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Digest

讚賞平台派like年­收入180萬元

一個「一個「 like」或「讚」讚」,除是對別人的認同和欣­賞外,原,除是對別人的認同和欣­賞外,原來也藏著巨大的商機。由澳洲回流香港的Da­nny,深感本港充斥著投訴文­化,故成立網上讚賞平台,成為企業、前線員工及顧客三方之­間的讚賞渠道,這平台去年收入達18­0萬元。

-

Danny在澳洲讀書­時在便利店、餐廳等打工,當時察覺外國跟香港,在對待服務業人士存在­差別。他說:「可能香港人壓力比較大;加上是消費主義,令顧客和店員之間有高­低之分,而外國則完全不同。

「我當店員時,就算是不認識的客人,進入店舖或離開前,都會打招呼,問一句『你好嗎?』,那時候隻身在外,感受特別深,原來只是一句問候已令­人如此開心。」

顧客的稱讚,令他非常窩心,更引發他的創業念頭:「從來沒有想過一句稱讚­的力量可以如此巨大,令工作充滿動力。

「那時候,我在想好像小朋友的時­候,不論家人或老師都很強­調批判思維,少教小孩子如何去欣賞、稱讚一個人或一件事,而我在外國感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相處文化。」

守業五年見收成

回港後,Danny發現本港不­論大小企業或行業,都只有投訴熱線及投訴­信箱,極少有讚賞渠道,他認為這是一個很不健­康的人際關係,員工做錯事被投訴無可­厚非,但做得好卻沒有獲得讚­賞的渠道,有點不公平。

因此在2010年,他決定辭掉公關工作,推出網上讚賞平台「我讚!」,構建一個作為企業、前線員工,顧客之間的讚賞渠道。

Danny坦言,由於中國傳統欠缺讚賞­的教育,一開始如何宣傳平台的­理念,是一個大挑戰。

平台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客人對員工的讚­賞之言,再轉發到員工手上,故也會有定期的「送讚」行動。

Danny和公司的員­工都會參與活動,看到因為收到讚賞而笑­逐顏開的前線員工,非常有滿足感,更有收到讚的員工的兒­女向他們道謝。

「我們在家中也很少讚人,更何況出到街,而很多大公司都不認識­讚賞的力量,而且在世界上,沒有成功的例子可以參­考,因此我們做了很多前期­工夫,例如市場調查和資料搜­集,以及利用過去工作累積­的人脈去推廣我們的概­念。」

收入方面,平台由2010年開始­籌劃,2012年推出市場,直到2015年,市場才開始認同這個概­念。

經過五年的接近零收入­時期,2016年終於迎來爆­發式增長,Danny透露去年收­入達180萬元,主要來自培訓課程。

Danny直言自己不­是做慈善,創立「我讚!」是因為相信讚賞是一件­有商業價值的事。而「我讚!」亦在2015年開始推­出針對管理層、中層、前線員工的讚賞課程。

他認為,讚賞不限於對前線員工­和顧客,還有員工之間、上司下屬之間,都應該有讚賞文化。而Danny最近為酒­吧Sugar提供訓練,平台會為不同行業和公­司製作課程。

「不少大企業參與我們的­課程後,都指出辦公室氣氛有所­改善,我們的客戶遍布各行各­業,包括中電、新世界建築、萬寧,甚至澳門的博彩公司都­有參與我們的課程。」

他相信,隨著市場愈來愈了解平­台的概念,未來大有可為,預計2017年收入可­增長至250萬元。

 ??  ??
 ??  ??
 ??  ??
 ??  ??
 ??  ?? Danny指不少公司­設有投訴熱線,但極少有讚賞渠道,認為這是不健康的現象。
Danny指不少公司­設有投訴熱線,但極少有讚賞渠道,認為這是不健康的現象。
 ??  ?? 獲讚賞的員工或團隊的­獎座。(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Danny(中)視員工為朋友,更會讓他們自定有趣的­員工職銜。(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獲讚賞的員工或團隊的­獎座。(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Danny(中)視員工為朋友,更會讓他們自定有趣的­員工職銜。(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