自给自足的良好状态。

以楼仔村为例,排屋式民居整齐排列,被东西向横街与南北向­纵巷划分为九排六列(图4),往往由九开间、五开间等模数拼合为同­山共脊的建筑体。中轴线上第七进为祠堂­佛龛陈设处,前六进中轴线上所处的­建筑均为公共开放空间,为村民聚会、议事的主要场所。从入口门洞向祠堂看,每入一进,都上升数个台阶,随着进数增多,地面标高逐步抬升,祠堂所处的标高为最高;站在祠堂向入口回望,其标高设计加强了一定­的庄严感,客家人浓厚的宗祠文化­可见一斑( 图 5)。

1.3.2 新旧建筑更替

随着社会发展,楼仔村也不免拆旧建新­满足村民日益强烈的现­代生活需求。但与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所不同,楼仔村基本是在原有宅­基地上新建,甚至开间格局都得到保­留,但增加了房屋高度,一层坡屋顶夯土墙建筑­被两三层的平顶混凝土­建筑所替代。

因此建筑更替之下,楼仔村得以保留着原有­的围村肌理,同时也呈现着三个时期­的建筑:20世纪 60年代的土坯房、90年代第一批更新的­砖混结构建筑、2000年后

第二批更新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建筑比例分别为45%、6%和 49%(图 6)。60年代的土坯房一户­一般为五开间,由北向入口进入,仅在南向开小窗通风采­光;90 年代第一批更新建筑还­保留着由北入户的习惯,南北两侧均有开窗,二楼往往悬挑1~2m,物理环境有所提升;2000年后第二批更­新的建筑,则改为由南入户,也多有二层悬挑,建筑内部采光通风等较­前更佳。

从鸟瞰图看(图 7),围村保留着完整的格局,新老建筑交错,高的平顶和低的坡屋顶­相连,呈现着一种奇妙的特色­和独特的形式氛围,让人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在围村中一层层叠合。

1.3 发展定位

根据村庄整体区位、客家文化底蕴和产业状­况,楼仔村具有极大潜力发­展以客家文化为特色的­休闲农业 ( 图8)。一是交通优势,楼仔村在英德市中心前­往英西峰林景区的必经­之路上,受到良好的游客资源带­动作用;二是产业潜能,农业一直以来是楼仔村­的产业核心,尽管目前遭受黄龙病的­冲击,但农业基础良好,进行转型引导后,将具有巨大的休闲农业­资源;三是围村文化浓厚,楼仔村不仅在空间形态­上是该地区建筑规模最­大的围村,而且其客家语系文化、乡绅文化、特色饮食文化及民间传­统绘画等氛围浓厚,加之吴林两氏家族和谐­相处,热情好客,对于游客深度感受客家­文化、围村特色有很好的基础。

依托英西峰林景区带来­的游客流量和自身的发­展潜力,楼仔村以休闲农业、体验经济为核心,以客家文化为特色,把握农业转型升级的契­机,进行多产联动,尤其是一产和三产的联­动,将生态、农业、体验、民宿、特色餐饮和当地景观、建筑空间结合起来,对内完善为村民服务的­公共活动及基础设施,对外完善面向游客的旅­游服务设施,在现有的空间环境内,通过规划与设计满足不­同人群的现代生活需求。

2理念架构:动态式更新

2.1乡村人居环境的动态­式更新

在如今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的经济状况、社会环境、政治政策、生活理念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不断面临着变动和­更新,给在乡村生活的村民带­来重重挑战和机遇,因此当下乡村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需要按照村­民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进行动态式更新。

乡村是活态的乡村,需要有生产生活的活力,因此规划和建筑设计需­以动态式有机更新为理­念,根据需求的变化能够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妥善处理过去与现在的­关系,以局部带动整体,达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促进乡村活态发展。乡村是以人居为核心的­空间,不能恪守成规一味刻板­保护,而要在尊重村民生 产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满足日常生活和产业发­展需求,赋予乡村经济发展的潜­力。

第二,传承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适当加入新元素,顺应动态的新需求,提升居住生活品质。即使在历史文物保护领­域的观念,也进行了更新。从1964 年《威尼斯宪章》中要求的严格保护,到1994 年《奈良宣言》中重新定义了文化的多­样性和遗产的多样性、价值与原真性——“做出保护决定应根据文­化地理情境,而不是参照一套普世原­则”。而对于有一定历史的普­通乡村,更要因时因地适当进行­空间的功能置换,引入新的设计和功能需­求,激活乡村。

第三,保留一定的村庄记忆,完善发展延续肌理。历史积淀是乡村的珍贵­资源,长期形成下的空间形态­既有自然选择的优势之­处,也存留着村民生产生活­的共同记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和延­续乡村文脉,是乡村自我特征的显现,有助于乡村特色化发展。

2.2整改思路:新老共生,品质围村

在楼仔村休闲农业的产­业发展需求下,在村庄规划结构中融入­农业体验园、商业休闲、围村民宿、客家餐饮等复合功能。以动态式更新理念为指­导,深入挖掘自然环境、产业资源、村民需求,结合村庄历史、文化状态,

规划思路确定为“新老共生,品质围村”,延续围村典型特征,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2.2.1 新老共生

如今楼仔村的新旧建筑­并存,呈现着真实的历史发展­痕迹,已成为围村的一个典型­特征,需要保持并优化这样新­旧对比的状态,不随意拆除老建筑,新建筑的选址则遵从村­庄肌理。在对新老建筑更新整治­式,采取不同的策略,让老建筑重新焕发光彩,新建筑与整体协调。2.2.2 品质围村

在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上加以引导,完善市政、公共服务、旅游接待等基础设施,运用可持续的产业联动­策略,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实现合理的产业经营与­宜居的人居环境,提高当地的生活品质。

3项目实践:动态式更新

3.1产业更新策略:动态适应市场

3.1.1 多元化

改变目前单一经济作物­现状,以避免病害发生导致的­大规模损失,依托产品品类的多元化­来保持生态系统平衡,以花卉、作物、蔬果等不同类型的产品­互相支持,调节土壤肥力、害虫周期,也便于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从而达到区域范围内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

3.1.2 全季节

根据当地气候、市场需求筛选出多种适­宜的产品, 保证全季节拥有丰富的­花期、果期、体验期,做到“月月有主题,季季有新意”,在不同季节都有较强的­旅次吸引能力,加强旅游业的发展。

3.1.3 景观化

利用村庄大范围开阔的­土地,打造大地景观,把农业景观化,采用艺术农业、花海经济等方式,利用地形地貌形成一定­的景观格局,彰显特色,提高农业旅游的竞争力。3.1.4 全产业链

从第一产业出发,带动相关的第二产业,适当发展无污染的加工­业或手工艺,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与互联网和旅游业­结合起来,运用网上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和宣传,吸引居民来到现场体验­休闲农业,从而做到一产、二产、三产联动,达成全产业链的发展,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2空间更新策略:模块化动态式更新

围村型村落的有机更新­需从不同层级上把握。整体和单体两个层面并­行,更注重整体空间的营造;环境和建筑两个维度并­行,更注重环境品质的提高。由于资金、人力、物力的限制,可采取模块化动态式更­新策略,进行较有适应能力的设­计,根据不同阶段的资源和­需求,进行分期建设、动态发展。具体更新策略从横街、纵巷、新建房屋、传统房屋四个层面来进­行(图9)。

3.2.1横街更新策略:“街做面”,置入模块化生活空间体­系

横街作为目前村民户外­交往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满足着村民交流、休憩、堆放物品等多样功能(图10),由于三个时期的新老建­筑夹杂布置,横街的围和界面呈现着“老屋-新屋-空地”等不同的组合关系,变化丰富。根据芦原义信的外部环­境分析理论,建筑物之间的距离(D)与外墙高度(H)的比例(D/H)影响着心理感受。横街的 D/H 值接近于1(图11),给人内聚、安定与不至于压抑的感­觉,为适宜的交往空间尺度。但其空间品质相对较低,需要置入模块化生活空­间体系对横街立面更新,进行空间品质的提升。

模块需结合功能设置。横街的立面更新设计需­保持并优化原有的生活­需求,将晒衣、挂物、堆柴、休憩等功能整合在一起,使得街道立面成新系统,而能够满足原有的浓厚­的生活气息。

模块还需利用现有结构­进行设计。在夯土老建筑上,结合夯土墙的洞口形成­支架,将新附加的架构建立在­原有的结构形式上,充满乡土气息的设计能­很好地保持乡村特色,而又能将造价降低,有更好的可实施性;在混凝土新建筑上,将结构悬挂在楼板上,经济可行。

根据以上两个原则,模块式生活空间系统由­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堆柴­模块、座椅模块、晾晒模块等的单体组成(图12),并可进行不同数量、不同类别、横向延伸等多样的组合­设计,对如何分别嵌入夯土墙­建筑和砖混

结构系统均有考虑(图13)。同时材质采用混凝土与­木材结合的形式,容易养护、耐久性强,也将建设成本降为最低。该系统可根据资金、人力等资源按需建设,不必一步到位,而采用渐进式的、动态的更新策略,以满足村民变化的功能­需求。

3.2.2纵巷更新策略:“巷做顶”,营建巷道生活微循环系­统

纵巷空间由山墙面界定,无建筑物出入口,仅为交通通过和排水之­用,水泥材质的下垫面不易­渗水,易脏又亲切感不足;立面日久失修,夯土墙面逐年受侵蚀,混凝土墙面多脏渍;排水明沟外露,有碍观感。相对来说,纵巷空间是一个消极空­间。

要提升围村的整体活力,必须营建巷道生活微循­环系统,一体化解决现有问题,提升纵巷的空间品质,吸引更多活动发生。

由于新老建筑并存,纵巷由“老屋-老屋”、“老屋 新屋”、“新屋-新屋”这三种模式构成,由于建筑高度变化,D/H值也发生着强烈的波­动,从0.53变化到0.26,让人感到比较压抑逼仄(图14)。而在传统建筑中,往往用门楼将两侧山墙­联系起来,降低了心理上的高度认­知,减弱了在山墙间的压抑­感。通过对这一手法的活用,可在纵巷上设置门楼或­者顶棚等模块构件(图15),降 低心理上的视觉高度,也为纵巷空间增加活力­元素,促进交往活动发生,营建巷道生活微循环系­统。同时通过对门楼或顶棚­的不同规格的设计,还可以区别出主要巷道­和次要巷道,并且可按需设计,先集中资源完成主要巷­道的模块构件,进行动态式的更新。

3.2.3新屋更新策略:“整立面”,构建统一多彩新面貌。

新屋是相对夯土建筑来­说的,指90 年代和 2000 年后新建的房屋,为平屋顶,2~3层楼高,仅正立面贴马赛克,其他面则是混凝土墙面­裸露,暴露在外脏渍斑斑,对于整体村庄的建筑环­境影响很大,亟需整改。

对现有新屋进行形态学­分析之后,可归纳为三大类型: “L”型、“一”型、敞廊型。“L”型,多为三层或四层房屋,顶层局部突起呈"L" 型;“一”型,多为三层或四层房屋,顶层局部突起呈" 一 " 型,“一”型的位置及方向根据楼­梯间位置变化;敞廊型多为二层房屋,建造于90年代左右,二层悬挑且多为开敞走­廊,多有装饰。

总结出原型之后,对于这三类原型提出了­具体的更新设计手法,统一墙体颜色、逐步改造门窗,使用木质格栅对空调机­位进行遮挡,提升视觉观感品质(图16)。

而从整体上对建筑立面­进行控制则更为重要,色彩控制是其中最为有­效的设计手法。对于正立面,在现状基础上进行门、窗改造,形成统一、明亮的浅色背景正

立面,提供浅色的色卡范围,根据户主意愿及实际情­况任意选择。对侧立面,以咖啡色系为主,有深浅不同的变化,从两端到中轴线,山墙颜色逐渐变浅,形成丰富多彩的侧向效­果(图17、18)。立面构件改造、色彩统一,可根据一定时序进行动­态式分期建设。

3.2.4老屋更新策略:“换功能”,激活区域公共空间活力

夯土结构的老建筑,目前往往为放置杂物等­仓储功能,极少作为居住功能使用,建筑利用率低。可在适当的村庄节点处,对老屋进行功能置换,转化为为村民和游客服­务的公共空间,如村民议事厅、村民活动室、游客中心、民宿和客家餐饮等功能。改进后重新拥有使用功­能的夯土建筑空间也更­易成为当地旅游业的特­色吸引点,空间设计能够反向促进­产业发展。

在设计手法上,利用旧有的传统夯土建­筑结构,引入钢结构进行进行改­建加固修缮,采取开大洞口、开天窗等现代设计手法,使用玻璃等材质和夯土­墙形成材料的对比(图19),保留历史痕迹,也引入现代元素,让两者和谐相融,让老建筑重新焕发活力。

结语

我国的传统村庄往往有­着历史积淀和自发演变­的历程,在乡建过程中,如何把握新旧建筑的关­系进行有机 更新,是一个重要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农村建设在拆旧建新­过程中往往进入了大拆­大建以求快速发展的误­区,导致乡村肌理破碎、共同记忆丢失;而近些年来对于传统保­护的理念有时又过于僵­化,保留了老建筑的美丽空­壳,但缺乏现代生活设施而­无法使人宜居,失去了原本生活的气息,被沦为“展示品”;更普遍的状况是,虽然乡村人居环境在不­断改善,但因其本身产业经济式­微,无法给予村民稳定的工­作机会,导致人口外流,加剧城乡发展不平衡。因此新时代的乡建理念,需要动态地把握历史与­当下的关系,权衡乡村活态发展和历­史记忆,从经济形态、社会形态和空间形态等­多角度全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以楼仔村为代表的围村­型村落从动态式有机更­新理念出发,依据乡村文脉肌理和社­会发展新需求,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利用模块化的设计手法,注重空间规划和产业策­略的配合,以实现合理的产业经营­与宜居的人居环境,提高当地的生活品质,达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  ?? 图 13 新老建筑模块式设计示­意图
图 14 纵巷 D/H 值
图 15巷道生活微循环系­统设计图 16 立面构件更新设计图 17、18 色彩控制设计
图 19 老屋功能更新设计
图 13 新老建筑模块式设计示­意图 图 14 纵巷 D/H 值 图 15巷道生活微循环系­统设计图 16 立面构件更新设计图 17、18 色彩控制设计 图 19 老屋功能更新设计
 ??  ??
 ??  ??
 ??  ??
 ??  ?? 图 6建筑物年代分布图 7楼仔村鸟瞰图
图 8楼仔村规划结构图图 9空间更新策略图 10 横街现状功能图 11 横街 D/H 值
图 12 模块化设计
图 6建筑物年代分布图 7楼仔村鸟瞰图 图 8楼仔村规划结构图图 9空间更新策略图 10 横街现状功能图 11 横街 D/H 值 图 12 模块化设计
 ??  ??
 ??  ??
 ??  ??
 ??  ??
 ??  ??
 ??  ?? 图 1楼仔村区位图
图 2多个围村形态
图 3 围村原型
图 4楼仔村的街巷划分和­中轴线图 5中轴线视线关系
图 1楼仔村区位图 图 2多个围村形态 图 3 围村原型 图 4楼仔村的街巷划分和­中轴线图 5中轴线视线关系
 ??  ??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