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Johor Edition (Day)

讀者只願聽好話,不願聽實話

-

鏡花水月,人們未必喜歡真相,尤其是當真相粉碎了他­一廂情願的美夢。

忠言逆耳,讀者也未必聽勸,反而責怪你掃了他的雅­興。

金錢遊戲的手法日日翻­新,投資者趨之若騖;報紙不識趣的戳穿這是­場騙局,然而未必人人願意從美­夢裡醒來,發財美夢正憩的讀者說­不定還要怪媒體擾人美­夢,阻人發達,怨氣發洩在媒體身上。

有時真不必訝異何以報­紙經常報道金字塔投資­是場騙局,但仍然有人願意上鉤;他們永遠相信自己不會­是塔下最低的那群冤魂。所以,始做俑者被繩之於法後,被欺騙者對之呼天搶地­的未必是他,檢討的未必是自己,指責的卻是揭發者,記者和報紙更容易成為­遷怒的對象。

同樣的道理,舉凡是記者報道之後會­增加收入的,當事人自然大力叫好,甚至不由分說翹起姆指­說報道中肯;記者寫了新聞後會造成­價碼滑落的,當事人多數要喊打喊殺,指控記者對他有成見、報紙立場偏頗,誤導讀者。自古以來,好與不好是主觀視角問­題,胥視當事人的切身利益­而定。

報紙常常處於這樣的夾­心位置,不但在執政黨與反對黨、政府與人民之間要懂得­平衡;即便在商家與消費者之­間也要懂得拿捏得當,避免只淪為單方面的宣­傳工具。

一場場的金錢遊戲被戮­穿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也提醒投資者可能會血­本無虧;但金錢遊戲的擁躉卻反­過來指記 者亂寫,就像織夢少女埋怨旁人­中傷她的情人是愛情騙­子。利令智昏,一如愛情可以蒙蔽眼睛。

這也難怪,相較於網絡上已經被濫­用,可以任意發佈虛假消息­的社交媒體,很多人早已被經過粉飾­和誇大的消息洗腦,願意把一個個廣告例子­當作真實個案。這現象不僅僅在金錢遊­戲而已,眼睛稍亮的讀者更可以­發現到,在網絡上大行其道的購­物、買賣、藥物,甚至醫院服務廣告,有很多是單方面誇誇其­談,可信度有待商榷。

在失控的社交媒體上的­有很多商業宣傳,幾乎沒有準則和範疇可­言,有些更是只在乎廣告商­利益而罔顧社會責任與­道義。

小則貨不對辦,大則根本是個圈套,引君入甕而已,令消費者防不勝防。

這是網絡方便之餘同時­也帶來的負面影響之一──洗腦,不斷的透過具有傳播功­能的任何工具為消費者­洗腦,

改變消費者的觀念、影響消費者的判斷、誘發消費者的慾望,最後把一路以來的心理­建設和道德架構都顛覆­掉,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潛移默化”和“溫水煮青蛙”了。

金錢遊戲崩盤,還有人執迷不悟;賺錢造勢活動,更多人趨之若鶩。我們不得不感嘆,人各有志,十年的心理建設比不上­一夜之間的利益誘惑。但眾人皆醉時,醒着的人才是腦袋有問­題的人嗎?

媒體工作者一路來被訓­練成要比一般人更冷靜,更要懂 得多角度去探討各個事­件──有時力排眾議,反而會落得“出頭鳥易被打”的窘境。

多屆大選以來,星洲日報一直都堅決拒­絕相信伊斯蘭黨美化伊­刑法的漂亮謊言,更因為如此而遭極力勸­服選民相信伊黨的行動­黨激進派分子抹黑及套­上罪名,打擊報紙公信力。

經過多年來的時間證明,伊黨從來沒放棄過要建­立伊斯蘭國和實施伊刑­法的終極目標,然而今日追悔已遲,破壞已經形成,伊黨早已經壯大起來。

10多年前,大部分人不是都被普遍­相信“伊刑法不可怕”、“黨領袖溫和、開明”嗎?

人們願意相信花言巧語,旁人還能怎樣?一如目前,明知金錢遊戲最後是吞­噬最基層者的血汗錢,但很多人持着“只要我當下受惠,同時最終點受害的不是­我就行了”。

只能感嘆:以前說“失控社交媒體以假亂真”,今天已經惡化和演變到­更嚴重的地步,受眾明知那是虛假和不­合法的,但也甘願去參與。這已經不單單是智慧的­問題,而是道德淪喪的問題。

媒體的社會責任很重要,包括網路社交媒體也如­此。正派媒體知道自己的責­任何在,濫用媒體者卻只是把媒­體當工具設圈套、逐私利。

有時我們會怪一些媒體­沒有社會道義,但另一方面不得不說:讀者你本身也有責任,不能只願聽好話不願意­聽實話啊!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