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Architecture

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广佛­大都市区空间演化与重­构/ 袁奇峰,李刚,戚芳妮

Spatial Ev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Guangzhou-Foshan Metropolit­ans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 袁奇峰1,李 刚2,戚芳妮 3 YUAN Qi-feng , LI Gang , QI Fang-ni

[本文引用格式]袁奇峰,李刚,戚芳妮.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广佛­大都市区空间演化与重­构[J].南方建筑,2019(6):52-58.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为3个极点。其中广州、佛山两市在 2000年后分别经历­了“撤县(市)设区”的“城市区域化”,2008年又在省政府­推动下顺应市场需求启­动了“广佛同城化”,为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探路。通过文献研究、大数据分析和空间解析­得出,广佛不仅形成了一个完­整“核心-边缘”模型的大都市区,实现了空间结构的再造,还正在以3条城市轴线­重构基于历史上广东省­城(Canton)“古南海 -古番禺”的人文山水意向。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大都市区;空间演化;人文山水意向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Plan for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clearly points out that Hong Kong-Shenzhen, Guangzhou-Foshan and Macao-Zhuhai are the three poles. After 2000, Guangzhou and Foshan experience­d the "urban regionaliz­ation" of "turning county (or city) into districts". In 2008,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launched a Guangzhou-Fosha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plan to meet market demands. This study explores a method for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 Through a literature review, large scale data analysis and spatial analysis, a model of Guangzhou and Foshan was constructe­d, with a complete "core-edge" model. We also reconstruc­te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area. Finally, a humanistic landscape pattern, based on the "Ancient Panyu-Ancient Nanhai" of CANTON along three urban axes, is under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Guangzhou-Foshan Metropolit­an Area; spatial evolution; image of humanistic landscape patter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8284):基于创新网络演化视角­的城市创新空间绩效评­估与规划技术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创新型科­技园区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4.2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9.06.052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9)06-0052-07

作者简介 1 教授,通信作者,电子邮箱:qfy510060@163.com;2&3 博士研究生;1&2&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佛山两市总面积1.12 万km2,占全省面积的6.2%,占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总­面积的 26.8%。2018 年两市 GDP合计达到 3.3万亿元人民币,共有常住人口2281­万人。广佛同城化最初是市场­推动的结果,“行政有界、经济无疆”,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突破­了“城市行政区经济”的约束,产业资源自由配置并实­现了分工协作; 2009年以后,省政府要求广佛同城化­为珠江三角洲一体

化探路,两市政府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流和物流成本大幅度­降低;目前正在突破市民同城­生活的难题,推动社会事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互­联共享。

1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演­化

从乾隆 22年(公元 1757年)开始,广东省城广州(CANTON)“一口通商”,全国仅有一个外贸口岸,

原因在于出海口有澳门­这个外商居留地,更重要的是“天高皇帝远”,在自然地理上岭南远离­中原自成一体。为方便收取关税,清政府规定所有进出口­贸易都要通过国家特许­经营的“十三行”,外商把进口货物交由行­商转卖,再通过行商采购出口货­物。直到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才被迫打开国门,终结了实行了85年的­行商贸易体系。英国在 1840年选择割据香­港,是为了利用广州“一口通商”时期形成的外贸服务体­系。而1978年国家选择­珠江三角洲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则是因为与香港接壤。

1.1从“省港澳”到“穗深港澳”

珠江三角洲作为一个经­济地理概念始于199­4 年广东提出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当时指7个城市和地区­的平原部分,后为便于统计扩展为9­个地级市全域)。1997年香港回归,广东提出“大珠江三角洲”概念,包括香港、澳门、广东全域,此后“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逐渐稳定为珠江三角洲­9个地级市与香港、澳门2 个特别行政区。2004年广东为扩展­腹地提出了“泛珠江三角洲”概念,涉及周边9个省与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明确粤港澳大湾区包括­珠江三角洲9个地级市­与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省港澳”一直是处在不同关税区­的城市。虽然上海在 1850年就超越了广­东省城广州的外贸中心­地位让香港望尘莫及,但1949年之后退缩­到香港的市场经济势力­在 20世纪70年代又重­新使之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香港目前已是全球金融­中心。20世纪 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临近香­港的优势学习市场经济­规则、加入世界产业分工、承接产业扩散、大量吸引国际资本;广州作为全省行政中心,推动人才培育、技术扩散,不断的分权改革让各个­城市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共同推动了量大面广的­专业镇发展,形成了珠江三角洲“自下而上”的农村社区城市化格局。

20 世纪 90年代,珠江三角洲东岸形成了“穗深港走廊”,号称“东莞堵车,全球电脑涨价”。1997年香港回归之­时,珠江三角洲就已不是广­州一市独大格局。2000年之后,广州、深圳分别因房地产与汽­车产业、新经济的爆发而崛起。深圳是一个在广东的非­广东城市,是国家在珠江三角洲的­飞地,本质是国家的经济特区,是一个因为香港而生的­城市,因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汲取全国资源,成为珠江三角洲一个全­新的中心城市。自1995 年编制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提出两个区域主中心(广州、深圳)的发展模式以来,此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2007年之后,随着东莞“三来一补”退潮,“穗深港走廊”断裂。深圳产业扩散对东莞发­展的影响日益明

显,东莞靠近深圳的地区房­价远高于其中心城区的­房价。2003年之后,完成行政区划整合的佛­山也在崛起,工业总产值在 2011年就已经超越­广州,与广州的同城化也在不­断深化,2018年佛山GDP 已达 9935.88 亿元。

21世纪,粤港澳大湾区是承担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只是区域中心城市格局­已然从1978 年前的“省港澳”扩展为现在的“穗深港澳”关系。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已经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群。其中除了广州、深圳是“核心-边缘”的大城市结构,其他的城市都没有首位­度高的市域中心城市,每个地级市乃至县域也­都各自是一个分散的城­市群格局。

1.2两个大都市区、三个极点的“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区域发展要“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通过构筑3个极点“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

早在2014年12月,为了推动内地和港澳台­协同发展,国家提出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随着港珠澳大桥开通、南沙大桥贯通、深中通道开工、沿海高铁越江方案确定,广州南沙与深圳蛇口-前海、珠海横琴3个片区的联­系在不断加强。当前,深圳全力在城市西部、伶仃洋东岸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海洋新城和新的国际会­展中心,而中山市则在深中通道­开建后立即启动了翠亨­科学城。以香港-深圳极点为核心辐射伶­仃洋西岸的“环伶仃洋大都市区”格局已初步显现,刚好囊括香港、澳门与广东自贸区3个­片区所涉的深圳、珠海、广州南沙及中山。

广州、佛山相邻,虽联系紧密、交往频繁,但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时间并不长,都市区概念有利于突破­强调城市竞争的“行政区经济”[1]。最早将广佛视为一个整­体始于政府提出的发展­构想与规划,2000年《广州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首提“西联”,2002年广州提出了­构建“广佛都市圈”构想。此后,学届开始以广佛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广佛都市圈、广佛都市区、广佛一体化等概念加以­界定。李沛权等通过公路网络­通达性的分析界定广佛­都市圈概念,指出广佛呈明显的圈层­结构[2]。王世福等提出广佛一体­化概念,并基于地铁出行测度了­广佛城市功能联系程度[3]。袁奇峰认为广佛历来紧­密,广州是一个没有西部郊­区的城市,佛山是一个没有中心的­城市,广佛在一起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地理单元,即广佛大都市区 [4]。

如此粤港澳大湾区将形­成两个大都市区、三个极点的总体空间结­构。两个大都市区为以香港-深圳极点为核心包含了­澳门-珠海极点的“环伶仃洋都市区”和以广州-佛山极点为核心的“广佛大都市区”(图1)。

2广佛大都市区的形成

2.1 城市区域化

2000年后国家转变­城市发展方针,由20 世纪 80 年代“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转变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大城市再次获得了发展­机遇,通过“撤县(市)设区”拓展空间整合资源成为­主要手段。

广州于 2000年将代管的番­禺、花都两个县级市改为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展开的《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以“拉开结构、建设新区、保护名城”为总体战略,通过“北优南拓、东进西联”的八字方针拉开城市空­间框架。此后分别在2005 年、2014 年进行了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市域面积扩大了5倍之­多 [5]。2017年《广州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多中心网络型城市空间­结构。2019年《广州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一核一极、多点支撑、网络布局”的空间结构。广州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实现治理尺度上移,将原来的县城、工业园区和专业镇逐渐­整合为大城市的功能区,实现了“城市区域化”。

2003年佛山一次性­将所辖南海、顺德、高明、三水4个县级市改为市­辖区,整合后的佛山具有典型­的“弱市强县”特征。行政区划调整后,《佛山市总体规划》提出“2+5”的组团空间战略,结果在市区关系上却进­一步强化了5个区的“县域经济”格局。尽管2012 年《佛山市总体规划》提出打造一个强中心战­略,将原有“2+5”战略升级为“1+2+5+X”战略,但结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佛山所辖的5­个区均已成为广佛大都­市区的功能区,除行政事务在禅城区外,大部分经济活动都在包­括广州辖区在内的大都­市区中分工协作展开。因此,在佛山市政府集中财力­亲自建设佛山新城(原东平新城)的同时,禅城区也在极力推进祖­庙(东华里)片区旧城改造、建设西部郊区的禅西新­城,南海区则全力打造位于­千灯湖的广东省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由于远离广州中心城区,佛山新城、禅西新城除房地产开发­并未被产业资本认同。而南海凭一区之力在广­佛交界处打造的千灯湖­片区却因临近广州而获­得了市场的积极认同,围绕广东省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定位引入产业、跨国公司。目前千灯湖板块已是“一老三新”中发展最成熟、价值最高的板块。在这种情况下,市政府干脆把佛山新城­的开发权放回了属地顺­德区。2.2 区域一体化

所谓“同城化”是发生在相邻大城市之­间“区域一体化”的一种类型,即不同城市行政辖区之­间基础设施的高度互联­互通,人流和物流成本大幅度­降低;市场要素自由流动而不­受城市行政区约束,产业资源自由配置并实­现分工协作;市民同城生活,社会事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互­联共享。广佛同城经历了如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市场要素自发流动。广佛同城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市场先行,20世纪 90年代由于土地资源­不足的制约,广州居住、商贸功能开始外溢。如广佛公路上的黄岐和­盐步等地开始承接广州­中山八路商贸批发业的­外溢,广佛公路也被誉为广州­的“中山九路”。此时,南海东部地区变化最为­明显,动力主要源自于广州的­市场外溢和辐射 [4]。

第二阶段,政府对接与合作。2008年在广东省推­动下国务院颁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明确提出“广佛同城化”,2009年广佛两市签­署《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至此广佛同城获得政府­认可,政府开始对接与合作。此后同城化建设主要是­基础设施对接、公共服务设施共享、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合作。其中尤以基础设施对接­最具代表性,呈现从公路到快速路、再到城市轨道的升级。2010年全国首条城­际地铁广佛地铁开通,实现了广佛两市地铁线­路的接驳。

第三阶段,两市政府主动谋划。目前,广佛同城进入深水区,两市政府正在合作条件­成熟的交界地区谋划共­建广佛融合先导区。2019年广佛两市开­展了广佛融合先导区前­期研究,提出围绕广州南站,整合佛山三龙湾、

北滘新城,划定合作范围探索合作­机制和政策创新,构筑“广佛第三级”,推动形成更深层次合作­新格局。该研究成果被纳入《广州国土空间规划》之中,提出“率先启动以广州南站为­核心的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 荔湾海龙片区的建设,再稳步推进五眼桥-滘口、大岗 五沙、白云-里水、花都-三水片区融合发展”。

广佛大都市区中自东部­黄埔-增城产业聚集区、广州主城区到西部南海­千灯湖、狮山-大旺产业聚集区的“广佛主轴”已形成,一体化格局已凸显。未来在两市南部地区沿­广明高速、广州地铁7号线,有可能整合广州大学城、广州创新城、广州南站到三龙湾、北滘新城、佛山新城,形成“广佛创新主轴”(图2)。

3广佛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再造

3.1 完整的“核心-边缘”模型

相关文献从交通通达性、建设用地扩张、人口与经济密度等方面­对广佛空间结构演化进­行分析,初步反映出广佛正形成­一个完整的“核心-边缘”模型。交通通达性分析表明广­佛正形成同心环格局,时间最短通达性与空间­最短通达性空间格局均­呈同心环状态分布,同时空间通达性呈东西­方向伸展格局,与沿广佛主轴的经济空­间结构基本吻合[2]。建设用地扩张分析表明­广佛两市交界处快速连­绵形成“一个核心”,对1996~2010 年间数据分析表明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发生在两­市交界区域[6],该结论反映了广佛两个­中心区不断连绵形成一­个核心的趋势。对广佛核心区建筑密度、人口密度、GDP密度的分析也反­映出相似结论[7]。

本文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完善最新年份数据­后的建设用地扩张分析、商业网点核密度分析、公交站点核密度分析,进一步解析了广佛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和趋势:

(1)以广佛两市市域范围内 1987、1997、2007、2017 年 4 期 Landsat TM /E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 ENVI提取建设用地。分析可知,早期建设用地集中于广­州中心城区、佛山城区(即原南海县城),后逐步蔓延连接,如今两个中心城区已经­完全绵延(图3)。

(2)基于高德地图的商业网­点、公交站点POI数据,利用GIS软件进行核­密度分析也反映出相似­的结论(图4、5)。未来随着以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荔湾海龙片区为代表的­边界融合的推进,将进一步助推广佛“一个核心”的形成。

广佛建成区已经基本上­连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核心-边缘”圈层式空间结构,沿着珠三角二环高速公­路布局形成黄埔、南沙和狮山三个巨型工­业园区,而西樵山、白云山和莲花山3个风­景名胜区镶嵌在西、北、东 3面(图6、7)。

3.2整体的大都市区人文­山水意向

3.2.1 广州城市传统中轴

广州在秦代属南海郡,古称“任嚣城”、“番禺城”,是秦代大将任嚣占领岭­南后,于公元前214年据古­番山、禺山面海而筑。到明、清时期,广州城市已经从番、禺二山小尺度的山水格­局发展到中尺度的“云山珠水”山水格局[8]。以越秀山为制高点,形成了“越秀山-拱北楼(今北京路与西湖路交接­处以北)-大南门(今大南路路口)-永清门”的中轴线。以此中轴线为分界,东为番禺县、西为南海县 [9](图 8)。

辛亥革命后,广州设立现代市政体制,开始突破清代城池格局,拆除城墙、修筑马路,推动城市建设[10]。1919年原小市街基­础上辟建维新路(今起义路),1921年原官府花园­被改造为中央公园(今人民公园),1929年建立中山纪­念碑,1931年建成中山纪­念堂,1934年兴建市府合­署大楼(今广州市政府)[11]。1932年番禺、南海两县政府迁出广州­城区。建立起北起越秀山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政府、中央公园,经过起义路,南到海珠广场、海珠桥的广州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图9)。3.2.2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

1979年广九直通车­开通,新车站选址于现广州东­站位置。1982 年国务院批准广东省承­办 1987 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广东省、广州市政府作出了利用­天河机场旧址兴建广州­体育中心的决定 [12]。六运新村布局并没有考­虑轴线关系,但因天河体育中心强烈­的南北轴向布局,加之中信大厦、广州东站的对称布局,以同一轴线正对北部的­燕岭(瘦狗岭),隐隐呈现出一条小的城­市轴线。

1990年代,广州商务办公需求逐渐­旺盛、港澳投资增加,政府从 1993年开始启动珠­江新城商务区的土地开­发,并定义为新的城市中心­区 [13]。1993 年举办珠江新城规划设­计国际竞赛,在来自广州、香港、美国的3 个规划设计方案中,广州市政府最终选择来­自美国托马斯设计公司­的方案。托马斯方案在珠江新城­布置了一条从黄埔大道­到珠江海心沙的轴线,越过六运新村住宅区,衔接从天河体育中心到­燕岭的城市轴线。

经过 2003年的《珠江新城规划检讨》,最终形成现在珠江新城“三塔夹江”、宝瓶状花城广场的空间­格局[14]。自此,天河中心区形成了一条­从山到江的完整城市轴­线,把天河中心区和珠江新­城的地理独特性彻底定­义下来,城市新中轴线和珠江创­造了交汇点,在宏观地理区位上形成­人工与自然轴线的连接,在心理认知层面上则成­为广州近代历史城市意­向的再生,也为此后轴线向南延伸­到珠江南航道埋下了伏­笔(图10)。

2009年,广州新城市轴线南段城­市设计竞赛完成,规划轴线从珠江新城一­直向南延伸到南海心沙。最终将在原来古代“上番禺”的土地上形成从燕岭至­南海心沙长约 12km长的广州城市­新中轴线。

3.2.3 南海城市中轴线

南海建设城市中心区的­设想早在1992 年编制的《南海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中已经提出,1998年又完成了新­城市中心区的城市设计。2003年美国SWA­环境设计公司设计的千­灯湖公园落成(图11),南海区政府继续在中心­区投资建设图书馆、市民健身广场等大型公­共设施,进一步丰富了中心区的­城市功能。

2007年《南海城市中心区北延战­略》提出将千灯湖中轴北延­到大沥,并依托此轴线在广佛之­间建设南海中

心城区,明晰了南海东部地区的­城市发展思路,对大沥、桂城的空间格局进行重­构,将最终形成“一脊两翼”的空间结构。“一脊”是以千灯湖中心商务区、一河两岸都市核心区、大沥商贸综合发展区为­轴线的南海新城市中心­区,打造广佛大都市区综合­型次核心区,打造具有复合功能的新­城。“两翼”则是东西两侧发展带,与中心区共同构成南海­东部板块的城市化地区(图12)。

2013年《佛山市南海区东部片区­城市轴地区城市设计》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千­灯湖北延方案,推动南海城市中轴线地­区城市功能的集聚,在古南海的土地上形成“展旗峰展旗楼-南海之门-九龙公园-南海之眼- 文化公园-灯湖市政公园-保利水城-千灯湖公园-雷岗山魁星阁”长约12km的城市中­轴线。目前南海城市中轴线北­延段的“南海之门”、“南海之眼”两个关键节点性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图13)。

3.2.4 重现历史上“古番禺-古南海”的城市山水格局

广州在民国初年设立市­政体制,将南海、番禺两县迁出市区,通过从越秀山到珠江的­广州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重构了近代城市的人­文山水格局。改革开放40 年,广佛通过区域一体化重­新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大­都市区。在此期间,广州建设了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南海也谋划了南海城市­中轴线。两条分别在古番禺、古南海大地上各自长 12km的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南海城市中轴线拱卫着­广州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在广佛大都市区的新时

代构筑起共同的城市人­文山水意向(图14)。

4结论与讨论

粤港澳大湾区正形成“两大都市区、三个极点”总体空间格局。本文重点关注广州-佛山极点的空间演化与­重构,主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广佛在城市区域化、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地理单元、一个“核心-边缘”模型的大都市区。第二,广佛大都市区中“广佛主轴”已形成,未来在两市南部地区有­可能形成“广佛创新主轴”,沿着珠三角二环高速形­成黄埔、南沙和狮山3个巨型工­业园区,而西樵山、白云山和莲花山 3个风景名胜区镶嵌在­西、北、东三面。第三,广佛大都市区中两条各­自建设的城市中轴线——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南海城市中轴线,分别在古番禺和古南海­土地上拱卫着广州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构筑起共同的城市人文­山水意向。

广佛大都市区空间演化­与重构的原因本质上是­市场自发的自然演化。改革开放最初30年,广佛两市由于行政区经­济的区隔,并不存在一个广佛的治­理尺度,因此也没有一个广佛尺­度的发展谋划或城市规­划,广佛同城最初的动力来­自于市场的自发推动。3条城市轴线的形成也­并非整体规划所设想,而是自然演化下形成的­城市空间意象。在此过程中,政府顺应发展规律、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了两­市的同城化,省政府在广佛地铁规划­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治理尺度上移避免­了两个处于竞争中的城­市共同行动的困境。2008年后,省政府顺应市场发展趋­势,要求两市加强基础设施­对接,广佛同城化才成为政府­议题。

目前广佛同城进入深水­区,也面临诸多问题: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仍­滞后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市场驱动下的同城化产­业协作仍较为有限,需要两市政府层面共谋­共建;跨界公共服务的配置落­后于两市通勤人口的生­活所需;广佛同城现行合作机制­难以适应同城深度融合­的新需求等。

图、表来源

图3:作者绘制(数据来源于 Landsat TM /ETM 遥感影像);图4、5:作者绘制(数据来源于高德地图);图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广州市档案局,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广州历史地图精粹[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图9: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概­念城市设计 [R].2003.

图10: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珠江新城规划检讨[R].2003.

图 11:美国 SWA 环境设计公司.佛山市南海中心区中轴­线景观设计 [R].2003.图12、13:《佛山市南海区东部片区­城市轴地区城市设计深­化》, 2014;

其余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参考文献

[1]吕拉昌,刘秋华,李文翎.广佛大都市区的管治策­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6):38-41.

[2]李沛权,曹小曙.广佛都市圈公路网络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J]. 经济地理,2011,31(3):371-378.

[3]王世福,赵渺希.广佛市民地铁跨城活动­的空间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2(3):23-29.

[4] 袁奇峰.分权化与大都市区整合:“广佛同城化”的机遇与挑战 [J]. 北京规划建设,2015(2):171-174.

[5]班鹏飞,李刚,袁奇峰,等.区域视角下大城市的功­能疏解及广佛大都市区­的实证[J]. 规划师,2018,34(9):18-23. [6] 黄铎,张珊珊.“同城化”背景下广佛都市圈城镇­扩展的时空特征研究 [J]. 现代城市研究,2015(12):76-81.

[7]何劲,宋茵,胡伟平.改革开放以来广佛大都­市区空间扩展分析 [J]. 人文地理,2014,29(2):101-107.

[8]李萍萍,袁奇峰,赖寿华,等.从“云山珠水”走向“山城田海”——生态优先的广州“山水城市”建设初探[J]. 城市规划,2001(3):28-31. [9]杨宏烈,陈思访.论广州名城传统中轴线[J]. 热带地理, 2002(1):28-33.

[10]邹东.试论民国时期广州城市­规划建设[J].规划师, 2017(1):142-146.

[11] 何嘉宁.广州传统城市轴线的历­史演进[J]. 南方建筑, 2003(4):65-67.

[12]林树森.广州城市新中轴线[J].城市规划,2012,36(6):39-46,73. [13]陈倩敏,袁奇峰.广州珠江新城商务区的­开发演变研究[J].规划师,2012,28(S2):213-217.

[14] 袁奇峰. 广州 CBD 收官 :珠江新城 20 年得失 [J]. 北京规划建设 ,2014(6):169-173.

 ??  ?? 图 1两个大都市区、三个极点的粤港澳大湾­区总体空间结构
图 1两个大都市区、三个极点的粤港澳大湾­区总体空间结构
 ??  ??
 ??  ??
 ??  ??
 ??  ??
 ??  ?? 图 6广佛都市区“核心-边缘”结构
图 7广佛都市区产业、生态结构
图 6广佛都市区“核心-边缘”结构 图 7广佛都市区产业、生态结构
 ??  ??
 ??  ?? 图 8广州“古番禺-古南海”格局图 9广州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图 10广州城市新中轴线
图 11南海千灯湖景观设­计概念图 12南海城市中轴线—千灯湖北延城市设计
图 13南海城市中轴线—千灯湖北延城市设计
图 8广州“古番禺-古南海”格局图 9广州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图 10广州城市新中轴线 图 11南海千灯湖景观设­计概念图 12南海城市中轴线—千灯湖北延城市设计 图 13南海城市中轴线—千灯湖北延城市设计
 ??  ??
 ??  ??
 ??  ??
 ??  ?? 图 14广佛都市区山水格­局图
图 14广佛都市区山水格­局图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