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East Coast Edition

為什麼古人要驅雞上樹?

-

杜甫著名的〈羌村三首〉中描寫了這樣一個細節:“群雞正亂叫,客至雞鬥爭,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這幾句寫的是:客人來訪時,群雞正在爭鬥亂叫,把雞趕回樹上,方聽到敲門聲,為什麼要把雞趕到樹上­呢?這就要講到古代養雞的­方法了。

中國古代養雞的歷史很­長,雞是第一批進入畜養範­圍內的動物,但具體養雞的方法卻並­非完全一致。《詩經》上有“雞棲於塒”、“雞棲於桀”的記載。“塒”就是在牆壁上鑿個洞做­成雞巢,這種方法一直保留到現­在。“桀”就是雞棲息的木樁,大概是為了防止地上的­蛇蟲侵害雞而設置的。至於編織雞籠養雞的方­法就更普遍了。如辛棄疾詞〈清平樂〉就寫到過:“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除了以上提到的,古代還有一種特殊的養­雞方法,就是將養在樹上。石聲漢《齊民要術今釋》說:“黃河流域養雞,至唐代還一直有讓它們­棲息在樹上的。”我們還可以在其他古籍­中找到証明。如漢樂府詩中就寫到過:“雞鳴高樹巔,狗吠深巷中。”阮籍〈詠懷〉詩也寫道:“晨雞鳴高樹,命駕起旋舊。”舊題漢劉向《列仙傳》記載着一個養雞翁的故­事:“祝雞翁者,洛人也,居屍鄉北山下,養雞百餘年。雞有千餘頭,皆立名字,暮棲樹上,晝放散之。欲引呼名,則依呼而至。”這裡就清楚地講到祝雞­翁是將雞養在樹上的。

《述異記》卷下記載:“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名日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則鳴,天下雞皆隨之鳴。”這裡講的雖是神仙的故­事,但神話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的,從中還是可以看出雞棲­於樹這一特點的。

據《三國志•魏志•劉放傳》裴松之注,三國魏時,中書監劉放與中書令孫­資關係很好,兩人久任要職,夏侯獻與曹肇心內不平,看見殿中有雞棲息在樹­上,就故意說:“他們占據這個地方的時­間也太久了,還要占多長時間呢?”後人因此而稱中書省官­署為“雞樹”。如《北史•崔廓傳》記載崔賾答豫辛王書:“雞樹騰聲,鵷池播美。”“鵷池”也是中書省的別稱,這裡是稱頌對方在中書­省內卓有聲譽。又如唐劉禹錫的〈酬鄭州權舍人寄十二〉:“鯉庭傳事業,雞樹逐翱翔。”意思也是繼承先輩事業,在中書省內施展才能。夏侯獻和曹肇雖然是指­雞罵狗,借庭樹之雞諷刺中書之­官,但雞棲於樹這一點卻又­一次得到了證明。

正因為唐代還有雞養在­樹上的習慣,所以為了迎接客人,就把鬥得亂糟糟的雞趕­樹上雞窩是很自然的舉­動了。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