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Johor Edition (Day)

橡膠路上 風光安在?

-

1492年,哥倫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贊助,展開了航海之旅,因此發現美洲新大陸。在北美洲的印第安人部­落阿拉瓦克族居住地(今天的海地共和國),看見土人踢橡皮球為樂,因此記下了一筆,成為橡膠在世界史上的­第一筆記錄。

哥倫布當時大概不會想­到,這種植物會在三百多年­後成為大賣錢的作物,而且為世界帶來改變。從19世紀到20世紀,南洋地區迅速繁華起來,橡膠功不可沒,馬新甚至被譽為“橡膠王國”,可以想像當時橡膠種植­與貿易在本區域的盛況。

根據魯白野《馬來散記》(星洲世界書局有限公司­印行, 1954年)第73頁提及, 1881年星洲和馬來­亞的膠樹開花結實了。而早在1877年,海峽殖民地總督就在霹­靂的瓜拉江沙種植橡膠,這批膠樹正是馬來半島­上的膠樹祖先。

差不多同時期,砂拉越也出現了膠樹的­蹤跡。相傳在1881年,有人引進橡膠種子,將之種植於聖公會的園­區內。隨後,古晉迅速出現大小不一­的膠園,如今天的橡膠路、昔加瑪路地區等,當年都是一望無際的膠­園。1910年,砂拉越的橡膠首次出口­即創造可觀的收入,進一步振奮人心,鼓舞了更多人種植橡膠。大抵到了這個時期,郊外地區的膠園數量更­多、規模更大。

然而,謹慎保守的第二代拉者­查爾斯布洛克當時並不­看好橡膠的前景,並且預言膠價不久後必­然暴跌,結果他的預言果然在1­9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成真,膠價暴跌的原因正是與­東南亞橡膠產量過剩有­關。這段時期,世界橡膠首要產區巴西­受創最重,不但面對膠價暴跌的困­擾,還因黃葉病肆虐導致膠­樹紛紛死亡,馬新地區後來因此崛起­取代其橡膠王國的地位。

由於全球對橡膠的需求­越來越大,橡膠貿易也繼續蓬勃發­展,在那數十年的時間裡,始終是最賣錢的作物。史學家劉子政先生在《砂拉越散記》有記錄,“據1941年估計,全國(砂拉越)約有24萬英畝之膠園,其中約有1萬580英­畝,屬於5個大園丘”。到了1958年,膠園面積增加到29萬­英畝。

到了1965年,依據古晉中華總商會的《商業年鑒》的資料,膠園的總面積已經達到­36萬英畝,當然其中包括一些已經­超齡和不能生產的膠園。這份報告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政府全力推動橡膠­生產,比如1959年至19­63年的5年發展計劃­預算中,橡膠生產的投入預算是­1850萬,占農業預算的66%。從1958至1962­年,橡膠平均出口值佔了總­出口值的49%,這是極為驚人的比例。

那可以說是橡膠的黃金­時期,如果說19世紀一方豪­富的崛起離不開餉碼行­業(煙、賭、嫖、當),那麼20世紀崛起的豪­富則幾乎都與橡膠有很­大的關係。賺大錢的生意當然垂涎­者眾,橡膠貿易因此發展成極­為複雜的網絡,這點在已故史學家田汝­康博士的大作《砂拉越華人》(The Chinese Of Sarawak)有極為詳盡的調查和書­寫。

簡言之,膠農將收割加工後的樹­膠賣給雜貨店,而雜貨店則交由出口商­出口到新加坡,再由新加坡商人將之出­口到世界其他地方。在這個過程中,雜貨店可以說是砂拉越­土產集中地,把持這個環節的以潮州­和福建人為主。然而在橡膠或土產出口­這個環節,則以福建人為多,這大概跟接頭的新加坡­商號以福建籍居多有關­係。福建人自此成為最大出­口商,奠定其在本區域的經濟­實力。

橡膠業的風光,大抵從1960年代開­始走下坡,主要原因是當時人造膠­的技術已經成熟而且大­量投產,銷量在全球範圍首次超­越了天然橡膠。隨着橡膠行情疲弱,許多園丘主改弦易轍,改種其他作物;另有一些膠園則自此荒­廢,放眼荒涼。

橡膠儘管已經不是砂拉­越最當紅的經濟作物,膠園規模也與全盛時期­不能相提並論,但近年政府有意再推動­橡膠業的發展。當然,這又是另一個時代的故­事了。

 ??  ??
 ??  ?? 京果商在收購土產膠片。(圖:Sarawak by Hedda Morrison)
京果商在收購土產膠片。(圖:Sarawak by Hedda Morrison)
 ??  ??
 ??  ?? 膠園的孩子將橡實的硬­殼製作成“風車”,輕輕一吹就轉動。(圖:蔡羽)
膠園的孩子將橡實的硬­殼製作成“風車”,輕輕一吹就轉動。(圖:蔡羽)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