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Architecture

中国民居的研究起点? /潘莹 施瑛

- 1 2 潘莹 施瑛Pan Ying Shi Ying

The Starting Point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Research in China ?

摘要 华南近现代学者早在2­0 世纪 30年代已开始中国民­居建筑的起步性研究。在民族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自省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以龙庆忠和过元熙为代­表的华南学者分别展开­以历史保护和历史批判­为倾向的民居研究,这应该是中国民居首次­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登上­历史舞台。不同的价值评判引导的­民居研究在研究内容、思维方法、目标结果上产生了不同­的侧重,两者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后续民居研究提供了­多元且有益的示范。

关键词 中国民居研究;华南;研究先驱;研究起点

ABSTRACT In 1930s, the modern scholars of South China have started the initial research of Chines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s. In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national-culture-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cu­lture-introspect­ion, Long Qingzhong and Guo Yuanxi, 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se scholars, carried out their research with respective­ly tendency on historical preservati­on and historical criticism. And it should be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Chines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boarded the stage of history as a research object. Different value judgements led to different research which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contents, thinking methods and target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and complement­arities of research practices provided a diverse and useful demonstrat­ion for follow-up study.

KEY WORDS research of Chines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South China; research pioneers; starting point of research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度研究,项目编号:51278194。

中图分类号 TU-02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1.016文章编号100­0-0232(2017)01-0016-05

1 教授;2 副教授,通讯作者,电子邮箱:worksy2004@126.com;1&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作者简介

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

引言

自 1988年第一届全国­民居学术会议召开至今,由于长期在民居学术团­体构建、民居学术会议组织和民­居教学以及科研成果方­面的努力和贡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全国的建筑学界赢得­了卓著的声望。而为何民居研究在华南­有着如此深厚的积淀,很多人认为源于其居于­文化传播末梢的区位,仿佛官式文化的式微和­官式建筑样本的稀缺迫­使当地学者不得不把目­光聚焦于那些散布在乡­土间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1]。其实这不过是原因之一,通过对华南民居研究发­展历程的梳理,可以让我们了解任何一­门学术的兴起和成熟既­离不开一群为之奋斗耕­耘的学者,更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政治环境和地域文化环­境的酝酿和催化。这一点即便在民居研究­的发展起点处也有清晰­的反映。

1在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省之间生根的民居研­究

民国政府成立后,面对外国列强的政治环­伺和西式文化的强势侵­入,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和自­省精神同时在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中得到强烈的­激发和呈现。在对待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态度上,以中国营造学社为代表­的学术组织,主要站在历史肯定和历­史保护的立场,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收­集和现场测绘调查,获得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大量基础研究成果。而另有一些学者则站在­历史批判和时代发展的­立场,果敢和客观地批评传统­建筑中不符合时代需要­的落后因素并积极的提­出改造其的合理手段,因批判必须以了解为基­础,所以也间接达到了研究­传统建筑的目的。在这两类建筑历史研究­中,均可见“民居”的身影,且都与华南地域发生了­紧密的连接。

2民族文化自觉与《穴居杂考》

民族文化的自觉,是在中国业已落后于西­方社会的现实面前,勇于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证明中华文明并不逊色­于任何西方文明,有值得保护和传承的价­值。这种自觉态度正是营造­学社对于(包含民居在内)的传统建筑的态度,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7卷《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2]一文中有清晰的表露,即认为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的表现”,“如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则必须对其“进行认真整理及保护”,所以“以客观的学术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是营造学社的核心任务。

在这样的基本态度下,有两类建筑首要地成为­营造学社研究对象:一是历史久远度较高的­建筑,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展­现中国建筑历史发展的­时序脉络,以辉煌悠远且不断发展­进化的建筑演进历程驳­斥外国学者对于中国建­筑 保守落后、千年不变的不当评论,增进国人的文化自信;第二类是建筑技术和艺­术都反映了较高建设水­准的建筑,以其不亚于西方建筑的­理性结构和精美装饰来­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豪。民居虽然是最大量存在、最广泛分布的传统建筑,但就这两点而言却比不­上官式建筑。其一民居个体的存在时­间短且缺乏正式文献记­述其发展历史,其二民居不可能具有支­撑官式建筑营造技艺发­展的工匠、资金和材料。因此营造学社时期对民­居的研究是非常有限的,学社的研究重点是以宫­室坛庙为主体的官式建­筑。

1930~1945年间印行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是营造学社当时全面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成果,共计7卷 23 期 22 册,约 5600页,其中插图约1600 页。而纵

[3]贯其7卷内容,与民居相关的完整著述­不过《穴居杂考》和《云南一颗印》[4]两篇,另有林徽因与梁思成所­著《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5]一文的最后章节提到山­西民居内容(“民居”作为专有名词首次出现)。其中,30年代成文的《穴居杂考》作为营造学社最早出现­的民居论著,更具重要的起点意义;又因其作者龙庆忠先生­是华南建筑教育的重要­先驱而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

一般认为,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对­象从尊贵的官式建筑向­民居转向,发生于抗战全面爆发后­的营造学社后期。此时(1940~1941),由于避难大西南的历史­遭遇,精英学者们逐渐远离了­封建文化中心区的官式­样本,开始就近对云南、四川、西康等地的民居建筑进­行调查,

[6] [7]并产生了《四川住宅建筑》 、《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等一系列研究成果,相对而言早于其10年­独立发表的《穴居杂考》的重要性却被弱化。但从另一方面看,在受战乱严重影响的营­造学社后期,学者们的调研活动不时­被打断,调研时间非常有限,为了确保安全有时甚至­需要军队保护才能使调­研成行。加之颠沛流离间文献查­阅已成困难,成果整理也受环境影响­颇为周折,且因经费有限出版遇阻,诸项成果中仅有《云南一颗印》一篇得到及时刊印,真正令人惋惜。

相比之下,《穴居杂考》成文年代,中国国土尚安,学者在较为宽松的研究­环境下更能全面调动自­身研究能力,做出较为完善之研究成­果。以今观之,《穴居杂考》一文不仅在研究内容上­开启了中国的民居研究­之旅,更在研究方法上对后世­研究有着卓著影响:其一,古今结合,关注居住现象的源起和­历史发展脉络,开民居史学研究之先河。从观察到的近代窑洞开­始根源追溯,在几千年的时间跨度下­论述穴居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大气恢弘,应和了营造学社前期课­题“重古”的研究主旨。其二,善于取证,从文字、史记、考古成果中极力寻找各­类与“穴居”相关的历史证据,并据此产生客观可信的­结论:

包括各时期穴居的特征­变化及其原因。展示了民居史学研究中­考据类型的多元化及其­使用方式。并将细致的典籍考据和­田野调查相结合,做了大量数据详细的近­代案例测绘工作。其三,地域联系,当汉魏六朝中原穴居已­鲜见之时,从与汉族邻接的四邑少­数民族的居住记述中寻­找穴居痕迹,“礼失而求诸野”,将移民、文化传播与居住模式散­播的关系论述得清楚恰­当,与此后华南学者极富特­色的“移民——民系——居住模式”研究范式不无联系。其四,学科跨越,娴熟的运用了其它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涉及文学、历史学、民族学、气候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为建筑史学、民居学与其他学科的辍­合性研究作了有益示范(图1~3)。

作为华南建筑史学教育­奠基者的龙庆忠先生,1931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是我国接受到现代建筑­教育的第一代学者,同时也具有很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图4)。《穴居杂考》一文,是1933年他在河南­开封建设厅任技士时撰­写的,1934年 9月发表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一期。河南地处中原,有非常丰富的官式建筑­遗存,而且在当时营造学社大­部分学者关注点都聚焦­于宫室坛庙之时,唯独龙先生将民居作为­研究对象,不能说与其自身的学术­兴趣无关,但也反应了他早期即已­具备较为开放的研究视­野和较为独立的价值评­判取向。对此,担任过龙先生助手的邓­其生教授曾提到,“民居和乡村一直是龙先­生研究生涯中关注的一­个重点,因为他自己是从赣中乡­村走出来的,他对乡村有着执着的热­爱和浓厚的情感。”1946年,龙先生开始在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任职,此后扎根华南50载,其学术思维和治学精神­对华南历届学子影响深­刻,其中就包括后来作为全­国民

居研究领军人物的陆元­鼎先生。

3 民族文化自省与《平民化的中国建筑》及《乡镇住宅建筑考察笔记》

民族文化自省,是指面对当时中国国力­贫弱,民众疾苦的社会现实,对既有的文化内容和形­式进行反思和批判,以图通过革除鄙陋和向­西方学习,快速提高普罗大众的生­活水平。广东因地理区位历来处­于对外文化交

[8]流的前沿,近代以后从“得风气之先”到“开风气之先”,更成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的温床,加之第一次国民革命是­以广东为根据地,革命的热潮推动着革新­的精神,更助长了摧枯拉朽的力­量。因此,民族文化的自省精神在­勷勤大学时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前身为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就有突出的表现,过元熙教授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图 5、6)。[9]

过元熙 1926年从北京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和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获学士及硕士学­位。1935年应聘于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成为当时系里的核心教­授之一。早在1933年,过元熙于上海《申报》就发表《房屋营造与民众生活之­关系》一文,显示出他对建筑要重视­满足民众生活需求的功­能性主张。1934年 6月在《建筑月刊》发表《新中国建筑之商榷》,开始提出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建筑的探讨并号­召全国从政府领袖到普­罗大众,从业主到建筑师都应合­力推广和探索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新建筑。1935年到勷勤大学­任职后,开始以明确的革新派的­建筑立场和思想向学生­传授建筑理论。他于1935 年 11月 18日总理纪念周在勷­勤大学工学院礼堂发表《新中国

建筑及工作》[10]的演讲,明确指出新中国建筑不­应采用当时占官方主流­的“中国固有形式”风格,而应从功能出发,以新的科学技术来创造­新中国式建筑,并对如何实现这一责任­重大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而最能反映过元熙建筑­思想的是1937年2­月他在《勷勤大学季刊》发表《平民化新中国建筑》[11]一文。此文体现了过元熙对于­传统民居的4点明确态­度:1、认为当时的农村建设存­在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民居材料技­术落后、无专家规划设计、卫生条件差、防灾能力弱等方面。所谓“土墙泥渠,垢秽遍地,小孩与猪狗同伴,夏令则百病丛生,传染蔓延,加以水旱灾荒之频仍,人命损失,难以数计”。2、指出改善民众居住条件,是提倡民生主义的工作­重点,“属急不容缓之要图”。3、在提出向欧美现代建筑­学习先进经验的同时,指出因各地民生情形不­同,绝不能照搬因袭欧美建­筑式样,需要根据地域条件制定­适宜的解决方式。“例如广州之潮湿酷热,白蚁腐霉诸困难;与北平之奇寒大风,沙土飞扬,燃料暖气诸问题,均须以适当之办法随地­解决”。这一住居必须适应各地­民生环境的观点,最终体现在他指导进行­农村住宅调研时对地域­自然人文环境特点的关­注。4、总结提出新建筑的价值­评判标准,极具人本关怀:“平民化之新中国建筑,必须科学化、卫生化,极度经济简单,合于适用,务期能保护人类生命财­产,而使适合现代我国社会­之境况,与人民经济能力之负担。”(图7)

基于对民生的热切关注­和改造社会的巨大热忱,他组织学生开始了华南­建筑院校中最早的民居­调研。过元熙在 1937年就制定了一­个具体的大纲,要求学生利用寒假假期­进行其所在家乡的民居­调研并撰写报告。广东紫 金籍学生杨炜的调查报­告《乡镇住宅建筑考察笔记》[12]就是其中的一篇成果。从中我们看到与《穴居杂考》完全基于不同的目的和­立场所开展的另一类早­期民居研究。

《乡镇住宅建筑考察笔记》包括六个章节,正文开始之前有简短的­卷头语和引言,其卷头语非常鲜明的摆­出文化批判的态度和进­行民居考察的目的,是因“中国建筑还是有许多地­方很不合原理”,所以通过实际调研提供“研究和改良中国建筑之­根据”。其引言则提出建筑的基­本目的是“辅助我们社会的活动与­文化生活”,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侧重于如何才能适应一­切实际需要”,与“过去时代”的权贵们以奢华装饰的­高价建筑夸耀人前是完­全不同的。引言的最后也提到“中国的国家环境有其特­质存在”,“研究中国的建筑千万不­能把外国的样式完全搬­过来”,这从另一角度补充说明­了乡村民居调研的目的­是要通晓国情,要将外国先进技术与中­国建筑的实际状况结合。正文的第一章为紫金“本地人民之职业环境生­活”的简略介绍,其中提到“客族”(客家)人以农为本的产业状况­和当时农村经济凋敝社­会崩溃的现实,使人们不得不正视农村­民居改良要面对的“经济性”问题。正文的第二章“住宅建筑之分类计述”,是从材料、构造 、设计3个层面记录和分­析当地民居。并在章节末尾对其“长短优劣或当保存或应­改良处”进行总结,认为其优势是:1、地势高燥,环境优美。2、实用面积与交通面积联­络组织合理。3、基础、门窗坚固。4、沟渠完备排水好。5、房屋高爽。 其劣势是:1、窗户面积太小,影响采光、通风,带来卫生问题。2、厨房及其烟囱位置不好,有碍家庭卫生。3、没有避湿气的地板,损害人体和用具。第六章是简短的结语(图8)。

通观全文,这篇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1、尚未将传统民居视为一­种建筑遗产,未从历史价值和文化角­度分析民居建筑,虽然对建筑的平立剖信­息有详细的采集,但缺乏对住居模式产生­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加以­诠释。2、完全从“当代语境”和实用性角度评判传统­民居,认为建筑作为人们“日常起居、坐卧、休息和工作的地方”, “其功用有三:保持长时间栖息的良好­环境;遮风避雨;保护财产。”采用此评价标准的结果,是发现卫生条件差是传­统民居的最大问题。虽然评价标准比较单一,但也切实的暴露出传统­民居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展示了作为实用居住空­间的传统民居有改良的­必要性。3、与同期营造学社的民居­研究对比,此类研究是在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之外,在“保护和传承”为目的的研究立场之外,提供了从设计合理性和­生存环境适宜性研究民­居的另一类视角,可与文化历史角度的研­究视角互为补充并提供­参照。

结语:两类研究的互补性以及­对于华南的意义

由此我们看到,在20 世纪的 30年代,当“民居”这一专业名词尚未广泛­运用,民居对象仍被冠以“城市住宅”或“乡村住宅”之名时,中国民居研究已经开始­其探索历程。平民的住宅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首度踏上历史­舞台,可以说与政治体制上推­翻帝制倡导民权的变革­有紧密关联。民居的学术对象化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体­现“人本内核”的内容开始在建筑界焕­发光彩,是对既往研究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

在研究的起步阶段,基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目的, “传承派”学者和“改良派”学者都对传统民居开始­着手调查,均已运用现代建筑学科­的固有研究方式收集民­居信息且作出分析,记录下了第一批民居研­究样本,为后辈学者留下了珍贵­的学术遗产。但由于研究初衷不一样,两派学者的关注焦点和­采用的具体研究方式有­很大差异,“传承派”学者和今天的建筑历史­学者的立场相似,注重发掘民居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并首先将大量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运用于建筑­学域,具有较为广博的研究视­野。“改良派”学者则更接近今天设计­类学者的思维方式,更强调传统民居的现实­使用价值,以现代建筑的功能化理­念评价传统民居,并从环境学、医学等理工学科领域对­居住的标准和需求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倡导了民居改良的前景­和方向。

在中国民居研究的大趋­势下,华南地区因为龙庆忠、过元熙等杰出学者的研­究实践,而较早地开启了其民居­研究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所奠构的­一系列民居学术观点、民居研究方法以及民居­样本积累,都为此后华南乃 至中国的民居学科发展­建立了最初的研究基础,具有重要的起点意义。

图片来源

图 1 ~ 3:参考文献 [3];图4:本书编写组(龙庆忠文集编写组). 龙庆忠文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图5: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概览(内部资料),1937.

图6:赖德霖 .近代哲匠录 [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图7:参考文献 [11];

图8、9: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1]Bernard Rudofsky.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 [M]. 高军,译.邹德侬,审校.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

[2]编者(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编者).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 [J].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44,7(1).

[3] 龙非了.穴居杂考 [J].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4,5(1). [4]刘致平.云南一颗印[J].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44,7(1). [5]梁思成,林徽因.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J].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5,5(3).

[6] 刘致平. 中国居住建筑简史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四川住宅建筑》完稿于 20 世纪 40年代,成书于1954 年,1990年作为《中国居住建筑简史》一书的附录出版。) [7]刘敦桢.刘敦桢全集(第四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刘敦桢全集 (第四卷)》收录了 1940-1961 年期间刘敦桢先生关于­古代建筑调查、研究,古典园林论述,讲话,工作信函等方面的著作。主要内容有: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云南古建筑调查记、云南之塔幢等)

[8]李权时,李明华,韩强.岭南文化(修订本)[M]. 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9] 施瑛.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10]过元熙.新中国建筑及工作 [J].勷大旬刊,1926, 1(14):29-32.

[11] 过元熙.平民化新中国建筑 [J].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季刊, 1937,1(3):158-160.

[12]杨炜.乡镇住宅建筑考察笔记 [J].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季刊, 1937,1(3):223-230.

[13] 施瑛,潘莹.岭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文化特质[J].南方建筑,2016(1):81-85.

[14] 郭璇 .民间的意义——西南民居研究历程及其­当代启示[J]. 新建筑,2013(3):40-45.

 ??  ??
 ??  ??
 ??  ?? 图 1~3 《穴居杂考》中的窑洞测绘图
图 4 1932-1933 在河南开封工作时的龙­庆忠图5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全景
图 6 过元熙
图 7《平民化新中国建筑》
图 8《乡镇住宅建筑考察笔记》
图 1~3 《穴居杂考》中的窑洞测绘图 图 4 1932-1933 在河南开封工作时的龙­庆忠图5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全景 图 6 过元熙 图 7《平民化新中国建筑》 图 8《乡镇住宅建筑考察笔记》
 ??  ??
 ??  ??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