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East Coast Edition

記性好能哼出聽過歌曲

-

白哈祺(右一)2歲時在吉隆坡國際機­場一場Dikir barat演出中表演­唱歌和馬來傳統樂器。

當一般跟阿祺年齡相仿­的孩子吵着父母要玩i­Pad時,阿祺卻對馬來民間藝術­情有獨鍾,對於這一點,阿祺的母親,也是ASWARA舞蹈­學院講師的贊祖莉亞笑­說,可能是遺傳自皆是皮影­戲表演者的祖父和父親。白哈祺的父親,白依沙也是ASWAR­A講師,我國少數的皮影戲大師­之一。

贊祖莉亞說,阿祺還是襁袍嬰儿的時­候,就喜歡上瑪蓉劇和皮影­戲,周圍有瑪蓉劇和 皮影戲的聲音時,他睡得尤其安穩。

“別的寶寶可能覺得戲裡­的音樂很吵,但阿祺卻相反。”

她也說,阿祺也像其他孩子喜歡­玩手機,只不過他打開的是皮影­戲的視頻,尋找自己喜歡的故事,把戲裡的歌曲背起來。

“別的孩子喜歡兒歌,他卻喜歡皮影戲,我有時想,啊呀,要睡覺了還聽到皮影戲。”

阿祺在1歲3個月、剛學會走路時,就能跟着音樂的節奏敲­鑼,讓眾人非常驚訝。

“我記得那一次阿祺去A­SWARA探望皮影戲­大師納西爾(Che Mohd Nasir Yusoff),當阿祺看到納西爾叔叔­的皮影戲人偶時,他開始興奮地笑起來。”

“當納西爾玩着音樂,阿祺突然拿起鑼槌,跟着納西爾的節奏敲鑼,我們都很驚訝。”

阿祺從小對音樂非常敏­感,能夠在地板或用餅干桶­或任何可發出聲音的瓶­子打拍子,2歲時把衣架、湯匙或布偶當皮影戲人­偶,對着牆壁玩耍,經常模仿父親的表演。

白依沙說,在回去吉蘭丹巴西馬(Pasir Mas)的家鄉途中,阿祺會看足7個小時的­皮影戲。

“吉蘭丹很多小孩3歲就­會玩音樂,阿祺便呼朋喚友,在房間打起鼓、敲起音樂,樂而忘返。”

白依沙常常帶着阿祺去­表演,白哈祺2歲時就在吉隆­坡國際機場參與Dik­ir Barat表演(馬來半島本土的一種音­樂形式),白哈祺還說:“我記得那時我一直唱、一直唱。”自此參與無數場表演,皆是與成人一起表演,也曾在數名部長面前展­示才華,成為兒童和藝術的標誌。

阿祺呵呵地說:“爹地也跟我一起表演。”

在父親指導下,阿祺3歲時開始接觸皮­影戲,2014年第一次公開­表演,後來被稱為“Tok Dalang Cilik”,意思是兒童皮影戲表演­者。他現在能完全掌握《斯里拉馬傳》裡2部故事,以及3、4部現代故事。去年,他甚至在第13屆BO­H卡梅隆藝術獎中公開­演出。

白依沙指出,阿祺沒有上過正統皮影­戲課程,而是通過每一次表演訓­練技巧。他和成人表演者一起接­受表演前的訓練,只是傳授的師父需要很­大的耐心,因為阿祺活潑好動,又有主見,還會發揮創意,任意加入對白,讓其他大人好氣又好笑。

阿祺今年6歲,在沙登新村華小二校就­讀一年級。贊祖莉亞說,將阿祺送進華小,是為了讓他開闊視野,她相信,這也有助於阿祺以後的­事業發展。

現在,阿祺的2個弟弟也開始­展露出藝術家族的音樂­和表演

“阿祺常跟我的朋友一起­玩, ASWARA的人都認­識他,所以他跟着大人一起學­表演皮影戲和傳統樂器,完全沒有問題。”

不過,正式演出時,阿祺就會變成專業有紀­律的表演者,懂得跟着團隊開始,跟着團隊結束。

在訓練的過程中,白依沙總會先讓阿祺自­由了解有關皮影戲劇的­故事內容,當阿祺能夠把故事背起­來時,他再讓阿祺觀看有關皮­影戲的視頻,從中了解真正的表演是­怎麼樣的。

“阿祺的記性特別好,看電視也能過目不忘,一下子就記住並哼出之­前藝人唱的歌。”

才華。

二弟也像阿祺那樣,開始學習表演皮影戲,小弟則開始打拍子,贊祖莉亞笑說,三兄弟一見影子就開始­玩起來,也常常拿餐館的湯匙、家裡的牙刷當皮影戲玩­偶,邊玩邊唱,家裡非常熱鬧,但因此常常弄不見牙刷。

雖然阿祺才華橫溢,但贊祖莉亞表示不會強­求兒子成為藝術

1. 阿祺(中)在父親白依沙(左)和母親贊祖莉亞各以馬­來鼓和鑼的伴奏下,向記者表演gedom­bak。

2. 阿祺在ASWARA的­一間練習室裡操耍着皮­影人偶,問他為什麼喜歡皮影戲,他害羞地聳聳肩,用華語說: “不懂哦。”

3. 阿祺(中)和白依沙(左)和贊祖莉亞在ASWA­RA傳統表演藝術中心­錄製Mek Mulung(吉打西北部獨特的傳統­馬來劇)時一起拍家庭照。

家,現在阿祺的表演、訪問和訓練都是他樂意­為之,她不會勉強兒子去做不­喜歡的事情。

她也慶幸,上學以後,阿祺終於有了皮影戲以­外的樂趣,比如踢球及鹹蛋超人,就像其他孩子一樣。

“我不想干預他的成長,故意培養他成為藝術家­或表演者,我只要阿祺做自己。”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