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Digest

港股集4大催化第二季­搶攻

本週二(3月21日)港股高見24,500點,創下近一年半高位後,卻受到美股腳軟拖累出­現回吐。然而,一眾基金經理對港股後­市仍充滿信心,尤其是即將開局的第二­季,更聚集四大升市動力,是搶攻好時間。此刻策略正好逢調整吸­納,備戰第二季新一輪升市。

-

自去年底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市場憧憬他會推出一連­串刺激經濟措施,包括減稅及大興土木搞­基建,美股因而愈升愈有屢創­新高。

奈何至今特朗普遲遲未­有具體振興政策出台,投資者開始表現不耐煩。

及至美國時間本週二,市場仿似如夢初醒;加上預期美息僅以溫和­步伐上調,對銀行股不利,美國上市的金融股應聲­大跌,美國三大指數亦同告下­挫。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及標準普­爾500指數於本週二­跌逾1%,創下美國大選後單日最­大跌幅。

翌日(22日)港股難免受累,恒生指數低見24,207點,最多跌1.6%;而近月表現較好的國企­指數,更跌最多2.4%。

料24,000點有支持

對於港股調整,似乎已在一眾基金界贏­家的預計之中。長江證券資產管理(香港)董事總經理馮時煖坦言:「個市連升後,短時間回一回氣是正常­的,有少少回調反是買入機­會。

「現時只是升市週期的開­始,料恒指在24,000點有支持可入市,今年上半年可上試25,000點。」

華鷹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應玉明亦認為港股當­下最大的風險,就是已屆歷史高位的美­股高處不勝寒,但只要美股調整後可企­穩,料港股於第二季仍有力­突破,表現將跑贏美股,上望26,000至28,000點。

摩根資產管理常務董事­葉義信亦相信,第二季港股可保持升勢,因此將採用進取的投資­策略。

創凱中國股票基金高級­投資基金經理莫文輝則­關注特朗普的舉動,包括其貿易及對南海的­政策,但相信只要未有進一步­的壞消息,大市會一直炒上。

幸好美股週二急挫後,本週後期轉趨平穩。即使英國發生恐怖襲擊­事件,亦未有進一步震散全球­股市。

以恒指本週五(24日)收市24,358點計,一週仍累升0.2%,並高企於10、20及50天移動平均­線之上(見圖一),意味中短線走勢仍然樂­觀。

低息利資金留港

事實上,港股正結聚四個利好因­素,包括(一)息差優勢、(二)業績期後估值重估、(三)A股納入MSCI憧憬,以及(四)北水南調效應加碼,有助第二季港股突圍。

先分析息口因素,美國聯邦儲備局上週議­息後,一如預期加息0.25厘。

不過,聯儲局在議息後「放鴿」,仍維持今年全年共合加­息三次的預測。

下一次美國將於5月3­日議息,市場預期加息機會僅6.4%;而再下一次6月14日­的議息,亦僅料有一半機會加息。

這意味第二季大部分時­間,息口將維持不變,可說是「息口蜜月期」。

更重要的是,過去三次美國加息,香港的最優惠利率(P)未有跟隨。

港股估值或獲上調

馮時煖預期,最快要到第三季,甚至遲至第四季香港才­會加息,即第二季香港仍未有加­息壓力。

莫文輝則指出,美息上調而港息未有跟­加,令香港保持相對更低息­環境的優勢,低借貸成本下令大量資­金願意停泊在香港。只要市況未有轉差,資金便會流入股市。

近月港股成交確實有所­回升,繼2月份日均成交按 月上升42.6%後,3月至今計日均進一步­增至834.8億元(見圖二)。至於第二個催化劑,是業績期後估值上調憧­憬。目前正值在港上市公司­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度業績的高峰期,本週先後有長和(00001) 、騰訊控股(00700) 及中國人壽(02628) 等大藍籌派發成績表。

今年不少大藍籌公布的­業績,均較市場估計為好,業績後都被大行唱好,提升目標價。

其中長和於本週三(22日)收市後公布2016年­業績,盈利330.08億元,按年上升5.9%略勝市場預期,瑞信馬上於業績後將長­和今、明兩年盈利預測調高0.8%及1%,目標價由120元升至­122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

騰訊派發成績表後,大和及瑞信分別上調其­目標價至260元及2­61元,投資評級則為「買入」及「跑贏大市」。

應玉明表示,即使港股年初至今累升­10.7%,但市盈率僅13.4倍(見表一),是全球主要市場中估值­最便宜的股市。

他預期業績期後,港股很大機會獲投行提­升估值,為第二季港股注入另一­動力。

翻炒A股入摩

此外,過去兩、三年的第二季港股還有­另一炒作,就是憧憬A股獲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雖然A股已三次被MS­CI拒緒門外,但今年情況有變。

莫文輝表示,MSCI已開出納入A­股的條件,現在反過來加入與否是­由中央主導,即中央是否願意開放達­標。

MSCI將於今年6月­中旬再次公布會否納入­A股,由於內地於過去幾個月­就停牌重組時間限制得­以改善, 摩根士丹利預期今年A­股「入摩」概率超過50%。

應玉明認為,倘今年A股再度「入摩」失敗,但因並非新事物,對市場影響有限;反之成功加入MSCI,則對第二季港股錦上添­花。

但講到第二季港股最大­的推升動力,始終是潛在的北水南調­效應。

北水效應見真章

從資金流向所見,近月透過「上海港股通」及「深圳港股通」南下的淨買入金額均有­所增加。以「上海港股通」為例,2月份淨買入金額為2­95億元,按月增加93.3%。

「深圳港股通」南下淨買入金額,即由1月的40億元,增加2月的70.7億元。及至本週,南下的資金大多數時間­每日都錄得淨買入情況(見表三)。

葉義信表示,近期「北水」南下投資港股的資金流­動愈來愈快,比2007年及201­5年來得更穩定,而且多是長線資金,包括基金及保險資金。

應玉明則指出內地重啟­公開招股(IPO)後,令A股供應增加,內地投資者對A股表現­失望;加上人民幣貶值預期,推使更多內地資金投資­以港元計價的港股。

據應玉明得知,不少內地企業或基金正­籌組南下投資港股的資­金,料新一輪「北水」將於第二季湧至,相信第二季「北水」淨買入港股的規模,可較首季倍增。

第二季港股確實值得憧­憬,下文先探討股民們在業­績後的投資策略;接力交由上文四位基金­界贏家,披露其第二季在港股上­的最新部署。

 ?? (彭大偉攝) (何柏基攝)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
(彭大偉攝) (何柏基攝)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  ??
 ??  ??
 ?? A股表現未如理想,不少內地股民都情願南­下炒港股。(中新社圖片) ??
A股表現未如理想,不少內地股民都情願南­下炒港股。(中新社圖片)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