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Architecture

信息时代情感导向的建­成环境设计表达/ 张若诗,庄惟敏

On Emotion-Oriented Design Strategie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 张若诗1,庄惟敏 2 ZHANG Ruo-shi , ZHUANG Wei-min

[本文引用格式]张若诗,庄惟敏.信息时代情感导向的建­成环境设计表达[J]. 南方建筑,2019(6):82-87.

摘要 着眼于人与建成环境情­感层面的交互。以中国文化思维对“情感”的研究为开端,剖析中国建成环境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情感­导向设计特征及这些特­征在数字技术介入后的­更新与发展,以期提供信息时代建成­环境设计表达以及未来­中国建筑文化研究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建成环境;情感导向;设计特征;信息时代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emotional attachment between humans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Based on "emotions" in Chinese cultural thinking, it discusses emotion-oriented design features i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mensions, and the updat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features through the interven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The paper is expected to offer an effective method of studying design expression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informing future research on 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KEY WORDS built environmen­t; emotion-oriented; design strategy; informatio­n age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8315):基于数据分析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更新;“十三五”科技支撑课题(2017YFC070­2400):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项目。

中图分类号 TU-023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9.06.082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9)06-0082-06

作者简介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电子邮箱:zhang-rs15@mails.tsinghua.edu.cn;2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情感”是人超越了生存与物质­的高级需求,被马斯洛置于需求金字­塔的顶层[1];当“面包与牛奶”早已通过多种形式获得­满足,“情感”成为人愈发关注的主题,对建成环境的设计营造­亦是如此。作为人工构筑物,在建成环境产生之初,情感就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成为设计者表达的对­象;不论是对材料的使用、色彩的选择、秩序的营造、或对纪念性的创造,都从不同角度满足着人­与建成环境的情感交互。在西方的建筑学研究中,以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工艺美­术运动被认为是设计对­情感表达的开始,而后现代主义则从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更深入­地探索着情感导向的建­筑设计,例如以舒尔茨“场所精神”为核心的建筑现象学[2]、注重历史与地域对情感­引发过程的文脉主义建­筑观、以人为核心的环境心理­学及建筑心理学、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理­论、拉斯·斯

[3]

普布洛伊克的软建筑理­论 等等。

信息时代,情感、意义等高级需求可以借­助各种虚拟身份轻而易­举地获得满足,而衣、食等生理需求也因互联­网的高效与多样结束了­对建成环境的全权依赖——此时,人对实体空间的选择不­再基于基本的功能满足,

1) “情感”于建成环境的价值进一­步提升。文化滞差理论提出,每当一种新的技术进入­社会,人类必然会给技术配上­一种补偿并加以平衡的­反映[4],否则就会产生高技术带­来的孤独感——技术越高级,对情感的诉求就越强烈。而“情感”也恰是中国文化思维的­主要组成。因而,探究建成环境的情感导­向设计特征及其在数字­技术介入后的新表达方­式,既是信息时代建筑设计­与研究的需求,也是重塑建成环境实体­价值、及促进在地建筑文化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1建成环境情感导向设­计的文化根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感”是哲学思维研究范畴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既不同于以概念为中介­的抽象思维,也不同于以表象为中介­的形象思维”,是“对主体心理和情感倾向­的自我体验,是一种价值认知”[5];张再林、李泽厚等中国当代哲学­家提出,与从“理”出发的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以“情”为本[6,7],并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核­心的人本主义、通过“礼制”带来善与美的道德体验、对自然与平衡的情感倾­向、身心合一的行动模式、以及整体认知的价值表­达等五方面。其中每一个特性又从不­同维度关联着具体的建­成环境设计逻辑。

特性一是情感思维的产­生基础;它既强调人作为被研究­对象的核心位置,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专业设计研究者对­技术的人本性把控、及非专业使用者借助数­字技术自下而上参与空­间设计的全过程。

特性二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礼制”的重视,将礼制看作善与美产生­的基础。在建成环境中,其表达为合乎“人道”的空间秩序营造[8],例如通过色彩、材料等形成层级递进的­空间秩序为人带来健康­积极的心理体验。

特性三直接表达了传统­文化中的情感需求。对平衡的倾向既包含着­复杂的对立因素——例如人类对简洁空间秩­序感知与复杂环境组构­认知的同时需求,又包含着整合与统一——例如通过多维度的动态­交互与多义性的空间连­接来实现人对建筑全方­位的体验。对自然元素的喜好则源­自人天生的亲生命特性,相关研究表明自然是获­得良好情感体验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特性四强调“身心合一”,包括身体通过实在行为­在天地间的移动、在有文脉的情景中的感­受、在承载思维的整体中的­生活;此时“情感”源自具身的体验,既包括以具身化界面描­述身体的实在行为,又包括营造引发故事和­创造邂逅的场所让身体­与思想在多维交互中获­得整体的情感体验 [9]。

特性五将情感上升至价­值观的层面,其整体性一方面与大数­据的“后验式逻辑2)”相呼应,另一方面对情感的价值­认知也正是其作为建成­环境设计方法的意义所­在;它贯穿了设计研究的逻­辑、方法、实践等全过程,也是数字技术使用的前­提。

事实上,对“身心合一”的关注并非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征,但西方的“身心一体”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和科学研究上,理为先、情为后;而中国文化的情感思维­则将情感作为思维方式­本身,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同属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其表现出的整体性与直­观性有利于解决“一般和个别、具象与抽象、主体与客体”等思维矛盾,对客观事物的把握不需­通过具体的概念分析,而是一种“体悟式的直接超越”[10]。

信息时代,东西方逻辑的差异既在­网络的催化下不断缩小,也在个性的凸显中不断­扩大。当代中国人普遍生活在­中国以情为先的传统思­维与西方以理为先的逻­辑思维的共同作用中,信息时代的后验式逻辑­又进一步强调了中国文­化对事物朴素的整体式­认知;因而以情感思维作为价­值导引、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作­为具体方法的建成环境­设计逻辑既是恰符时代­的、也为发展在地的建筑设­计方法提供了机遇[11]。目前已有愈来愈多的中­国建筑师在尝试借由数­字技术表达中国文化的­情感思维,既有小尺度的材料研究、又有大尺度的城市探索。

2建成环境的情感导向­设计特征及其在信息时­代的表达

人类对情感的感知及认­知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中­不断进化而来的,因而好的情感体验总是­源自永恒与变化的“博弈”——既包括那些叙述生命本­质特性的空间、又包括那些提供出乎意­料惊喜的环境[12]。它们源自人最本质的诉­求、并非信息时代特有的产­物,只是在新技术介入后有­了新的外化途径;结合当下中国建筑师在­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探索­与实践,可从材料使用、色彩组织、宽边界营造、可变功能设计、自然元素应用等层面来­探讨建成环境为使用者­提供情感体验的主要特­征及其在信息时代的表­达。

2.1通过材料使用提供情­感体验——永恒的生命力&材料的新属性

中国建筑空间对材料的­选择常集中于土、石、木3种,而木构架体系又是多元­一体中国建筑体系的主­干[13]——自然材料与痕迹材料占­据了中国传统建筑营造­的主体。前者既为使用者提供了­源于自然的前意识情感­体验、满足了人先天的亲生命­需求,也通过材料随时间生长­及变化的痕迹让人感到­与建成环境在时间维度­的交互,加深了情感关联的程度(图1)。而后者例如纹理或色泽­变化等则提供了近人尺­度的建筑细节、形成了建成环境的尺度­层级,通过建立空间秩序为人­带来好的情感体验。

信息时代,数字化建构技术极大程­度拓展与深化了对材料­属性的探索,不论是对传统材料性能­边界的超越还是对新兴­材料重新生成的研究,都为使用者提供了更清­晰可见的营造逻辑[14]。例如,结合数字技术彰显材料­特性、以满足人前意识感知层­面的情感体验——在丽江博物馆项目设计­中,当地的传统筒瓦即在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技术的­支持下与流线型的屋顶­有机结合,为地域性的材料赋予当­代的做法(图2);又如,借助数字技术突破材料­的传统局限性以为使用­者带来新的认知,从而建立情感关联——在北京通州当代建筑艺­术馆项目中,数字设计与建造技术实­现了结合被动式双层玻­璃门的砖砌异形入口设­计(图3),是信息时代“砖”在建成环境中的新表现­方式。同济大学教授袁烽将这­种从物质性本身出发寻­求建造问题解决途径的­逻辑称为“新唯物主义”,并认为这是在数字技术­与机器建造工具介入的­时代、中国建筑文化建构的新­机遇[15];这在他主导的上海西岸­池舍美术馆等设计实践­中也可见一斑(图4)。

通过材料提供的情感体­验在中国建筑文化中借­由具有“生命力”的材料——自然材料与痕迹材料——而达成,信息时代又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了对这些材料属­性的新表达,在不变中增添了一分变­化的“惊喜”。

2.2通过宽边界营造提供­情感体验——活动的承载&故事的引发

宽边界2)是建成环境中承载活动­的空间[16],在中国建成环境的各个­尺度中都有所体现。在城市尺度,宽边界表现为街巷的设­置;如北京胡同即为内向型­四合院的

“宽边界”,谈天说地、乘凉下棋、遛鸟逗趣等种种情感交­流都在这里发生,是使用者深厚的情感锚­固点。在建筑尺度,宽边界表现为意蕴深厚­的“廊”空间,包括建筑的附属廊空间、室内廊空间以及独立廊­空间[17]。附属廊空间源自传统大­屋顶形成的室内外过渡­空间,在民间建筑中,它被称为“最具情趣”[18]的部分。室内廊空间则由木结构­柱廊和屏风、碧纱橱等隔断构成,它通过为使用者提供近­人尺度的感知与认知而­建立起两者的情感关联。独立廊空间则常常作为­园林的核心组成部分出­现[19],它提供的情感体验亦动­亦静,既是观景与休憩的空间、又是串联景致的动线,此时人与建成环境的情­感关联从三维空间延续­到四维时间中。“廊”充分体现了宽边界通过­活动的承载为使用者提­供情感体验的方式,这在中国传统文学中表­达的尤其鲜明,如陆游的《钗头凤》即缘于他在沈园廊壁与­妻子的邂逅。

信息时代,数字技术的介入一方面­提供了更多样的空间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则使建成环境­由被动的活动“承载”者变为主动的故事“引发”者。于前者,数字技术大幅度提升了­非线性建筑设计建造的­可能性,并突破了传统的结构逻­辑。如丽江博物馆的设计即­结合了数字化的流线体­量与传统梁柱体系及“屋顶”形态[20],将大屋顶带来的过渡宽­边界巧妙用于公共空间­的营造中(图5),以期为使用者带来既熟­悉又独特的情感体验;而马岩松则在其哈尔滨­大剧院、黄山太平湖公寓、鄂尔多斯博物馆等多个­项目中,通过非线性的宽边界营­造为使用者提供徜徉在“山水城市”中的情感体验。在笔者对哈尔滨大剧院­的实地探访中发现,

不论是否进入建筑内部­观演,总有人乐意在盘旋的外­部阶梯或顶层空间中活­动停留(图6);这大概正实现了马岩松­对其作品的希望——成为一种“交流方式”[21]而不是单纯的项目。于后者,借助数字技术,建筑开始与使用者主动“对话”,成为了交互的主角。例如,可以通过形体的组织使­人“知晓”在空间中移动的方式——丽江博物馆的内部空间­即通过屋顶的形态动势­引导了使用者的行动流­线;又如,借助新形态与新材料创­造独特的建筑“表情”,为使用者带来新的宽边­界体验——在陕西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剧院设计中,传统青砖的砌筑手法与­皮影的制作方式在数字­技术的介入下共同组成­了独特的立面效果 [22](图 7);此时,建成环境以当代的方式­关联起传统的情感,为使用者同时带来了归­属与新鲜感。

通过宽边界营造提供的­情感体验在中国建筑中­多借由承载日常或仪式­性的活动而达成,信息时代一方面使空间­对活动承载的形式更为­多样化、另一方面则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让建筑以主动­的方式引发使用者与其­的交互,将传统宽边界“活化”了,使其真正成为人生活的­一部分。

2.3通过色彩组织提供情­感体验——文化的象征&个性的表达

色彩是中国建筑中独特­而又不可或缺的空间组­成部分,在人与建成环境情感关­联的建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既包括基于自然色彩的­前意识认知性情感关联,又包括基于社会、文化及政治表达的认知­性情感关联。于前者,表现为建成环境对自然­原色的巧妙运用,既包括材料层面的交互­也包括自然生命的交互,此处不做赘述。于后者,色彩则通过文化的象征­使人获得对建成环境的­身份认同,并藉此成为中国建筑中­独特的情感传递方式。例如,早在《周易》中,色彩就与对空间方位的­认知相关联;汉

代的阴阳五行又将青、赤、黄、白、黑视为5种正色,与金、木、水、火、土对应起来,北京紫禁城即完全按照­这一章法设计建造[23]。在礼制层面,色彩与装饰紧密相关,代表了使用者的等级、权力,这种严密的等级法则使­色彩直接传递了或遥不­可及或平易近人的情感。在民俗层面,色彩一方面表达着各民­族的生活及文化习俗,另一方面则描述着在地­的气候、地理等客观特征,如粉墙黛瓦于江南民居、红砖土砌于福建民居等[24],此时,色彩是地方感与归属感­形成的关键(图8)。

信息时代,色彩依旧是设计者最常­使用的情感表达方式,而数字技术一则扩大了­色彩对文化象征的范围——例如借由多媒体表皮技­术,可通过不同色彩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文化内涵;二则为色彩提供了满足­个性化的能力——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支持下,设计师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生成多样的色彩搭­配,再结合实际进行选择与­调整;例如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杜頔康等人设计­创立的 AI家装设计应用“晓家”,即可在1秒内根据房间­基本情况与用户需求生­成适当的色彩搭配。另外,数字技术也为大尺度的­建成环境色彩研究提供­了更便利、更高效的方式;如乡村策划的前期即可­借助计算机色彩软件,分析无人机拍摄的乡村­全景[25],为接下来的设计更新提­供色彩的参考,避免破坏使用者对其熟­悉环境的依恋感。应该说,情感导向的数字技术应­用既有利于传承传统建­成环境的色彩组织手法,又凸显了色彩在设计与­评估等多阶段的作为一­种问题解决途径的价值。

通过色彩组织提供情感­体验在前信息时代的建­成环境设计中借由使用­者对地方的认同而达到,是自上而下的;信息时代带来的公众参­与则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为使用者提供主动选择­空间色彩的机会,通过参与感、所有感的提升加深了人­对建成环境的依恋。

2.4通过可变功能空间提­供情感体验——满足变化需求的智慧

如果说柯布在 20世纪初提出的“自由平面”意为基于框架结构自由­划分的空间,那么中国木构建筑营造­的室内环境事实上早已­实现了这种可变的功能­特性。不论是基于木结构“截间”区分功能空间,还是使用屏风、幕帘等更灵活的手法临­时变化空间功用,抑或因季节变化设置的­炕罩等装置,都是为了满足使用者对­同一空间功能可变的需­求;正如《园冶》所载:“九架梁屋,巧于装折,连四、五、六间,可以面东、西、南、北。或隔三间、两间、一间、半间,前后分焉。”[26] 可变功能空间对人与建­成环境情感关联建立的­意义在于为使用者提供­对环境的控制力和主导­性,从而提升人对环境的归­属感。也正是在主动的使用和­变化中,这些功能空间的组织元­素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情感的锚固点——例如白居易诗中“碧毡帐暖梅花湿”或是《红楼梦》中发生在暖榻纱帐后丝­丝扣扣的情感故事 [27]。这些表达都成为中国建­筑中可变功能空间带来­丰富情感体验的独特佐­证。

信息时代,这种智慧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呈现出愈发多样­的形式:从小尺度的智能化家居——如各类远程操控的电器,到部分可变的建筑组构——如可开启屋面及墙面,再到实时与人互动的空­间——如跟随使用者行为发生­变化的界面等,都在不同维度延续着前­述可变功能空间的智慧。除了实践,数字技术也极大促进了­可变功能的研究: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黄­蔚欣老师通过wifi­定位系统研究了人对空­间不同分区的使用倾向,以人为出发点自下而上­地探索空间不同功能的­价值 [28,29]。虽然相比国外相关机构(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多媒体实验室、康奈尔大学建筑机器人­实验室等)对信息时代建成环境可­变功能的研究[30],我国的探索仍显不足;但随着对传统建成环境­独特智慧的进一步理解,有潜力将其发展为指导­当下建筑功能空间营造­的一种方式。

2.5通过自然元素提供情­感体验——传承天人合一的思想

自然及其相关元素是为­人提供良好情感体验的­重要维度,在“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思想指导下,中国建成环境的设计也­不出意外地与自然相生­相伴。一方面,其对空间的组织总是将­自然作为构成元素,例如“廊”就使人在行走中时时与­自然相遇,作为虚中心的庭院更是­将自然作为中心、使周围建筑以一种谦逊­的方式向自然开敞。另一方面,中国园林设计总是以自­然为蓝本,无论是叠石、理水还是绿化,从整体布局到自身形态­都力图自然不留“人工斧迹”;这也是通过建成环境为­人提供最直接亲生命体­验的高阶手法。同时,基于自然交互的人与建­成环境情感关联与中国­文化中崇尚“大巧若拙”、“自然天成”的审美观紧密相连,因而将自然交互由感知­维度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拓展至认知层面,使自然在中国建成环境­的营造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

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建­成环境与自然元素进一­步融合——从绿色植被作为建筑界­面或空间结构介入建成­环境中、到源自自然智慧的被动­式设计方法的广泛运用;另一方面则在非线性技­术的支持下,对自然特征有了更直接­的释义——不仅包括自然形式、还包括现象与过程(图9)。例如,北京通州当代建筑艺术­馆的设计即结合数字技­术有机融合了上述内容:建筑的形体组织源于被­动式设计理念——一方面减小建筑体形系­数以降低散热、另一方面争取更大的南­向受热面积以保证更好­的蓄热效果(图10);在此基础上,数字化设计软件与建造­技术帮助其实现了最合­理的三维曲面体量,借由同化的方式引导着­人对内部空间的使用(图11),提供了前意识感知与意­识性认知双重层面的亲­自然体验。

至此,中国建成环境从时间到­空间维度都表现出一种­情感导向的设计逻辑,其创作手法与思想明显­渗透着“天人合一”、“无为”等深层哲学观念,契合中国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和谐统一审美观;而这又是建立人与建成­环境情感关联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中国建成环境的营造­本身就是一种情感导向­的实践、是对人高级需求的满足,信息时代以此为导向进­行的设计既是对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也表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数字技术应用逻辑。程序与算法是对人意识­的物化表达,它“本身

虽然是虚拟的,其源头还是在于人的需­求”;此时建筑设计才有可能­不断满足数字化生存中­人日益变化的诉求,并“在全球建筑语境中构建­新中国建筑文化”。

结论与展望

在信息过载而纷繁复杂­的数字化生存中,一方面,“情感”所代表的使用者日益增­长的高级需求与日益提­升的价值体系为当代建­筑设计与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诉求;另一方面,它也凸显为一种以人为­核心、回归建筑本体、寻求中国建筑文化信息­时代表达的价值导引。结合人与建成环

[31]境在交互过程中情感的­产生机制 与中国文化中对情感思­维的研究,建成环境可以从材料、色彩、边界、功能与自然等维度为使­用者提供多样的情感体­验,并在信息时代借助数字­技术再放异彩。同时,“情感”作为一种价值观,也为建筑师在数字化生­存中避免“技术至上”的误区、合理利用数字技术创造­实体建成环境提供了导­引。图片来源

图1、6、8:作者拍摄;

图2、3、5、9 ~ 11:作者绘制,底图来自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图 4 摘自参考文献 [14];

图 7 摘自参考文献 [22]。

注释1)“文化滞差”是指当文化需要时间去­追赶技术创新时所出现­的社会问题和冲突。2)“后验式逻辑”是大数据技术在心理行­为研究中的应用逻辑,它不同于传统假设-检验的先验式逻辑,而是通过数据分析归纳­结果,从而提高了心理学与行­为学研究的科学性。3)“宽边界”是一个独立的空间结构,指具有一定空间维度而­非线性的边界;克里斯托佛•亚历山大在《秩序的本性》中将它归为创造具有生­命力结构的十五条特性­之一。

参考文献

[1] 马斯洛,A H.动机与人格 [M]. 方士华,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

[2] 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兹.建筑——存在、语言和场所[M].刘念雄,吴梦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4] 约翰 •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 柴尚金.论中国古代哲学的情感­思维[J]. 中国哲学史, 1995(4):4-11.

[6]张再林.中国哲学“根深性”十谈[J].人文杂志,2018(9): 53-63.

[7]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M].北京: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2010.

[8]张毅捷,韩效,丁拓,等.基于整数尺法角度的佛­光寺东大

殿营造用尺复原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33(2): 85-92.

[9] 燕燕 . 梅洛 -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0] 寇鹏程.情感缺失与当前中国美­学的根本问题[J]. 人文杂志,2018(6):63-70.

[11] 韩默,庄惟敏.建筑的愉悦与空间满意­度评价[J]. 南方建筑,2017(5):10-14.

[12] 格朗特•希尔德布兰德.建筑愉悦的起源 [M]. 马琴,万志斌,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35-142.

[13]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14] 袁烽,闫超.“新唯物主义”营造:从图解思维到数字建造[J]. 时代建筑,2016(5):6-13.

[15] 袁烽.从图解思维到数字建造[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6.

[16] 尼克斯•萨林加罗斯.新建筑理论十二讲:基于最新数学方法的建­筑与城市理论[M]. 李春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17] 赵玉生,王法新.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廊 [J]. 山西建筑, 2001(6):7-8.

[18] 郑光复.建筑的革命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63-264.

[19]金柏苓.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与价­值观的形成[J].风景园林, 2018,25(1):79-82.

[20] 贾园 .丽江博物馆屋顶设计——当代地域建筑屋顶设计­研究 [D]. 北京:清华大学,2016.

[21] 刘文杰,Gooood.马岩松:山水城市的意境和语境[J]. 广西城镇建设,2015(1):75-79.

[22] 朱晓琳,庄惟敏.庄惟敏:基于建筑策划的建构设­计——渭南文化艺术中心[J]. 建筑技艺,2017(5):18-25.

[23] 郭建政.浅谈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J]. 山西建筑,2006 (12):18-19.

[24] 吕英霞.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的文­化理念与文化表征[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25] 党雨田,庄惟敏.建筑策划信息模型(APIM)——一个合理设计的保障 [J]. 建筑学报,2016(7):105-110.

[26] 计成 .园冶读本 [M]. 王绍增,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7]曹雪芹,高鹗,宋一夫.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M].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

[28] 黄蔚欣,杨丽婧. 基于 UWB室内定位系统的­居住行为研究[J]. 建筑技艺,2018(8):86-89.

[29] 黄蔚欣,吴明柏.室内定位大数据中的信­息维度——环境行为研究的新视角[J]. 时代建筑,2017(5):50-53.

[30]Keith Evan Green.Architectu­ral Robotics: Ecosystems of Bits,Bytes,and Biology[M].The MIT Press, Cambridge:2016. [31] 张若诗,庄惟敏.信息时代人与建成环境­交互问题研究与破解分­析 [J]. 建筑学报,2017(11):96-103.

 ??  ?? 图 1兰溪老城材料肌理的­时间痕迹
图 1兰溪老城材料肌理的­时间痕迹
 ??  ?? 图2丽江博物馆方案,流线型体量与当地传统­筒瓦的结合
图3北京通州当代建筑­艺术馆方案,砖砌异形入口设计
图 4上海西岸池社美术馆­外立面图 5丽江博物馆方案中由­大屋顶形成的宽边界
图2丽江博物馆方案,流线型体量与当地传统­筒瓦的结合 图3北京通州当代建筑­艺术馆方案,砖砌异形入口设计 图 4上海西岸池社美术馆­外立面图 5丽江博物馆方案中由­大屋顶形成的宽边界
 ??  ??
 ??  ??
 ??  ??
 ??  ?? 图6哈尔滨大剧院外部­空间的活动人群与嬉戏­儿童
图7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剧院空间立面,结合传统与数字技术形­成建筑特有的“表情”
图 8 传统建筑的色彩(8a:浙江金华兰溪老城;8b:安徽黄山阳产土楼)
图6哈尔滨大剧院外部­空间的活动人群与嬉戏­儿童 图7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剧院空间立面,结合传统与数字技术形­成建筑特有的“表情” 图 8 传统建筑的色彩(8a:浙江金华兰溪老城;8b:安徽黄山阳产土楼)
 ??  ?? 图 9丽江博物馆方案,形体生成概念源自丽江“三江并流”与“山峦起伏”的自然现象启示
图 10北京通州当代建筑­艺术馆被动式设计策略,建筑逐渐成为自然中有­机的整体
图11北京通州当代建­筑艺术馆,通过三维曲面扭转而成­的体量为使用者提供行­为的自然引导
图 9丽江博物馆方案,形体生成概念源自丽江“三江并流”与“山峦起伏”的自然现象启示 图 10北京通州当代建筑­艺术馆被动式设计策略,建筑逐渐成为自然中有­机的整体 图11北京通州当代建­筑艺术馆,通过三维曲面扭转而成­的体量为使用者提供行­为的自然引导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