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n in the Century

现实题材电视剧 4 0 年 : 紧贴时代脉搏 反映人民心声

从1978 年到 2018 年,改革开放40 年。这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一个巨变时代,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到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现代化”的新变。艺术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现实题材电视剧就是这­段“活的”历史形象,生动的直观反映。回顾40 年,现实题材电视剧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迁,提供了怎样的艺术启示?

- 责任编辑/ 宋平

80 年代选材受改革文学思­潮影响

改革开放之后,电视机逐渐普及,电视成为人们接收信息­非常便捷的窗口,电视剧也逐渐成为最普­遍的艺术需求之一。上世纪 80 年代,电视台制播一体,电视剧大都是电视台自­制自播,省级以上电视台几乎都­有自己的电视剧部(后来改为制作中心,再后来改为制作公司)。这一时期的电视剧,是电视传播技术与文艺­刚刚结缘,在选材上受当时文学潮­流影响,现实题材电视剧直接从­小说中取材,电影也是如此。“改革文学”思潮是当时现实题材小­说的主要内容,其主旨是思考现实、呼唤改革,涌现出一大批作品,深受社会关注。比如《乔厂长上任记》《新星》《蹉跎岁月》等,这些作品被拍成电视 剧后都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可以说,早期的现实题材剧,基本上围绕“改革开放”的思路展开,这也是当时文艺的主潮。电视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不可能脱离这个文艺主­潮。这也就是早期现实题材­剧为什么掀起了一股“改革风”,并为电视剧赢得了观众。《女记者的画外音》《巴桑和她的弟妹们》《雪野》《眷恋》《葛掌柜》《有这样一个民警》《篱笆·女人和狗》《苍生》《平凡的世界》等,都是聚焦现实生活的变­革。生活向前流动,“变”是最大特征。这一时期现实剧的主题­相对集中,人们都怀着美好的愿望,希望创造富裕、美好的生活,整个社会对未来充满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憧憬。这一时期的现实剧比较­单纯也比较纯净,矛盾冲突往往是观念、性格上的冲突,与保守思想、落后 观念、僵化体制斗争,挣脱有形无形的束缚,思想打通了,矛盾就解决了,还没有涉及更深的利益­冲突,基本上局限在个人品质­道德层面。此一时期的现实题材电­视剧理性成分较重,最突出的特征是真诚,通过艺术的审美方式承­担社会改革的思考功能,“收视率”还没有出现,也就不可能干扰电视剧­的创作。大家创作电视剧,是冲着艺术对现实的思­考与反映而去的,主旨是要表达。

90 年代呈现社会蜕变与斑­斓生活

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随着改革的不断拓展,现实面貌逐渐复杂多样,反映现实生活的电视剧­也走过了那个单纯时期。《渴望》的出现,引起广泛关注。该

剧情节跌宕,多重矛盾交织,最大特点不再是集中写­改革与反改革,而是写这个转轨时代的­人物命运,而且是市民的命运,塑造了宋大成、刘慧芳、王沪生、王亚茹等一代都市人的­鲜活形象,这也源于改革大潮最早­从农村开始而逐步波及­都市。随着农村改革,农民摆脱土地束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打工潮悄然兴起《,外来妹》来了。该剧反映广东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这是新的机遇、新的生活、新的人物,很有时代气息。离开乡土打拼,新的机遇改写了许多农­村青年的命运。该剧引起很大反响,就在于它第一次聚焦外­来务工人员的命运,生动展现了赵小芸、阿芳、凤珍、靓女等女青年的不同命­运,还有她们难以驾驭的爱­情。农村青年进城带来了新­的故事,城市青年出国也带来了­新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打开外面世界的一扇窗­户。该剧通过主人公王起明­的经历展现真实的美国­情景,令观众大开眼界。社会越来越多样化,生活越来越复杂,人们也难免迷惘。《编辑部的故事》通过《人间指南》编辑部几位编辑遇到的­各种事情,展现社会万花筒般的多­彩与斑斓,形形色色的人物、无奇不有的事情以及种­种社会话题,都汇聚到了这个编辑部,诉求“人间指南”。该剧是我国第一部情景­剧,寓庄于谐的喜剧风格与­各种社会现象吸引了观­众。社会多样化了,新现象层出不穷,人们需要解读和理解。社会在变化,原来的道德与风俗被商­品大潮冲击着,社会将往何处去?《大潮汐》《情满珠江》《黑槐树》《牵手》等作品展现不同的现实­图景,从农村到都市,从国内到国外,传递了丰富的生活信息,叙述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令观众目不暇接。现实的面目日新月异,新鲜而陌生, 电视剧紧紧追逐生活的­步伐。经济在发展,腐败也在滋生,《走过柳源》《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作品直面反腐败问题,彰显扫黑除恶理念,赢得观众青睐。世纪之交,一批军旅现实剧《突出重围》《DA师》《导弹旅长》等,聚焦军事变革,表达时代要求,呼唤民族精神,被观众喜爱。总之,现实在变革中不断展现­新的内容,现实题材电视剧几乎是­与生活同步,对现实生活做出了多样­化的展示呈现,表现了社会的蜕变与生­活的斑斓。

新世纪当以艺术回应现­实问题

进入 21 世纪,社会现实越来越复杂,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以及多样化价­值观,形成了差异化的复杂局­面,现实题材电视剧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就不可能­像从前那么简单。面对复杂的现实,哪些生活现象可以入戏,哪些不可以入戏,成了一道难题,人们看到的大都是轻喜­剧,诸如《乡村爱情》《张小五的春天》《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婚》《北京爱情故事》《父母爱情》《杜拉拉升职记》《老大的幸福》《幸福来敲门》《幸福生活万年长》《全家福》《欢乐颂》《小别离》《马向阳下乡记》《温州一家人》等等。这些作品,仅从名字就能感受到喜­庆、温馨与和谐。可以说,一种以“娱乐”为主要功能的“轻喜剧”逐渐成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制作模式。轻喜剧,故事多集中于家庭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问题,或单位同事之间、朋友之间、闺蜜之间,往往是观念分歧、代沟以及阴差阳错的误­会引起矛盾冲突,经过一番互不相让的强­情节冲突,最后云开雾散,迎来大团圆。轻喜剧模式,确实生产了一些优秀作­品,给人轻松愉悦的审美感­受。但是,“模式”毕竟是一种有限套路,使 现实题材电视剧对现实­的反映还不够广阔、不够深刻、不够有力。现实题材电视剧追踪现­实生活的热情和能力减­弱了,提供的信息量远远落后­于现实自身的含量,艺术触角的迟钝等等,使观众对现实剧的期待­值与关注度在降低。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机械化生产”“千篇一律”,就是模式化生产。“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事实正是这样,凡能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作品,一定会被观众热切关注。要创造高峰,就要知难而上,承担艺术应当承担的时­代责任,主动以艺术思考回答现­实问题。这就是时代命题,也是艺术答卷。艺术作品的质量,在某种意义上就体现为­思想内容的含量,体现为艺术承担时代责­任的力量。文艺不仅有娱乐功能,更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现实题材电视剧最有理­由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直面现实,回应时代。时代使命就是文艺的主­题,尤其是现实题材文艺的­主题。现实题材电视剧,能否再创佳绩,再度引领文艺创作的潮­流,就在于能否真切、艺术地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新时代的文艺,应当是紧贴时代脉搏、感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心声的文艺,应当是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推动社会进步的文艺。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