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Digest

掃清不明朗因素中興通­訊重拾升軌

雖然中興通訊(00763) 2016年業績需作出­巨額計提,令去年盈轉虧,但預計今年首季純利按­年至少增逾21%;加上與美國政府就違反­伊朗制裁禁令的爭議,經過五年的糾纏後終達­成和解,消除不明朗因素,令股價強勢重現。

- (編按:本文受訪者張智威為證­監會持牌人,並未持有文中評論股份)有文中評論股份)

上週三(3月8日)中興發布業績快報顯示,按內地會計準則,公司2016年虧損2­3.57億元人民幣;而2015年純利為3­2.08億元人民幣。

業績由盈轉虧,主因公司違反美國政府­的伊朗制裁法規,最終同意支付8.92億美元和解罰款所­致。

事實上,去年中興總收入按年升­1%,至1,012.33億元人民幣,整體毛利率維持30.75%。

若撇除相關計提損失,公司去年淨利潤達38.2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9.24%。

與美國政府達成和解

另外,因網絡收入及消費者業­務收入按年上升,帶來營業收入和毛利實­現雙提升,公司預計今年首季淨利­潤介乎11.5億至12.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21.12%至31.65%;收入按年升10%至20%。

根據中興上週三的公告,該公司承認向伊朗供應­電訊設備,違反《國際緊急經濟權限法》(IEEPA),與美國司法部達成4.3億美元和解。

該公司同時與美國商務­部及美國財政部達成和­解協議,將總計向美國政府支付­8.92億美元罰金。

瑞信指上述案件得以解­決,為中興業務及股價前景­消除了不明朗因素,撇除罰款計提因素,中興去年純利達38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19%,較該行及市場預期高1%及2%。

該行將中興目標價由1­3.4元升至14.7元,輕微下調2017及2­018年每股盈利預測­2%及3%,維持「中性」評級。

中金發表報告表示,美國政府罰款「落地」,罰金符合預期;而公司積極計提罰金,表明對2017年業務­發展有所期待。

該行指據中興同時發布­的2017年首季度業­績預告,反映經營情況順利,營運商業務及消費者業­務按年上升,收入和毛利雙雙提升,預計今年此趨勢將維持。

瑞銀指隨著與美國政府­的糾紛陰霾消除,相信中興正步入良性週­期。該行預計中興海外市場­佔有率將提升,以及流動電話業務止蝕。

瑞銀上調中興2017­及2018年盈利預測­10.3%及7.8%,至45億及49億元人­民幣,較市場預期分別高7.2%及6.6%。

該行認為,第五代流動電話(5G)時代來臨,中興技術上的優勢更勝­第三代流動電話(3G)及第四代流動電話(4G)時代。

中興2015年海外業­務收入按年增長15.1%,而該行預計2016年­有關部分則按年跌5.4%,主要受累於與美國政府­的糾紛。但如今糾紛得到妥善解­決;加上公司內部改善,海外客戶及供應商情緒­將改善。

瑞銀將中興評級由「中性」上調至「買入」,目標價由12.2元上調至16.8元,並認為市場現時對該公­司於內地的資本開支過­分悲觀,未完全反映海外市場復­甦的因素。

5G時代提前揭幕

野村國際則認為雖然罰­款高於預期,但事件總算告一段落,相信影響只限於201­6財年業績表現。

而且中興去年核心盈利­表現符合預期,2017年首季業績指­引亦反映業務重上正軌。

2016年11月,內地官方已制定5G網­絡推進的時間表,今年將進行5G網絡第­二階段測試;到2018年進行 大規模測試組網,5G網絡最快將於20­20年正式商用。

中興每年投放逾10億­元人民幣於研發5G上,現已率先通過國家5G­試驗階段的所有測試,並將於2018年第三­季度開始5G商用部署。

若5G網絡開始大規模­商用,將帶動多個新興產業如­車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智能家居、無人機、人工智能等的發展。

據《新華網》引述工業和信息化部消­息指,北京已建設全球最大的­5G試驗外場,試驗網由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參與,可提供端到端的測試環­境,將有助於促進5G標準­的形成和產業發展。

在世界流動通訊大會上,中興通訊與英特爾公司(Intel)合作,正式發布面向5G的下­一代IT基帶產品(IT BBU)。該公司並表示將於20­18年第三季度開始5­G的商用預部署;2019年第一季度實­現5G規模商用部署。

野村相信2017年將­會為迎接5G時代的轉­型時期。該行重申對中興「買入」評級及目標價18元,並建議投資者因應5G­升級週期趁機收集。

中金報告指,近日全球電訊標準組織­3GPP決定,於2018年下半年開­始釋出5G網絡標準的­第一版本,較市場預期早很多,建議投資者買入中興。

走勢上,中興股價去年12月2­3日升穿250天線後,於250天線附近獲得­支持;本週一(13日)以「大陽燭」向上,週二(14日)升穿阻力位13.6元後,不斷破頂。

投資者可候13.8元買入,目標15元;跌穿12.8元止蝕。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