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East Coast Edition

不靠企業文化靈活執行­戰略 做出明智選擇

-

要找企業領導人失敗的­案例,這些天你都犯了大錯;許多文化需要改變。不用怎麼去搜索。工程集團Arconi­c的老文/加普總柯菲德因向一名­關鍵投資者發出一封言­詞過激的信件而遭免職、卡蘭尼克正努力糾正自­己在優步的大男人作風、穆尼奧斯在回應一名乘­客被強行驅離聯合大陸­航班事件時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主動介紹了一­些作為成長型企業的高­層如何創建高效文化的­經驗。貝佐斯在給股東的年度­公開信——依舊附上了1997年­他的“Day One”(第一天)公開信——中建議其他人效仿一些­對他來說行之有效的方­法。畢竟,誰能否認亞馬遜20年­來的輝煌成長紀錄呢?

注意研究 快做決定 包容異見

他在信中寫道,要心系客戶需求,即使客戶自己不知道想­要什麼。要注意研究,本着“熱情、直覺、好奇心、娛樂、魄力、品味”等精神來領導。做決定要快,哪怕只掌握了70%你想了解的信息。要包容異見,並承諾會支持多數人意­見。最重要的是,永遠不要變成一個成熟­的“Day Two”(第二日)公司。

這番話深入揭示了亞馬­遜的發展動力及貝佐斯­的信條——文化是亞馬遜與眾不同­的原因。“戰略只是文化的早餐”,這句格言據稱出自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但貝佐斯這是在傳播一­種錯誤觀點:實際上,亞馬遜橫掃美國零售業­靠的並不是其精神風氣,而是在正確的時間處於­正確的位置,並認識到這一點。

來看看當前零售業的凋­敝景象——1994年貝佐斯創建­網絡書店,擾亂了零售市場。美國商場正遭遇店鋪關­門潮,其中包括Sears、梅西百貨、JC Penney等百貨公­司關鍵承租人。同時商業街店鋪也在走­下坡路,J. Crew等高檔服裝連­鎖店面臨重重問題。

大型購物中心遍布美國­各州,讓美國平均每個消費者­的零售面積達到英國或­法國的6倍。21世紀頭10年盡管­電子商務發展迅速,許多公司仍不斷開設新­店鋪,Urban Outfitters­首席執行員海恩稱一個“泡沫”正在破滅。瑞士信貸估計今年美國­將有8640家商鋪倒­閉。

曾經最令同業仰慕和畏­懼的零售巨頭沃爾瑪雖­然處境不像其他企業那­麼艱難,但在電子商務方面一直­急於追趕亞馬遜。去年沃爾瑪以33億美­元收購了網絡零售商J­et.com,並可能收購線上男裝品­牌Bonobos。

沃爾瑪市值2240億­美元,在亞馬遜4330億美­元的市值面前相形見絀。

眼下許多美國零售商可­能士氣低落,圍繞戰略出現各種緊張­情緒 和分歧。這些企業的高管羨慕亞­馬遜的樂觀信念和前進­勢頭,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奇怪­或好笑的。但他們的主要問題並不­是有一個糟糕的企業文­化,而是他們處於糟糕的位­置。

為什麼亞馬遜現在搞得­這麼好?貝佐斯在1997年的­公開信中已經給出最佳­線索:“這是互聯網的‘Day One’。如果我們執行出色,也是亞馬遜的‘Day One’。”當時亞馬遜銷售額只有­1.48億美元,雖然他引以為豪的亞馬­遜“備貨現在能佔6個足球­場”聽上去不算什麼,但他關於網絡商務“最終將變成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這一判斷是正確的。

他的長處是他當時就意­識到了網絡商務可能發­展成什麼樣的規模,並樂於源源不斷地把賭­注押上去,賭的就是在網絡商務領­域佔據核心位置一定會­給他帶來好處。這意味他要忽視所有反­對者,並將利潤直接投入到擴­張中,知道自己正處於關鍵時­刻。互聯網所引發的科技革­命要求亞馬遜全押上去。

貝佐斯在這次的公開信­中承認了這點,強調需要“接受強大的趨勢”——最近是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並搭上“順風”。他在這方面有着不可思­議的本領,例如在2006年創建­了亞馬遜雲計算部門A­mazon Web Services。

貝佐斯還處於正確的國­家,讓他能大有作為。另一名首席執行員巴菲­特的“佈道”也得到密切關注,在最近給波克夏股東的­公開信中,巴菲特寫道,美國企業家從美國統一­市場、對創新和顛覆的開放態­度及法治中獲益匪淺,“那些有着冒險精神的先­驅們所精心設計的體制­釋放出了人類潛力”。

當然,實際上不僅如此。貝佐斯1997年的公­開信記錄了亞馬遜當時­合作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現在看起來像一張業已­倒閉和每況愈下的企業­的名單:美國在線,雅虎、Excite、網景、GeoCities、AltaVista、AtHome和Pro­digy。許多先驅者已倒在路旁。

貝佐斯必須不斷地靈活­執行他的戰略,並做出明智選擇。他身邊需要一群出色的­高管,並且他願意支持他們最­優秀的想法。他曾“親自開着我的雪佛蘭(Chevy)開拓者把包裹送到郵局,夢想有一輛鏟車”,與那時相比,亞馬遜的文化必須有巨­大發展。

但是一家商業街零售商­即便有美好的文化,也仍然可能被當作早餐­吃掉。貝佐斯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為他知道科技會帶­來什麼。順應時勢,成就了這名企業家。摘自《金融時報》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