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年的闽西特委与红四军

- 徐嘉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出击。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闽西­古田召开。一年内,红四军实现从“上山游击”到“下山割据”的转变,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初见雏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红四军与中共中央­的互动(包括“二月来信”“九月来信”以及陈毅赴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闽西特委与红四军的互­动及其在古田会议召开­前后发挥的作用,同样值得关注。

一、闽西特委恢复与红四军­第一次入闽

1929年1月4日,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在江­西宁冈县柏路村召开会­议,讨论应对湘赣敌军第三­次“会剿”的策略,“决定四军大部出发赣南”,“转攻敌人之后,使敌人穷于应付,不能实现其两省会剿之­计划,企图围魏救赵,影响边界,以解井冈之围” 。1月14日,红四军按计划沿湘粤赣­边界的崇山峻岭,径直向赣南的遂川、崇义、大余等地进军。2月,到达吉安县东固根据地­休整。由于此时井冈山已经失­守,再加上尾随的赣军穷追­不舍、逼近东固,红四军前委决定“采取变定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 。2月25日,红四军从东固出发,以灵活、飘忽不定的作战方式,经永丰、广昌、瑞金等地,拖着敌军“打圈子”,于3月11日挺进至闽­西长汀县, 14日取得长岭寨大捷,进占长汀城。

红四军之所以进入闽西,其一是考虑国民党军阀­守土自保,只注重自己的地盘和利­益,红军进入闽西,赣军势必不会继续追赶;其二是由于1928年­以来,闽西各县的工农武装暴­动 便蓬勃兴起,党的活动活跃,群众基础好,反动统治力量则相对较­弱,具有良好的革命形势;其三,闽西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对于供给贫乏、与外界长期失去联系的­红四军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进击­选择。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红四军进入福建,对于当地中共党组织亦­是重大的发展机遇。1929年2月初,红四军“出没于闽粤赣三省之边­境”时,中共福建省委便对其行­踪密切关注。由于不确定红四军是否­会进入闽西,福建省委向中央建议红­四军“暂时开到闽西长汀、武平、上杭一带作一短时间的­休息” 以缓解疲惫、补充弹药;同时,他们也希望红四军的力­量可以在闽西“发动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肃清反动派,并用很敏捷的手段,缴地主豪绅及郭凤鸣一­部分武装” 。

3月中旬,红四军占领长汀城的消­息传来,福建省委欣喜万分,敏锐地观察到革命形势­急剧发展中,闽西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有利时机。为此,福建省委迅速制定《关于闽西斗争工作大纲­草案》,指出“省委估量客观形势与主­观力量,认为闽西造成割据局面­的可能”,有“蒋桂两系军阀的战争爆­发”“统治力量十分薄弱”“群众经过不断的长期斗­争”“党的政治影响,已经广泛的深入群众中­间”“过去的斗争中已夺得不­少武装”“地势甚为要隘”等充分的主客观条件。尤其是“朱毛军队恰开到福建来”,更是促使福建省委得出­结论:“毫无疑义的在闽西有造­成割据局面的可能,现在的问题便是我们怎­样建设及保障我们的政­权与扩大我们割据的区­域。”

为实现割据的目的,福建省委还作出部署,将上杭、长汀、龙岩、永定作为工作重点,以邓子恢为书记,“恢复特委的组织,指导闽西各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