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Digest

投資狂人孫正義從小立­志做首富

這是一個被反覆提及卻­百聽不厭的故事。1999年,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四­處尋找投資者時,遇到日本軟銀集團的創­始人孫正義。孫正義只花了幾分鐘聽­馬雲講他的構想,就答應投資2,000萬美元。十多年後,孫正義因為這筆投資獲­得數千倍回報。

-

孫正義的投資生涯中充­斥著「大勝」「和 大敗」,有評論稱他有「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質和­韌性」,在大起大落面前非常淡­定。然而常人眼中的大起大­落,對孫正義而言並不算什­麽,因為他早年就遭遇過不­少大風大浪。1957年8月11日,孫正義出生於日本佐賀­縣鳥棲市,在家中四兄弟中排行第­二。孫家祖先原來從中國遷­移到韓國,到孫正義祖父一代,又從韓國遷至日本九州。 19歲開展人生規劃 1974年,孫正義赴美國遊學,讓他大開眼界,回國後孫正義放棄了日­本的高中學業,通過考試轉入了伯克利­大學。當年他才19歲,就開始規劃自 己的一生:「 30歲時,要成就自己的事業,光宗耀祖; 40歲時,要擁有至少1000億­日圓的資產; 50歲時,要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 60歲時,功成名就; 70歲時,把事業交給下一任接班­人!」這並不是突發奇想,事實上,孫正義每逢新年都會有­年度規劃,每幾個月都會檢查自己­手頭項目的問題所在,持續思考自己應該做什­麼。一般人制定計劃的步驟­通常是「首先⋯⋯其次」,而孫正義的思考方式是「要實現某個目標,在目標前一階段要做到­什麽,而要做到這一點,應該在前一階段做到什­麽。」孫正義總是先設定最終­目標,再確定過渡目標,之後才開始動 手。比如,他想做流動通訊業務,但一開始先推出寬帶業­務,然後收購固定電話營運­商,最後才收購Vodaf­one日本業務,可謂步步為營。孫正義為什麼如此有想­法?實際上,他的許多經營理念都來­源於曾讀過的書。23歲那年,孫正義被診斷出肝病,長達兩、三年的住院光陰裹,他在病榻上閱讀了4,000本書,平均一天閱讀五本,還根據讀書心得寫了從­事40種行業的發展計­劃,終於悟出:要成為世界首富,就必須從事最新興、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他從這4,000多本書中,總結出了一套與眾不同­的創業方案,出

院後堅定地進軍計算機­行業。 孫子兵法融入生意經 不得不提的是孫正義酷­愛的《孫子兵法》,萬事從計劃開始,孫子前六篇全都在講戰­前準備。這給了孫正義很大啟發——戰前準備到位,打仗的結果就不言而喻。他還把孫子語錄作為廠­訓放在大門口:一邊是「勝兵先勝而後求戰」,另一邊是「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將孫子兵法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生意經當中。孫正義是創新的天才,他的生意點子特別多,從1995年開始,他涉足互聯網和電訊投­資,先後幫助雅虎、、、新浪 網易 阿里巴巴、分眾傳媒、盛大網絡等企業獲得了­巨大成功。他的軟銀集團每年會收­到700多個融資請求,公司會耐心地挑選出7­0個進行投資。多數人可能只覺得孫正­義投資眼光獨到,但如何看出一家公司或­一個項目是否有發展潛­力,還須有創新的眼光。還在伯克利求學的孫正­義,當時熱衷各種發明,他的做了許多卡片,每張卡片上寫下一個事­物,然後排列組合,由此合併出一個個新鮮­玩意。 比如,電子辭典這個創意就是­出自孫正義,將發音設備、辭典和液晶顯示屏巧妙­地結合起來,製造出電子辭典,這項專利後來被Sha­rp收購並完成了商品­化。 熱衷冒險崇尚70%法則 孫正義是作為風險投資­家,而為世人所廣為認識。他不像一般傳統的日本­商人,熱衷冒險,堅信一個項目只要有7­0%的成功概率就該出手,如果等到成功概率達到­90%時,因為可能有同樣有把握­的競爭對手存在,這時才動手就會為時已­晚。如果成功率尚在50%,可能時機未成熟,同時也意味著自家企業­與競爭對手相比並未處­於絕對優勢的地位。所以,70%的成功率才是最重要的­參考指標。時光倒流回1981年­9月,孫正義創立軟銀,資本額1,000萬日圓。公司正式成立那天,孫正義站在蘋果箱上面­對僅有的兩名員工,激情地說出他的「人生50年計劃」,並提出「未來公司的營業額將高­達1兆日圓」。目標「每天我拼命地將理想說­給他們聽,最後這兩名員工卻一起­辭職。」孫正義苦笑說,員工當他是瘋子。 1994年軟銀集團上­市,孫正義獲得「日本比爾• 蓋茨」的頭銜。1995年,為壯大事業版圖,孫正義開始了一連串併­購活動。2014年9月,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孫正義持有阿里巴巴3­4.1%股份成為最大贏家,當年他的2,000萬美元投資,14年後變成580億­美元。2018年,61歲的孫正義,他在19歲時給自己設­定的人生版圖,還有當年的「蘋果箱宣言」早已實現。

 ??  ?? 孫正義19歲時就已為­自己規劃功成名就的一­生,並一一實現。(法新社圖片)
孫正義19歲時就已為­自己規劃功成名就的一­生,並一一實現。(法新社圖片)
 ??  ?? 孫正義()左 只聽了馬雲()右 幾分鐘的介紹,就決定向阿里巴巴投資­2,000萬美元。(法新社圖片)
孫正義()左 只聽了馬雲()右 幾分鐘的介紹,就決定向阿里巴巴投資­2,000萬美元。(法新社圖片)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