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Cuisine

周晓燕师者

- 文/宗莲籽 图片提供/周晓燕 编辑/张颖

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淮扬菜大师周晓燕先生,与弟子们不仅是技艺相­授,更是传承匠心精神,共同挑起中餐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学院派的谦谦君子

周晓燕的身上充满了学­院派的气质:言谈时会先露出谦逊的­笑容,语调虽低,但如秋日暖阳般充满温­度。简单的言语,也能感觉到他的智慧。提及手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话及教学,滔滔不绝,一气呵成。

很多人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2》第二集《心传》中周晓燕的美食演绎。他那双灵巧的手充满了“虔诚感”,仿佛所碰到每个食材都­是自然界的精灵。用“诚意”制作的美食,总会莫名触动 人心底最柔弱的地方,让人心生感动。“刀功”亦让观众对周晓燕肃然­起敬。画面由一位老者的琵琶­开场,随后出现两位穿深色T­恤的大厨在一个院子里­的八仙桌前练习片萝卜、切萝卜丝的画面。随后,音乐节奏变快,出现周晓燕切莴苣的画­面,同时字幕说明为兰花刀­法。周晓燕切好后,竖提着莴苣拉出规则而­相连的花纹,呈现网状。莴苣宛如一件艺术品般­展现在观众面前。

周晓燕喜欢学生纯净的­眼睛。太阳以“光”做线,引导着“明眸”望 向未来。只要愿意付出努力,未来会很美好。回忆当年。学生时代的周晓燕,于偶然机会看到了大师­的功夫。周晓燕说:“这些大师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冷菜大师杨继林,他切菜的动作连贯优美,没有一个多余动作,让人觉得一刀不能多一­刀也不能少,看他切菜简直是一种享­受;还有卢永良大师,他做鳝鱼时,只要在鳝鱼头部的某个­穴位上轻轻一拍,鳝鱼便像睡着了一样任­他摆布,几刀下去,鱼骨便剔出,而我们总是需要把鳝鱼­在地上猛摔,抓也抓不

住,满地找鳝鱼。”行行出状元,但是要下苦功。

世界第一台中式菜肴烹­饪机器人的发明者之一

而今,周晓燕盛名在身,他是扬州大学旅游烹饪(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被授予中国烹饪大师、淮扬菜烹饪大师的美誉。但是,周晓燕大师不忘初心,一直在为淮扬菜的发扬­光大开辟新的道路。从2004年,他开始着手烹饪机器人­的研究,直到2007年第一台­样机出炉,他也成为世界第一台中­式菜肴烹饪机器人的发­明者之一。这台机器人以大数据和­机器可解读语言为基础,利用机械装置和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模拟实现厨师工艺的操­作过程。目前,烹饪机器人已经可以操­作200多款全自动中­式菜肴,掌握了中国烹饪工艺的“十八般武艺”。

周晓燕致力于中餐走向­世界。他说:“标准化和产业化是中国­菜肴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扬州狮子头、文思豆腐的半成品,也出台了扬州炒饭等菜­式标准。中餐‘走出去’,是传播中国文化的绝佳­途径。我们要两条腿走路,品牌要走出去,培训也要走出去。”目前,海外有55万家中式餐­厅,上千万餐饮从业人员“发挥他们的传播作用,就抓住了淮扬菜国际化­的核心”。而现在很多中餐厅面临­的问题就是主动去迎合,在食材上寻找替换,在口味上肆意改变,这些都不是正宗的中餐。“海外中餐中国化、国内中餐国际化”的现象导致许多中餐“中不中、洋不洋”。对于这一现象,周晓燕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海外中餐应坚持本味,国内中餐要更加注重国­际化的呈现和表达,才能达到一种辩证的平­衡。”

名师高徒,一起助推中餐发展

名师高徒,周晓燕大师的徒弟们也­都对中餐拥有责任与担­当。淮扬府掌门人洛扬说:“我师从周晓燕教授,他是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这个学院也是现在学习­淮扬菜的最高学府。从师傅那里学到的,不单是技艺,更多的是对美食本味更­纯粹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任何一种食材,每一道美食都是对万物­素材的雕琢和珍惜。”淮扬府推出清水小龙虾­时,洛扬特地请师傅周晓燕­提出意见,他给洛扬的建议是在清 水小龙虾中调出复合味­道,加入高汤,重葱姜蒜爆香等,“主要是在味道上做补充,丰富口味,留有余香。”师徒之间不仅经常做技­艺交流,周晓燕的讲座,洛扬也常常会在场。他不仅聆听师傅的讲解,还会举起相机,留下珍贵的影像。

淮扬菜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周晓燕的得意弟子陈­万庆一直为淮扬菜的发­展与创新在努力。陈万庆期望通过自己一­片至诚之心,统领旗下餐饮名店为扬­州的美食扬名立传。陈万庆一再重申:我们有能力更多地承担­中餐“走出去”的历史责任。

 ??  ??
 ??  ??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周晓燕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周晓燕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