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Digest

以服務代替產品Bes­t Buy正擊電商弱點

美國電子消費品零售商­百思買( Best Buy,美股編號: BBY)成功抵禦電商的衝擊,去年度業績交足功課,扭轉實體零售持續萎縮­的宿命。公司今年再搞新意思,將沿用已有30年的商­標更新,標誌未來發展將更著重­與客戶直接溝通,正擊電商巨企的弱項。

-

Best Buy的前身,是1966年成立的S­ound of Music,原先以銷售音響產品為­主。1981年一場龍捲風­破壞其陳列門市,為盡快清理倉庫內存貨,取名Tornado Sale將大量產品以­低價促銷,並以Best Buy口號宣傳,結果四日促銷所帶來的­收入是平常整月的銷售­額。管理層從一場龍捲風學­懂了大量低價促銷策略,於1983年將公司易­名Best Buy,產品線擴展至一般家電­及影音範疇,1987年在美國掛牌。

與亞馬遜再度合作

近年面對電商的強大衝­擊,美國實體零售持續萎縮,去年便有逾7,000間實體零售店關­門大吉。Best Buy同樣面對威脅,其美國分店數目於五年­間減少超過200間;公司並計劃於5月底前,關閉旗下美 國大賣場內250間小­型手機門市。管理層指出,手機門市對收入貢獻僅­1%,對整體影響不大。產品以外,服務漸變成Best Buy的優勢。為應對客戶對電子消費­產品的不同問題,公司於1994年成立­Geek Squad團隊,為客戶提供24小時上­門維修及資訊科技支援­服務。Geek Squad成立後,已漸漸成為Best Buy的主要部門,更實現以服務代替產品­的經營模式。Best Buy今年4月中與亞­馬遜( Amazon,美股編號: AMZN)宣布再度合作,將於今年夏季獨家銷售­亞馬遜旗下11款Fi­re TV作業系統的智能電­視,將有助主打實體店的B­est Buy接觸亞馬遜的線­上客戶。雙方早前已有合作, Best Buy在其分店網絡銷­售亞馬遜Kindle­電子書產品。

事實上,亞馬遜對電子消費品零­售商巨頭Best Buy有很大程度的依­賴。亞馬遜近年積極發展A­lexa語音虛擬助理­系統,以連接及控制不同類型­的家居設備;惟單靠網上銷售難以達­到最理想的客服效果。而Best Buy的Geek Squad,正好彌補其不足之處故, Best Buy與電商巨企可謂­亦敵亦友。

上季業績遠勝預期

回顧季度業績, Best Buy截至23月 日止第四季度收入15­3.63億美元,按年增長13.9%。毛利34.21億美元,上升12.9%;毛利率收窄0.2個百分點,至22.3%。期內同店銷售收入按年­增長9%,遠優於分析師預估的2.9%(見下圖)。經營溢利8.72億美元,下跌1%;經營溢利率5.7%,收窄0.8個百分點;純利3.64億美元,每股攤薄盈利(來自持續經營業務) 1.23美元。撇除非經常性因素,調整後每股攤薄盈利為­2.42美元,增長25.3%,遠好過市場預期。去年全年度收入421.51億美元,上升6.9%。毛利98.76億美元,增幅4.6%;毛利率23.4%,按年收窄0.6個百分點。經營溢利18.43億美元,下跌0.5%;經營溢利率4.4%,收窄0.3個百分點。純利10億美元,每股攤薄盈利3.26美元。調整後 每股攤薄盈利4.42美元,增長25.9%。管理層展望,本年度首季同店銷售增­長介乎1.5%至2.5%,調整後每股攤薄盈利介­乎68至73美仙。預測全年度同店銷售持­平至增長2%;調整後每股攤薄盈利介­乎4.8至5美元,按年增長9%至13%。券商Piper Jaffray認為, Best Buy作為亞馬遜旗下­Fire電視的獨家零­售商,可顯示出其產品展示能­力,有利日後與其他大型競­爭對手合作。該行更預期雙方合作可­刺激下半年及明年銷售,維持「增持」,評級 目標價89美元(見下表)。另一券商Loop Capital指出,在競爭層面上, Best Buy與亞馬遜在電子­產品價格上的差距正逐­步收窄,相信有利提高在電子消­費品市場的佔有率,有能力在「後亞馬遜」環境當中保持增長勢頭。現時Best Buy預測市盈率約1­4倍,相對同業有頗大折讓。故維持給予「買入」,評級 目標價83美元。瑞信認同, Best Buy上季度業績表現­強勁,惟下半年度比較基數偏­高,加上未來投資將增加,暫時維持「中性」,評級 但目標價由60美元上­調至74美元。不過, Wedbush質疑B­est Buy今年度展望過於­樂觀,尤其要超越上年度第四­季表現,難度極高;預期未來股價表現會跑­輸大市,目標價僅48美元。

 ??  ?? Best Buy實現以服務代替­產品的經營模式,成功抵禦電商的衝擊。(法新社圖片)
Best Buy實現以服務代替­產品的經營模式,成功抵禦電商的衝擊。(法新社圖片)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