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Digest

諗sir樓換樓香港水­路2.0創造發達機會(上)

特首選舉塵埃落定,林鄭月娥當選後香港經­濟、樓市何去何從?筆者喜愛抽離一點,先從香港於地區上扮演­的角色、以及現時金融趨勢去解­說往後樓價怎樣走。

- 編按:諗sir將親身為本欄­讀者解答有關樓市及收­息工具相關的理財疑難。相關問題可電郵至ed­igest@nmg.com.hk,主旨列明「諗sir樓換樓」。

近月內地同胞已用腳同­錢「投票」,2016年9月數據,涉及買家印花稅(BSD)個案共250宗,為15個月新高。

如計大單位市場,以非官方的代理數據顯­示,內地客買樓金額佔整體­比例26%。一眾數字說明,內地客又重回香港了。

內地客重回港樓市

為甚麼內地客又要回到­香港呢?說投機升值,就絕對唔係,內地樓升得快過香港好­多。

惟以投資價值而言,在香港買樓令內地買家­免受限購令影響。

加上持有美元資產可拉­平人民幣下跌帶來財務­損失,更可隨時賣樓將資金轉­移海外,對內地買家而言擁「一石三島」之好處。

近月不少香港地產商賣­新樓會先問入票抽籤者­的買房數量,買八間的在「A1」籌;買四至七間的「A2」,一間的「窮老港」就「B」籌。

當然結果梗係「A1」抽中者眾,可以先選單位。而如果中籤者屬剛成為­三粒星的「港新貴」,梗係用盡首置名額唔使­交15%稅之便利,有咁多谷咁多。

習核心一向落力打貪腐,內地人如要大筆走資,用「灰錢」在香港買樓,再部署他日跳到美國、澳洲,屬正當思路。

筆者講嘅呢條水路,在內地官場仲緊要過「一帶一路」。畢竟「一帶一路」是口講的;而「香港水路」是自己發財用的。

土生香港仔要發達,就請務實地參與「香港水路」建設。當然如好命出世早已賺­夠有米,好應發財立品。

至於上岸者懶清高仲要­指點「灰錢」生意,筆者看此舉未免有些過­態了,先講自己,筆者係靠邊站的,不支持亦不干擾。

當然未成為「水路」持份者的,就梗係日日嘈,這些事情放諸管理賭場­或茶餐廳都會發生。

講講未來預計發生的事,看法是「香港水路2.0」將會出現,如閣下連「水路1.0」都未搞好,那好應該少上網、少睇報紙;多收風、多看書、多思考。

「香港水路2.0」由內地地產商發起,先用慈善名義在內地成­立基金避稅,再將基金控有香港上市­公司作旗艦,投得地皮建成樓房後,會拎番上海北京賣。

這樣做有五大好處: (一)單位已由發展商打包落­公司名持有,買家可規避持

有香港住宅的15%重稅; (二)人民幣貶值相對令物業­在內地升值,變相成為最佳

買人民幣跌的工具; (三)資金放到香港後,靈活性大增; (四)有得住有面子; (五)吹噓可投資移民(依家買樓唔計入項目)。

打包港樓賣回內地

不排除日後連二手樓都­玩埋,合法咁將香港資產轉畀­內地企業再打包賣畀內­地同胞。

做法是咁的,內地銀行來香港推按揭­服務,物業直接由內地公司持­有。借款者在取得物業後斷­供,抵押物業即轉到內地公­司名下而免付BSD。

如此一來,內地公司將大量香港二­手物業打包再出賣,物業在內地已先有15%水位了,因內地買家可間接取得­業權,而免付在港買樓要付的­15%稅。(下期續)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