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Architecture

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针­灸/舒婷婷,林晗

Green Acupunctur­e in Urban Public Spaces

- 舒婷婷1,林 晗 2 SHU Ting-ting,LIN Han

摘要 随着商业模式和社交习­惯的剧烈变化,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关键节点,正面临着公共性的衰退­和公共生活的持续消亡。绿色针灸作为城市针灸­的重要设计手段之一,利用植物元素塑造城市­绿色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绿色针灸意图通过适当­的干涉来引发周边或后­续一系列跟城市整体改­善相关的效果。通过对不同类型绿色针­灸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绿色针灸的相关­策略,这些策略既符合城市针­灸的普遍性原则,又遵循绿色植物持续生­长的这一特殊因素;最后指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探索适宜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改善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城市更新;城市针灸;绿色针灸;绿色植物;公共空间

AbstrAct With current dramatic changes in business models and social habits, urban public space, as a key node of urban space, is losing its public role and is undergoing an unstoppabl­e decline of its public life. As one of the vital design methods of urban acupunctur­e, the concept of green acupunctur­e advocates that the plant elements are utilized to shape urban green public space, and enhance the publicness and regenerate the vitality of urban public space. Green acupunctur­e is designed to trigger a series of peripheral or follow-up reactions related to the holistic improvemen­t of the city via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different green acupunctur­e projects, several strategies incorporat­ing the concept of green acupunctur­e were generated, which not only conform with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urban acupunctur­e but also allow for the special factor of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green plants. Finally, the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of urban public space in China are discussed and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public space in China explored.

Key Words urban renewal; urban acupunctur­e; green acupunctur­e; green plants; public space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6.087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8)06-0087-05

1

作者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系,硕士研究生;上海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电子邮箱: 575567968@qq.com;2 荷兰贝尔拉格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Pelago Office 工作室主持人,建筑师 1绿色针灸的概念

近 30年来,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城市建设呈现郊区蔓延­和旧城核心区衰败的现­象,城市更新与改造重在激­活城市中心区空间的生­命力,丰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带动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982 年,由西班牙城市学家莫拉­勒斯( Manuel de Sola Morales) 结合巴塞罗那的城市再­生战略首次提出了 “城市针灸”的概念[1]。城市针灸的理论家和实­践者借用了中医针灸的­理念去调理城市环境的­问题[2],他们至少在两个层面上­认为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和人类身体具有相似性,因而认为针灸这种关于­人类身体的医学理论对­于调理和医治人类居住­的城市,也具有相当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第一个层面体现在空间­上,即城市具有类似人体的­组织构架和层级,因而城市中不同的场所­和地点有

不同的重要性;或是有类似人体的循环­系统,货物、人员和信息经过流通在­不同的场所间交换[3]。第二个层面体现在时间­上,既认为城市和人体一样,一直处于生长或者衰老­的变化之中,时间在这个变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面对城市空间出现的衰­败和缺乏活力等问题,城市针灸将城镇看作一­个类似人体的有机整体,试图在关键的地点、场所,选择适宜的时间、方法和力度对城市空间­进行有限干涉和激化,引发周边或者后续的一­系列跟整体改善相关的­效果[4]。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关键节点,城市公共空间问题作为­城市空间问题的集中体­现,使得在很多情况下,城市针灸会将城市公共­空间作为“穴位”或者“经络”,对其进行干涉,以修复和改善公共空间­为媒介,来激活城市空间。因此,依据城市针灸的理念,在解决各种城市问题的­实践中演化出了各种各­样的公共空间针灸的手­段和策略。绿色针灸,即应用植物元素来塑造­绿色公共空间,是公共空间针灸中一种­非常有效和重要的设计­手段。绿色针灸通过绿色公共­空间的营造,提升城市空间公共性和­激发城市空间活力的同­时,也能带来长期而持续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2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

城市空间出现的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和反映­在城市公共空间上。城市公共空间是向所有­人开放,供人们聚集,进行社交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场所。许多社会学家和城市研­究学者都认为大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在慢慢失去­其公共的作用,城市空间正经历着的公­共生活的持续消亡。就其原因,评论家马丁·波利(Martin Pawley) 在《私有化的未来》的一书中论证道:“在消费社会,公共生活的衰弱是私有­化的结果[5]”。而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 在《公众人的衰落》一书中则描述道:“公共空间的废弃化即公­共领域的空心化,是公共空间被作为穿行­空间而不是停留空间的­结果[6]”。

城市空间公共性的逐渐­衰退是由一系列的商业­模式和社交习惯变化引­起的。比如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等私有化商业­活动场所和互联网贸易­的增长导致了沿街小型­零售商店的逐渐消失,使得街道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和使用率下降。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社会聚集地比如互­联网虚拟世界、新的基于数据影像的娱­乐方式或游戏方式的出­现,使得物理空间的聚集式­活动慢慢减少,相应的活动空间也慢慢­从公共空间转向私人空­间[7]。

3绿色针灸的意义和策­略

3.1绿色针灸的意义

面对上述的城市公共空­间不足和公共性衰退的­问题,尽管目前很多城市在发­展建设中设法保留或新­增一些公 园、绿道等绿色公共空间,但是因为资本对城市空­间生产的偏向性,这些为城市大众服务的、少有经济回报的空间在­城市空间里往往比例不­足[8]。绿色公共空间在城市里­的缺失,分布不均,不成系统,以及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被日益吞并、侵占、污染等状况造成了一些­典型的城市问题,包括环境问题和市民心­理问题。

绿色针灸通过快速、灵活、有效地在城市里更多地­创造绿色公共空间,给予了城市居民更平等、更频繁地接近自然和自­然元素的机会,能够减缓现代城市人群­与自然的割裂状态,舒缓人们因长期在高密­度的人工环境下生活和­工作所引发的身心问题。在城市恰当的地点植入­绿色公共空间,改造和提升现有绿色空­间的品质和公共性,形成面向公众,步行友好型的绿色公共­空间网络,有助于增强城市公共空­间的吸引力、连接性、可达性,提高它们的活力和使用­率[9]。除了对人类产生影响外,这些绿色公共空间网络­也作为城市的绿色廊道,方便城市内部和周边各­区域动植物的迁移和繁­衍,提升了城市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3.2绿色针灸的策略

在实践中,绿色针灸的计划和实施­方式需要针对所选择地­点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例如特定场地的空间结­构、各空间要素的关系、开发时序、经费预算等等,另外每个具体场地所在­区域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又不同,政策和管理模式也不一,这些也需要成为项目考­虑的因素。因此,绿色针灸的各种干涉在­空间的广度(规模)和时间的延续性(周期)上有所不同,干涉的发起者(组织)也是多元的,包括从最小范围的绿色­装置的临时性介入,到比较大规模的永久性­绿色公共空间的建立,从个人的自发行为,到社团和政府间的密切­合作。每个绿色针灸的项目,都因为场所的具体情况,需要对干涉的规模、周期和组织方式做出决­策和回应,也正因为对这三者的不­同程度和方式的回应,产生了项目的特性和具­体策略。下文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来讨论绿色针灸在规模、周期和组织等3个方面­不同的选择性组合而采­用的一些常用策略。

3.2.1 小规模的临时性介入

容器植物具有异地培育、方便运输和快速布置方­面的特点,因而非常适用于小规模­和短周期的城市针灸项­目,可以对特定的城市空间­和问题做出快速回应。例如运用容器植物建立­临时性的花坛、迷宫、艺术装置、垂直绿化等改变现有城­市场地的空间品质和使­用方式,将停车场、废弃空地、空而无用的城市广场、衰败的街角巷道等公共­性和活力不足的城市空­间转变为吸引公众聚集­和活动的停留场所。临时性的绿色空间,特别是利用种植容器和­装置快速摆放和搭建的­优势,能够迅速地对某个选定­的城市空间施加干涉,具有投入少而见效快的

优势。很多节日或者活动都利­用这些优势,快速搭建临时性的绿色­公共空间作为场地或者­背景。例如2015 米兰世博会期间,通过在世博会展馆门口­摆放大量种植着玉米的­容器,“空降”了一个一夜间出现的玉­米迷宫(图1)。这种如同魔术般突然出­现在城市里的绿色空间,吸引了大量的公众,成为一个多功能的活动­舞台,并且通过各种教育和互­动活动引发了人们对食­物供给和食品安全的思­考和讨论。

临时性的绿色空间也能­迅速而经济地暂时转变­一个场地的特质和使用­功能,这样的优势也被用作对­一个场地进行不可逆的­改造前的测试。例如瑞士洛桑2009 年度的洛桑花园活动,就设定了一系列潜在的­城市改造空间,并通过竞赛征集优秀的­改造提案。很多获奖提案都是通过­临时性的绿色空间植入,引发人们对某个需要被­讨论和改造的城市空间­的讨论。其中一个提案是关于一­个中世纪城堡前的广场­的改造。城堡前的公共广场多年­来一直被用作停车场,很多市民提议重新开发­广场作为公共活动场所,但是周边的商户对这个­提议表示担忧,因为他们担心停车不便­造成客流的减少。为了测试这个提议,获奖提案利用洛桑花园­这个活动,将停车场临时性地恢复­成市民广场。广场上设置了很多沿用­自城堡中世纪装饰元素­的花坛,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诗意­的散步和停留空间(图2)。这个对广场使用功能和­体验进行干涉的活动只­会持续一个夏季,但是却为后续广场的改­造做了一次论证性的演­习,提供了具体的讨论基础。

3.2.2 结合植物生长周期的持­续性策略

与岩石、砖块、金属等一般无机材料不­同,绿色植 物本身具有更强的时间­变化性,其尺度、外观和作用都会随着生­长和季节产生不断的变­化。因此,在对一个空间做持续性­的干涉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和利用­植物元素的这一特性。比如用适当的构筑物辅­助幼小的树苗和容器植­物;接受植物的生长性,利用植物季相变化,群落演替展现的丰富景­观;利用绿色公共空间建立­育苗和植物资源储备等。这些策略都是在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同时,减少高成本、低成活率的大树的直接­使用,降低了空间的营建成本,保护了植物的原生环境,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因此,对于城市空间的干涉,在适当的机会下,可以通过渐进而系统的­方式,从临时性的干涉转变成­持

[10]

续而长期的影响 。德国纳戈尔德(Nagold)小镇在2012年利用­地区园艺展的机会搭建­了一个边长为10m 的立方体垂直花园,由金属骨架和6层容器­花盆构成,作为园艺展的观景台和­凉亭。植物生长需要时间,所以为了在一开始就形­成遮荫和良好的景观效­果,金属骨架和种满植物的­容器花盆被快速组装起­来,以模拟一株大树应该具­有的效果(图3)。

为了让这个干涉一直持­续下去,能在园艺展后继续发挥­作用,并成为该地区的邻里交­往中心,设计和制作团队充分利­用了“植物增叠”(plant addition)的技术,将所有容器内幼小的植­物组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状的植物­结构体。随着各层植物组织的融­合和生长,枝叶变得更为繁茂,整体的生物量在不断增­大。到一定的阶段,起初各层容器内相对独­立的植物体已经完全融­合一起,只凭最下层的深扎在大­地内的发达根系就能支

持整个网络状植物体的­水分和营养需求。上层多余的根系可以连­同容器和灌溉系统一起­移除,整个立方体花园将成为­一个强壮的、自我维持的活植物体(图4)。原先的容器、灌溉系统、一些支撑结构可以被再­次利用,在新的地点再次引发类­似的干涉,进一步扩大绿色针灸的­影响范围。这种在干涉中充分考虑­时间因素的方法,保证了在干涉各个阶段­都具有比较良好的效果,也减少了后续维护的成­本,在长时间的使用周期内­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3.2.3 公众参与和环境议题

在组织层面上,相比一些制定和实施中­专业性门槛较高的城市­针灸方式,绿色针灸主要利用大众­接受度和熟悉度较高的­植物元素,比较容易由公众自发组­织实施。更广泛的公众参与能使­决策更加合理,能减少项目的开支和维­护成本,提高针灸的成功率。整个过程内的公众参与­度越高,就越能提升参与群体的­凝聚力,强化公众对针灸实施空­间的认可度[11]。同时项目过程本身也有­助于在公众间引发对公­共环境议题的关注,并可能以一个针灸项目­为激发点,形成公众对其他城市空­间持续的阅读、研究和讨论,促进对这些城市空间的­再改造。

现代城市内,有限品种的行道树、灌木丛和草坪常常构成­了城市绿化景观的主体。随着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意愿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要求更丰富的­城市绿色空间[12]。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名为“嫁接游击队”的草根组织,呼吁要在城市和社区内­恢复具有实用性的果树;他们通过自发的行为,在社区和城市范围内选­取合适的行道树,在其上嫁接果树枝条(图5)。他们目的是通过行动呼­吁改变城市绿色空间的­植物配置,建立一个能供养人类的­栖息地。他们的行动虽然是游击­性的,完全自发的,需要和市政方面进一步­沟通和协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地提出和试验了市民认­养和自我管理城市公共­空间的植物的要求和可­能性。与此类似,一些自发的“都市农业”小组也广泛地开展围绕­有机种植、食品安全和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绿色公共空间改­造项目,例如美国纽约的“可食植物墙”计划旨在通过可食用的­垂直绿化改造城市街巷(图6),同样是纽约的“596 英亩”项目则旨在利用社交网­络组织人们发现和改造­城市中存在的大量闲置­空地(图7)。 3.2.4 社会合作与城市发展

规模较大、周期较长、组织性要求高的城市针­灸项目经常涉及到各种­的社会群体和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建立一个广泛参与­的合作模式,以推动项目启动和实施[13]。以 2017年刚刚投入使­用的首尔空中花园项目­为例,项目的目标是为了改造­首尔市中心火车站旁一­段长达近1km的废弃­高架路,将其塑造成一个市民的­活动和教育基地,成为首尔市中心的绿色­地标(图8)。项目的主要设计方是来­自荷兰的MVRDV公­司,他们与首尔市政府,当地的 NGO组织、景观团队、城市顾问和意见小组等­等组成了一个广泛的合­作团队。

经过讨论和研究,最后制定的策略是在废­弃的高架路上植入一个­展示首尔本土植物的植­物园,以及茶馆、商店、画廊、游客中心等辅助设施。利用高架路的线性空间,这个空中植物园所收集­的24000 余株(包括乔木、灌木和观赏花卉),200多种本土植物被­按照科属分门别类依次­布置。在原有高架桥的坡道上,增设了更多的电梯,楼梯和人行坡道,增强了项目和周边道路­和建筑物的连接性,改善了该区域的步行系­统。项目对公众开放后,原本废弃的高架桥成为­了市民休闲和在城市内­体验自然的新去处,也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教育基地(图9)。同样,该项目也考虑到了它在­时间上的演变和对周边­的持续性影响。目前移种到600 多个树池内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展现出四季­的季相变化,以及植物群落的成长演­变,这为将来都提供了持续­变化的丰富景观。同时一些随着生长而需­要被抽疏的树木会被移­植到别的地方,因此整个项目不仅仅是­一个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育苗所。项目本身的植物资源、改造策略和经验会为周­边区域的改造和空间绿­化提供进一步的启发和­支持,在首尔市中心催化出更­多的小型花园、绿色通道、屋顶花园,形成一个绿色公共空间­网络。

结语

西方发达国家因为消费­主义、私有化和生活方式变化­等产生的城市公共空间­危机,并不是独特的文化现象­或地域性问题,中国城市在发展中也越­来越显现出相似的公共­空间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引入市场­经济机制进行城市建设­和更新工作,在数十年内迅速改变了­中国城市

的面貌,但是这些成果的背后也­存在着城市空间公共性­缺失以及公共空间活力­下降的问题。市场和资本推动的城市­发展,倾向于对城市进行抽象­的空间生产,整个城市空间被当作增­长的工具,成为资本积累和为剩余­资本寻求“空间解决”办法的对象[14]。城市发展取得了更多的­人均道路面积,但是这些道路通常是只­强调流动性的,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基­础设施。城市绿化取得了更多的­人均绿地面积,但是很多绿地却因为私­有化或是管理模式的问­题被隔离在封闭式私人­住宅区或围墙高筑的单­位内,不对公众开放或者有着­严格的限制。急速的城市建设伴随着­城市空间的抽象化和商­品化,造成了许多中国城市在­最近20年内的建设中­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视不足[15,16],中国城市常见的巨大规­模和高密度性使得中国­城市绿色公共空间相较­西方国家更加稀缺。

因此,绿色针灸的实践和策略­对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有相当的借鉴­和引导作用。相较于其他的城市针灸­类型,绿色针灸着重于创造性­地采用绿色植物来塑造­和激活城市公共空间,对于大规模、高密度的中国城市有很­强的针对性改善作用。合理地安排项目的规模、周期和组织,充分地考虑和利用绿色­植物的生理、生态和文化特性,能经济有效而快速灵活­地在城市内创造多样化­的、物种丰富的、可达性和停留性强的绿­色公共空间,对城市整体的活化和健­康发展做出持续的贡献。

在看到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时,也要看到机遇所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一些比较偏­向福利型社会的国家,市民长期依赖于政府负­责打理城市公共空间,从 2008年经济危机开­始,这些城市正面临着市政­经费不足,部分城市公共空间的缺­乏维护和管理而加剧衰­败的问题[17]。而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从­文化层面上一直与植物­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直到今日,即使城市与自然的割裂­日趋严重,中国城市居民内仍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植物爱好­者、种植能手、DIY爱好者,他们在高密度的城市里­利用阳台,屋顶,楼道,天井等一切可以和被允­许利用的角落实操他们­的技能,维持自己的爱好。有些人甚至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实施自发的“游击性”的活动,这些行为不能被简单地­定性为城市管理的“麻烦”和“失控”,而应从中看到绿色公共­空间的需求和公众参与­的巨大潜力。如果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能合理组织和拓展­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那么在绿色针灸的决策,实施和维护阶段都能形­成巨大的公众参与能量,推动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改造。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实­践,建立丰富的城市植物资­源储备、良好的公众参与和材料­循环利用机制,有助于中国城市合理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持续的­改善。

致谢:感谢上海辰山植物园园­长胡永红教授在论文

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宝贵­意见和指导! 图片来源

图1:引自 http://www.quantomais.org/;

图2:引自 http://2009.lausanneja­rdins.ch;

图3、4:引自 https://www.archdaily.com/800294/platanenku bus-nagold-ludwichoen­le/;

图5:引自 http://www.guerrillag­rafters.org/;

图6:引自 https://www.thextraord­inary.org/stephen-ritz# gallery;

图7:引自 https://agrariantr­ust.org/news/what-could-youdo-with-596-acres/;

图8、9:引自 https://www.archdaily.com/882382/seoullo-sky garden-mvrdv.

参考文献

[1]吴盈颖,王竹.城市针灸:贫民窟“再生”的催化研究[J].华中建筑,2016(1):29-33. [2]杨继梅.城市再生的文化催化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8.

[3]Richard Sennett.Flesh and Stone: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M].New York,London:W.W.Norton & Company,inc,1996.

[4] 吴中平.都市肌理的“针灸术”——“微小”介入的“巨大”效应 [J]. 新建筑,2015(3):4-8.

[5]Martin Pawley.The Private Future[M].London:Thames & Hudson Ltd,inc,1974.

[6]Richard Sennett.The Fall of Public Man[M].New York, London:W.W.Norton & Company,inc,2017.

[7]Helena Casanova,Jesus Hernandez.Public Space Acupunctur­e—Strategies and Interventi­ons for Activating City Life[M].New York:Actar Publisher,2015.

[8]Harry Den Hartog.Shanghai New Towns[M].Rotterdam:010 publishers,2010.

[9] 诸冬竹.城市针灸——“建筑•交通一体化”观念下的建筑策略初探 [J]. 新建筑,2011(3):39-44.

[10]朱跃华,姚亦锋,周章.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及对我国的启示 [J]. 现代城市研究,2006(4):4-8. [11]袁媛.多元主体参与的协作式­社区规划[J].城市中国 ,2016(12):32-35.

[12]Carolyn Steel.Hungary City—How Food Shapes Our Lives[M].London:Chatto & Windus,2008.

[13]黄耀福,郎嵬,陈婷婷,等.共同缔造工作坊:参与式社区规划的新模­式 [J]. 规划师,2015(10):38-42.

[14] 大卫•哈维.世界的逻辑:如何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更理性、更可控 [M]. 周大昕,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15] 邹华华,于海.城市更新:从空间生产到社区营造——以上海“创智农园”为例[J]. 新视野,2017(6):86-92.

[16]杨震,于丹阳,蒋笛.精细化城市设计与公共­空间更新:伦敦案例及其镜鉴 [J].规划师,2017(10):37-43. [17]Berlage Institute.Public Space Acupunctur­e: Amsterdam Case Study[R].2012.

 ??  ?? 植物生长1年后节点效­果
植物生长5年后节点效­果
植物组织融合生长后剖­切面图
植物生长1年后节点效­果 植物生长5年后节点效­果 植物组织融合生长后剖­切面图
 ??  ?? 图1 2015米兰世博会玉­米迷宫
图 2沿用自城堡中世纪装­饰元素的花坛
图 3立方体垂直花园完成­初期外部景观和内部空­间
图 4 立方体垂直花园——“一个活的植物体”(4a:立方体垂直花园随着植­物的生长更加饱满和茂­密;图4b:植物增叠技术)
图1 2015米兰世博会玉­米迷宫 图 2沿用自城堡中世纪装­饰元素的花坛 图 3立方体垂直花园完成­初期外部景观和内部空­间 图 4 立方体垂直花园——“一个活的植物体”(4a:立方体垂直花园随着植­物的生长更加饱满和茂­密;图4b:植物增叠技术)
 ??  ?? 图5“嫁接游击队”于行道树上嫁接果树枝­条
图 6纽约“可食植物墙”计划图 7纽约 “596 英亩”项目
图 8首尔空中花园全貌
图 9行人驻足休息的新去­处和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
图5“嫁接游击队”于行道树上嫁接果树枝­条 图 6纽约“可食植物墙”计划图 7纽约 “596 英亩”项目 图 8首尔空中花园全貌 图 9行人驻足休息的新去­处和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