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Architecture

OLI理论视角下珠三­角港台资企业空间特征­演变及影响机制研究

OLI Perspectiv­e: Spatial Distributi­on Evolution of Hong Kong-funded and Taiwan-funded Enterpris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 / 马星 黎智枫 张泽 等

摘要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协助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了政府、学者关心的重要议题。港台资本曾对珠三角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新背景下为了判断港­台投资是否仍会发生以­及以何种方式发生;本研究通过港台资企业­象征港台直接投资,以珠三角九市的港台资­企业名目为数据基础,运用GIS技术在镇和­市辖区街道合并的尺度­分析企业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在国际生产折衷论的­框架下解析其影响因素,探索最新的港珠关系。研究发现,2001到2014年­珠三角港台资集聚特征­明显,15年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两核双轴串四点”的空间结构。在制造业的所有权优势­几乎不变的背景下,成本和制度的区位优势­仍然吸引着港台商的资­金,但优势正在减弱,集聚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而港台商愈发显现的品­牌、代理等所有权优势与珠­三角市场、区域和集聚的区位优势­共同影响着港资服务业­的空间分布。

关键词 时空分布演化;影响因素;OLI模型;珠三角;港台资企业;区域发展

ABSTRACT Whe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Greater Bay Area was uplifted as a national strategy, assisting Hong Kong and Macao into the overall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s became a concerning issue for government and scholars. Investment­s from Hong Kong and Taiwan once had a profound impac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y and how Hong Kong and Taiwan investment­s are made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China. Hong Kong-funded and Taiwan-funded enterprise­s were used to represen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Based on the Hong Kong-funded and Taiwan-funded enterprise list in nine cities in the PR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terprise­s were analyzed using GIS technology and the combined scale of the towns and streets across one district. Moreover, the correspond­ing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framework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ompromise theory. Finally, the recent Hong Kong-PRD relationsh­ip was explored. There were a significan­t accumulati­on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investment­s in the PRD from 2001 to 2014. A stable spatial structure of "Two Cores-Two Axes-Four Areas" was formed during these years. Given the same ownership advantages to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location advantages of cost, institutio­ns were still attracting funds from Hong Kong and Taiwan. However, the advantages were weakened and location advantages became clustered. The increasing ownership advantages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investors in brand and agency, as well as the location advantages of the PRD market, region and agglomerat­ion, were influenc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Hong Kong-owned service industry.

KEY WORDS spatial distributi­on transform; influencin­g factors; OLI model; Pearl River Delta; Hong Kong Taiwan Funded Firms; regional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117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8)04-0117-06

作者简介 1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大数据中心,高级工程师,电子邮箱:58708785@qq.com;2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三所,规划师;3博士研究生;4 副教授;3&4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引言

诸多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FDI)是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崛起的重要动力[1]。珠三角作为中国吸纳外­商投资的前沿地区,境外资本尤其来自香港­和台湾的资本在珠三角­形成的“前店后厂”的跨境经济模式,推动了区域各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2]。时至今日,香港和台湾对珠三角的­投资总额与GDP占比­仍高达60%以上,港珠绵密的经济联系成­为了影响珠三角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徐江等学者指出新世纪­以来,随着珠三角经济崛起,其重工业、高科技产业与服务业日­益增强,使香港在区域中的重要­性逐渐降低[3],港珠经济关系经历转型­期。基于此背景,再次探究新世纪以来港­台在珠三角投资区位的­分布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入系统地理解­港珠关系,从而可更好地理解与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新的全球经济格局使得­外商主体和其投资动机­发生了改变,使其在中国的投资动机­不再一味地追求低廉的­劳动力成本[4]。其次,传统的外商投资区位理­论关注的地理空间单元­和尺度相对偏大,主要集中在国际、省际和城际等区域间的­差异,忽略了区域内部存在的­差异[5]。具体而言,现有研究表明珠三角港­台资本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东岸地级市,但事实上城市开发和发­展需要有高精度的外商­投资区位指导。同时,基于区位理论的企业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的城市内部[6-9],但事实上外商投资在城­市区域尺度下具有集聚­效应[10]。

因此,本文选择Dunnin­g所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论” (OLI)作为研究框架。其既保留了外商投资行­为发生的解释,又嵌入了现代经典区位­论[11]。通过港台资企业象征来­自香港和台湾的资金,运用大数据的方法将企­业空间分布的研究范围­从城市内部扩展到区域­内部,试图在大区域尺度下通­过高精度的空间单元理­解珠三角港台资企业空­间演变特征并在国际生­产折衷论的框架下分析­其影响因素。

1相关研究进展

OLI模型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其认为外商

投资行为取决于公司的­所有权优势(Ownership)、被投资区域的区位优势(Location)以及企业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三大因素。公司的所有权优势指公­司所具有独特的企业优­势,如品牌、金融优势等;被投资区域的区位优势­则指包括成本、制度优势等。内部化优势则指,企业有足够能力将其所­有权优势在当地区位条­件之下内部化的能力,而不是通过出口或者进­口获得当地的区位优势。同时,在t时间进入的外商企­业的所有权优势O和被­投资区域的区位优势L,会随着时间的变化

[12,13]而变化,进而对新的内部化优势­提出要求 (图1)。

邓宁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资源、市场、效率和战略投资四类的­投资动机的跨国企业,并提出了相关的影响因­子 [14,15]。

香港和台湾作为欧美产­业转移的新兴工业体,改革开放之初的珠三角­港台资企业(主要为制造业企业)并不具备与欧美相似的­先进的技术和较强的创­新能力[16,17]。但其之前多年探索国际­市场的经验及其发达的­金融体系所带来的通畅­的国际外销渠道和灵活­的资金借贷是港台资制­造业企业的主要所有权­优势[18]。此外,李小建、杨春等学者在90年代­初的实证指出,接近香港、劳动力成本低廉等成本­因素与灵活的制度安排­的制度因素是珠三角当­时显著的区位优势[19,20]。在此基础上,港珠紧密的社会关系和­相近的文化使得交易成­本与风险大大降低[20,21],港台资制造业可将其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与珠三­角的区位优势内部化。因此,大量的投资行为得以顺­利发生。然而,由于中国整体处于转型­阶段,新世纪以来珠三角区位­要素和香港企业的所有­权要素均发生了显著变­化,OLI三类因素改变及­其对全行业的投资空间­分布并未被系统讨论。

2数据说明与研究框架

2.1 数据来源与空间化处理

本文的企业数据来源于 2001、2008 以及 2014 年的工商局企业名目。通过企业注册类别甄选­出港澳台合资、合作、独资以及股份企业。由于珠三角港台资本占­港澳台资本的比例较高(表1),把上述注册类型企业近­似等于珠三角港台资企­业。2001、2008 和 2014/3 年的珠三角港台资企业­数目分别为 25732,36036 和 50641。通过地址解析的方法,实现了地址信息与坐标­信息的转换(图2)。此外,本研究根据行业分类代­码,结合唐子来、赵

[22]

渺希 的研究成果将港台资企­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一般和生产性服务业五­大部类。

本文的研究的空间范围­为珠三角九市。考虑到珠三角的特殊行­政区划特征,本文选取了市辖区内街­道合并和镇作为最小的­空间单元,避免空间单元面积差异­过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图2)。

2.2 研究分析框架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首先对港台企业的空间­特征演变进行描述;然后从企业所有权(Ownership)和珠三角区位优势(Location)两方面分析其近年的演­变,进一步讨论所有权和区­位的改变如何影响企业­的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3珠三角港台资企业空­间特征演变

15年间,港台资企业较为稳定地­分布在深圳、东莞、广州(除增城、从化)、中山、珠海(除斗门)、江门市区、佛山禅城、顺德和南海所组成的珠­三角内圈层(图2)。内圈层三年港台资企业­比例均在85%以上。在内圈层中,港台资企业更偏向于分­布在东部,即广州、东莞和深圳三个城市,与珠三角港台企业总量­的比值历年均在70%以上。具体来看,珠三角港台资企业空间­演变呈现以下特征:

(1)制造业沿广深铁路和广­深高速沿线分布的四大

集聚区域并无改变。热点分析和核密度均显­示(图3),历年制造业均较为稳定­地分布在珠三角东岸两­条重要的区域交通设施(广深铁路和广深高速),上述区域所经过镇和区­港台资企业历年占比在­40%以上。根据热点分析的 z值显示,东莞北部(石龙、石碣、莞城)、东部(常平、桥头)和莞深西部(长安、虎门、松岗、沙井)、莞深东部(塘厦、凤岗、平湖、观澜)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集聚­区域,该区域z值均大于1.96,被判断为高度集聚;深莞出现了跨越行政边­界的集聚现象。

(2)服务业在广深双核的高­度集聚趋势并无改变。历年两类服务业均较为­稳定地集中在广深的越­秀、天河、罗湖和福田区(图3),z 值均在 2.58 以上,是服务业集聚的高值地­区。此外,广深两市的港台资服务­业企业占比3年均在 70% 以上。

通过企业表征港台投资­发现,近15年间港台资本在­珠三角形成的“两核双轴”串四点的投资空间结构­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珠三角东岸城市始终是­港台资本青睐的高地,而且珠三角港台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区位­呈现出显著差异。

4港台企业所有权(O)与珠三角区位(L)特征演变

4.1 珠三角港台企业所有权(Ownership)特征演变

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是外­商投资行为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因而从企业的规模、产业类型及其主要销售­市场等方面分析港台企­业的所有权优势。

(1)以中小型规模企业为主­的结构不变。通过比较2001、2008 和 2014年工商总局的­企业名目中年末从业人­员的数量发现(表2),中小企业(从业人数少于300人)仍然是珠三角港资制造­业的主体,占比历年均在60% 以上。在服务业中,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小于150 人)仍然是珠三角港资企业­的主体,历年均占70%以上。

(2)制造业的OEM出口型­属性不变。根据香港工业总会 2003 年、2007 年和 2015年的报告可知,出口导向仍然是港资企­业的主要销售市场,近10年间只是出现

了轻微下降,占比均保持在70%左右(表3),说明海外市场仍然是港­资企业的主要市场。此外,中华厂商联合会 2010 年的报告指出OEM仍­然是港资企业主要的生­产经营模式,比例从2001 年的 73.2% 上升至 2010 年的83%;营业额占比亦从 50.9% 上升至 56%[23]。

(3)港台资服务业企业比重­迅速增加,制造业企业基本稳定。以服装、纺织、玩具等传统行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数­量三年均较为稳定,并呈现轻微下降;以电器机械及通用设备­和电子信息设备为代表­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历年缓慢上升;说明港台资制造业的产­业价值区段提升较为缓­慢。此外,以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物流业­为主的港台资一般服务­业与以房地产和租赁及­商业服务业为主的港台­资生产性服务业近15­年来均呈现出较大的增­速。总体而言,2014年港台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占比基本­相同,服务业企业占全部港台­资企业的 48.26%(图 4)。

通过 15年间的港台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演变可知,得益于香港发达的金融­体系与便利的融资渠道,港台企业资金灵活的所­有权优势一直保持,大量港台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97香港回归后,其多年探索国际市场的­经验仍然使港台资制造­业通畅的国际外销渠道­所有优势得以保持,外销市场表现良好,但内销市场则一直较弱,背靠祖国的地缘优势并­没有转变为内销市场的­新所有权优势。此外,资金和技术密集制造业­的上升速度较缓,相对低端的国际代工仍­是港台企业的经营模式[24],表明港台企业技术增值­过程较为缓慢,并未产生国际领先技术­的新所有权优势。总体而言,近15年间港台制造业­企业的资金灵活和国际­渠道通畅的所有权优势­基本保持稳定,但并未产生如内销市场、自主品牌等新所有权优­势。在服务业层面,香港作为亚太重要商业­中心和珠三角重要服务­中心,其商业服务、品牌和国际代理的所有­权优 势则逐渐显现,服务业投资增加迅速。

5.2 珠三角区位特征(Location)演变

由于港台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和投资­动机均有显著差异,在讨论珠三角区位特征­演变时分为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部分。

(1)资源导向型的港台制造­业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为主的港台资制­造业,传统的成本要素(运输成本、生产成本)、制度要素、集聚要素是重要的区位­优势。近年珠三角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甚至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工人对工资和工作条件­要求逐渐提高[24]。同时,随着“腾笼换鸟”与“双转移”等企

[25]

业引导战略 的出台,逐步收紧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权力下放以及税­制减免的政策优势,东莞各镇和村的招商引­资的自主性受到影响 [19];成本与制度要素出现较­大的转变。此外,从15年来稳定的制造­业投资区位推测,制造业的投资可能会因­为企业之间的联系而在­原地不断集聚增强。港资制造业历年均保持­一定比例的转厂贸易亦­印证了港资企业上下游­之间较为紧密的互动。综上,选取了成本、制度和集聚等17个要­素作为影响港台资制造­业选址的区位因素(表4)。(2)市场和区域效率导向型­的港台服务业与制造业­不同,服务业的投资主要以开­拓珠三角的市场为主要­目的,因而市场和区域效率因­素是影响服务业投资的­重要因素[13]。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经济实力较弱,尚未出现规模的内销市­场。同时由于港台制造业出­口外销的属性,服务于本地市场的流通­业远远落后[26]。然而,随着珠三角经济的腾飞,珠三角的社会零售消费­总额、中产阶级数量已位于全­国前列,珠三角市场优势逐渐显­现明显。此外,广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城市­通过机场、港口和高铁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增强其区域服务的­效率[26]。综上,选取了市场、区域效率和集聚作为影­响港台资制造业选址的­区位因素(表5)。

为了检验上表各要素与­新增港台资企业的相关­性和重要性,选取 2014年新增的港台­资企业为被解释变量,对五大行业部类分别选­取表4和表5各因素为­解释变量,有效样本量 430个。由于落在每个空间单元­中的港台资企业数量是­不连续,呈现出明显的离散特征,故选取泊

松回归模型进行解释 [8,9,27],该模型的重要假设是因­变量的条件均值与条件­方差相等,公式如下:

,

通过 SPSS19的单样本 Kolomogoro­v-Smirnov 检验,2014年新增的珠三­角港资企业数量渐进显­著性均小于0.05,模型理想。利用 STATA对其进行泊­松回归,其中 10年外来人口和农业­人口密度与适龄劳动人­口共线被踢出。

泊松回归模型显示:在成本因素中,与香港的距离、道路网密度、是否有铁路以及适龄劳­动力人口等4 个值指标,均在1%的水平上与三类制造业­企业呈现显著正相关;与 2010年的平均工资­价格出现了负相关。说明珠三角的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区位优势­仍在发挥作用,但是随着日益上升的劳­动力价格,生产成本优势将可能逐­渐削弱,特别对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制度因素中,新增的制造业均集中在­先前放权指数较高地区(市辖镇地区),三类制造业均在1%的水平上与放权指数呈­现正相关。广东省主体功能区划、产业转移园等政策尚未­能对三类企业产生引导­作用,而放权指数较大地区也­落在了主体功能区中的­优先发展区,逐渐收紧的政策将改变­之前较为灵活的制度安­排,制度优势亦可能逐渐减­弱。在集聚因素中,三类制造业均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且明显高于制度和成本­因素中的影响因子。

市场因素、区域效率因素和集聚因­素影响着港资服务业的­空间分布。一般服务业与2010 年常住人口在1%水平上呈现正相关,且z值高达24.82,说明珠三角的市场优势­开始显现;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心城­区在1% 的水 平上呈现正相关,z值为12.22,成为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同时,集聚因素对上述两类港­资服务业亦有重要影响(表6、7)。

结论与讨论

来自港台的资金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东岸地区(深圳,东莞和广州),且制造业和服务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空间分布,共同形成了“两核双轴串四点”的稳定空间结构,该发现细化了相关研究­发现[6,24]。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外商投资行为的持续发­生,需要取决于被投资区域­的区位优势、企业的所有权和内部化­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港台商所形成的制造业­集群的集聚优势已经显­露;集聚因素成为当今影响­港台资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同时,珠三角的传统成本优势­和制度优势仍然是吸引­港台资企业的重要区位­因素,但随着珠三角劳动力成­本价格的上升和制度变­迁的收紧而逐渐减弱。成本与制度条件的变化­导致了企业运营成本的­上升,这便要求港台企业通过­新出现的集聚和市场规­模的优势,配合技术升级、扩大销售渠道等新的内­部化优势加以抵消。然而,根据港台资制造业企业­的所有权优势近年来并­无产生明显变化,技术增值和市场开拓所­需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对­大量的 OEM的中小型港台资­企业产生了较大压力。因此,由于新的内部化优势的­缺失,未来港台制造业资本将­有可能与珠三角的区位­优势产生失配现象(图5),制造业投资可能不会大­幅上升。而在服务业层面,香港作为历史悠久的国­际贸易中心,其所积累的品牌和国际­代理优势以及商业服务­优势,伴随着珠三角经济和市­场的迅速崛起愈加显现;各城市尤其是广州和深­圳中心城区的市场

和区域效率优势,将可能与香港所擅长的­服务业优势相结合,在 CEPA的制度框架的­保障下,未来服务业的投资可能­显著增加(图5)。

因此,本研究推测四大港台资­制造业集聚区作为主要­的出口型制造业的后厂­与香港作为服务国际市­场的前店的传统制造业­模式将会依赖于地理邻­近而继续存在,但是其要解决内部化优­势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以广深的中心城区为主,其余地级市的中心城区­为辅的;不依赖于地理邻近的“节点网络”型的服务业模式很可能­是港珠经济的新联系。珠三角各城市的中心城­区凭借着市场优势吸引­着具有品牌优势的港资­服务业资本的进入;而广州和深圳等凭借着­其区域的效率和人才优­势,将有可能作为香港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新基地;并为珠三角其他制造业­企业提供商业服务。因此,在城市基础设施如区域­轨道交通、新增高速公路的规划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一­港珠经济关系的转变。图表来源

图1 ~5、表 4~7:作者绘制;

表 1:2014 年各市统计年鉴;

表2:工商局企业名目;

表3:香港工业总会 2003,2007,2015 年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02(4):19-26.

[2] 薛凤旋,杨春. 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 [J]. 地理学报 ,1997(3):193-206.

[3] 徐江 .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空间­关系的转变[J]. 国际城市规划 ,2008,23(1):70-78.

[4] 唐子来,李粲, 肖扬, 等 .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城­市体系的关联分析 [J]. 城市规划学刊 ,2015(1):1-9.

[5] 刘作丽,贺灿飞.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研究述评[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6):952-961.

[6] 孟晓晨,石晓宇.深圳“三资”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特­征与机理 [J]. 城市规划 ,2003,27(8):19-25.

[7]贺灿飞,梁进社,张华.北京市外资制造企业的­区位分析[J].地理学报 ,2005,60(1):122-130.

[8] Wu F. Intrametro­politan FDI Firm Location in Guangzhou, China: A Poisson and Negative Binomial Analysis[J].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9,33(4):535-555.

[9] 张华 ,贺灿飞.区位通达性与在京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J]. 地理研究 ,2007,26(5):984-994.

[10]贺灿飞,潘峰华,孙蕾.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J].地理学报 ,2007,62(12):1253-1264.

[11] 薛求知.折衷范式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理论的动态演进[J]. 管理学报 ,2004,1(1):89-97.

[12] Dunning J H. The Eclectic (OLI)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 2001,8(2):173-190.

[13] Dunning J H. The eclectic paradigm as an envelope for economic and business theories of MNE activity[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0,9(2):163-190.

[14] Dunning J H, Lundan S M.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Second Edition [J]. Books, 2008. [15]Dunning J H. Reappraisi­ng the Eclectic Paradigm in an Age of Alliance Capitalism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5,26(3):461-491.

[16] Chunlai C. Comparison of investment behaviour of source countries in China[R].University of Adelaide, Chinese Economies Research Centre, 1997.

[17] Yeung H W.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from Asia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etitiv­e edge[J]. Journal of Asian Business, 1994,10(4):17-58.

[18] 香港工业总会.珠三角制造-香港工业未来的出路 [R].2015. [19] Yang C. Restructur­ing the 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and emerging tension[J]. Applied Geography, 2012,32(1):143-157.

[20] 李小建.香港对大陆投资的区位­变化与公司空间行为[J]. 地理学报 ,1996(3):213-223.

[21] Leung C K. Personal Contacts, Subcontrac­ting Linkage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Hong Kong‐Zhujiang Delta Region[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93,83(2):272-302. [22]唐子来,赵渺希.经济全球化视角下长三­角区域的城市体系演化:关联网络和价值区段的­分析方法[J].城市规划学刊 ,2010(1):29-34.

[23]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會員珠三角經營­前景問卷調查2010 年分析報告 [Z].2010.

[24] 陈恩 .港商在内地和珠江三角­洲投资的区位布局与实­证研究[J]. 当代港澳研究 ,2012,35(2):17-40. [25]许德友,梁琦.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推拉力”分析——兼论金融危机对广东“双转移”的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1):68-73.

[26]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業界如何發揮香港的優­勢和經驗在珠三角地區­拓展內銷 [R].2013.

[27] 毕秀晶,汪明峰, 李健 , 等 .上海大都市区软件产业­空间集聚与郊区化 [J]. 地理学报 ,2011,66(12):1682-1694.

[28] 吴硕贤.“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对城市规划的启示[J].规划师,2016(3):146-147.

 ??  ?? 表 2珠三角港台资企业规­模比例
表 2珠三角港台资企业规­模比例
 ??  ?? 表 1 2013年港澳台对珠­三角九城市投资总额比­值 备注:中山、佛山数据缺乏,肇庆2014 年年鉴尚未公布,用 2012年的数据进行­替代。
表 1 2013年港澳台对珠­三角九城市投资总额比­值 备注:中山、佛山数据缺乏,肇庆2014 年年鉴尚未公布,用 2012年的数据进行­替代。
 ??  ??
 ??  ?? 图 1 OLI 模型概念图
图 2 2001,2008 和 2014 年港台资企业空间落点­图与珠三角最小空间单­元
图 3 2001,2008 和 2014 年港台资制造业(a,b)与服务业(c,d)核密度与G统计图
图 1 OLI 模型概念图 图 2 2001,2008 和 2014 年港台资企业空间落点­图与珠三角最小空间单­元 图 3 2001,2008 和 2014 年港台资制造业(a,b)与服务业(c,d)核密度与G统计图
 ??  ?? 高低
0
0
50m
50m
高低 0 0 50m 50m
 ??  ?? 0
50m
0 50m
 ??  ?? 高低
0
50m
高低 0 50m
 ??  ?? 表 4珠三角港台资制造业­影响因素汇总表 图 4 珠三角 2001、2008 和 2014 年5大行业部类企业数­量图
表 4珠三角港台资制造业­影响因素汇总表 图 4 珠三角 2001、2008 和 2014 年5大行业部类企业数­量图
 ??  ??
 ??  ?? 表 3珠三角港资企业销售­市场
表 3珠三角港资企业销售­市场
 ??  ?? 表 6 2014新增港台资制­造业泊松回归结果
表 6 2014新增港台资制­造业泊松回归结果
 ??  ?? 表 7 2014新增港台资服­务业泊松回归结果
表 7 2014新增港台资服­务业泊松回归结果
 ??  ?? 表 5珠三角港台资制造业­影响因素汇总表
表 5珠三角港台资制造业­影响因素汇总表
 ??  ??
 ??  ?? 图 5珠三角港台资企业O­LI 模型
图 5珠三角港台资企业O­LI 模型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