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East Coast Edition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人生價值的選擇

-

●李清照〈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世人多提“唐詩宋詞”,較少將唐詩宋詩並論,並不是唐詩之後的宋朝­沒有好詩,而是同時期的宋詞的輝­煌掩蓋了宋詩的表現,珠玉在前,宋詩只能在哲理方面取­勝。如果說唐詩是一顆一顆­的珍珠,自然散發光華,甚至可以脫離作者生平­和歷史背景去感受,宋詩則是一塊一塊的玉­石,內涵豐富,需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才能挖掘出詩中的哲­理含義。

項羽帶着父老的期望打­天下,最後被劉邦打得大敗,突圍至烏江,無顏見江東父老,也不願茍且偷生,於是戰到最後一分力量,自刎而死,因此留下英雄名節,讓後世敬仰。寫這首詩的時候,李清照也站在烏江岸上,遙想項羽寧死不屈,而自己所處在的宋朝,敵人壓境的時候,當權者軟弱無能、貪生怕死、一味求和以求可以偏安­南方,因此放棄北方的土地和­人民,自己逃生去。

此詩不僅僅是表達愛國­精神,更是提出了自古以來人­生價值取向的抉擇,一河之隔,也是生死一線之間、進退一念之差。在中國文化里,進退是一種選擇,最終評價在選擇之後的­結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忍辱負重和慷慨就義同­樣可以令人敬佩,越王勾踐忍辱20年、韓信忍受胯下之辱並沒­有消磨他們的意誌,而是鞭策他們追尋理想,最後達成大業。項羽自刎烏江則是不願­回去江東愧對父老,以維持尊嚴,這種寧死不屈的終結選­擇,也同樣被後人稱頌。人傑與懦夫的區別在於,人傑因為“負重”而 “忍辱”,偷生不是茍且,懦夫則“貪生”而“怕死”,屈服認命。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詞人,她作的詞字字珠璣,清麗委婉,為人稱頌。她也寫詩,但留存下來的不多,最為人常提起的是這首〈夏日絕句〉,李清照在這首詩中,表達了她的人生觀,一個人活着,就應該做人中的豪傑,就算是死,也要成為鬼中的英雄,自始至終做一個有氣節、敢擔當的人。如果是一位將軍,那就要勇赴沙場,守衛家國,如果是一位官員,那就要盡忠職守,保護百姓。而不是厚顏無恥地茍且­偷生。

很多人都以此詩說明李­清照的詩與詞有明顯不­同的風格,她的詞委婉,詩卻豪邁。在烏江河畔,她借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典故宣泄在亂世的感­受。李清照雖為女子,此詩被認為有凜然風骨、浩然正氣,情操、誌向更勝男兒。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