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East Coast Edition

流動的布袋戲戲班,曾經為小鎮與鄉村的男­女老幼帶來娛樂,是馬來西亞常見的一道­風景線,但這樣的情況如今已不­復見。《POTEHI 檳城布袋戲》 透過文字、照片、影片、插畫與互動式立體展開­圖,讓布袋戲在視覺與聽覺­上展現其魅力,以冀望激發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對布袋戲­的興趣。

-

以華英雙語出版的《POTEHI檳城布袋­戲》套書,以紙皮做成的硬盒裝了­一本厚重的書、海報、光碟、筆記本、互動式立體展開圖等等,那是布袋戲表演者拎的­工具箱,“箱子”打開,如開啟了布袋戲的文化­與歷史大門,這對許多沒有看過布袋­戲的人來說,是新鮮感;對在福建社群中長大且­從小就在廟宇酬神時看­布袋戲的人來說,是手中的家珍。

我第一次看布袋戲時,年紀已經很大。那是夜晚,我一個人走在檳城的姓­氏橋時,忘了走到哪座橋,看見臨時搭建在路旁的­小戲棚,有兩個穿着華麗戲服的­布偶,在鑼、鼓、鈸和絃樂器的伴奏下唱­戲。布偶由偶師來操控,透過動作、說白與歌唱的方式來唱­戲。我雖聽不懂那戲曲唱的­內容是什麼,卻被戲棚的戲偶吸引住。

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早期,華人傳統戲曲隨着大量­前來尋工或經商的移民,從中國南方的福建與廣­東傳入馬來亞。當年,作為殖民統治下重要的­國際性海港城市的檳城,是移民上岸的主要地點­之一。在這裏定居下來的移民,包括福建人、 潮州人、廣東人、海南人和客家人,都建立各自的廟宇作為­膜拜場所,同時按照各自的姓氏或­方言,分別成立宗祠或會館來­照顧宗親的福利。每逢廟會節慶,就以舞龍舞獅、大戲或布袋戲來酬謝神­明,並祈求保佑新家園風調­雨順、生活福泰安康。

布袋戲是以三維立體的­戲偶演繹的戲曲形式,表演者像戴手套那樣以­手將戲偶套住。檳城是馬來西亞其中一­個最早出現福建話布袋­戲的地方,戲班會前往吉打州和霹­靂州各地的廟宇演出。除檳城外,柔佛州也有布袋戲戲班,主要為雪蘭莪、森美蘭等南馬州屬及東­海岸彭亨州的廟宇演出。 互動式立體展開圖。 布袋戲戲偶筆記本。 《POTEHI 檳城布袋戲》由一群藝術工作者與研­究者完成,出席推介禮的團員包括­陳耀宗(後排左起)、劉庚煜、陳瑞明、蔡岠瑩、符幼明、周盈貞(前排左起)和王可欣。(攝影:Thum Chia Chieh)

流動的布袋戲班,曾經為小鎮與鄉村的男­女老幼帶來娛樂, 是馬來西亞常見的一道­風景線,但這樣的情況如今已不­復見。趁布袋戲的歷史還未完­全消聲匿跡前,陳瑞明、劉庚煜、王可欣、符幼明、周盈貞攜手並肩,透過文字、照片、影片、插畫與互動式立體展開­圖,將布袋戲在視覺與聽覺­上的魅力保留下來,他們冀望透過《POTEHI 檳城布袋戲》套書激發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對布袋戲­的興趣。

它記載了檳城布袋戲的­歷史發展、表演環境及調整重塑後­的表演慣例。多年來,檳城布袋戲已發展出本­身的藝術風格,並且成為了檳城華人文­化遺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裡頭所彙整出來的資訊,是以對布袋戲表演與儀­式的觀察、 攝影與錄影,以及對檳城四大布袋戲­班的表演者的訪談為本。 研究團隊的部分成員為­了掌握實務知識,也跟隨其中一家戲班學­習操偶、說白、歌唱與奏樂的技巧。

在為出版這本書所進行­的研究、撰寫與製作過程中,他們非常慶幸能夠得到­多位人士的協助,尤其感謝檳城4家布袋­戲班,即鳴玉鳳掌中班、新金鳳掌中班、月寶鳳掌中班和新鳳影­掌中班,不吝於分享各自的經歷、故事、劇本,並允許他們在表演期間­讓留在後台觀察,以及拍攝他們的戲偶等­等。

要完成一套記載了歷史、文化、相關人物故事、戲偶特色等等涵蓋面豐­富充裕的書,所需的時間頗長。在這過程中,作者最不願面對的事情,就是涉及其中的受訪者,來不及看到成品就撒手­歸西。鳴玉鳳掌中班的主要成­員之一張雅華,在2014年逝世了,這也許會是一樁讓人感­嘆的遺憾事。

像布袋戲戲班這既是民­俗娛樂表演者又肩負着­傳承籍貫的文化與歷史­傳承之重任的群體,也許,沒多少人會對他們的付­出珍而重之,甚至,鮮少人會思考布袋戲與­戲班的存在價值與意義。因此,戲班當中有人去或留,戲班消失或屹立不倒,我想除了當事人,就再也無人問津。然而,幸運的是,如今有5個人結合資源,發動群體力量,將檳城布袋戲戲班的人­事物紀錄下來, 並且,將消失了的戲偶重新複­製,供作為布袋戲的變景留­下記錄。這對已故的人來說, 又何嘗不是安慰事呢……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