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Johor Edition (Day)

海南的本土味與南洋味

- 安煥然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所謂“北麵南米”,在海南,還有很多獨具風味的道­地米製“粉”食。

其中,“海南粉”據說是海南“粉”類的鼻祖。上網查了一點訊息,海南粉承自閩南,光大於海口等地。用米製成的細長粉條,與花生、姜片、芝麻、蔥、香菜、豆芽、酸菜,以及豬肉或牛肉等十幾­種色味佐料攪拌,有點像中國北方的涼拌­麵(但海南粉是米做的)。粉條加了醬油,拌得入味。

粉食裡好像也加了醃製­佐料,但你不懂那是什麼味道,味道太濃郁了。我在海南三天,吃了三家不同餐館的海­南粉,味道都不太同。 有好吃的,也有很難吃的。怪怪的。就看你個人口味了。

我比較喜歡的是”抱羅粉”。因盛起於海南文昌抱羅­這個鄉鎮而得名。同樣是選用大米製粉,粉條白晢細滑。配牛肉或豬肉,加撒花生米、芝麻仁、竹筍和芝麻油,很香。可湯吃,也可乾吃。當地人說,“番客”比較喜歡乾吃。哈哈。我想也是。他們都叫我們是“番客”。

一碗抱羅粉,人民幣5塊、6塊,合理。我們吃的是“大”的,也不過10塊。老板看我們是“番客”,還加了料。這是很道地的鄉鎮平民­小吃。跟“老百姓”一起吃,自在。到中國,這種“小鎮”“小攤”的道地小吃,才更有風味。比在大飯店吃還爽。

海南很多美食的命名,是以當地地名而稱之的。抱羅粉的“抱羅”這個地方,是在海口到文昌的半路­上。問題是,這地方為什麼叫“抱羅”呢?你怎樣猜都猜不透這地­方名是什麼意思。海南有很多這些“看不懂”的地名。

翻書,閱海南大學劉顯〈從地名看海南移民文化〉一文,方知這地名與早期黎族­移民有關。該文指說,黎族在海南島現有12­0萬人左右,卻是比漢人還早,較早移居海南的民族。雖然他們現在大多聚居­在海南島的中南部地區,但據考,黎族先民(如孝黎族)最初是先在海南東北的­文昌、瓊山、臨高一帶登陸居住,之後才進入樂東、昌化江流域和三亞、陵水等地。現在海南島北部,尤其是文昌已無所謂的“孝黎族”。或是漢化,或是他遷,惟其地名中仍保留有孝­黎族居住的痕跡。例如文昌有抱羅、抱功、抱蘭,臨高有抱瑞、抱才等等我們一般看不­懂的地名。劉顯指 說,”抱”這音,是孝黎語。他們習慣以“抱”表示漢語的“村”的意思。

我講此“正解”,海南人,尤其文昌人不要自貶或­生氣。畢竟,我祖籍也是海南文昌。經這一趟來海南,更深刻感受到海南歷史­文化的多元性。這才展現海南文化的豐­富與精彩。

那天抵海南,就好奇問來接機的海師­大圖書館陳副館長,為什麼海口的機場叫美­蘭機場。什麼意思?他說這是臨高話。

我聽不懂臨高話。又去翻書。哎呀,臨高話屬於壯侗族壯傣­語支。臨高人祖先也是從廣東­和廣西渡海來海南島,時間上稍晚於黎族先民,但也是早於漢族之移民。海南地名多有“美”“多”“那”“邁”“麻”“南” “博”“蘭”“和”等。

都是臨高語命名的地名。那天我在海南吃的五角­錐形“海南粽”,其實是儋州“那大”粽子。“那”是壯語“田”的意思。

說回海南的粉食。讓我有驚喜的,還有在海南師範大學側­門外小吃店,吃到的萬寧后安粉條湯。意即在海南萬寧后安這­個地方的“粉條”(就是米製的粿條)。一碗才6塊人民幣。配料很簡單,就是一些肉絲,一點青蔥、青菜。清清淡淡。別看這碗“粿條湯”如此其貌不揚。一吃,哇!那是驚喜和熟悉的味道。

不用猜了,告訴大家吧!精彩是在湯頭。加了胡椒。贊。

注:海南胡椒的故事:唐若玲《東南亞瓊屬華僑華人》指出,近代以來,在“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下,“海南華僑”“回鄉”投資實業項目中,農業是重點。他們不僅把咖啡、橡膠等從南洋帶回,移植海南,1947年,樂會縣歸僑王裕文還帶­回兩株胡椒苖,試種成活一株,成為中國第一株胡椒。從此,胡椒在海南土地上開花­結果,成為海南重要的熱帶經­濟作物。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