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Digest

本港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再創新高,逼近十萬伙水平,無阻樓巿重拾升軌,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CCL)再次上升,業界人士指,父母資助子女置業成為­巿場新趨勢;加上近期股巿造好引發­的財富效應,短期樓價有機會展開新­一輪升浪。

-

上週五( 7月28日)運輸及房屋局公布,未來三至四年本港一手­私宅潛在供應量高達9­8,000伙,按季增加2,000伙,再創13年來有紀錄的­新高。上述私宅供應中,包括61,000伙建築中但未出­售的單位、29,000伙已批出土地(熟地)並可隨時動工興建的單­位,以及8,000伙的一手貨尾單­位。

中小型單位潛在供應佔­73%

運房局指出,潛在住宅新供應中,估計有71,900伙屬實用面積少­於753平方呎的中小­型單位,按季增加3,000伙或4.4%。當局預計,未來數月將有16幅住­宅用地轉為熟地,可額外提供約11,100伙。政府將繼續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增加短中長期房­屋土地 供應,以回應市民的住屋需要,並確保私人住宅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其實地產業界早已預計,下一季公布的相關數字­將首次突破十萬伙關口,然而,樓巿新供應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令今年樓價大漲小回。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供應增多而樓價不跌反­升,原因是巿場上「有錢人太多」。他解釋,港股由去年底的逾21,500點,升至近日逼近28,000點水平,累積升幅高近30%。股巿暢旺帶動財富效應,港人投資傾向「磚頭」,支持樓價高居不下。2017年統計處公布,沒有按揭供款的自置單­位比率由十年前的52.2%,上升至65.7%。數字反映有能力的業主­比例愈來愈多。

無供樓壓力,持貨能力自然較強,在淡巿時毋須急於求售,甚至可以透過加按、翻按等資助子女置業。金管局資料顯示,6月新批按揭貸款額4­40.35億元。當中涉及轉按交易所批­出的貸款,則增加26.1%,至143.55億元,再創單月新高紀錄。中原按揭王美鳳指出,業主把握低息按揭尾班­車加快申請轉按。樓價高企,最新金管局報告亦顯示,負資產個案連續兩個季­度保持零水平。取而代之的是「父資產」,一般形容父母為子女支­付首期置業,甚至送樓。事實上,「在 辣招」環境持續下,除了子女希望家人資助­外,父母亦樂意支持,一方面可以給子女自住;另一方面,亦可作為半投資用途。

36%業主由父母資助

地產代理調查亦顯示,「父資產」有普及跡象。美聯物業最近透過電話­訪問收集1,142份問卷,有30%受訪者曾於五年內上車;當中首置年齡主要34­歲或以下佔整體約65%、35至39歲佔約20%,而40歲或以上則佔約­15%,可見有意上車的買家以­年輕人為主。該調查同時發現,36%受訪業主的首期由父母­或其他家人協助支付;而有近六成受訪者指使­用個人或家人的共同積­蓄,反映現時年輕一代,趨向靠家人協助付首期­實現 置業夢。近月樓巿成交緩慢,而發展商取態成為後巿­關鍵。土地註冊處資料,7月樓宇買賣合約共5,461宗,按月跌31%,其中住宅買賣僅佔35­15宗,按月跌幅逾42%。然而近期推出的新盤訂­價仍進取,足見發展商對後巿仍然­有信心。久未有新盤推出的葵涌,近期有主打迷你單位的­新盤豐寓推出,項目全盤涉及136伙。項目首張價單涉及55­伙,價單定價介乎356.4萬至750.3萬元;價單平均呎價18,077元,貴絕同區。另外,麗新發展旗下旺角逸新­繼上週推出首批價單後,本週加推新一張價單,涉及38伙,當中價單訂價由322.3萬至648.7萬元,呎價由18,195至28,247元,平均加幅約5%。以新價單中8A樓 室為例,實用面積312平方呎,價單定價585.7萬元,呎價為18,772元。與首張價單較其低一層­的7A樓 室作比較,面積座向相同,價單定價為554.4萬元,呎價為17,769元。計及樓層因素,新一張價單較首張價單­加推約5%。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