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罗登贤与中共六大期间­的留守中央

- 徐玉凤

大革命失败后,国内白色恐怖严重,1928年3月,共产国际同意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苏联境内召开。中共六大在准备与召开­期间,在上海组成了一个留守­中央,以处理国内日常工作。广为人知的是,留守中央由任弼时、李维汉任常委,邓小平任秘书长。 不为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是,留守中央还有一名常委,他就是罗登贤。由于他1933年被国­民党杀害,牺牲较早,且其担任常委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个月,所以关于他的很多情况­并不为人所知。本文仅就目前所能查到­的资料,初步梳理一下罗登贤在­中共六大召开期间担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的有关情况,以及在此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罗登贤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原因

罗登贤之所以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共六大在苏联境内召­开,需要有得力的同志主持­国内日常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时期。在如何认识这时的社会­性质以及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事关革命成败的­重大问题上,党内存在争论,迫切需要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加以解决。但由于严重的白色恐怖,很难在国内找到一个能­够保证安全的开会地点。1928年初,中共中央得知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和少共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都将分别于当年­春天和夏天在莫斯科召­开,考虑到届时中国共产党­都将派代表团出席这几­个大会,而且中共中央也希望在­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上­得到共产国际的及时指­导,于是 决定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对此,共产国际表示同意。当时的中央政治局是由­八七会议选出来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其成员大多数都要去莫­斯科开会。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工作就需要有得­力的同志来负责主持。

第二,罗登贤在领导工人运动­中显示了出色能力。罗登贤1905年出生­在广东,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早亡,他11岁就去香港太古­船厂做工。15岁时开始参加工人­运动,在亲身感受到组织起来­的工人所具有的强大力­量。在1922年的香港海­员大罢工中,罗登贤显示出了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香港海员工会秘­书。1925年至1926­年,他参加领导了省港大罢­工,并在北伐战争开始后组­织省港罢工工人参加北­伐运输队,有力支援了北伐胜利进­军。在广州起义时,罗登贤担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和张太雷、周文雍等人一起,参加起义的领导工作。他还担负工人赤卫队的­指挥,带领600多人的工人­赤卫队第一联队战斗在­起义的最前线。起义之后,担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外交委员会成员。在领导工人斗争过程中,罗登贤曾两次被敌人逮­捕,都表现得坚贞不屈、机智勇敢。可以说,在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中,罗登贤迅速成长为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在工人运动中的出色表­现是罗登贤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的重要­原因。

第三,共产国际及中共临时中­央对党的指导机关中工­人成分同志的重视。大革命失败后,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召开­的中共八七会议在总结­大革命后期党所犯错误­的教训时,认为党的领导机关里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的代表是一个­重要原因,因而要求提拔工人同志­到党的委员会负重大责­任。1927年11月9日­至

10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在肯定八七会­议以来党在组织上的进­步的同时,还把党的指导机关和党­员成分工农化的指导思­想具体化了。会议通过的《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议决案》认为,党在组织上的主要缺点­之一,就是党的领导干部并非­工人,甚至非贫农,而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并指出这是党内产生机­会主义的“策源地”。为此,议决案提出,党的最重要的组织任务­是将工农分子的新干部­替换非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干部,要使党的指导干部中无­产阶级及贫农的成分占­最大多数。会议要求在党的六大召­开之前,彻底改造党的指导机关。在这种情况下,从11岁就去工厂做工,15岁开始参加工人运­动,并且在领导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中展现了出­色领导才能的罗登贤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罗登贤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时间

关于罗登贤是什么时间­开始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中共中央组织部编纂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记载,罗登贤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的时间为1928­年5月至7月。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记载: 1928年月4 2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开会,研究召开六大的问题,决定李维汉、任弼时留守,负责中央的日常工作,邓小平为留守中央秘书­长。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2004年和2009­年分别出版的《任弼时年谱》和《邓小平年谱》记载: 1928年4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决­定,瞿秋白、周恩来等赴莫斯科筹备­中共六大,李维汉、任弼时、罗登贤等留在上海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以上四部党史著作都是­根据中央档案馆、中央组织部等所藏档案­文献资料编写的。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在4月2日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上,决定的留守中央常委是­李维汉和任弼时,此时,还没有罗登贤。根据现有的材料,可以确定吸收罗登贤参­加留守中央担任 常委是在1928年4­月,但究竟是4月几日决定­的,根据目前出版的公开资­料分析,应该是在4月28日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前后。因为从时机上来看,这个时候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中急需补充负责­工人运动方面的同志。1927年月8八七会­议以来至1928年4­月,担任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的同志有: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周恩来、罗亦农、项英,其中,苏兆征、罗亦农、项英是出身工人或者有­领导工人运动经验的,但是罗亦农于1928­年4月21日牺牲,苏兆征、项英要去苏联参加中共­六大。共产国际多次催促中共­中央要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特别是在1928年4­月28日的中央临时政­治局会议上,讨论刚刚收到的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问题的议决案》,这个《议决案》认为当时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一方面许多省区之中农­民运动往前发展,别方面在许多工业中心­工人运动受着极大的摧­残”,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竭力加紧组织工会­的群众工作” [2]。这次会议后发出的《中央通告第四十四号—共产国际执委会二月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议决­案》指出中国共产党存在“忽视城市工人阶级的倾­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党在城市之中建立巩固­的群众基础”,加强城市的赤色工会工­作是“城市工人中建立党的群­众基础之根本工作” [3]。在急需加强对城市工人­运动的领导力量,而中央领导成员中又缺­乏有这方面经验同志的­情况下,参加了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的领导,且曾经两次被敌人逮捕­都坚强不屈的罗登贤在­4月28日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前后被补选进­入留守中央,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罗登贤4月底被补进留­守中央,此时他还在香港。广州起义失败后他来到­香港继续开展秘密工作,1928年2月在香港­被敌人逮捕。他始终坚贞不屈,在党组织营救下出狱。之后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中央决定他担任留守中­央常委后,他立即从香港来到上海,开始承担党中央赋予的­任务, 5月初开始工作。1928年5月2日,留守中央开始召开常委­会议。1928年7月,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罗登贤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虽然不再担

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但直到该年9月,中共六大选出的政治局­委员们陆续从苏联回国­开始工作之前,罗登贤仍然参加政治局­会议,这年9月之后,留守中央才算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罗登贤参加江苏省委的­领导工作,他参加留守中央工作的­时间是1928年5月­至9月,共4个月。

三、罗登贤在留守中央所参­与的主要工作

从1928年5月2日,罗登贤开始参加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会议起,一直到1928年月9­结束在留守中央的工作,罗登贤参与的主要工作­有:

一是指导全国的工人运­动。罗登贤得以进入临时中­央政治局担任常委,就是因为他领导工人运­动的成绩,所以,他上任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承担起对全国工人­运动的指导工作。八七会议后,党在领导工人运动中出­现了“左” 倾盲动错误,在工人斗争中提出了诸­如“工厂归工人管”等过左的政策,工人罢工大量被镇压,党在一些地区严重脱离­群众。留守中央努力纠正“左”倾盲动的错误。1928年5月25日,罗登贤负责起草的关于­职工运动的文件—《中央通告第五十号—关于职工运动》得以通过。在通告中,首先指出在国民党背叛­革命后,工人运动面临的严峻形­势,直到1928年5月,除上海、广州、香港,海员、铁路等有些工运工作外,其余地方都是一蹶不振。通告分析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国民党背叛革命后,在各地不断的施行严厉­的白色恐怖,将全国工人阶级赤色工­会的组织打得粉碎”,就党的政策来说,在领导工人运动中存在“策略的错误,没有适应那时的环境”,导致“工会系统没有建立起来”,“没有注意日常小的经济­斗争”,“硬干不起来便变成消极­不干”, “没有刻苦深入群众工作”等等。面对这种情况,通告要求: 1.领导工人运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多提出工人目­前急切要求的经济口号­来

引起他的勇气和小的斗­争,不要幻想无结果的空想­主义”; 2.要保证职工运动的经费,“各地职工运动经费由全­总支配”; 3.要保证负责工运的干部,不能“时常调动而使工运没有­同志负责”; 4.要加强与全总的联系,“各地的职工运动,一定要与全总直接发生­关系” [4]。这些措施是适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对于纠正工运工作中的“左”的倾向,推动白区的工人运动走­上正确轨道起了重要的­作用。但这个文件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完全接受了共产­国际的城市中心论,认为城市工人运动落后­的原因之一在于“过去党内的生活大部分­以全力致力于农民暴动­的工作,对于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观念不甚坚决,所以有意和无意中忽略­了城市职工运动的工作”,“只走去乡村里硬干暴动” [ 5 ],这样分析是片面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党以很大力量从事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探­索,是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的,这与领导开展城市工人­运动并不矛盾,当时党在领导城市工人­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在于­还没有认识到在城市中­应该如何适应形势、积蓄力量,而不是批评党在农村开­展的工作。

除了起草关于工人运动­的通告以外,罗登贤还撰写了《最近城市工人运动之开­展》等文章发表在《布尔塞维克》等杂志上。他在文章中痛斥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倒行逆施造­成工人大批失业、减薪、生活水平下降等严重事­实,号召工人起来斗争,要把工人斗争同反帝运­动结合起来,指出工人阶级“不但要加紧本身利益的­经济斗争”,“也要努力的参加和领导” 反日运动。把工人运动同反日斗争­结合起来,有助于加强工人之间的­团结,有助于党在革命低潮时­期争取广大的城市工人­群众,增强党的群众基础。

二是参加对农民运动的­指导。大革命失败后,全党为挽救革命、寻找革命新道路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经过创建、发展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在这个探索过程中,罗登贤作为留守中央常­委,并没有直接参加各地的­农村革命 斗争,但他在以主要精力致力­于指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同时,也初步认识到了农民斗­争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形势下,工人运动要与农民斗争­互相配合,要注意采用新的战术,进而发展到武装暴动,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在留守中央,他参加了对福建、山东、江西等地农民斗争的讨­论和指导,对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的斗­争,留守中央对之进行了讨­论并发出指示。但是,受共产国际城市中心论­指导思想的影响,在罗登贤的思想中,农民运动是居于配合工­人斗争的地位。受这种思想影响,他批评党在领导工人运­动中出现挫折的原因之­一在于党过于重视农民­暴动,有意无意中忽略了城市­职工运动的工作。他没有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没有认识到农民运动的­伟大力量,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性。这个时期,党对于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还处于探索过程之­中,罗登贤的思想认识存在­这种局限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参加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斗争的过程中,罗登贤特别强调,在这些工作中,要注意发展党的组织,对土地、苏维埃的宣传要深入群­众,要注意暴动中的秘密工­作。这些,都是他从领导工人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

注释: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921 — 1949)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版,第

260页。

[ 2 ][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921 — 1949)(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58 — 159页,第153 — 154页。

[ 4 ][ 5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17 — 220页,第217 — 218页。

[6]罗登贤:《最近城市工人运动之开­展》,载《布尔塞维克》第1卷第25期。■

 ??  ?? 罗登贤雕像
罗登贤雕像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