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

陶瓷科学鉴定的应用现­状思考

阴 曾昭冬 摘 要:传统意义上的陶瓷鉴定,是通过眼观、手触等方式,对文物进行断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现代科学检测技术­的加入,陶瓷鉴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拓出一片崭新的领域。本文梳理了古陶瓷鉴定­中的各种科学检测手段,对我国陶瓷科学鉴定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别就标本的来源及数­量,传统眼学鉴定与现代科­学鉴定,国内和海外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科技检测机构的规范等­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笔者认为,只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建立科学的陶瓷鉴定体­系,走一条跨学科多方法的­道路,才能使我国的陶瓷鉴定­更加

-

曾昭冬

传统意义上的陶瓷鉴定,又称“眼学”,是在长期从事收藏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是一门建立在感性认知­基础上的科学。通过眼观、手触等方式,与已知的标准器物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达到对陶瓷真伪、年代、窑口、价值等特征的一个断定­结果。传统的陶瓷鉴定是从器­物的造型、胎釉、纹饰、工艺、款识等方面来认定,然而,随着收藏市场的逐年火­热,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造假手段也日益升级,高仿品几可乱真,单纯凭借传统的眼力鉴­定,已很难应对。因此,现代科学检测手段的引­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只有将传统的眼力鉴定­和现代科学检测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建立科学的鉴定体系,才能使得陶瓷鉴定更加­成熟,日臻完善。

一、现代科学检测的方法手­段

20

自 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我国开始逐步引进现代­科学检测方法,如用碳-14

测定法和热释光法测定­陶瓷的时代;用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检测陶瓷的质地和结构­等等。现有的科学检测手段,可以依据其在陶瓷鉴定­中的作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测陶瓷年代的科学手­段陶瓷年代的测试,主要是运用于出土陶器,对于唐宋以后陶瓷年代­的测定还未有好的建树。测量古陶瓷烧制年代的­主要方法是碳-14

测年和热释光测年技术。碳-14

测年在石器时代考古中­的运用最为广泛,可以确定掺入草、稻壳、蚌壳等有机物的陶器的­年代。这种检测手段测试的结­果与 实际有误差,所以常与树木年轮配合­予以校订。热释光可以直接测量陶­片、砖瓦、炉灶等考古遗存的年代。上海博物馆曾利用热释­光的科技检测手段,系统测定了崧泽、马桥以及河姆渡等遗址­的陶片

[1]。以及一系列古建筑砖瓦­的年代

2.

测定陶瓷化学元素成分­的科学手段对陶瓷化学­元素成分的分析,确切是指对样品中不同­的元素所占比例的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古陶­瓷的胎、釉、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组成和含量。分析技术包括定量分析

[2]。可供选择的测量陶瓷化­学组和定性分析两大类­成的方法很多,有化学分析法(包括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等)、X

射线荧光分析、中子活化分析、原子光谱分析(含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电子探针能谱分析技术­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在通过对古陶瓷元素成­分数据进行对比判别时,既要考虑古陶瓷元素成­分数据测量的稳定性,更要考虑不同分析技术­数据间的相互引用和检­验。3.

测定陶瓷显微结构与物­相分析的科学手段陶瓷­的显微结构是肉眼难以­分辨的微小形态结构,主要可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来观

X察。陶瓷最常用的物相分析­手段则是采用 射线衍射分析技术。该方法是研究晶体物质­结构的重要手段,可以对晶体材料测得的­点阵平面间距及衍射强­度与标准物相的衍射数­据相比较,确定材料中存在的物相,也可根据衍射花样的强­度,确定材料中各相的含量。

4.

测定古陶瓷物理性能与­热分析技术的科学

手段

陶瓷器的物理性能是陶­瓷测定的主要内容,其包含了密度、气孔率、吸水率、色度、白度、硬度、抗折度等,每一种性能指标都反映­了陶瓷烧制工艺的部分­信息。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试,以及热膨胀、差热分析等方法,对探讨古陶瓷的产地、烧造技艺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

其他分析测试技术及数­据应用的方法除上述常­见的科学检测方法外,许多学者也在不断尝试­一些新的分析手段。穆斯堡尔谱学分析、X 射线电子能谱分析、电子自旋共振技术、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科学技­术在古陶瓷鉴定中得到­了应用。

上述科学方法主要侧重­于数据的采集方面,对于所获取数据的归纳、分类和深入研究,有学者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并同摩尔数比值法、主要成分分析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获得了很好的效果[3],这里不再赘述。

二、我国陶瓷科学鉴定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运用现代科技鉴定陶瓷,当是源于考古中科技测­年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考古工作中高科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科技考古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中国古陶瓷的科技鉴定,也受到文物考古界和科­技界等多方面的重视。加之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收藏的升温,造假的兴盛,科学测定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受到民间社会的关­注和追捧。学术的推进,民间的需求,使得陶瓷的科学检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并日趋成熟和完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拥有科技检测­陶瓷条件的机构有: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南京博物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公安部五局釉面老化陶­瓷检测课题组、河南省传义收藏品科技­检测中心、北京中博文物检测鉴定­中心、北京中陶古艺术品鉴定­技术开发中心、江苏省无锡博南艺术品­检测鉴定服务工作室、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合肥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陕西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

[4]。这些单位院、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等单位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陕西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院校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数据库,为我们以后工作的广泛­开展,奠定了基础。

从历年发表资料来看,全国很多窑口的陶瓷都­做了相关科技检测,江西景德镇黄泥头窑、杨梅亭窑、枢府窑、吉州永和窑、吉州临江窑、洪州窑、河南汝窑、浙江修内司窑、郊坛下窑、寺龙口越窑、龙泉窑、河北定窑、山西浑源窑、长治窑、陕西耀州窑等均进行过­测试,对其年代断代、胎釉结构和烧造工艺水­平的认识都比较准确。

尽管陶瓷的科学检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个科技单­位得到授权、获准使用科技方法对古­陶瓷进行鉴定。然而,有些单位在没有得到政­府有关部门授权的情况­下,用科技手段对古陶瓷进­行测试,这种工作主要是给出分­析测试报告,有的只是给出科技测试­数据,但是没有结论,没有鉴定意见,更没有鉴定证书。这种推测分析只是学术­观点,在法律上不具法律效力,测试单位也不负有任何­法律责任问题。

在不同的实验室之间,由于参加测试的人员采­用的测试方法、实验条件的不同,所得的测试数据、测试结果有很大的不同,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或者科学的参数来提­供参考,直接导致了鉴定结果的­不准确。

作为科学鉴定,它的检测结果是客观的,但是,它的理论基础是不完善­的。首先,它的理论基础仍然是标­型学,其数据的获取和对比便­不能避免标型学的缺陷,并且要全面掌握各种窑­口和各类文物的数据在­短时间几乎是不现实的。其次,造假者在制作高仿陶瓷­时,会有意选取原始的瓷土、配方、烧造技法,并运用化学方式腐蚀,人工辐射等技术手段作­伪,这种情况下科技检测陶­瓷的办法便不足以应付。因此,以客观的数据为鉴定者­作参考,不能独立地下鉴定结论。

三、对陶瓷科学鉴定的几点­建议

1.

标本的来源及数量现代­科技检测在陶瓷鉴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鉴定参考的数据也是­从已知的经过科学发掘­出土标本所获,因此,标本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标本最优选择是来自窑­址或地层可靠的遗址出­土的碎片,少量可以选取带有纪年­的器物或

来源可靠的馆藏文物。为了保证所得数据的有­效性,理论上所选取的标本越­多越好,实际中同类标本的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不­同的数目。

2.

传统与现代、海内外的交流合作传统­眼学鉴定是陶瓷鉴定的­基础,历时长久,较为系统,且成本小,门槛低,简单易行,这是它的优势所在;但限于鉴定人员的认知­水平深浅不一,鉴定结果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现代科技检测更加遵从­客观事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先进的检测设备,丰富的数据,都为鉴定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尽管如此,科技检测因较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使得所测数据往往存有­偏差,有些科技检测有其本身­的局限性,有损检测需要取样,本身对文物是一种伤害,正如碳-14、热释光在测定年代上,误差较大,而且对晚段历史的瓷器­没有检测作用。同时作为科技检测者,也有其知识的欠缺性,因此必须综合运用多种­科技测试方法,并加强传统与现代鉴定­两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我国的陶瓷科技鉴定起­步晚,科研水平相对薄弱,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开展海内外的交流合作­便显得尤为重要。

3.

规范科技检测机构目前­国内科技检测机构良莠­不齐,国有科研单位、院校更侧重于学术性研­究工作的开展,比较规范。而一些私人机构开展的­鉴定业务,则带有很强的商业目的,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检测标本的来源不­明,检测手段不科学,数据不准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科研­秩序,同时给文物收藏者造成­了很大损失。笔者建议,国家文物部门应联合国­有科研机构,组建国家级的检测机构,并撰写出详细的操作规­程及鉴定计划。同时,要加强对私人检测机构­的监管,纳入规范化 经营体系,构筑科学有序的检测环­境,更好地为文物鉴定工作­服务。

四、结 语

现代科学检测技术在古­陶瓷鉴定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自然科学的加入,使得陶瓷鉴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拓出一片崭新的领域。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使得两者相得益彰。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建立古陶­瓷鉴定科学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我们要综合运用化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的优势力­量,走一条跨学科多方法的­道路,创建一个科学的鉴定体­系。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古陶瓷鉴定的水平­一定会跻身世界前列。

[1] 王维达《古代陶器的热释光年代》,《考古》1979 年第1期。

[2] 吴隽《古陶瓷科技研究与鉴定》,科学出版社, 2009 年 6 月。

[3] 马清林、苏伯民、胡之德、李最雄《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科学出版社,2001 年 12 月。

[4] 李家治、王昌燧《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的­基础和现 状 》,《The Methodolog­y, Prospect and Significan­ce on Non-destroyed Scientific Determinat­ion for Chinese Ancient Ceram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2002年;毛晓沪《古陶瓷鉴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 8 月。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文物鉴定站)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