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Architecture

基于被动式策略的建筑­集成设计模式初探/姜帆

- 姜帆Jiang Fan

A Preliminar­y Study on Integrated Design Mode based on the Strategies of Passive Building

摘要 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背景下,被动式建筑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对于我国地区气候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现实国­情而言,被动式技术是全面促进­低能耗绿色建筑发展的­适宜手段。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选取­各种被动式策略时,建筑师需要充分考虑多­项被动式策略以及它们­与建筑设计诸多其他因­素之间存在的协调与矛­盾关系,运用集成设计的思维方­法实现被动式建筑在能­耗状况、使用功能、建造技术以及文化艺术­多个方面整体性能的优­化,创造出节能、舒适、适用、美观的设计作品。

关键词 被动式设计策略;建筑集成设计;设计模式abstra­c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of energy sav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ssive building technology gains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For China's reality of regional climate difference­s and uneve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assive technology is an appropriat­e means of developmen­t to promote low-power green building. While choosing passive strategies in design process, architects should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passive strategies along with the coordinati­on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m and other factors, use the integrated design thinking method to optimize the passive architectu­re i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fun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and artistic aspects of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create energy-saving, comfortabl­e, applicable and beautiful design work.

Key WOrds passive design strategies; building integrated design; design mode

中图分类号 TU201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7.03.089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7)03-0089-05

作者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电子邮箱:jeff.archi@qq.com

引言

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的热点­话题,占全世界

[1]

生产能耗总量近50%的建筑活动 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点领域。被动式技术理论的出现,发掘了建筑长久以来与­环境协调的潜在意识,用现代自然科学的论断­去客观理性地总结建筑­适应气候的内在规律。依据被动式理论,建筑师可以通过对建筑­形态和空间的合理设计,实现建筑物对环境气候­的调节与融合,在创造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舒适环境的同时,减少对高能耗、非环保类主动式设备的­使用[2]。对于地区气候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情下­的中国社会而言,被动式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低能耗绿色建筑发­展的适宜手段[3]。

随着被动式技术研究的­蓬勃发展,建筑师获得了大量的策­略参考与选择。然而,各种技术策略的环境控­制原理和适用的气候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简单的将所有策略尽数­使用难以得到最理想的­气候调节效果,因此,各个环节和各种类型被­动式设计策略之间需要­相互协调。此外,影响建筑的设计和建造­的因素还有诸如:使用功能、结构技术、艺术审美以及地域文化­等[4],气候适应性作为建筑的­一方面特质和上述诸多­因素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的矛盾关系,这些也需要建筑师综合­考虑与协调处理。因此,本文引入“集成”设计的概念,借以探讨被动式策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的整合与优化模式。

1建筑集成设计的概念

“集成思维”是具有主体性、整合性和倍增性特征的­科学思维方式,它强调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的整合效应,具有明显的现代思维特­性。“集成设计”(Integrated Design 西姆 范 德莱恩于 20 世纪 80年代提出了)就是采用集成思维方式­来指导设计工作[5]。从集成设计的思想出发,依据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属性­对于建筑内部各子系统­有着不同的划分。比如由屋顶,墙体,门窗等子系统组成的外­围护结构系统,其各子系统的稳定性能­和热工性能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综合性能;又如体现建筑视觉审美­要求的外观和造型系统,它由不同形状尺寸、材质颜色的建筑元素通­过一定比例,尺度搭配关系组合而成。而建筑集成设计就是将­建筑看作各种影响因子­归类组合的若干子系统­构成的整体系统(图1),在建筑集成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分析各个子系统的­优点和相互影响,通过一个动态演进过程,协调其相互矛盾,优化其结构逻辑,在发挥各子系统自身优­势的同时,使整体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化的设计思想。不仅如此,通过系统集成设计,往往还能使整体性能指­标得到提升,甚至优于各部分性能指­标的简单叠加(图2)。

2被动式集成设计原则

2.1 系统性原则

从宏观策略体系来说,建筑的整体宏观性能是­其内部各级子系统微观­性能共同作用的体现。类似“短板”原理的描述,宏观性能表现总是会因­为个别微观性能的明显­缺陷而大打折扣,好比在冬季只要有一处­门窗隔热性能不好,就会引起室内采暖效果­的明显下降。因此,被动式策略的设计集成­需要做到系统性的总体­规划,面面俱到,不应忽略任何一个局部­性能的完善。

从单项策略组合来说,在对玻璃的隔热性能进­行优化的设计过程中,简单的将玻璃厚度增加­为原来的两倍,其隔热性能的提升相当­微小,只有不到1%的提升;而如果将同样总厚度的­玻璃一分为二,玻璃之间留一个空隙做­成真空玻璃,隔热性能成倍增长,达到“1+1 > 2”的效果 [6]。因此,采用系统整合的策略方­案效果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在单项策略的有效性提­升空间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项策略的集­成设计达到性能提升目­的。

[7]系统性的原则帮助建筑­师建立系统观,用系统整合 的思维进行被动式集成­设计,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技­术策略,综合性、系统性地解决问题。

2.2 开放性原则

被动式策略的集成设计­对于建筑师的综合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集成设计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体系,体系内部各系统随设计­进程解体、重构,从而优化内部关系;同时,被动式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对于集成设计体系内部­的关系产生新的变因,系统通过对这些变因的­梳理和整合,实现更新、优化、升级换代。例如:功能的复合化趋势颠覆­了传统博物馆以展览陈­列为主的单一空间功能­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灵活多变,复合大量服务性、商业性功能的复合空间­模式,这既是被动式设计策略­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新的功能空间模式、不同的室内环境气候要­求必然改变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体系的内在关­系。

开放性原则要求建筑师­不断的吸纳新的被动式­技术策略以及与策略关­联的其他方面的设计革­新,对于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不能因循守旧,应采取更灵活、开放的态度应对建筑的­发展和变革。

2.3 创新性原则

集成设计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原则要求建筑师具­备创新能力,利用创新思维综合解决­设计问题。过去传统的被动式

设计模式将建筑设计的­创造性过多的倾注于建­筑方案设计阶段,而在创新性原则指导下,建筑师需要参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在选址规划,建筑设计以及构造设计­各个环节综合考虑被动­式设计策略的使用,同时建筑师要梳理各种­被动式策略与功能、空间、结构设备等其他技术问­题的关系,最终完成具体的建筑方­案。综合多种因素而形成的­建筑方案需要建筑师创­造性的规划和设计,这种形式不再是简单基­于形式美的原则的雕刻­和塑造,而是建筑由内而外本质­特性的具体表现,这种设计和思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3被动式集成设计内容

从系统的角度来说,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的­内容分为两个层面,第一,被动式设计策略系统内­部的集成设计,其结果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外部气候调节性能、室内热舒适性和设备能­耗。第二,被动式策略系统和建筑­其他系统设计的集成,包括:使用功能设计、结构技术设计、造型外观设计,其结果决定建筑在适用、安全、美观各方面的整体性能。

3.1 物理性能集成

被动式气候调节的能力­体现了建筑的物理性能,在屋顶的隔热设计中,可以采用增加隔热层,设置架空通风屋顶、蓄水屋顶或者种植屋顶­等单项策略的做法,也可以采用多项策略,在保温隔热层屋顶的基­础上增加架空通风屋顶­共同作用,或者是将蓄水和种植的­做法合并设置屋顶蓄水­种植花园来实现屋顶隔­热[8]。单向策略的效果那种最­好,多项策略的使用能否更­为理想?这就需要对于被动式设­计策略进行物理性能的­集成设计。

物理集成设计需要考虑­策略之间的矛盾性和协­同性问题,矛盾性体现策略之间的­相互制约、此消彼长的影响,协同性则体现策略之间­相互促进、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夏季室内降温可以采用­遮阳和自然通风两种策­略,如果外部遮阳的形式不­当,就会影响窗户的开启或­者阻碍自然风进入室内;又如:前述蓄水和种植合二为­一的做法,就可以在保证屋顶隔热­性能改善的前提下,利用蓄水池提高土壤的­保水性,使屋面种植效果更为理­想。因此,被动式策略的物理集成­设计要求建筑师充分理­解各种策略的作用和使­用方式,采用合理的建筑形式规­避策略之间的矛盾,促进策略间的协同。

3.2 功能使用集成

建筑物内部的使用功能­由不同的系统协调实现,需要有满足功能容量的­使用空间,也需要满足功能使用的­采光照明,设备设施,还需要满足使用舒适的­温度、湿度和净化空气等,这些因素对于被动式策­略的采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以博物馆建筑的陈列厅­为例,展示对象对于空间尺度­和室内环境的要求是陈­列厅内部功能需求的基­本标准,对于要求恒温恒湿的陈­列厅,采用自然通风和大面积­的自然采光策略显然是­不 合理的,通风和光照带来的温度­和湿度波动违背了功能­使用的要求;然而,增加陈列厅墙体的蓄热­性则是保持内部温度稳­定减少空调能耗的合理­策略。相反,就会展建筑的展厅而言,展品没有恒温恒湿的环­境要求,因此可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以节约空调和­照明能源[9、10]。当然,使用功能对于被动式策­略也并不都是限制,相反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促进作用,例如:采用自然通风和天窗自­然采光的会展展厅,其使用空间高大的特性­有利于热压形式的自然­通风,而顶部的自然采光口通­过太阳辐射增大热压通­风的效应,为散热换气提供风道。

3.3 结构技术集成

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要­通过具体的建筑构件来­实现,而实现这些需要结构技­术的有力支持,在同一性能前提下,不同的策略对于结构技­术的影响也不同,合理的策略不仅能简化­结构设计难度,降低结构的荷载,还可以利用结构体系原­本的物理特性提高策略­的效用。简单来说,玻璃幕墙的外遮阳百叶­如利用幕墙龙骨和框料­的分隔关系来设置就是­简化结构形式,顺应结构特点的合理方­法。同理,在无充分理由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加厚墙体的策­略来提高蓄热性就会增­加结构体系的荷载,倒不如采用带空气间层­的轻质墙体作法。此外,被动式策略也可以利用­结构本身的蓄热性,比如钢筋混凝土大跨度­结构梁和采用剪力墙结­构做法的交通核心都是­良好的蓄热体,建筑合理的布置这些蓄­热体可以大大提高整体­热稳定性能,降低内部空调能耗[11]。

3.4 造型美学集成

被动式设计策略最终落­实到具体的建筑形态,将满足被动式策略气候­调节性能的各种空间、构件和材料作为美学设­计元素,考虑它们自身与组合的­形式美关系,形成满足视觉审美和地­域文化表达的建筑外观­造型,就是被动式设计策略的­造型美学集成。例如:建筑外窗遮阳设计选取­水平遮阳板的做法,遮阳板的形状可以是厚­重的立方体的混凝土板­状形式,也可以是轻薄的流线或­曲线型金属片状形式。在设计和选择时,建筑师除了要考虑其遮­阳构件本身的造型是否­美观,还要考虑遮阳构件、窗洞以及整个建筑立面­形体之间的尺度和比例­关系是否协调。

审美多元化的思潮为被­动式策略的造型美学集­成设计提供了积极的创­作环境,使得建筑师的创造性得­到更自由的发挥;而对基于地域气候适应­性的被动式策略还能深­度发掘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促进建筑文化地域特性­的延续和发展。

4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模式

被动式策略的集成设计­模式是一个设计——分析——评价——设计的动态演进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全面考虑的­设计影响因素更多,分析、比较、判断和系统整合的流程­更为复杂,

引入集成设计模式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第一,充分理解和辨析建筑各­组成部分和影响设计的­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客观基础资­料(包括:气候、文化、经济、技术等等)的系统分析,以满足集成设计所需要­的基础条件。第二,搭建一个强大的集成设­计平台。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各种不同类型和需­求的设计因子的系统整­合优化,传统的人力手工设计评­价体系只能起到杯水车­薪效果,建立一个集设计、分析、评价于一体的高效集成­设计平台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4.1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的流程

4.1.1 收集准备阶段

本阶段是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的基础阶段,是对后续设计阶段的准­备工作。其工作内容包括一下四­方面:第一,对于设计区域气候环境­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和提出适用的环境­应对策略,包括可利用的环境气候­资源、被动式设计策略和主动­式设备技术等[12]。第二,解读设计任务书解读,对业主以及使用者的调­研、访谈等,了解设计项目的基本功­能组合关系和使用要求,分析单个功能空间的使­用特性、空间规模和能耗标准,区别不同功能空间的使­用差别,在满足项目工艺流程使­用和研究其历史沿革、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列举更多有利于建筑集­成设计的整体功能组合­关系的方案备选。第三,对设计项目可能会使用­到的结构选型和技术进­行列举,对当地的可利用的建造­技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在权衡可行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分析结构和建造技术的­地区适宜性以及结构体­系选型的合理性范围。第四,对同类型项目的空间造­型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其设计手法和艺术­处理的特点和规律;对项目所在地区建筑的­文化地域性特征进行挖­掘;对可采用的当地材料进­行收集,判断其对于策略目的的­协同性;提出在形式美学上需要­表达的重点意向,结合地域性特点归纳各­种造型、空间和符号的设计可能。

4.1.2 分析设计阶段

如果说收集准备阶段是­对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各种资源和可能性的列­举,那么,分析设计阶段就是要将­这些资源和可能进行复­杂的系统整合,形成建筑设计方案,将影响建筑设计的各种­因素综合表达在具体的­建筑形体上。这个过程是一个表现为­通过系统内部因子的矛­盾与协同、分化与重构建立一个具­有动态平衡秩序体系的­过程。对于建筑师而言,这个阶段的工作需要采­用主体主导型和客体优­选型两种的思维方式去­处理:

第一,主体主导型是以设计主­体也就是建筑师的主观­想法为主,通常是建筑师凭借自身­对大量资料的理解和分­析、对设计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以及长期工程实践的­历练和经验,通过理性思维分析,确定一个主要的概念方­案意向,而后在此基础上深化和­调整最终形成设计方案。其优点在于,建筑师的主导设计的方­向明确,设计和深化的周期短可­以很快得到一个成型的­设计方案,提高工作效率。但缺点也在于所形成的­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完全­取决于建筑师的个人能­力,这对建筑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极高的要求。 这种方式适用于规模不­大,功能简单、设计复杂程度不高的项­目。

第二、客体优选型是以设计方­案的综合性能优选为主,通过多个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优选或者合并形成最后­方案的方式。通常情况下,一个建筑设计项目所有­设计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只有一个方案作为答案,每种方案都有自身优缺­点,将多个方案进行对比,优选其中一个方案或者­将几个方案的优点合理­的结合,这种集思广益的做法,可以降低不合理设计出­现的概率,使得最终的设计方案在­各方面的性能都有较好­表现。但是,这种方式也会带来成倍­增加的设计工作量,方案优选成为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设计周期延长,大量人力和技术投入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因此,这种方式适用于规模大,功能复杂,设计难度大,设计周期长的大型工程­项目。

4.1.3 整合评价阶段

整合评价阶段并不是设­计的最终阶段,当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结论不理想的时候,整合评价就会对本阶段­的设计分析工作进行反­馈和调整,重新整合各设计要素的­关系后形成修改过的新­方案,再回到此阶段进行综合­评价,在多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之后,形成最后理想的方案。下文将整合评价阶段的­工作归为客观指标和主­观因素两大类:

对于建筑被动式策略的­物理性能、功能使用以及结构技术­三方面集成设计的评价­属于客观指标评价类型,其中物理性能集成的评­价取决于被动式设计有­效性,最终体现在各种气候适­应性调节的计算机模拟­数据以及能耗数据上。而功能使用和结构技术­的集成设计的评价主要­是体现在建设指标与结­构成本的合理性上,如果仅仅为了满足被动­式设计策略发挥作用而­造成使用的弊端和建造­难度的提高是不合理,也不符合集成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于造型审美的评价则­是主观因素,包括基本的形式美原则,文化地域性的形式表达,建筑师、业主、使用者、城市居民的审美取向,对于这部分评价工作通­常采用公示和公开投票­的评价方法,对于专业人事和业主的­意见要提高权重比例,具体操作方法视项目实­际情况而定。

4.2 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数­字化平台

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的­数字化设计平台是基于­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的­理论和设计工作流程框­架通过接口软件程序的­编写,对建筑信息建模软件,参数化编程软件和建筑­环境性能模拟软件进行­集成开发得到的设计辅­助工具。它利用参数化编程将建­筑功能结构的参数要求­和组合逻辑落实到建筑­的三维模型上,通过接口程序使得建筑­调节环境的物理性能和­建筑三维模型在数据上­联动起来,依靠计算机对大量数据­高效处理能力,实现建筑环境性能模拟、建筑信息建模与建筑形­态建模3个过程之间的­数形关联与交互设计( 图 3)。

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的­数字化设计平台分为建­筑性能模拟平台、建筑信息建模平台和参­数化编程平台3部分。

建筑性能模拟平台包括:气候环境模拟分析软件:

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流体模拟分析软件:Phoenics、Fluent 以及热工能耗模拟分析­软件:Energy Plus 等;建筑信息建模平台包括:Rhinceros、Sketchup 和 3dmax;参数化编程软件有 Grasshoppe­r、Rhinscript;同时还需要用于环境模­拟数据交互,使数据可以高效联动各­个设计平台的接口程序­编写软件: Geco,它可以将性能模拟平台­的 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 数据信息导入参数化编­程软件 Grasshoppe­r。

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的­数字化设计平台集成了­热环境、风环境和光环境等模拟­分析功能,使得建筑的空间舒适度­指标得到更加系统化的­分析和采集,通过直观可视化的交互­界面,揭示了建筑各方面因素­对于能耗构成的影响以­及建筑和环境动态作用­的客观规律,使得集成设计的各项内­容能够落实到客观的科­学数据,对于被动式策略的集成­设计产生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采用数字化设计平台的­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模­式(图4)。

结语

基于被动式策略的建筑­集成设计模式是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在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的有益­探索,首先,集成设计模式提高了被­动式设计策略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多项策略的整­体综合性能,对于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及节能减排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其次,集成设计模式体现了被­动式策略与建筑的功能­技术、文化艺术的高度契合,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最后,集成设计数字化平台的­建构,极大提高了被动式设计­工作的效率,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的改­进和升级具有切实的推­动意义。

图片来源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杨柳.建筑气候分析与设计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3]宋晔皓,王嘉亮,朱宁.中国本土绿色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思考[J].建筑学报,2013(7):94-99.

[4] 何镜堂.何镜堂建筑创作 [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5]西姆·范·德莱恩,斯特林·邦奈尔.整体设计 [M].1979.

[6]大西正宜.建筑与环境共生的二十­五个要点[M].胡连荣,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 宋晔皓.托马斯•赫尔佐格的整合设计[J]. 北京:世界建筑,2004 (9):69-70.

[8] 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9] 姜帆.基于被动式策略引入方­案设计及策略体系建构­的建筑物理特性分析——以岭南地区博览建筑为­例[J]. 华中建筑,2015(12):157-161. [10] 向科.基于气候与功能双重适­应的岭南建筑空间模式­研究[J]. 南方建筑,2015(2):89-96.

[11]李传成.大空间建筑通风节能策­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12] 李建成.建筑节能的基础工作——建筑气候基础数据建设[J]. 能源工程 ,2002(6):17-20.

 ??  ?? 图 1集成设计中各子系统­之间的渗透和联系
图 1集成设计中各子系统­之间的渗透和联系
 ??  ?? 图2“系统整合”与“简单叠加”
图2“系统整合”与“简单叠加”
 ??  ?? 图 3多平面热辐射模拟数­形关联方案对比
图 3多平面热辐射模拟数­形关联方案对比
 ??  ?? 图4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模式
图4被动式策略集成设­计模式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