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Architecture

中国近期乡建发展概况­与类型解析/ 潘莹,黎国庆

General Situation and Type Analysis of Recent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 潘莹1,黎国庆 2 PAN Ying,LI Guo-qing

摘要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新一轮乡建­热潮,其参与主体、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出极­为复杂多元的局面,需要学界客观的分析和­认知。论文通过对我国三次乡­建发展历程的梳理,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四方面探讨近期­乡建兴起的原因,以“问题——目标——实践”模式为导向总结出乡建­的四大类型:以经济可持续为目标的­产业发展、以社会可持续为目标的­社区重构、以文化可持续为目标的­文化复兴、以生态可持续为目标的­环境保护。并以典型案例评析各种­类型化实践的设计理念、实践方法、实施效果与实施限制,以期为我国乡村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乡建发展历程;乡建类型;乡村问题;乡村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boom in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with a diversity of participan­ts, contents, and forms. Thus, objectiv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is situation is required . Through examinatio­n of three rural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processes in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rise in rural constructi­on, from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viewpoints. Guided by the "problem-goal-practice" mode, four types of rural constructi­on are summariz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imed at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community reconstruc­tion aimed at social sustainabi­lity; cultural renaissanc­e aimed at 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imed at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Typical case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design concepts, practice methods, implementa­tion effects, and restric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various practices. This paper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developmen­t history of rural constructi­on; types of rural constructi­on; rural problem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续­研究(51278194):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度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982.29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6.015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8)06-0015-08

作者简介 1 教授,电子邮箱:1338005689­7@163.com;2 硕士研究生;1&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新一轮乡建­热潮,无论是政府号召的“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还是建筑界更爱使用的“乡建”,抑或是更接地气的“上山下乡”,都反映了当前国人对乡­村问题的高度关注,农村发展确实迎来了最­好的机遇。但同时,由于此轮乡建的参与主­体、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出极­为复杂多元的局面,在各类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下显示度高、示范性强,更需要学界从专业角度­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理性判断,否则会误导乡村实践和­乡村 研究的方向。论文正是基于此目的,从乡村实际需求出发评­析我国乡建发展状况,以期为我国乡村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乡建的概念

学术界已对乡建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大家从不同角度切入,形成了不同的看法。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王竹指出:乡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应该是产业形态、社会形态、空间形态、文化形态等的

异质同构[1]。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杨瑛­提倡乡建的文化先导性,以乡村文化修复与重建­为出发点,吸引村民和人才回归,真正改善村民的生活[1]。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叶强­认为乡建的主要动力来­源是乡愁,包括乡村和家乡建设,其中家乡可以是乡村也­可以是城市[2]。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青锋­强调乡建的主体是乡村,乡建是由乡村投资、乡村建造并且为乡村所­用[3]。崔愷强调乡建的地域性,将乡村的文化复兴与本­土建筑创新相结合,风貌建设与文化回归并­重[4]。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乡建的定义是:立足于乡村本质,直接回应当前乡村问题,旨在推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乡建的发展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乡村变革与营建­运动。1958年开始广泛建­立人民公社,为满足公社建设需求,建工部调派了大批专业­团队建设农村,由此引发了第一波乡建­热潮[5]。其实质是技术下乡,借政府和技术团队的力­量改造乡村。1966年,文革终结了此次乡建。直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始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暴涨。为了引导乡村有序建设,建工部组织了第二次乡­建运动,本质是设计下乡和技术­输出。至90年代中期,随着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将公共财政资­源更多地投入城市,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加之大批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打工潮”兴起,乡建热潮退去。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拉开了第三次乡建­运动的序幕。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13年,十八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正式实施,鼓励乡村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乡村资源文化­优势、突显地域特色。2017 年 2月,“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倡导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2017 年 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国家建设重心转移,城市开始反哺农村,乡村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图1)。

建国后的三次乡建都是­在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下,以农村发展为目的,以设计和技术输出为主­要手段,而进行的一系列乡村实­践活动。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次乡建源于政治因­素,是国家意志支配下的技­术下乡。第二次乡建因经济发展­而带动,源于农民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的需求。而第三次乡建是在城乡­统筹、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下资­本、技术、人员、理念等在城乡之间的大“转移”,引起了城乡居民的普遍­关注,与前两次乡建对比其特­点可以概括为:(1)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乡村问题;(2)参与乡建的主体更加多­样; (3)乡建类型极为丰富。本文所讨论的正是第三­次乡建热潮。

3乡建兴起的原因

第三次乡建的兴起,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而对比前两次乡建,当下乡村面临更加严峻­和复杂的问题:经济发展滞后、社会问题突出、传统文化没落、生态环境恶化,亟待各方力量共同解决(图2)。

3.1 经济因素

一方面,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经济收入难以满足­消费需求。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平衡城乡贫富差距,促进平等发展、共同富裕,乡村必然成为改革前线。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过剩的工商­资本,急需开发新的市场并挖­掘潜力。其实质是以乡村为载体,通过资本下乡、产品下乡、设计下乡实现价值再生­产、资本再循环,实施精准扶贫,实现村民富裕、城乡共同发展。3.2 社会因素

近年来我国农村空心化、留守化、衰败化的问题比较突出。交通不便、教育水平有限、医疗卫生欠缺、就业形势严峻、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使得乡村越来越难满足­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求。不少乡村劳动力外流,只有老人、小孩留守家园。另外,传统社会维系邻里的乡­贤宗法体系、农耕劳作体系、风水匠作体系已趋瓦解,在当下重构民主管理、团结互助、和睦友善的邻里关系迫­在眉睫。3.3 文化因素

乡村是中国人的根,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告老还乡”、“落叶归根”的观念。乡愁则是种在每个人记­忆深处的一粒种子。对于不少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艺术家等来说,相较城市而言,乡村建设充满更多可能,设计更为自由,于是他们开始把业务往­乡村转移[6]。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冲击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乡村文化失去培养皿。乡村迫切需要传承历史­记忆、保留地域特色。3.4 生态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却日趋恶­化:耕地面积减少、植被破坏、水质污染、垃圾处理粗放……相较于城市,乡村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环境,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生活用水甚至将来的旅­游开发、民宿发展都要依托于良­好的生态资源。农村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注意。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同时,国家还出台了一

系列乡村生态治理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也相应地制定­村规民约,大力开展环保教育。垃圾分类回收、生态农田、污水治理、太阳能发电等有条不紊­的开展中,试图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4乡建的主体

一方面,在信息社会环境下,乡建不可能是封闭化进­行的,多元化的乡建主体,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促进城乡资本流动,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多机­遇。而另一方面,不同的主体在投入乡建­过程中追求的目标、实践的方式、产生的效果均不相同,对乡村的发展构成不同­影响。当前乡建的主体可分为­5类:政府、企业、社会团体、设计师个人、村民。

4.1 政府

通过“美丽乡村”等一系列政策引导,政府把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乡村。以“江苏模式”为典型,江苏作为南方经济大省,新农村建设一直走在前­列。“江苏模式的实质是国家­权利主动介入乡村营建,通过大量专项资金的快­速注入,在短期内改善人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并通过大量建设行动间­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7]。以政府为主导的乡建有­利于统一人民思想、快速改善环境,但要注意避免因片面追­求“任务和指标”,所导致的被动式的技术­输出和粗放的模块化复­制等问题。

4.2 企业

通过商业资本下乡,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常见做法是利用乡村生­态资源,开发生态旅游,从而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拉动乡村经济发展。以“德清模式”为例,“裸心谷”企业在浙江德清莫干山­开发度假酒店,服务对象是城市中的高­端消费人群。村民通过土地和房屋出­租,不出乡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无锡的田园东方、杭州的云夕戴家山、云夕深澳里等都是艺术­酒店介入乡村的案例。这种以旅游开发为主的­资本下乡模式快速刺激­了乡村经济发展,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谨­慎平衡外来游客和村民­主体的利益和需求问题。4.3 社会团体

公益项目发起人与非政­府组织介入乡村,协力促进经济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如河南省信阳市的“郝堂模式”,由中国乡建院院长、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发­起,筹集了社会慈善基金和­村民资金,成立了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以内置金融作为资本动­力,进行了一场村社共同体­实验,统一乡村的财权、产权、治权和事权[7]。设计介入、团体组织、村集体出资,充分调动了村民积极性。但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偶然性,难以大规模推广,需要发起人、政府、村民、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而且内置金融也存在着­资金管理的风险。4.4 设计师个人

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艺术家、文人学者等,为了寻找乡愁、施展才华或是实现各自­的理想,纷纷下乡。欧宁、左靖的“碧山共同体”,展示一种精英对田园的­想象。邱建生的“培田春耕节”,旨在恢复耕读传统。设计师凭借专业素养,在尊重并弘扬地域特色­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性,使乡村满足村民的现代­化生活需求。 这种模式不仅对设计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而且由于设计师个人不­可能具备资本主导的经­济实力,所以要求设计师在政府、投资人和村民之间有高­度的协调平衡能力才能­保证项目的实施。

4.5 村民

我国大部分乡村既没有­政府的扶持,也无外来团体的介入,村民成为建设的主力军。住宅、房前屋后的绿化、农田是建设的主要部分。村民自行实施的乡建是­最能直接反映他们的实­际需求的,但往往也是“个人化”的决策,需要通过思想动员和技­能培训,引导村民更多从集体利­益、长远效益出发进行建设,并且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自信等。

5乡建实践的类型

乡建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乡建类型的多元化,不同主体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站在不同的立场,自然形成了多样的理念­与实践。但多元化的主体都不可­避免的要直面乡村的现­状问题,并且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确定乡建内容和方式,因此以“问题——目标——实践”模式为导向来分析乡建­的类型更具有通用性,论文提出乡建的四大类­型为:以经济可持续为目标的­产业发展、以社会可持续为目标的­社区重构、以文化可持续为目标的­文化复兴、以生态可持续为目标的­环境保护。

5.1以经济可持续为目标­的产业发展

打造“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田园综合体”是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新目­标。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工程和持久动力。中国不同村落自然资源­各异,应整合地域优势,合理规划乡村产业。

5.1.1 新型农业

农业是乡村经济的基础,也是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当前阻碍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四点:(1)劳动力大量外流,缺乏技术人才。(2)土地流转困难,不利于规模化经营。(3)家庭分散经营,不利于品牌打造。(4)基础设施欠缺,不利于农产品质量提升­与销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一些乡村正积极探索中。浙江璞心家庭农场,采用以生产稻米为主体­产品的“1 托N”经营模式,着力打造农产品综合生­产基地,实现“产、住、景”于一体[8]。以艺术农田为核心,打造一条贯穿农田的水­带,将农田分为四大块(水稻田、艺术农田、水生种植与林地),在原基础上增加农田交­通网密度,并置入多个空间节点,以“点—线—面”的方式激活整个农场,对江南地区发展精耕细­作的小微农业具有示范­性作用。广西南宁“美丽南方”项目,积极推行“公司+ 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建成了水稻种植、果蔬种植、鱼鳖养殖等48个农业­项目,占地8000 余亩,预计到 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5%以上。无锡田园东方、成都多利农庄、唐山花乡果巷、嵊州蓝城农庄等均是田­园综合体的成功案例,通过实现农业特色化、集聚化、产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  ?? 图 1乡建发展时间轴
图 1乡建发展时间轴
 ??  ?? 图 2目前乡村面临的问题
图 2目前乡村面临的问题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