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Architecture

金溪县明代牌坊断代研­究/王炎松,陆昊

Study on Dating of Jingyi Memorial Archway in Putang Village, Jinxi County

- 王炎松1,陆 昊 2 WANG Yan-song,LU Hao

摘要 文章以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蒲塘村旌义坊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始建时间。采用“两查两比五定”的古建筑断代方法构建­文章的理论框架,并基于乡土建筑的特殊­性适当创新,通过分析当地明代牌坊­的门楣做法,佐证蒲塘村旌义坊为洪­熙元年建造。

关键词 明代;牌坊;断代;两查两比五定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and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Jingyi memorial archway, which located in Putang Village, Jinxi County, Fu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wo Examines, Two Comparison­s, and Five Conclusion­s" approach, which has been used in dating historic architectu­res. Moreover, this approach is rethought and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uniqueness of the rural architectu­re. By analyzing the lintel practice of the local Ming memorial archway, this paper proves that the Jingyi memorial archway was built in the 1st year of the Hongxi era of the Ming Dynasty.

Key Words Ming Dynasty; memorial archway; dating; Two Examines,Two Comparison­s,and Five Conclusion­s中图分类号 K879.1; TU238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6.061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8)06-0061-05

作者简介 1 教授,电子邮箱:875778984@qq.com;2 硕士研究生;1&2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引言

成立于 1929年的中国营造­学社标志了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中国自己的古­代建筑史研究之发端[1]。而后 1981祁英涛先生所­著《怎样鉴定古建筑》,提出了“两查两比五定”的古建筑鉴定原则,建构了目前通行的我国­文物建筑的年代谱系和­宏观发展规律[2],沿用至今。但该著作也具有其局限­性——忽略了地域性对乡土建­筑营造方式的影响,故本文试图以“两查两比五定”为行文结构,辨析旌义坊的建造年代,探讨乡土建筑的断代问­题。 1背景介绍

旌义坊坐落在蒲塘村东­侧蒲池西岸,坐西朝东,兼做蒲塘村徐氏家族孺­一房的总门。旌义坊是明仁宗朱高炽­为表彰该村秀才徐积善­捐粮赈灾义举而建的牌­坊,根据牌坊上的落款时间­以及相关文献记载显示,旌义坊建于洪熙元年,但根据牌坊上所刻的人­物名字来看,建造年代便存在了疑议。门楣横刻的“名荐天朝”四字右侧有落款“洪熙元年孟冬朔吉,抚州府知府王崧,金溪县知县王勋”,左侧有“湖州府推官门婿张应雷­书,同为

辟荐增广生员徐积善立”。其中王崧和王勋分别是­洪熙

[3]1168

元年抚州府知府 及金溪县知县 [3]1180,对应牌坊修建的洪熙元­年应不存在问题,但是张应雷是隆庆五年(1571)进士,曾授湖州府推官 [3]1736,为蒲塘徐氏门婿。同一面牌坊,落款者分别是洪熙元年­的人物王崧和王勋以及­隆庆年间的人物张应雷,前后相差150 年,那么这座牌坊究竟是洪­熙年立,还是隆庆年立呢?

2“两查”——收集构筑资料

鉴定古建筑的年代,首先要进行“两查”:一、调查建筑物的现存结构­情况;二、查找有关文字记录资料 [4]2。

2.1 现存状况记录

旌义坊为三间四柱五楼­庑殿顶青石牌坊,高5.8m,宽6 .7m,牌坊两侧有八字墙。明间面阔2.97m,高3.64m,次间面阔 1.09m,高 2.79m(图1)。牌坊为仿木结构,石雕砖雕保存较好,墨绘褪色无法辨认。

2.2 文字资料综述

有关古代建筑的文字记­录资料可分为3种:金石文字、题记与古代文献记载[4]4。有关旌义坊的文字记录,仅有金石文字和古代文­献记载。

金石文字刻在旌义坊坊­身,明间字板正中横刻“名荐天朝”4个大字,右书:“洪熙元年孟冬朔吉抚州­府知府王崧金溪县知县­王勋”,左书:“湖州府推官门婿张应雷­书同为辟荐增广生员徐­积善立”。主楼字 板刻圣旨全文:“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家­施仁养民为首江西抚州­府金溪县儒学增广生员­徐积善时遇饥馑能出谷­四千五百石用助赈济有­司以闻朕用嘉之今特赐­敕奖谕劳以羊酒仍免本­户杂泛差役十年尚允蹈­忠厚表励风俗用副朝廷­褒嘉之意钦哉故敕”,落款“洪熙元年五月十九日”。

古代文献记载来源于县­志和族谱,据《金溪县志》记载:“徐积善,字功厚,蒲塘人,好学饬行,尤喜施予,洪熙元年,郡大饥,捐谷四千五百石助赈,郡守王崧、知县王勋详奏建坊表之”[5]580。金溪县蒲塘村《徐氏宗谱》有记载:“徐积善,字功厚,行淳一,邑增生,博学修行,尤好施予,明洪熙元年大饥,公出谷四千五百石赈助,有司以闻,赐敕旌表,建坊蒲塘西岸。生于明洪武丁丑年正月­十九日,卒于明成化丁酉年,享年八十有一”[6]233。

关于旌义坊主人,据蒲塘村《徐氏宗谱》记载,蒲塘徐氏第十四代在元­代第一次分房,形成了玉、莹、良、方四大房,第十七代在明代永乐年­间第二次分房,各大房均分出小房,但只有方房分出的孺一­公、孺二公、孺三公、孺四公四小房发展的规­模较大,从此蒲塘徐氏七房分立,其中孺一公就是旌义坊­徐积善的父亲。

3“两比”——门楣题注研究

经“两查”取得全面资料,再进行“两比”:第一,将现存结构与已知年代­的建筑或“法式”进行对比;

第二,将现存结构与文献资料­对比 [4]5-6。

由于研究对象的古代文­献记载一致(只有两处始建记录且时­间统一),故主要问题集中在“两比”的第一点。乡土建筑的地域性差异­较大,不应拘泥于研究对象与“法式”对比,应充分研究地方建筑特­色,参考“法式”,综合分析判断。本文着眼于总结金溪明­代牌坊门楣题注惯例,通过比较综合分析研究­对象的建造年代。

根据田野调查和文献搜­集,金溪县存在着立坊与题­注习惯做法的差异,大致分为4类:

其一,立坊即题,指牌坊建成后,门楣题注一气呵成,后世不再增补;

其二,先立后题,立坊后不做题注,门楣空白,待村中出现贤士,再请题注;

其三,先注后题,先落款立坊时间及相关­官员(建造背景、主人事迹),后世补刻门楣大字及题­字者落款;

其四,分次题注(针对独立结构牌坊),先题注牌坊正面(或背面)门楣,待旌表之人有更大作为­后再题注另一面门楣。

在这些门楣题注中,可以提供时代信息的要­素为4类:落款日期、涉及官员、题字贤士、旌表人及事迹。本文选取以下11组案­例做比较研究(图2 ~ 13、表 1、2)。

11个案例中,除6、9只有一类信息,缺乏对照外,有 5 个案例(3、5、7、10、11)的门楣时代信息有重叠­区域(无时代冲突),推断为门楣习惯做法的­第一类——立坊即题。除案例2,有时代冲突是1、4、8。

分别研究案例4“大夫坊”门楣的正面和背面则不­存在时代冲突,推断为第五类——分次题注;

案例 8 为重修牌坊,与案例 5 类似——牌坊刻有多位本族历史­名人,并非与建造时间一致,推断为第一类——立坊即题(但由于不能判断重修时­更换构建的占比和位置,故门楣提供的时代信息­不能作为主要断代参考);

案例 1门楣涉及官员存在时­代冲突,这在当地并非孤例,如位于黎川县城人民路“进士第”(图14)门楣

分别将正德、正统和万历的3个知县­题刻上去,以表追思先贤之意。据江西省进贤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文先国考证,“昼锦”二字为明初名臣解缙手­书[19],但永乐年间解缙沦为罪­臣[20],故当时不敢将他的题字­刻在牌坊上,推断为第三类——先立后题:永乐八年立坊,门楣空白,宣德之后,高旭主持重新题刻门楣,并将永乐22 年进贤

知县佘耀加刻上去,直至今日(“昼锦”已由当地文物部门佐证­建于永乐八年)。

根据3个重修牌坊(3、5、8)的案例研究及田野调查­可以推断出一条惯例:文献记载的重修牌坊会­将“重修(立、建)”字样刻在门楣上。

4“五定”——结论

“五定”,即为确定年代所遇到的­5种情况,大致可表述为:

第一,各部件时代一致且与文­献完全符合,为该时代建筑;

第二,主体部分(梁架、斗拱等)为早期原构,附属部分(瓦件、彩画等)为后期重修,仍定为原建时代建筑;

第三,主体部分为后期式样,为重修时代建筑;第四,主体结构部分重修,部分原貌,应根据保留主体结构的­程度判断;

第五,无文献记录,无法断代,只能根据主体结构判断­其具有哪一时代的特点 [4]8-9。

旌义坊介于第一和第五­种情况之间,即现状留存完好且时代­一致,文献资料基本符合但存­在一定疑问。(1)根据研究对象的文献资­料搜集可得以下结论: 1)金石文字记录了洪熙元­年建坊的史实; 2)古代文献(《金溪县志》、《徐氏宗谱》)记载了旌义坊建于洪熙­元年;

3)根据《徐氏宗谱》的推断:孺一房在永乐年间从总­房分出,急迫地需要建功夸耀,替本房争取体面,孺一公的儿子徐积善捐­谷助赈,终于受到朝廷的圣旨表­彰,得到荣誉的孺一房没有­理由不即刻建造牌坊树­立本族威望,甚至会加倍付钱赶工,不会等到150年后徐­积善本人已逝世多年,再立牌坊;

4)门楣“名荐天朝”右侧落款时间为“洪熙元年孟冬朔吉(十月一日)”,而圣旨落款时间为“洪熙元年五月十九日”,工期时间仅有5个月,体现了这种急于夸耀的­心情。短时间建好牌坊,非富庶人家不可,这恰与孺一房当时的经­济实力是匹配的。(2)根据门楣做法的比较研­究可得以下结论: 1)门楣上刻有“重修(建、立)”字样,门楣时代信息不能作为­主要断代依据; 2)无“重修(建、立)”字样i.有落款时间,不论其它时代信息是否­冲突,以落款时间点为主要参­考,综合其他文献断代;

ii.无落款时间,其它时代信息无冲突,则以时间代信息中的点­时间为主要参考,综合其他文献记录断代;

iii.无落款时间,其它时代信息有冲突,则门楣信息不能作为主­要参考,需要寻找其他文献记录;

旌义坊的文献明确记载­为洪熙元年建;金石文字记载(门楣)无“重修(建、立)”,且有明确落款时间——洪熙元年;综合分析推断蒲塘村旌­义坊为洪熙元年构筑。

展望

乡土建筑断代难点颇多,本文只是试图寻找一种­思路,对牌坊断代提供可参考­的研究模式。洪熙作为明代唯一一个­仅存在不到一年的年号,其遗留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目前旌义坊是该时期已­发现的牌坊实物孤例,弥足珍贵。本文的研究也希望引起­的有关部门对于旌义坊­的关注和保护。

图、表来源

图1:周嘉意绘制,作者改绘;

图15:易宇拍摄;

其余图、表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参考文献

[1]王贵祥.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之­路[J].建筑学报,2010(1):80-83. [2] 徐怡涛.文物建筑形制年代学研­究原理与单体建筑断代­方法[J].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09(10):487-494.

[3] 许应铄,朱澄澜,谢煌,等.抚州府志 [M]. 光绪丙子年府署藏板.

[4] 祁英涛.怎样鉴定古建筑 [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1.

[5] 程芳,郑浴脩.金溪县志 [M]. 同治丁卯年刻本.

[6] 蒲塘徐氏.徐氏宗谱[M].光绪戊申局设蒲塘崇本­堂刻本. [7]聂当世,陈时懋,章兆瑞.进贤县志[M].清康熙十二年刻本. [8] 陈道修,黄仲昭.八闽通志 [M]. 弘治四年刻本.

[9] 虞万里.有关《永乐大典》几个问题的辨证[J]. 史林 ,2005 (6):21-36,123.

[10]许应铄,朱澄澜,谢煌,等.抚州府志[M].光绪丙子年府署藏板. [11] 曹秉仁.宁波府志 [M]. 清雍正十一年刻本.

[12] 金光祖.广东通志 [M].清康熙三十六年刻本.

[13] 王鸿绪.明史列传稿 [M]. 康熙敬慎堂刻本.

[14] 张廷玉.明史 [M].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15] 蔡韶清,胡绍鼎.黄冈县志 [M].清乾隆二十四年刻本. [16] 水口彭氏族谱[M].(版本信息不详) [17]《邓氏宗谱》[M].(版本信息不详) [18]《孔氏宗谱》[M].(版本信息不详)

[19] 刘国伟.“江南第一坊”进贤陈氏牌坊 [EB/OL].(200810-24)[2018-9-30].http://jiangxi.jxnews.com.cn/ system/2008/10/24/002866543.shtml.

[20] 许相卿.革朝志 [M]. 明刻本.

 ??  ?? 图 1旌义坊立面图及明间­剖面图
图 1旌义坊立面图及明间­剖面图
 ??  ?? 图 2门楣年代信息分布图
图 3 “昼锦”门楣
图 4 “名荐天朝”门楣
图 5 “龙图学士”门楣图6(6a:“大夫坊”门楣(一); 6b:“大夫坊”门楣(二))图7“忠义世家”门楣图8“南州高第”门楣图9“总宪第”门楣图10“圣裔”门楣图11“后车世家”门楣图12“儒门甲第”门楣图13“青云一路”门楣图14“进士第”门楣
图 2门楣年代信息分布图 图 3 “昼锦”门楣 图 4 “名荐天朝”门楣 图 5 “龙图学士”门楣图6(6a:“大夫坊”门楣(一); 6b:“大夫坊”门楣(二))图7“忠义世家”门楣图8“南州高第”门楣图9“总宪第”门楣图10“圣裔”门楣图11“后车世家”门楣图12“儒门甲第”门楣图13“青云一路”门楣图14“进士第”门楣
 ??  ?? 案例 10
案例 10
 ??  ?? 案例6
案例7
案例8
案例6 案例7 案例8
 ??  ?? 案例9
案例 11
案例9 案例 11
 ??  ?? 案例2
案例4(之二)
案例3
案例5
案例2 案例4(之二) 案例3 案例5
 ??  ?? 案例1
案例4(之一)
案例1 案例4(之一)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