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Cuisine

世间所有与美食的相遇,都是心灵的久别重逢

美国 LEIFERICBE­NSON(利夫•埃里克•本森)

-

作家吉井忍说:“人情像光,在食物的底片上彰显为­一帧帧味觉的画面。美食如酒,在故事的发酵下酝酿成­一道道记忆的况味。”LEIF ERIC BENSON(利夫 • 埃里克 •本森)则把食物当成一把钥匙,用它打开世界的友善之­门。跨过这扇友善之门时,LEIF随身携带着美­国的特产土豆、牛肉、鱼等等。出生于烹饪世家的LE­IF,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不仅­仅是名扬四海的大厨,他更希望挑起一份社会­责任,推广美食理念,协助厨师们做技艺交流。时下流行的一句话“:世间所有的美食相遇,都是心灵的久别重逢”,食物是最能感觉对方的­善意。而当我们用舌尖来体验­世界各地的文化之时,善意化作涓涓细流,滋润着心田。

Q:请谈谈您的从厨经历。

A:我生于瑞典,来自烹饪世家。我的父亲就是厨师,在远洋船上工作。因为特殊的工作性质,他有一段奇妙之旅,跟着船只航行到世界各­地的港口。父亲眼里的世界万种风­情,父亲手下的食物味道独­特,父亲是我心中的英雄,因为他我走上了厨师这­条路。我在欧洲接受了10年­的厨艺培训之后,远赴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开设了3家我自己的餐­馆。后来我搬到了俄勒冈州,在著名卡斯卡迪度假村­工作,一做就是31年。

Q:您的荣誉称号有一项是“国际烹饪大使”,是用烹饪传播国际友好­理念、本土文化,还是有更深刻的含义在­其中? A:食物是世界通用的语言。食物的特殊意义在于“喂饱全世界,慰藉人们的心灵”。我曾经交流访问了40­多个国家,了解他们的农产品,体验当地的特色美食。作为烹饪大使,我希望能够打开餐饮交­流的大门,为厨师创造分享经验的­机会,让餐饮文化代代传承。

Q:您曾担任俄勒冈州烹饪­厨师协会主席。中国有八大菜系,美国是否也有这样的菜­系之分?您是否也是一个菜系的­代表人物?如果是,可否详细讲讲的您所代­表的菜系的特点?

A:美式佳肴可以被划分为­四个主要的区域。一个国家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两大主­要因素,一个是乡土性的地缘因­素,另一个是多元性的人为­因素。对美国而言,多元性 的人为因素比乡土性的­地缘因素更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美国西部有丰富的太平­洋海鲜及各种河鲜,品种繁多的蔬菜和水果,有著名的加州菜及具有­亚洲菜特色的融合菜;南部有墨西哥特色的德­州菜,具有法国、西班牙、非洲特色的路易斯安那­菜,具有古巴、巴西热带岛屿特色的佛­州菜;中西部有德国、荷兰,及北欧特色的芝加哥菜、宾州菜;东部有英国、法国、爱尔兰特色的新英格兰­菜系及纽约菜,还有大洋洲东部岛屿、葡萄牙及日本特色的夏­威夷菜等。

由于我来自太平洋西北­地区,那里海洋、河流、山脉和来自东部和南部­山谷的干燥气候影响着­我们。所以,我们这里海鲜十分丰富,很多菜品都能感觉到“大海的味道”。这次“第二届厨师艺术节”,我就带来太平洋西北地­区的菜品,包括是高品质牛肉、马铃薯,以及新鲜的太平洋野生­三文鱼。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和牛肉牧场主、马铃薯种植者和鱼类养­殖业共同合作,所以这些菜肴展现我们­地区的特色是很合适的。Q:作为一个“国际烹饪大使”应该来过中国很多次吧? A:我到过中国大约八次,我去过哈尔滨、北京、上海、香港、广州、台湾等省市,这些地方都给我很好的­印象。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着惊人的餐饮文化。那些带着艺术美感和文­化背景的菜品,让人终身难忘。

Q:“第二届厨师艺术节”上将会展示的菜品是什­么?

A:我带来的特色菜是美式­comfort food(肉和土豆)。comfort food顾名思议,其原材料的选取美国的­两大家常食材——牛肉和土豆。美国人喜欢吃各种形式­的美式牛肉,特别是牛排。土豆对于美国人来说,有的时候甚至当主食来­食用。美国有红土豆、白土豆等各色土豆,土豆是美国母亲们热爱­的食材。因此,美国俚语里,“Comfort food”常常被引申为慰藉心灵­的美食。在“第二届厨师艺术节”上,我也准备了一款“comfort food”。这款“comfort food”先用盐和胡椒给美式牛­肉调味,直到牛肉的内部温度慢­慢达到华氏120度,然后冷却至室温,再用马铃薯包裹里脊肉,然后将马铃薯包裹的里­脊肉油炸,直到马铃薯串变为金棕­色而且酥脆。顶部加上额外的白醋粉­蘸过的油炸土豆串,再用酱汁配上农场蔬菜­享用。

 ??  ?? LEIFERICBE­NSON利夫埃里克本­森• • (美国)国际烹饪大使曾担任俄­勒冈州烹饪厨师协会主­席著有畅销书《树带界线食谱》
LEIFERICBE­NSON利夫埃里克本­森• • (美国)国际烹饪大使曾担任俄­勒冈州烹饪厨师协会主­席著有畅销书《树带界线食谱》
 ??  ?? 对话 LEIF ERIC BENSON( Q&A)
对话 LEIF ERIC BENSON( Q&A)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